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涉世家》里,陈胜是一个平民子弟,但他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因而司马迁将他载入世家。可见《史记》,不以身份成败论英雄,它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人学。
项羽,兵败自刎,司马迁却将他列入了《本纪》,享有帝王的尊荣。这是因为司马迁爱英雄惜英雄,同时在项羽的身上更投射着自己的生死观。司马迁的《史记》里,描写过很多人的死。例如黄帝轩辕,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遠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又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但司马迁的描述非常简单,一笔带过“黄帝崩”。又如孔子,开创儒家之风,是仁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但司马迁同样惜墨如金“孔子卒”。但在项羽之死的描写上他浓墨重彩。
司马迁和项羽都遭受了人生中的巨大不幸,都感受过人生的大悲。
项羽24岁起兵反秦,斩秦皇,封天下,战无不胜,襟怀坦荡,27岁成就了一代霸王。项羽战无不胜,指挥过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巨鹿之战中,他曾以五万兵对秦兵的二十万;在彭城战役中,他曾以三万兵对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但最终被围垓下,虽三战突围,最终大势已去,乌江自刎。项羽的才、情、义、气都让司马迁为之动容。但这位英雄自刎之后结局是如此的可悲。《史记》里记载: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曾经威风凛凛,让人不敢仰视的英雄,因为赏金而被贪婪的人争夺得四分五裂。
司马迁曾卷入李陵事件,替李陵辩护,惹怒汉武帝,汉武帝便把司马迁交给臭名昭著的酷吏杜周处理。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后来汉武帝听信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但是汉朝的免死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交钱,一条是接受宫刑,宫刑是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没有选择死,而选择了宫刑。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司马迁悲叹的正是英雄霸业未成,才华难展,有情有义却不能善终。而司马迁悲叹的也是自己的人生命运。
司马迁和项羽都备受世人指责和质疑。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很多人说项羽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心胸狭窄,缺乏国君气度;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等等。
而司马迁在宫刑之后,备受世人嘲讽,内心痛苦。他在《报任安书》里这样写道: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司马迁和项羽都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对生与死都有着深刻的思考。
项羽被围垓下,他可以选择死,但是他选择了活——努力突围;在深陷沼泽时,可以选择死,但是他选择了活——带兵至东城;在东城只有28骑时,可以死,但是他选择了活——快战突围;在乌江,乌江亭长愿意渡他,他可以选择生,但他却选择了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也必须是一个英雄,绝不是一个懦夫、苟活者。项羽的死捍卫的是自尊。在常人认为可以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懦弱放弃;在常人认为可以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苟活。这就是英雄的不屈。
司马迁备受耻辱,但是他顽强不屈。他对生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在《报任安书》里写道: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项羽的死不是结束,而是自尊不屈的永生;司马迁的生不是苟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创造。
自然的生死不是人为可以选择的,从古到今,文人们总会引发许多对生死的感慨和思考。《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因而珍惜眼前,把握当下才是要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磨难让弱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陨灭,让强者留下生命的最强音。慎重,庄重的去选择如何活着,这是对自我生命的尊重,是对自我价值的挖掘。
不仅是《项羽之死》,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也体现了自己对生死价值的深刻理解。屈原的汨罗投江,不是为个人,不是为私利,更不是懦弱或逃避,他捍卫了自己的忠,捍卫了自己终其一身保护的信仰,捍卫了自己精神的洁净!
这样的死才是轰轰烈烈,有价值有意义的!同样,生要有价值有意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如果司马迁没有对生死价值的深刻认识,他又怎么会忍辱负重,写下《史记》,名垂千史?
史铁生曾经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必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更要生得其所。项羽是活着的英雄,死去的帝王,精神的王者!这也就是他虽然不是帝王,但胜似帝王的原因。司马迁更是一位精神的王者,他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成就了自我的价值。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
项羽,兵败自刎,司马迁却将他列入了《本纪》,享有帝王的尊荣。这是因为司马迁爱英雄惜英雄,同时在项羽的身上更投射着自己的生死观。司马迁的《史记》里,描写过很多人的死。例如黄帝轩辕,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遠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又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但司马迁的描述非常简单,一笔带过“黄帝崩”。又如孔子,开创儒家之风,是仁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万世师表,但司马迁同样惜墨如金“孔子卒”。但在项羽之死的描写上他浓墨重彩。
司马迁和项羽都遭受了人生中的巨大不幸,都感受过人生的大悲。
项羽24岁起兵反秦,斩秦皇,封天下,战无不胜,襟怀坦荡,27岁成就了一代霸王。项羽战无不胜,指挥过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巨鹿之战中,他曾以五万兵对秦兵的二十万;在彭城战役中,他曾以三万兵对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但最终被围垓下,虽三战突围,最终大势已去,乌江自刎。项羽的才、情、义、气都让司马迁为之动容。但这位英雄自刎之后结局是如此的可悲。《史记》里记载: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曾经威风凛凛,让人不敢仰视的英雄,因为赏金而被贪婪的人争夺得四分五裂。
司马迁曾卷入李陵事件,替李陵辩护,惹怒汉武帝,汉武帝便把司马迁交给臭名昭著的酷吏杜周处理。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后来汉武帝听信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但是汉朝的免死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交钱,一条是接受宫刑,宫刑是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没有选择死,而选择了宫刑。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司马迁悲叹的正是英雄霸业未成,才华难展,有情有义却不能善终。而司马迁悲叹的也是自己的人生命运。
司马迁和项羽都备受世人指责和质疑。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很多人说项羽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心胸狭窄,缺乏国君气度;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等等。
而司马迁在宫刑之后,备受世人嘲讽,内心痛苦。他在《报任安书》里这样写道: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司马迁和项羽都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对生与死都有着深刻的思考。
项羽被围垓下,他可以选择死,但是他选择了活——努力突围;在深陷沼泽时,可以选择死,但是他选择了活——带兵至东城;在东城只有28骑时,可以死,但是他选择了活——快战突围;在乌江,乌江亭长愿意渡他,他可以选择生,但他却选择了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也必须是一个英雄,绝不是一个懦夫、苟活者。项羽的死捍卫的是自尊。在常人认为可以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懦弱放弃;在常人认为可以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苟活。这就是英雄的不屈。
司马迁备受耻辱,但是他顽强不屈。他对生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在《报任安书》里写道: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项羽的死不是结束,而是自尊不屈的永生;司马迁的生不是苟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创造。
自然的生死不是人为可以选择的,从古到今,文人们总会引发许多对生死的感慨和思考。《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因而珍惜眼前,把握当下才是要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磨难让弱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陨灭,让强者留下生命的最强音。慎重,庄重的去选择如何活着,这是对自我生命的尊重,是对自我价值的挖掘。
不仅是《项羽之死》,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也体现了自己对生死价值的深刻理解。屈原的汨罗投江,不是为个人,不是为私利,更不是懦弱或逃避,他捍卫了自己的忠,捍卫了自己终其一身保护的信仰,捍卫了自己精神的洁净!
这样的死才是轰轰烈烈,有价值有意义的!同样,生要有价值有意义!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如果司马迁没有对生死价值的深刻认识,他又怎么会忍辱负重,写下《史记》,名垂千史?
史铁生曾经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必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更要生得其所。项羽是活着的英雄,死去的帝王,精神的王者!这也就是他虽然不是帝王,但胜似帝王的原因。司马迁更是一位精神的王者,他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成就了自我的价值。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