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田华 从事革命文艺工作80周年 历尽沧桑显风华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1928年8月3日出生于河北唐县。12岁那年,她离家投奔八路军,从此踏上革命文艺之路。16岁入党,面对党旗,她立下“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的誓言。1950年,她在电影《白毛女》里饰演喜儿初登银幕,让观众熟知和热爱。1962年,由于在电影《党的女儿》中树立起一个坚贞无畏女共产党员不朽的闪光塑像,被评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
  2020年8月,恰逢这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老人家从事革命文艺工作80周年。在这个喜庆时刻,中国电影出版社名为《华彩人生:田华画传》的纪念画册即将问世。
  回望80年历史星空———她,伴随着中国革命与战争,建设与发展,走出山村,走向社会,视野与襟怀空前开阔……
  在近80年的艺海生涯中,她的创作星光璀璨———她主演、参演了《白毛女》《党的女儿》《江山多娇》《白求恩大夫》《法庭内外》等数十部优秀电影,始终靠一流演艺赢得掌声,靠艺术实力打造精品,获得过“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女演员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等许多殊荣。


  贺敬之题词“华彩人生”
  去年8月29日,记者在田华老师家见到了《华彩人生:田华画传》画册定稿,非常震撼。封面由著名剧作家贺敬之先生题词———“华彩人生”。“田华画传”由田华老师亲笔题写。封底是央视《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致敬词”———“她,就是党的女儿。从黑白、无声到彩色、数码,你见证中国电影的成长壮大,从大戏主演到配角客串,你敬畏每个角色、丝毫不差;年过耄耋,却躬身为桥,度艺度心度年华,戏龄花甲,仍立身为梯,举人举梦举百花;即便满头银发,不失当年优雅,笑就笑得灿烂,白就白得无瑕。”
  “我能为这位享誉影界、名扬全国的著名老艺术家详略得当地记载、还原和书写出其最为真实的人生风貌,感到非常自豪。再加上辑录田华老师早在二十年多前她从事革命文艺工作五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上众多文艺界名人、前辈的发言载要,一本风格突出、独具特色、文图并茂的画册就此初见端倪。老人家出于对我的高度信任,把几十年来的几百张历经岁月风雨的珍贵老照片,毫无保留地交给本人使用,并一一告知照片背后的故事,感激感恩。在编撰和运作这本纪念画册的过程中,通过一页页字里行间跳动的字符,以及画册里一张张印刻时代痕迹的老照片,我一次次被熏陶、被感染、被打动……”负责编著《华彩人生:田华画传》的刘澍先生告诉记者,在近半年的编写时光里,他是在用心用情深切感悟一位德艺双馨人民电影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为此激情满怀地撰写了一首诗献给这位老艺术家———“陌上田野春去回,红土滋润涌心潮。舞歌剧影八十载,丹心向阳闪星光。追忆往事自难忘,华彩人生品自高。光影形象终辉映,犹似绚丽艳阳照。”
  她,就是党的女儿
  在电影《党的女儿》中,田华表演贴切自然、真实、激情,她饰演的“李玉梅”成为一代经典党员形象。
  谈到引为一生荣耀的《党的女儿》,田华老师告诉记者,“我现在看,自己也要流泪的。虽然距今60多年了,当年拍摄的每个日夜、每个场景、每句台词、细节均历历在目。开拍前,参加全国第一届人大会议时,我意外地结识了来自江西的妇女代表刘友秀和范秀英。她们参加过苏区对敌斗争,还跟我讲述了很多当年红军长征前后苏区的斗争形势……拍摄时,刘友秀、范秀英和李玉梅这三个人交织叠加于一起,也自然会联想起我参加革命工作的亲历往事……电影上映后评价很高,但这不是我演得好,而是王愿坚原著的小说好,林杉的剧本写得好,导演林农导得好,更是一代共产党人壮怀激烈和崇高至上的英雄主义精神感动和教育了广大观众。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这是我几十年叮咛自己的一句心语。”
  演完《党的女儿》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亲笔在田华的日记本上题写了“努力学习、努力改造、努力工作”三句话,至今让她难忘。
  演“党的好女儿”做“党的好女儿”,离休后的她初心不改。本着这一坚定的人生信念,她把关心下一代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站,为下一代健康成长无私奉献,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荣誉称号。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顾问、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形象大使、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田华把极大的热情倾注到公益事业上,扛起了一连串的头衔。从这一个个头衔中,可以更好地读懂田华。
  前年,她相濡以沫60多年的爱人苏凡———一位舞台美术家,也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电影导演去世前,他们疼爱的小儿子也不幸因患癌症去世。两个癌症病人的医疗花费,曾使原本富裕的家庭变得困窘,这种情况被人知晓后引来组织上和关心者的支援,却被她一一谢绝,并把16万元捐款送到了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县的农村小学,这一举动赢得了广大观众对她的敬意和爱戴。
  银发谱春曲
  如今,当年的“白毛女”,虽然看上去满头银发,却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在今年的疫情期间,田华和乔羽、李光曦、谢芳、张目、刘江等多位耄耋之年著名艺术家,一起助阵战“疫”新作《等我回家》,唱出“逆行者”心声,振奋人心!“等我回家,家永远在我心上。”
  疫情期间,田华还和重孙一起出现在歌曲的MV中,和重孙在一起,田华显得温柔慈祥,就像一位普通的老人。她说起话来侃侃而谈,记忆力非常好,質朴淡然,很有魅力。田华有不少老年朋友,但生活中她也喜欢与年轻人交朋友。她说,年轻人看问题敏锐,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办事风风火火,有朝气。经常与他们交流,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自己也会变得年轻起来。
  匆匆几十年过去,当年那个红“小鬼”,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这位“新中国影坛第一朵盛开的报春花”(剧作家胡可先生语),将永远光荣绽放!
其他文献
近期,面对疫情的反弹,我也产生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许久没喝酒的我,忽然有了喝酒的冲动。厨柜里,舅母年前托人从湘西老家带来的两小瓶米酒,太有诱惑力了。  家乡人好酒,平常时候喝,把灌满酒的锡酒壶放在锅里,热水温熟即可。若逢过年过节,用酒量大,就要整坛整坛地焙熟。焙即文火煨烤。米酒可壮力解乏提神,俗话说“一碗酒百斤力”。力,即是魔力。  记得每年的农历八月,酒仙湖畔的辣蓼花开时节,舅母就要用辣蓼花加上
期刊
酒,实在是种神奇的液体,三杯五杯喝下去,你会忽然觉得你原本平淡无奇、乏善可陈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五光十色起来。  酒,高兴了能喝,岂不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悲伤了也能喝,又不闻“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一个人能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多了也能喝,“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垂杨古岸边”……  然则,小时候喝酒,只觉得那酒,既辛且辣,根本没汽水好喝。喝完,还头晕目眩,跟生了场大病
期刊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一位很有名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  他,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的产房里。大使馆的产房里?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大使馆的产房里。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为扩充军力,法国政府制定了一条法律,凡在法国出生的男孩,不管他的父母是哪国人,都必须加入法国籍,这样等他长大以后,就能对他进行征兵了。  为绕过这条法律,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就在使馆中设了一间产房,以便让本
期刊
顶风冒雪,我辗转换了好几趟公交車,下车买了一份早点,可没吃,热乎乎地倒换着手捧着,这才到了公司。不过,在印象里,小时候来这里,根本倒不了这么多回车———公司租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对这房子,我的记忆不会错的。  公司里的员工们前前后后地来上班了,在公司大门口,大家差不多都是一个动作:掸掸身上的雪渣滓,跺跺脚上的雪末子,再从包包里拿出各式的早点,和我打着招呼,就都边吃边忙了。我手里捧着早点,还是没吃。在
期刊
今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评比,在全国范围内选出10位杰出的劳动者代表,颁发“大国工匠”荣誉证书。“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报道了这10位“大国工匠”。他们的工作对象大多是航母阻拦器、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等“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唯独一位与众不同,他面对的是一根根枯木。他叫郑春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大国工匠,国之重器的制造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张淑珍1937年生于陕西商洛,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她大学毕业后,扎根商南贫困地区,近60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商南自古不产茶,如今茶青漫山坡”的奇迹,是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为商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事迹曾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任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用今生所学造福百姓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走进陕西商南县,听到
期刊
林宇辉擅长模拟画像,在过去几年里,他曾多次为被拐儿童画像被公众熟知,被称为“神笔警探”。  近期,一则三代人跨越79年,终于寻找到抗战时期牺牲亲人的新闻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引发全社会关注,也让为烈士画像的林宇辉再次受到关注。南京任女士的舅公张璋保,1941年加入新四军抗日,牺牲时年仅28岁,没有相片,只有一张烈士证。任女士的外婆直到临终都念叨着要找到他的墓,再为他画张像。但由于没有留下照片,任女士只得
期刊
当年,《佐罗》公映以后,作为“佐罗”的声音出演,童自荣曾每天收到成麻袋的观众来信。有一封信上这样写道:“您的声音代表着正义与自尊,你独特的人格与艺术魅力永远留在观众心中,无人能替代。”落款是“一家三代影迷”。一部世界艺术经典,通过译制可以连接中国千家万户。而一位配音演员俘获中国三代观众崇拜,绝非容易。其中缘由,既有作品形象的文化价值为人心所向,也有形象创造者的独特人格与艺术魅力。  意外被选中为《
期刊
6月8日19点06分,曾经六演宋庆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肖惠芳女士因突发脑溢血,在汉口同济医院去世,享年86岁。肖惠芳1934年出生于汉口,新中国成立之初加入文工团,后来一直在湖北省话剧团工作。1978年在话剧《大江东去》中首次扮演宋庆龄,并受到宋庆龄本人亲切接见。此后又先后在《陈赓蒙难》《开国大典》等影视剧作品中五次塑造宋庆龄这一重要角色,众多剧照被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誉为“可以乱真之作”。肖惠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