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珍:执着于南茶北移六十载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淑珍1937年生于陕西商洛,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她大学毕业后,扎根商南贫困地区,近60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商南自古不产茶,如今茶青漫山坡”的奇迹,是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为商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事迹曾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任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用今生所学造福百姓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走进陕西商南县,听到最多的就是茶农口里这句话。
  1961年,20多岁的张淑珍从西北农学院毕业,与爱人焦永才一道,放弃了省里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坐上拖拉机,两人在秦岭里颠簸了一天半,辗转抵达山大沟深的商南县林业站。初来乍到,下乡调研,百姓日子过得苦,看得张淑珍直掉眼泪。“住进茅草房,穿的破衣裳。晚上溜光炕,白天没有粮。”村里大娘自己吃发酸的浆巴糊汤,却拿出攒下的鸡蛋给了这位“城里来的姑娘”。老乡质朴又热情,让张淑珍心里非常感动,她决定“要用今生所学,造福商南百姓”。
  学林业出身的张淑珍,开始尝试栽植经济树种。她先后引种桉树、油茶,种桑养蚕,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县上领导、老红军梅光华来调研,问张淑珍:“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咱商南,能种茶吗?”在我国种茶历史上,茶叶适生区大都在北纬30毅以南。商南,地处北纬33毅44忆,从无种茶先例。“茶树栽培临界线,真的不能逾越吗?”张淑珍决心试一试,“科学规律,基于以往的成功经验。但既往经验,更要不断地求索、创新。”
  開春,张淑珍将10公斤茶籽种在苗圃里,买来的305株茶苗栽在西岗。不料赶上大旱,无一成活。1964年,又移栽700余株茶苗到捉马沟,后来相继死去。“照书移栽,咋都活不了?”张淑珍整日苦闷,却也不甘心。丈夫建议她换个思路,“为啥不直接播种呢?”一语惊醒梦中人。1967年,张淑珍再次点种茶籽,3年后从苗圃采茶,经手工炒青,收获茶叶3斤8两。这3斤8两茶叶背后,凝结着200多万字的数据支撑:土壤、水分、伏旱分析,与江南茶区差异性指标研究……为采集一手资料,张淑珍披星戴月、翻山越岭。
  不能总是坐享其成
  茶坊,一个以“茶”命名的村庄,离县城不远。千百年来,茶坊村却既不产茶、也不卖茶,徒有其名。1971年,经过勘查规划,商南县第一个茶园在此开建,“茶坊无茶”随即成为历史。
  “那是个冬天,茶坊的荒草坡里,核桃幼苗稀稀拉拉。”张淑珍清晰地记得,村里的动员会上,老乡们听得认认真真。“明天起,咱都来垦荒,开茶园!”第二天天蒙蒙亮,刚打开门,漫天鹅毛大雪。张淑珍心里一凉:“开茶园,怕是要黄了吧。”冒雪走到村头,却见上百人挥锄舞锨,在凛冽的寒风里热火朝天地工作。
  “张老师,你有文化,咱们跟着你干!”当时,村民赵诗荣正带着大伙儿铲割枯黄的鹅观草。大伙儿兴致高,个个头上冒着汗。张淑珍心生感慨:“商南百姓的毅力与坚韧,值得我学习一辈子!”辟茶园,种茶籽。转眼3年,茶坊村采茶500斤,为“商南无茶”的历史画上句号。张淑珍和百姓一道,在北纬33毅创造奇迹,将种茶地向北推进了数百公里!
  栽植推广,技术先行。在县里支持下,张淑珍开设学习班,点种、采摘、杀青、炒干,手把手教导每个环节。“茶园高产,农民才有收益。”张淑珍扎进茶园,试验出“松土保墒,疏花疏果”等丰产措施,让茶叶亩产提高了5倍。短短几年,商南建成茶场36个,开荒种茶2万余亩。茶树丰产了,可卖得咋样?1984年底,商洛地区供销社茶叶严重滞销。一听销售渠道堵了,全县的茶农都急了。“茶叶,卖出去是宝,卖不出去就是草。”已担任商南县茶叶站站长的张淑珍思来想去,召集36家茶场经营者,提出成立国企“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头脑,有魄力!”这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赞同。翌年春,销售茶叶1万公斤,营业额11万元;不到10年,茶叶产量翻了40倍,产值超过2000万元。
  要在山里扎根一辈子
  清明过后,再访茶园,绿意盎然。站在山坡回望,茶坊村里白墙黛瓦,像一颗星星镶嵌在秦岭深处。如今,村里有1200亩茶园,几乎每户都种茶。昔日旧茶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自从茶坊村有了‘茶’,完全变了个模样。”走进茶园里,村支书赵力本感慨。这个当年跟在爷爷赵诗荣后面、雪地垦荒的小孩子,转眼已过知天命的年纪。时光荏苒,不仅茶坊在变,“茶叶姑娘”也变成了“茶叶奶奶”。继任者刘保柱深情感慨,“老站长奉献一生,给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前些年,老站长患了癌症。她在西安刚化疗完,回到商南第二天,就让人搀着去了茶园。”刘保柱仍记得,茶农们看到张淑珍头戴圆帽,头发、眉毛都脱光了,止不住哽咽。“现在,我们扛起了接力棒,要用实际行动向老站长致敬!”刘保柱说。如今,商南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建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5600吨,产值达9亿元;发展茶叶大户4200多户,带动贫困户2.4万人;试制出六大系列、30多个茶品种……
  “茶圣九天应回首,茶经补写商南茶。”奋斗一生的张淑珍,感动了无数人,其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北纬三十三度》。
  退休后的张淑珍,并没有闲着。上茶山、进茶场,研究茶叶新技术。
其他文献
夏布繡俗称“麻布刺绣”,源于北宋,流传于江西民间,属于麻绣技艺的分支绣种,至今已流传千年。在素有“中国夏布之乡”之称的江西新余,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将夏布绣广泛用于生活用品之中。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通过近20年的努力,将粗犷质朴的夏布与精巧细腻的民间刺绣相结合,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夏布绣工艺与针法,形成了夏布绣艺术独特的个性和地域风格。  古谚语云:“麻布绣花,底子太差。”夏布质地生硬,要在上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贺铸17岁时,娶了宗女(也就是有着皇家血统的女子)赵氏,并不久就通过右选(宋朝吏部每隔几年都会进行一次四选———尚书左右选和侍郎左右选,其中,侍郎右选,是负责低级武官的铨叙选授的),获得了右班殿值这样一个官职,官虽小(武官中级别最低的官),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入仕了。  可能有人会想,贺铸这么容易就入仕了?是不是沾了他老婆是宗女的光?还真不是。非但不是,甚至还有可能就因为他娶的是一个
期刊
特别羡慕能被酒助兴的人。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酒醉打老虎。而我一两酒下肚就半死了,所以无从知晓醉酒后产生的奇迹。  第一次尝酒是上小学时,父亲请客,他的同事带来一瓶威士忌。这位同事逗我让我尝尝这著名的洋酒,小半口我就头晕目眩。好好一桌菜我只能放弃,一头栽在床上睡去。  成人以后又有了一次经历,只一两白酒便让我如生了场病,头痛,呕吐,刚吃的一顿丰盛大餐都倒了出来。从此知道酒这东西与我无缘。  我在工厂
期刊
《金色的北京》焦曉泉/摄拍摄器材/尼康D850  《晚霞》陈凤兰/摄拍摄器材/手机  《花开满街香》刘晓华/摄拍摄器材/佳能6d2
期刊
近期,面对疫情的反弹,我也产生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许久没喝酒的我,忽然有了喝酒的冲动。厨柜里,舅母年前托人从湘西老家带来的两小瓶米酒,太有诱惑力了。  家乡人好酒,平常时候喝,把灌满酒的锡酒壶放在锅里,热水温熟即可。若逢过年过节,用酒量大,就要整坛整坛地焙熟。焙即文火煨烤。米酒可壮力解乏提神,俗话说“一碗酒百斤力”。力,即是魔力。  记得每年的农历八月,酒仙湖畔的辣蓼花开时节,舅母就要用辣蓼花加上
期刊
酒,实在是种神奇的液体,三杯五杯喝下去,你会忽然觉得你原本平淡无奇、乏善可陈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五光十色起来。  酒,高兴了能喝,岂不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悲伤了也能喝,又不闻“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一个人能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多了也能喝,“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垂杨古岸边”……  然则,小时候喝酒,只觉得那酒,既辛且辣,根本没汽水好喝。喝完,还头晕目眩,跟生了场大病
期刊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一位很有名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  他,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英国驻法国大使馆的产房里。大使馆的产房里?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大使馆的产房里。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为扩充军力,法国政府制定了一条法律,凡在法国出生的男孩,不管他的父母是哪国人,都必须加入法国籍,这样等他长大以后,就能对他进行征兵了。  为绕过这条法律,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就在使馆中设了一间产房,以便让本
期刊
顶风冒雪,我辗转换了好几趟公交車,下车买了一份早点,可没吃,热乎乎地倒换着手捧着,这才到了公司。不过,在印象里,小时候来这里,根本倒不了这么多回车———公司租的是自己家的房子,对这房子,我的记忆不会错的。  公司里的员工们前前后后地来上班了,在公司大门口,大家差不多都是一个动作:掸掸身上的雪渣滓,跺跺脚上的雪末子,再从包包里拿出各式的早点,和我打着招呼,就都边吃边忙了。我手里捧着早点,还是没吃。在
期刊
今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评比,在全国范围内选出10位杰出的劳动者代表,颁发“大国工匠”荣誉证书。“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报道了这10位“大国工匠”。他们的工作对象大多是航母阻拦器、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等“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唯独一位与众不同,他面对的是一根根枯木。他叫郑春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大国工匠,国之重器的制造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