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在电教媒体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之中的时代,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将电教媒体教学与手动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运用电教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层次的学生。但仅仅有目标还不够,要让学生对所确立的学习内容感兴趣,使用电教媒体更容易达到目的。在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应新的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教师应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展现出来,并让学生实际演练,就更能巩固知识。“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養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仔细越好。把电教媒体中特有的“图”、“文”、“声”“像”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思路、质疑、方法、速度、争论进行有效整合,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加之电教媒体的辅助,就更有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展示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用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激励学生“会学”
创新意识,不是讲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掌握方法,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规律,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整个教学过程中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把握和突破对“会学”至为重要,电教媒体将知识进行直观显示,并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内容并不深奥,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使学生喜欢从相关问题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究底。
在设计好的教师“引”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能学懂、学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无论是求“同”还是求“新”,利用电教手段的丰富表现力,如何使知识形象、趣味,突破时空、抽象、微观或宏观限制,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进行再现,让学生去感悟、理解以至于自主探索来开拓学生视野,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效果。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形成。
三、利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感知、点评,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更有效果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在教学练习中要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具体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唾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但究竟学生对知识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及时反馈,办法就是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反复感知、及时点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满足学生自我测试心理和对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手段,拓展知识的宽度,学得更多、更快,在这个过程中也悄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电教媒体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整合效益,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一、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层次的学生。但仅仅有目标还不够,要让学生对所确立的学习内容感兴趣,使用电教媒体更容易达到目的。在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应新的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教师应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展现出来,并让学生实际演练,就更能巩固知识。“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養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仔细越好。把电教媒体中特有的“图”、“文”、“声”“像”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思路、质疑、方法、速度、争论进行有效整合,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加之电教媒体的辅助,就更有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展示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用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激励学生“会学”
创新意识,不是讲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掌握方法,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规律,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整个教学过程中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把握和突破对“会学”至为重要,电教媒体将知识进行直观显示,并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从而创设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内容并不深奥,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使学生喜欢从相关问题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究底。
在设计好的教师“引”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能学懂、学会,即求“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不同的理解,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办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无论是求“同”还是求“新”,利用电教手段的丰富表现力,如何使知识形象、趣味,突破时空、抽象、微观或宏观限制,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进行再现,让学生去感悟、理解以至于自主探索来开拓学生视野,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效果。当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持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形成。
三、利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感知、点评,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更有效果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在教学练习中要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具体做法是: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出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唾手可得,需要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但究竟学生对知识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及时反馈,办法就是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知识进行反复感知、及时点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满足学生自我测试心理和对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手段,拓展知识的宽度,学得更多、更快,在这个过程中也悄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电教媒体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整合效益,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