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中,我们意识到语文绝不只一本本教科书,它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辰,是浩瀚南海中的碧涛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的斑驳岁月;语文是“锁”进日记、深藏心里的小秘密,语文是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奶茶……下面我谈谈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体会。
1.调整教学法,大胆放手。
新课标的教材依旧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大类别,每个单元也是由这两类课文构成的。为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我们在教法上作了一些调整:首先是更重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例如必修1第一单元主要是中国的新诗和外国诗歌,整体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这两类诗歌表现形式的不同上。其次是把讲读课文作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范例,琢磨得比较具体。例如在教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重点讲析《雨巷》和《再别康桥》这两篇。在反重诵读的前提下,主要研讨如何通过分析意象,琢磨语言,构建意境,体会真情,鉴赏诗歌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其他诗歌的能力。最后把加了星号的自读课文划到课外时间让学生自学。例如在教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将第四课《中外短诗五首》全部划给学生课外进行自学,由学生自行完成相关资料的查找和收集,再借助讲读课的鉴赏办法,写出相应的鉴赏笔记,从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
2.精减作业,鼓励阅读。
我们现有的练习作业主要有两类——教材中课后的练习和教辅资料类练习。课后练习大多是配合课堂教学,讨论题基本上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辅类练习往往是有选择性地做,对一味模仿高考,难度大、要求高而又专业性过强的则大胆删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提倡精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少做题是要求,多读书是目的,要把少做题而节省下的时间留给学生,指导他们尽量多地读一些好书,多背一些名篇,多记一些名句,实实在在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语文根基。按照这一想法,我们在处理练习作业时,就大胆地删除了那些过繁、过偏、过难的题目,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书。
3.改革考试,立体评价。
语文新课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过滥的考试可能让学生因畏惧心理而产生厌学语文的情绪,因此要改变动辄拿一份试卷测试学生的做法。具体来说,首先要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可取消周考、单元测试,最好只保留与学校或年级同步的月考、期中考和期末的考试。其次要改变唯有笔试的测试模式,通过组织更多的语文活动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举行演讲比赛、辩论赛、讨论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等,都能达到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多元化综合性评价的目的。例如,为配合第一单元的新诗教学,我们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又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4.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
学生对语文课堂具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比较科学而且适用的方法,这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使之优化成为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只有如此,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才能积极地认真地参与,比如及时思考并认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及时作记录,及时反思,等等,这种全方位的积极的参与一定能够保证个体所学效益的提高。无数个个体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精心呵护,切忌扼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但又是有利于语文学习的优质工程。
5.优化教学方法,向科学施教要效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多老师已经自觉注意并努力应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以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情确定的,绝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所以,我们坚决反对为了作秀而采用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完全忽视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情况,甚至是完全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成功体验。我们倡导优化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我们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大胆整合并努力应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传统语文教学中“学而不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治学态度,“博学而笃志”的教学理念,“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学态度和策略,“文道结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原则,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是切实有效的,也是我们必须积极整合、大胆应用的,这是深信不疑的。
6.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语文教材,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个例子,在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
7.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当然,让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但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入到名著的阅读中。
1.调整教学法,大胆放手。
新课标的教材依旧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大类别,每个单元也是由这两类课文构成的。为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我们在教法上作了一些调整:首先是更重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例如必修1第一单元主要是中国的新诗和外国诗歌,整体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这两类诗歌表现形式的不同上。其次是把讲读课文作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范例,琢磨得比较具体。例如在教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重点讲析《雨巷》和《再别康桥》这两篇。在反重诵读的前提下,主要研讨如何通过分析意象,琢磨语言,构建意境,体会真情,鉴赏诗歌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其他诗歌的能力。最后把加了星号的自读课文划到课外时间让学生自学。例如在教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将第四课《中外短诗五首》全部划给学生课外进行自学,由学生自行完成相关资料的查找和收集,再借助讲读课的鉴赏办法,写出相应的鉴赏笔记,从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
2.精减作业,鼓励阅读。
我们现有的练习作业主要有两类——教材中课后的练习和教辅资料类练习。课后练习大多是配合课堂教学,讨论题基本上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辅类练习往往是有选择性地做,对一味模仿高考,难度大、要求高而又专业性过强的则大胆删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提倡精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少做题是要求,多读书是目的,要把少做题而节省下的时间留给学生,指导他们尽量多地读一些好书,多背一些名篇,多记一些名句,实实在在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语文根基。按照这一想法,我们在处理练习作业时,就大胆地删除了那些过繁、过偏、过难的题目,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书。
3.改革考试,立体评价。
语文新课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过滥的考试可能让学生因畏惧心理而产生厌学语文的情绪,因此要改变动辄拿一份试卷测试学生的做法。具体来说,首先要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可取消周考、单元测试,最好只保留与学校或年级同步的月考、期中考和期末的考试。其次要改变唯有笔试的测试模式,通过组织更多的语文活动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举行演讲比赛、辩论赛、讨论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等,都能达到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多元化综合性评价的目的。例如,为配合第一单元的新诗教学,我们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又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4.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
学生对语文课堂具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比较科学而且适用的方法,这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使之优化成为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只有如此,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才能积极地认真地参与,比如及时思考并认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及时作记录,及时反思,等等,这种全方位的积极的参与一定能够保证个体所学效益的提高。无数个个体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精心呵护,切忌扼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但又是有利于语文学习的优质工程。
5.优化教学方法,向科学施教要效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多老师已经自觉注意并努力应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以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情确定的,绝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所以,我们坚决反对为了作秀而采用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完全忽视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情况,甚至是完全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成功体验。我们倡导优化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我们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大胆整合并努力应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传统语文教学中“学而不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治学态度,“博学而笃志”的教学理念,“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学态度和策略,“文道结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原则,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是切实有效的,也是我们必须积极整合、大胆应用的,这是深信不疑的。
6.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语文教材,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个例子,在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
7.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当然,让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但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入到名著的阅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