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文化,是覆盖面、影响面巨大的文化,是独树一帜并拥有巨大影响与声誉的东方文化。它历经曲折,回应了严峻的挑战,走出了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阴影,如今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它更是一个能够与世界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先进文化相交流、相对话、互补互通、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
中华文化有三性:
此岸性、积极性和经世致用性
此岸性相对于“彼岸”。有些热衷于神学、专门讨论这个世俗的人生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或者用佛教的说法,那些真正通了法、通了道、成了佛的,更关心彼岸。但中国人很现实,讲“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讲“未知生,焉知死”,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此生能够说得清楚的,但是不管你弄不弄得清楚,你已经活在此岸了,你得好好活着。
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在于,你要对此岸的一切,对世俗现实的一切,对青春爱情生活抱以一个积极态度。现存中国流传至今最完整最古老的《周易》里面就提出一种积极态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外国人不完全理解。黑格尔读了《论语》以后非常失望,太浅显了,他说孔子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进入不了哲学的境界。这一点黑格尔不对。黑格尔是学者、专家,孔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学者,更不认为自己是专家。他曾自嘲,种地我不如老农,相对来说,驾车我还好一点儿。孔子要当什么?他要当圣人,要当帝王之师,要挽狂澜于既倒,要扭转整个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追求。他要当帝王之师,不管多复杂,最后说得越简单越好,3分钟之内让诸侯、邦国君王起兴趣,5分钟之后能够变颜变色,10分钟以后浑身出汗,20分钟以后已经拜他为师了,要的是这样的效果。
但是伏尔泰对孔子有非常高的评价。伏尔泰是启蒙主义者,反对中世纪宗教思想和文化上的自我限制,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让伏尔泰服了,用最颠扑不破、最简单的事例说明一个复杂的问题,太了不起了。而且说明一个复杂的问题,欧洲人一定要用上帝、圣母、耶稣才能说明,但孔子只用现实现世实存的人生关系就讲述了非常好的道理。
中华有三尚:
尚德、尚一、尚化
传统文化有崇尚。一尚德,简单说,即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不但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一切的一切政务的基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理论是用“行正”来做引导。若用政法、惩罚手段来做规范,老百姓可以少犯点儿罪,少惹一点监禁的皮肉之苦或是被砍头,但是没有尊严。古代对“耻”的理解,比现在要宽泛得多,“耻”是尊严,“知耻而后勇”,人应该有尊严,有些事不能干,勇敢的人是知道维护自己尊严的人。相反地,用道德来引领,用礼法对文明行为来规范,不但有尊严,而且有高度、有格调。以现在的话,就是有素质。
荀子也讲,“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义”不是讲义气,是讲理论原则。一直说中国是“礼义”之邦,现在有些人说成是“礼仪”之邦,这是无知的。行为要符合“礼”,思想要符合“义”。如果这个国家是靠“义”立,就是建立了原则的基础之上,这是王者,是最高级的。你靠说话算话、靠效率做到,这才是霸主。不讲儒家道理,靠权谋、靠争权夺利,会是亡国之君,只能使自己灭亡。
这里带有几分理想主义。因为秦始王的胜利,很难说是道德的胜利,也很难说是文化的胜利、礼法的胜利,但是这样一种看法,对中国的政治起了某种调节的作用。我们常常讲,封建社会的权力缺少监督,但是中国实际上有一种文化的监督、道德的监督。
窝窝囊囊的皇帝是少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任意胡来的皇帝也是少数,因为皇帝要受文化的约束、道德的约束。卜键先生的《明世宗传》讲过,明世宗一辈子有两件事“两败”。一是他作为过继的儿子,当了皇帝以后想要尽孝,想把亲爸爸也立成太上皇,这样坟墓规格立马就完全不一样了,可是这件事他一辈子都没办成。他甚至向大臣行贿送礼,但是不可能。一说这事,老臣跪一片,叩头泣血。
第二件想办的事更简单。当年朱元璋刚即位,到了春天求雨,雨没下,朱元璋很紧张,皇权的合法性龙王爷不认同。有个臣子大概懂点气象学,说过几天你再求一次。一定是有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等现象让臣子产生了这样的判断。果然,再求,大雨滂沱,名声大振,说明第一次是报告,第二次是求雨,第二次龙王爷认了他。可到了明世宗,还每年求两次雨,他觉得穷极无聊,甚至很尴尬,因为第一次求雨,没等仪式完就下起大雨来了,还在求,求完太阳高高照着。可这个也没办法,想要破坏太祖的规矩,老臣又哭成一团。皇帝受各种的监督。《万历十五年》里就更多了,走道走快了、上台阶蹦一下也要提意见,让皇帝很痛苦。
中国文化崇尚“一”,有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不管“多样”,最后也是“一”,以明确“一”。用孟子的话,“天下定于一”。天下为什么安定、稳定了呢?就是只有这“一”个口。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天获得了这个“一”,天是清明的,现在简单说,没有雾霾了;“地得一以宁”,地得到了这个“一”,没有地震它就安稳;“谷得一以盈”,山谷得到了这个“一”,一切山谷里应该长的东西全长过来了,丰收、豐盈了;“神得一以灵”,这个有意思,神也要接受文化的监督,如果神没有得到这个“一”,和天道不一致的话,这个神不灵了,有“作废”的危险,中国人对神的态度也是抱以一种可以挑剔、可以嘲笑的态度;“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侯王得了“一”,行为就成了天下的规范。
中国人喜欢“一”。相对来说,中国人还喜欢“三”,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代表“多”,“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中有多,多而为一”。郭沫若在他的《凤凰涅槃》诗里头有“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也有人说类似说法是在《华严经》里头。我以为这个就是非常中国人化的“一元化就是多元化,多元化就是一元化”,该“一”的时候必须“一”,该“多”的时候必须“多”,“一”必须代表“多”,“多”必须统合而为“一”,是很中国式的思想方法。 2016年我去美国旧金山参加一个论坛,会后到渔人码头看到一个很大的商店,招牌就是“ONE IS ALL”,一就是一切。“一”跟“一切”的关系很有趣味,但是中国人崇尚“一”,是真的。
又是“一”,又是“德”,中国人很呆板么?又不是,中国人又崇尚变化。庄子说,“与时俱化”,孔子说,“见贤思齐”,该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培养自己变化。《大学》上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民间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周易·系辞下》的说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又是可以变化的,而且是随时可以变化的。
中华有三道:
中庸之道、君子之道、隐忍奋斗之道
我们所说的“道”,一个是“中庸之道”。孔子的说法,“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小人爱起哄,这话听着很亲切,很沾边。“中庸”按我的理解,“中”是打靶的那个“中(第四声)”的意思,准确;“庸”就是正常;“中庸”就是准确而正常地掌握一切。而小人往往不是往这个阶段走,就往哪个阶段走。这里当然也包含了“留有余地,勿为已甚”的意思。
有一点,西方的政治学里,从理论上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怎么做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至少在空洞的理论上强调的是“多元制衡”。中国没有这种传统,“多元制衡”会引起混乱、引起内乱,制造像春秋战国的那种局面。中国的这种政治、这种天下大势的变化,往往表现在时间的纵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且中国还有水文学家提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水文学上完全正确,中国的很多河道就是30年改一次,所以就更强调“中庸”。我们有时候看国外的各种说法,非常地极端,但是这种极端说法又被另一种极端说法制衡,中国就相反,你如果是一个政治家说话很极端,你没有什么前途。
君子之道,中国的“君”是精英政治。中国自古就是个大国,地面很大,人口很多,东西南北中口音不一样,方言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甚至于人种也不完全一样,要掌控、治理这样一个国家,而且过去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是“天下”了,当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更多能平起平坐的国家。
朱熹的说法,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就和白天黑夜一样的差别,都是反过来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为是利益勾结,“同”起来的时候恨不得成为“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生死之交,过两天利益发生矛盾了,又动刀子,火并王伦都可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个“比”是“朋比”,勾结宗派、拉帮结派的意思。君子考虑到各个方面,不给自己拉帮结派,小人要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君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而且自己公开地来改正这个过错。
回过头来又说孔子。黑格尔不了解孔子的伟大,和语言文字也有关系。孔子有些话说得太恰当了,就找不着更恰当的。孔子有句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话说得太好了。他不是按照最正大光明的原则,而是“富贵的,于我如天上的浮云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一会儿就过去了。”这话相当得文雅,脉脉含情。孔子没有仇富心理,没有说“不义而富”就是人民的公敌,应该一律处死刑,国之蟊贼、国之寇仇,他只说“不义”,没说是多违法的事情。他在类似的事情上,都是适可而止,并不多说一句,说到这儿就行了。
我读孟子也有非常有兴趣的话题。说孔子在鲁国当了几年官儿以后,有次搞祭祀活动,他主持。孔子很主张正确的祭祀活动,培养人们的仪式感、敬畏感,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可是那次祭祀活动送来的肉,情况不太好。孔子大怒,大喊两遍“我辞职了,我辞职了”就走了。这个故事传下来,后人就问孟子,你说孔子是集大成者、最伟大的人,他为了一个肉不好就一拍桌子走了,孔子脾气很躁嘛。一个圣人脾气那么躁,等一会儿不行吗,让他们换一块肉去。孟子说,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懂什么?孔子为一个政权服务,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政见一致;一种情况是因为君王对他非常礼遇、尊敬,他当然要非常知好歹,报答君王。他在鲁国干了几年,但最后认为他的政见在鲁国无法实施时,他又不愿意以“政见不同”而去之,所以要找一个机会、找一件小事,宁可让周围的人都认为他脾气暴躁,而不认为他和鲁王闹掰了,所以他急急忙忙说我不能干了。走了,但是仍然保留着和鲁王很好的关系。
还有中国的隐忍奋斗之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韬光养晦”,这里有许多别的国家没有的故事,能够隐忍、能够奋斗、能够始终不渝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华三合: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出世入世之合一
中国人也很讲究把对立的两面结合起来,其中最有名的,一是“天人合一”。有人解释意为爱护环境,不要掠夺自然。沾一点儿边。古代求的就是小康,孟子、荀子讲的都非常具体,什么叫理想的国都?什么叫民生搞得好?就是遇到灾荒的时候,不至于到处饥饿、流浪、死于沟壑,只要不发生这种情况就可以。老子更这样说,小国寡民,你有舟车或者独驹,但是你用不着用它;你有桥梁,也用不着过,没事过桥干嘛?河这边、水沟这边已经过得很好,要过这种生活。它有这方面,不至于对自然掠夺和大的侵犯。
但是更重要的是“天心”与“人心”的合一,“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德”与“人性”的合一。中国有一种循环论证的逻辑:人应该做好人、有德行,因为恻隐、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你本来就是善良的,在家里對双亲是孝的,对兄长是悌的,善良、孝悌哪儿来的?是老天给的。
天道就是人心,人心就是天道。王阳明强调这个。跟朱熹不完全一样。“天”在中国,既是一个存在的概念,沾点儿唯物,又是一个超于一切、形而上学的终极概念。“天煞我也,”项羽说,“非战之罪也,天亡我也。”天又是高于一切的,天又表现为人性、人心。
在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里,李自成请了一个军师牛金星,明确地说,天心就是民心,谁得了民心谁就得了天心。孟子就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切都看你能不能得到民心。老子更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以孔、孟、老,都认为天性和人性、天心和人心、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想法。甚至它不是一个逻辑的证明,而是一种带有信仰主义的坚信。这样的话,任何人,皇帝也好百姓也好,你做坏事你就是违反了天道,你就是无道昏君,你就要完蛋。 “知行合一”,你知道了就证明你能做到。你不起恶念、不起害人之心,你有善心、爱心、恭敬之心、恻隐之心,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孟子说了,这又不是“挟泰山超北海”,这就是最普通的事情。
“知行合一”发展到孙中山那里,他甚至认为知难行易。他是准备发动一个革命,要结束中国几千年来的帝制,他认为你只要明白了就行,强调“知行”。
中国文化还强调“出世入世的合一”。《论语》里孔子讲到三个人,都讲到他们出世入世上的特点。“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个宁武子,太神奇了。你所在的这个诸侯国家如果很有章法、很讲道理,一切都做得很好,这时你应该表现出你的聪明,你才能参政议政,对国家和社会,为朝廷做出贡献;如果这个地方出了乱子、不成样子,这种情况之下你怎么办呢?一下子傻了、糊涂了,这样你就上不了贼船,没你的事儿了,所以你越傻越笨越好,推荐大官也没人想起你来,“傻子呀”,你就安全了。
孔子又讲,“邦有道”,可是你埋没无名,这种情况下是你的羞耻,国家办得很好,你一点儿成绩没有;可是“邦无道”,如果这个国家乱,你千万别成为名人,要是成了名人,只能证明你自己不怎么样,只能给你找麻煩,底下有多少事儿你数不清。
所以中国自古对“进退有为无为,愚知(智)祸福”有一套非常聪明的,而且是随时可以调整变化的看法。孔子很愿意把自己的行为和政权结合起来。学生问他,如果你是一块玉,你是愿意很快地卖出去,还是愿意放在一层层好的盒子里,收藏起来?孔子立刻回答“沽之哉,沽之哉”,赶快卖,回答得一点儿不含糊,绝不怕人家说他是官儿迷,因为他是有原则、有理论、有理念、有追求的人。
出世入世在中国也一直是个大问题。一直到贾宝玉这里,且折腾。他最怕的就是讲修齐治平、光宗耀祖、一官半职,他最怕这话。没有人注意到,贾宝玉的前身是那块石头,女娲补天淘汰的那块石头,说它在淘汰以后不能参加补天,五彩炼独不能补天,昼夜哭泣惭愧不已。所以贾宝玉后来到贾府成为一个人形以后,别人一跟他说要好好念书,将来要有功名,贾宝玉的反应是歇斯底里的,简直跟要杀了他一样,因为他前身所有的悲哀给他一种近乎疯狂的感受。
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很有趣味,学问大得奇妙无穷,那么它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呢?我认为能够。它能够帮助拓宽我们的经历,增加我们的文化财富。
传统文化是有效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且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1840年以来几乎岌岌可危,王国维看到这样危险的局面,甚至于都不想活了。但是传统文化经受了这些考验,跟着我们,影响我们,吸引我们,也接受了我们的审视,而有所改变、有所发展,成为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源头。这事很有意思。20世纪后十年、二十年的时候,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都兴起了改革高潮,但是西方政要,有撒切尔夫人,有卡特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尔津斯基,有基辛格,明确地讲过甚至在书里面都写到,这种改革会把苏联和东欧改完蛋掉,因为苏联的那一套根本和改革格格不入,东欧也根本是靠二战、靠苏联红军建立起来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改革成功的是中国。撒切尔夫人、布尔津斯基和基辛格都说,因中国不同的文化。他们显然对中国是有一定的认识的。
传统文化是有进取性的。从传统文化本身来说,它并不保守,有保守的人,那你毫无办法。唐朝李白写过诗,嘲讽鲁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讲经典头发都白了,还在抠这几个字眼。
李贺有点唯美主义,他的词美得不得了,他究竟要干什么,你也说不太清楚,文学上也允许。但连李贺都说“寻章摘句老调重”,抠斥字眼,人都老了;“文章何处哭秋风”写的纸越来越多,没人看的,风一吹,文章纸吹得跟哭一样。
中国很大,有这么一种观念,就有那么一种观念,但是它有要求。你看孔子的初心从来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求你随时调整、随时变化,随时见到好的、对的、正确的东西要随着它走;见到错的要修改。所以传统文化有一套理想,是可以和社会主义对接的。天下大同,就是这么一种态度。
老子讲“无为而治”,孔子也讲,论语最后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舜不管很多的事儿,就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处着南面。“无为而治”什么意思?多少接近于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没有了,政府也没有了,法院也没有了,军队也没有了,警察也没有了,社会上有一批生产统计员调剂一下生产计划就行了,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说法是可以对接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文化,不是一个消极的文化,完全可以有助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
东方也有消极文化,消极起来也很美,但活活要你命。欧洲、非洲、亚洲全都有这么一个故事,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写过一篇,河里的鱼太多了,一位渔夫网都拉不上来,旁边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在树底下睡觉,渔夫叫快来帮助我捉鱼,给你钱,拿了钱可以过幸福的生活。那孩子说,我现在在河边树底下睡觉就是幸福的生活,你破坏了我幸福的生活。海因里希·伯尔写了这么一个小说,而且小说题目也只有德国人会起,叫作《一个关于劳动生产率降低的故事》。
可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绝不是消极,中国人最讨厌懒惰。没有一个是提倡懒惰的。中国人最反感的是奢侈、浪费、享乐,要求你的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从早到晚都得积极进取,苦干。我们吸收传统文化,更是为了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本文记录于王蒙先生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社科联等联合主办的《师说》现场演讲。)
中华文化有三性:
此岸性、积极性和经世致用性
此岸性相对于“彼岸”。有些热衷于神学、专门讨论这个世俗的人生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或者用佛教的说法,那些真正通了法、通了道、成了佛的,更关心彼岸。但中国人很现实,讲“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讲“未知生,焉知死”,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此生能够说得清楚的,但是不管你弄不弄得清楚,你已经活在此岸了,你得好好活着。
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在于,你要对此岸的一切,对世俗现实的一切,对青春爱情生活抱以一个积极态度。现存中国流传至今最完整最古老的《周易》里面就提出一种积极态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外国人不完全理解。黑格尔读了《论语》以后非常失望,太浅显了,他说孔子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进入不了哲学的境界。这一点黑格尔不对。黑格尔是学者、专家,孔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学者,更不认为自己是专家。他曾自嘲,种地我不如老农,相对来说,驾车我还好一点儿。孔子要当什么?他要当圣人,要当帝王之师,要挽狂澜于既倒,要扭转整个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追求。他要当帝王之师,不管多复杂,最后说得越简单越好,3分钟之内让诸侯、邦国君王起兴趣,5分钟之后能够变颜变色,10分钟以后浑身出汗,20分钟以后已经拜他为师了,要的是这样的效果。
但是伏尔泰对孔子有非常高的评价。伏尔泰是启蒙主义者,反对中世纪宗教思想和文化上的自我限制,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让伏尔泰服了,用最颠扑不破、最简单的事例说明一个复杂的问题,太了不起了。而且说明一个复杂的问题,欧洲人一定要用上帝、圣母、耶稣才能说明,但孔子只用现实现世实存的人生关系就讲述了非常好的道理。
中华有三尚:
尚德、尚一、尚化
传统文化有崇尚。一尚德,简单说,即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不但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一切的一切政务的基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理论是用“行正”来做引导。若用政法、惩罚手段来做规范,老百姓可以少犯点儿罪,少惹一点监禁的皮肉之苦或是被砍头,但是没有尊严。古代对“耻”的理解,比现在要宽泛得多,“耻”是尊严,“知耻而后勇”,人应该有尊严,有些事不能干,勇敢的人是知道维护自己尊严的人。相反地,用道德来引领,用礼法对文明行为来规范,不但有尊严,而且有高度、有格调。以现在的话,就是有素质。
荀子也讲,“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义”不是讲义气,是讲理论原则。一直说中国是“礼义”之邦,现在有些人说成是“礼仪”之邦,这是无知的。行为要符合“礼”,思想要符合“义”。如果这个国家是靠“义”立,就是建立了原则的基础之上,这是王者,是最高级的。你靠说话算话、靠效率做到,这才是霸主。不讲儒家道理,靠权谋、靠争权夺利,会是亡国之君,只能使自己灭亡。
这里带有几分理想主义。因为秦始王的胜利,很难说是道德的胜利,也很难说是文化的胜利、礼法的胜利,但是这样一种看法,对中国的政治起了某种调节的作用。我们常常讲,封建社会的权力缺少监督,但是中国实际上有一种文化的监督、道德的监督。
窝窝囊囊的皇帝是少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任意胡来的皇帝也是少数,因为皇帝要受文化的约束、道德的约束。卜键先生的《明世宗传》讲过,明世宗一辈子有两件事“两败”。一是他作为过继的儿子,当了皇帝以后想要尽孝,想把亲爸爸也立成太上皇,这样坟墓规格立马就完全不一样了,可是这件事他一辈子都没办成。他甚至向大臣行贿送礼,但是不可能。一说这事,老臣跪一片,叩头泣血。
第二件想办的事更简单。当年朱元璋刚即位,到了春天求雨,雨没下,朱元璋很紧张,皇权的合法性龙王爷不认同。有个臣子大概懂点气象学,说过几天你再求一次。一定是有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等现象让臣子产生了这样的判断。果然,再求,大雨滂沱,名声大振,说明第一次是报告,第二次是求雨,第二次龙王爷认了他。可到了明世宗,还每年求两次雨,他觉得穷极无聊,甚至很尴尬,因为第一次求雨,没等仪式完就下起大雨来了,还在求,求完太阳高高照着。可这个也没办法,想要破坏太祖的规矩,老臣又哭成一团。皇帝受各种的监督。《万历十五年》里就更多了,走道走快了、上台阶蹦一下也要提意见,让皇帝很痛苦。
中国文化崇尚“一”,有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不管“多样”,最后也是“一”,以明确“一”。用孟子的话,“天下定于一”。天下为什么安定、稳定了呢?就是只有这“一”个口。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天获得了这个“一”,天是清明的,现在简单说,没有雾霾了;“地得一以宁”,地得到了这个“一”,没有地震它就安稳;“谷得一以盈”,山谷得到了这个“一”,一切山谷里应该长的东西全长过来了,丰收、豐盈了;“神得一以灵”,这个有意思,神也要接受文化的监督,如果神没有得到这个“一”,和天道不一致的话,这个神不灵了,有“作废”的危险,中国人对神的态度也是抱以一种可以挑剔、可以嘲笑的态度;“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侯王得了“一”,行为就成了天下的规范。
中国人喜欢“一”。相对来说,中国人还喜欢“三”,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代表“多”,“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中有多,多而为一”。郭沫若在他的《凤凰涅槃》诗里头有“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也有人说类似说法是在《华严经》里头。我以为这个就是非常中国人化的“一元化就是多元化,多元化就是一元化”,该“一”的时候必须“一”,该“多”的时候必须“多”,“一”必须代表“多”,“多”必须统合而为“一”,是很中国式的思想方法。 2016年我去美国旧金山参加一个论坛,会后到渔人码头看到一个很大的商店,招牌就是“ONE IS ALL”,一就是一切。“一”跟“一切”的关系很有趣味,但是中国人崇尚“一”,是真的。
又是“一”,又是“德”,中国人很呆板么?又不是,中国人又崇尚变化。庄子说,“与时俱化”,孔子说,“见贤思齐”,该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培养自己变化。《大学》上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民间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周易·系辞下》的说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又是可以变化的,而且是随时可以变化的。
中华有三道:
中庸之道、君子之道、隐忍奋斗之道
我们所说的“道”,一个是“中庸之道”。孔子的说法,“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小人爱起哄,这话听着很亲切,很沾边。“中庸”按我的理解,“中”是打靶的那个“中(第四声)”的意思,准确;“庸”就是正常;“中庸”就是准确而正常地掌握一切。而小人往往不是往这个阶段走,就往哪个阶段走。这里当然也包含了“留有余地,勿为已甚”的意思。
有一点,西方的政治学里,从理论上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怎么做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至少在空洞的理论上强调的是“多元制衡”。中国没有这种传统,“多元制衡”会引起混乱、引起内乱,制造像春秋战国的那种局面。中国的这种政治、这种天下大势的变化,往往表现在时间的纵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且中国还有水文学家提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水文学上完全正确,中国的很多河道就是30年改一次,所以就更强调“中庸”。我们有时候看国外的各种说法,非常地极端,但是这种极端说法又被另一种极端说法制衡,中国就相反,你如果是一个政治家说话很极端,你没有什么前途。
君子之道,中国的“君”是精英政治。中国自古就是个大国,地面很大,人口很多,东西南北中口音不一样,方言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甚至于人种也不完全一样,要掌控、治理这样一个国家,而且过去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是“天下”了,当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更多能平起平坐的国家。
朱熹的说法,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就和白天黑夜一样的差别,都是反过来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为是利益勾结,“同”起来的时候恨不得成为“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生死之交,过两天利益发生矛盾了,又动刀子,火并王伦都可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个“比”是“朋比”,勾结宗派、拉帮结派的意思。君子考虑到各个方面,不给自己拉帮结派,小人要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君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而且自己公开地来改正这个过错。
回过头来又说孔子。黑格尔不了解孔子的伟大,和语言文字也有关系。孔子有些话说得太恰当了,就找不着更恰当的。孔子有句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话说得太好了。他不是按照最正大光明的原则,而是“富贵的,于我如天上的浮云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一会儿就过去了。”这话相当得文雅,脉脉含情。孔子没有仇富心理,没有说“不义而富”就是人民的公敌,应该一律处死刑,国之蟊贼、国之寇仇,他只说“不义”,没说是多违法的事情。他在类似的事情上,都是适可而止,并不多说一句,说到这儿就行了。
我读孟子也有非常有兴趣的话题。说孔子在鲁国当了几年官儿以后,有次搞祭祀活动,他主持。孔子很主张正确的祭祀活动,培养人们的仪式感、敬畏感,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可是那次祭祀活动送来的肉,情况不太好。孔子大怒,大喊两遍“我辞职了,我辞职了”就走了。这个故事传下来,后人就问孟子,你说孔子是集大成者、最伟大的人,他为了一个肉不好就一拍桌子走了,孔子脾气很躁嘛。一个圣人脾气那么躁,等一会儿不行吗,让他们换一块肉去。孟子说,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懂什么?孔子为一个政权服务,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政见一致;一种情况是因为君王对他非常礼遇、尊敬,他当然要非常知好歹,报答君王。他在鲁国干了几年,但最后认为他的政见在鲁国无法实施时,他又不愿意以“政见不同”而去之,所以要找一个机会、找一件小事,宁可让周围的人都认为他脾气暴躁,而不认为他和鲁王闹掰了,所以他急急忙忙说我不能干了。走了,但是仍然保留着和鲁王很好的关系。
还有中国的隐忍奋斗之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韬光养晦”,这里有许多别的国家没有的故事,能够隐忍、能够奋斗、能够始终不渝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华三合: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出世入世之合一
中国人也很讲究把对立的两面结合起来,其中最有名的,一是“天人合一”。有人解释意为爱护环境,不要掠夺自然。沾一点儿边。古代求的就是小康,孟子、荀子讲的都非常具体,什么叫理想的国都?什么叫民生搞得好?就是遇到灾荒的时候,不至于到处饥饿、流浪、死于沟壑,只要不发生这种情况就可以。老子更这样说,小国寡民,你有舟车或者独驹,但是你用不着用它;你有桥梁,也用不着过,没事过桥干嘛?河这边、水沟这边已经过得很好,要过这种生活。它有这方面,不至于对自然掠夺和大的侵犯。
但是更重要的是“天心”与“人心”的合一,“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德”与“人性”的合一。中国有一种循环论证的逻辑:人应该做好人、有德行,因为恻隐、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你本来就是善良的,在家里對双亲是孝的,对兄长是悌的,善良、孝悌哪儿来的?是老天给的。
天道就是人心,人心就是天道。王阳明强调这个。跟朱熹不完全一样。“天”在中国,既是一个存在的概念,沾点儿唯物,又是一个超于一切、形而上学的终极概念。“天煞我也,”项羽说,“非战之罪也,天亡我也。”天又是高于一切的,天又表现为人性、人心。
在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里,李自成请了一个军师牛金星,明确地说,天心就是民心,谁得了民心谁就得了天心。孟子就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切都看你能不能得到民心。老子更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以孔、孟、老,都认为天性和人性、天心和人心、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想法。甚至它不是一个逻辑的证明,而是一种带有信仰主义的坚信。这样的话,任何人,皇帝也好百姓也好,你做坏事你就是违反了天道,你就是无道昏君,你就要完蛋。 “知行合一”,你知道了就证明你能做到。你不起恶念、不起害人之心,你有善心、爱心、恭敬之心、恻隐之心,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孟子说了,这又不是“挟泰山超北海”,这就是最普通的事情。
“知行合一”发展到孙中山那里,他甚至认为知难行易。他是准备发动一个革命,要结束中国几千年来的帝制,他认为你只要明白了就行,强调“知行”。
中国文化还强调“出世入世的合一”。《论语》里孔子讲到三个人,都讲到他们出世入世上的特点。“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个宁武子,太神奇了。你所在的这个诸侯国家如果很有章法、很讲道理,一切都做得很好,这时你应该表现出你的聪明,你才能参政议政,对国家和社会,为朝廷做出贡献;如果这个地方出了乱子、不成样子,这种情况之下你怎么办呢?一下子傻了、糊涂了,这样你就上不了贼船,没你的事儿了,所以你越傻越笨越好,推荐大官也没人想起你来,“傻子呀”,你就安全了。
孔子又讲,“邦有道”,可是你埋没无名,这种情况下是你的羞耻,国家办得很好,你一点儿成绩没有;可是“邦无道”,如果这个国家乱,你千万别成为名人,要是成了名人,只能证明你自己不怎么样,只能给你找麻煩,底下有多少事儿你数不清。
所以中国自古对“进退有为无为,愚知(智)祸福”有一套非常聪明的,而且是随时可以调整变化的看法。孔子很愿意把自己的行为和政权结合起来。学生问他,如果你是一块玉,你是愿意很快地卖出去,还是愿意放在一层层好的盒子里,收藏起来?孔子立刻回答“沽之哉,沽之哉”,赶快卖,回答得一点儿不含糊,绝不怕人家说他是官儿迷,因为他是有原则、有理论、有理念、有追求的人。
出世入世在中国也一直是个大问题。一直到贾宝玉这里,且折腾。他最怕的就是讲修齐治平、光宗耀祖、一官半职,他最怕这话。没有人注意到,贾宝玉的前身是那块石头,女娲补天淘汰的那块石头,说它在淘汰以后不能参加补天,五彩炼独不能补天,昼夜哭泣惭愧不已。所以贾宝玉后来到贾府成为一个人形以后,别人一跟他说要好好念书,将来要有功名,贾宝玉的反应是歇斯底里的,简直跟要杀了他一样,因为他前身所有的悲哀给他一种近乎疯狂的感受。
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很有趣味,学问大得奇妙无穷,那么它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呢?我认为能够。它能够帮助拓宽我们的经历,增加我们的文化财富。
传统文化是有效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且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1840年以来几乎岌岌可危,王国维看到这样危险的局面,甚至于都不想活了。但是传统文化经受了这些考验,跟着我们,影响我们,吸引我们,也接受了我们的审视,而有所改变、有所发展,成为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源头。这事很有意思。20世纪后十年、二十年的时候,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都兴起了改革高潮,但是西方政要,有撒切尔夫人,有卡特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尔津斯基,有基辛格,明确地讲过甚至在书里面都写到,这种改革会把苏联和东欧改完蛋掉,因为苏联的那一套根本和改革格格不入,东欧也根本是靠二战、靠苏联红军建立起来的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改革成功的是中国。撒切尔夫人、布尔津斯基和基辛格都说,因中国不同的文化。他们显然对中国是有一定的认识的。
传统文化是有进取性的。从传统文化本身来说,它并不保守,有保守的人,那你毫无办法。唐朝李白写过诗,嘲讽鲁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讲经典头发都白了,还在抠这几个字眼。
李贺有点唯美主义,他的词美得不得了,他究竟要干什么,你也说不太清楚,文学上也允许。但连李贺都说“寻章摘句老调重”,抠斥字眼,人都老了;“文章何处哭秋风”写的纸越来越多,没人看的,风一吹,文章纸吹得跟哭一样。
中国很大,有这么一种观念,就有那么一种观念,但是它有要求。你看孔子的初心从来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求你随时调整、随时变化,随时见到好的、对的、正确的东西要随着它走;见到错的要修改。所以传统文化有一套理想,是可以和社会主义对接的。天下大同,就是这么一种态度。
老子讲“无为而治”,孔子也讲,论语最后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舜不管很多的事儿,就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处着南面。“无为而治”什么意思?多少接近于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没有了,政府也没有了,法院也没有了,军队也没有了,警察也没有了,社会上有一批生产统计员调剂一下生产计划就行了,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说法是可以对接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文化,不是一个消极的文化,完全可以有助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
东方也有消极文化,消极起来也很美,但活活要你命。欧洲、非洲、亚洲全都有这么一个故事,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写过一篇,河里的鱼太多了,一位渔夫网都拉不上来,旁边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在树底下睡觉,渔夫叫快来帮助我捉鱼,给你钱,拿了钱可以过幸福的生活。那孩子说,我现在在河边树底下睡觉就是幸福的生活,你破坏了我幸福的生活。海因里希·伯尔写了这么一个小说,而且小说题目也只有德国人会起,叫作《一个关于劳动生产率降低的故事》。
可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绝不是消极,中国人最讨厌懒惰。没有一个是提倡懒惰的。中国人最反感的是奢侈、浪费、享乐,要求你的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从早到晚都得积极进取,苦干。我们吸收传统文化,更是为了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本文记录于王蒙先生在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社科联等联合主办的《师说》现场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