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讲述了一对心存隔阂的裕固族少年兄弟因寻找父亲和家乡,骑着骆驼在西部奇景中穿越千里的故事。该影片以甘肃张掖为地域定点,以普通话、甘肃方言以及裕固族语言混合为主要语言特征,同时融合了大量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镜头,大大提升了该电影的神秘感和原始寓意。该影片的叙述手法和镜头背后的深层含义使其成了中国电影史上西部片类的楷模。
关键词:《家在水草风貌的地方》;叙述手段;文化寻根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1
一、叙述手法留白
中国电影受到好莱坞电影市场冲击后表现为盲目的顺从、无根状态,对于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深度和历史感以及镜头修辞能力有着明显的减弱。该电影《家在水草风貌的地方》摆脱了好莱坞大片对于票房的追求,是一部真正的现实剧作。
影片一开始就是父亲只给巴特尔买了件衣服,并遭了其拒绝,而阿迪克尔嫉妒父亲只给哥哥买衣服,一路哭嚎表示不满,这样的出场令观众难忘。用孩童的视角开场叙述,在嘈杂的市场上铺开场景,直点兄弟矛盾,铺开叙述这矛盾背后的深层含义。家庭贫困,再加上游牧民族的生活起居不变,两兄弟从小分居,巴特尔由爷爷抚养。天真的儿童并不能理解生活的复杂,两兄弟心灵隔阂与分歧为影片增加一丝小插曲或笑点。生活繁琐并不是影片的主要传达,用稚嫩两兄弟的旅途经历去反映大草原与部落的现状,引导观众反思这个现实背后的深层原因才是影片真正意义所在。慢镜头下,一望无际的沙漠,伶仃的几棵植物,水资源匮乏,这些影响当地部落居民生活的现实直接呈现。两兄弟沿着迁徙的路线一路追寻,原始古老裕固族迁徙遗迹一一展现,消逝的裕固族语言和文明,连作为实体曾经辉煌存在的壁画也破落不堪。随着工业的发展,这些曾经的文明傳承,曾经的马背文化,曾经的辉煌赫赫,都在经济效益的冲击下不堪一击,语言被同化,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改变,连同人的命运也在被改变。
二、叙事结局断续
该影片最后呈现的是两兄弟凭借自己的记忆终于找到了熟悉的土地,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枯黄的草原、干枯的河床上有轰鸣的、黑烟四起淘金机械,自己的父亲汗流浃背的伫立在淘金者行列中。阿迪克尔看到淹没在嘈杂噪声和污秽烟霾中的灵魂深处的家园,矗立在小沙丘上凝望远方,这时拍摄镜头由近及远,将幼小儿童的身影拉入嘈杂的现实环境中,静默许久,然后被吞没。正是这种近镜头的静默和远镜头的喧嚣堆砌出的不协调的全景图映射在观众眼帘,导演把这种想象空间留个观众。影片在此并没有走向结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寻找父亲,寻找的精神家园,寻找的深处记忆是找到了,可是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有的只是先进的工业设备和陌生的“此刻”。
三、流动的诗意和隐喻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影片中,家指父亲和母亲——“父亲—草原、母亲—河流”。在整个敘述中,母亲一直作为孱弱者存在,在巴特尔回忆的镜头里,母亲一直生病,这也象征着这个地方水资源的匮乏,和前半部分爷爷倾家荡产打水井却没有一滴水源是相对应的。两兄弟同为裕固族人,由于生活地域差异,无论是思想还是生活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也象征着东部裕固族部落和西部裕固族部落同为兄弟,语言不通、生活习性不同,在一起相处存在着分-合必然结果。这里“合”指的是同样被经济发展所影响后的结果。草原的另一边是被工业文明所强势占领下的巨大现代工厂和现代设备,这个曾拥有灿烂文明的游牧民族,一个作为马背文化闻名的部落,终于在现代性的入侵下失去自我。父亲一直作为家里顶梁柱形象存在,但镜头最后的父亲却是背偻阑珊地在水中淘金,这和父亲草原形象呼应。草原上是巨大的现代化工厂,在工业文明的强势占领之下,这个曾经拥有灿烂游牧文化的马蹄上的民族,水草丰茂已经不复存在。电影中的裕固族其实象征着整个人类发展的缩影,在经济浪潮和工业发展冲击下,这样的形式越来越具有普及型,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原始环境被污染,这些显性现象下,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精神文明的缺失和自我人格的迷茫。
四、影片质量与市场的不对等
关于影片质量和发行以及市场是不能绝对挂钩的,这涉及到消费人群的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年龄阶段。现在是一个快餐时代,大部分人想要的是视觉上的冲击,这种短暂的“惊颤”效应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自己融入或即将融入这种的高科技时代,毕竟大家都愿意向前看,真正反思的人很少。也可以说在市场社会的高压下,消费者们更宁愿寻求一种浅白、轻松的消费,至于消费对象背后深层的寓意是不愿意去了解的,或者没有那么宽泛的文化修养去深入挖掘这些消费品的内涵。影片实地取景,自然流畅的表演,冷静客观的叙述。导演赋予每一个镜头简答直白的质感、深层复杂的反思。他们从情感到审美,从生活到想象,从《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到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用日常平凡生活代替虚构故事,把自然真实作为最高的创作准则,事物自然的发展流程成了“后来”到“前面”的追寻。
参考文献:
[1]张斌;李轩.回家的路有多长——《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读解[J].电影新作;2016 (6)。
关键词:《家在水草风貌的地方》;叙述手段;文化寻根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1
一、叙述手法留白
中国电影受到好莱坞电影市场冲击后表现为盲目的顺从、无根状态,对于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深度和历史感以及镜头修辞能力有着明显的减弱。该电影《家在水草风貌的地方》摆脱了好莱坞大片对于票房的追求,是一部真正的现实剧作。
影片一开始就是父亲只给巴特尔买了件衣服,并遭了其拒绝,而阿迪克尔嫉妒父亲只给哥哥买衣服,一路哭嚎表示不满,这样的出场令观众难忘。用孩童的视角开场叙述,在嘈杂的市场上铺开场景,直点兄弟矛盾,铺开叙述这矛盾背后的深层含义。家庭贫困,再加上游牧民族的生活起居不变,两兄弟从小分居,巴特尔由爷爷抚养。天真的儿童并不能理解生活的复杂,两兄弟心灵隔阂与分歧为影片增加一丝小插曲或笑点。生活繁琐并不是影片的主要传达,用稚嫩两兄弟的旅途经历去反映大草原与部落的现状,引导观众反思这个现实背后的深层原因才是影片真正意义所在。慢镜头下,一望无际的沙漠,伶仃的几棵植物,水资源匮乏,这些影响当地部落居民生活的现实直接呈现。两兄弟沿着迁徙的路线一路追寻,原始古老裕固族迁徙遗迹一一展现,消逝的裕固族语言和文明,连作为实体曾经辉煌存在的壁画也破落不堪。随着工业的发展,这些曾经的文明傳承,曾经的马背文化,曾经的辉煌赫赫,都在经济效益的冲击下不堪一击,语言被同化,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改变,连同人的命运也在被改变。
二、叙事结局断续
该影片最后呈现的是两兄弟凭借自己的记忆终于找到了熟悉的土地,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枯黄的草原、干枯的河床上有轰鸣的、黑烟四起淘金机械,自己的父亲汗流浃背的伫立在淘金者行列中。阿迪克尔看到淹没在嘈杂噪声和污秽烟霾中的灵魂深处的家园,矗立在小沙丘上凝望远方,这时拍摄镜头由近及远,将幼小儿童的身影拉入嘈杂的现实环境中,静默许久,然后被吞没。正是这种近镜头的静默和远镜头的喧嚣堆砌出的不协调的全景图映射在观众眼帘,导演把这种想象空间留个观众。影片在此并没有走向结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寻找父亲,寻找的精神家园,寻找的深处记忆是找到了,可是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有的只是先进的工业设备和陌生的“此刻”。
三、流动的诗意和隐喻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影片中,家指父亲和母亲——“父亲—草原、母亲—河流”。在整个敘述中,母亲一直作为孱弱者存在,在巴特尔回忆的镜头里,母亲一直生病,这也象征着这个地方水资源的匮乏,和前半部分爷爷倾家荡产打水井却没有一滴水源是相对应的。两兄弟同为裕固族人,由于生活地域差异,无论是思想还是生活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也象征着东部裕固族部落和西部裕固族部落同为兄弟,语言不通、生活习性不同,在一起相处存在着分-合必然结果。这里“合”指的是同样被经济发展所影响后的结果。草原的另一边是被工业文明所强势占领下的巨大现代工厂和现代设备,这个曾拥有灿烂文明的游牧民族,一个作为马背文化闻名的部落,终于在现代性的入侵下失去自我。父亲一直作为家里顶梁柱形象存在,但镜头最后的父亲却是背偻阑珊地在水中淘金,这和父亲草原形象呼应。草原上是巨大的现代化工厂,在工业文明的强势占领之下,这个曾经拥有灿烂游牧文化的马蹄上的民族,水草丰茂已经不复存在。电影中的裕固族其实象征着整个人类发展的缩影,在经济浪潮和工业发展冲击下,这样的形式越来越具有普及型,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原始环境被污染,这些显性现象下,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精神文明的缺失和自我人格的迷茫。
四、影片质量与市场的不对等
关于影片质量和发行以及市场是不能绝对挂钩的,这涉及到消费人群的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年龄阶段。现在是一个快餐时代,大部分人想要的是视觉上的冲击,这种短暂的“惊颤”效应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自己融入或即将融入这种的高科技时代,毕竟大家都愿意向前看,真正反思的人很少。也可以说在市场社会的高压下,消费者们更宁愿寻求一种浅白、轻松的消费,至于消费对象背后深层的寓意是不愿意去了解的,或者没有那么宽泛的文化修养去深入挖掘这些消费品的内涵。影片实地取景,自然流畅的表演,冷静客观的叙述。导演赋予每一个镜头简答直白的质感、深层复杂的反思。他们从情感到审美,从生活到想象,从《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到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用日常平凡生活代替虚构故事,把自然真实作为最高的创作准则,事物自然的发展流程成了“后来”到“前面”的追寻。
参考文献:
[1]张斌;李轩.回家的路有多长——《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读解[J].电影新作;201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