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介绍48例腰椎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做好皮肤准备,排便及功能锻炼的准备。术后及时了解术中情况,密切观察生命征、切口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效果:4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必须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排便及功能锻炼的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才能保证手术成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04-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组织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常见病。临床症状视神经受压导致腰痛和腿痛。病情严重可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出一切致压因素,从分松懈受压的神经组织。我科自2003年8月自2004年3月共收治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均取得满意结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28例,女性28例,年龄18-78岁,平均45岁,病情3个月至20年,平均5年。术前有25例病人因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不能行走,夜不能眠。20例行动受限,3例只有长久坐或弯腰用力20-70度,术前48例均有CT检查,28例行脊髓造影检查。L4.5椎间盘突出症30例。行全椎板切除术18例,半椎板切除手术15例,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病人因长期病痛而丧失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由于职业、年龄、经济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心理障碍。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在腰部脊髓边上,有可能影响马尾神经或L5.S1及L4神经根,大多数病人担心手术效果及能否恢复正常活动。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我们配合医生做好思想工作,耐心细致的给病人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及时回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让病人能和家属做到心中有数。并请手术后的病人现身谈法,使病人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1.2 术前皮肤准备 骨科手术是否成功,感染是很重要的一环,椎间手术如果仅是皮肤感染,还不至于引起严重后果,但如果引起椎间感染则是会增加患者很多痛苦。术前皮肤划破要及时报告医生,并用3%碘酊消毒划破的皮肤。认真检查皮肤,如果有疖肿、座疮等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治疗、
2.1.3 排便及功能锻炼的准备 椎间盘手术的病人须绝对卧床休息2-4周,但很多病人没有在床上排便的习惯,以至手术后发生排便困难。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需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只要不是急着做手术,术前我们都要求病人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并教会腰背功能锻炼的方法。
2.1.4 骨科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按医嘱完善必要检查备血、皮试、留量尿管等。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卧硬板床,腰背部及臀部垫水褥垫或海绵垫,每2-3小时给予翻身一次,防止发生压疮。在给病人变换体位时应注意胸、腰、臀成一线,勿弯曲,避免再损伤。我们多采用同侧法进行翻身,,如右侧卧位时护士站在患者的右侧病人左侧手抓住吊手秋千架或嘱病人搭在护士肩上,左侧腿屈曲,护士两手分别在病人左肩部及臀部共同用力轻轻翻转病人向右侧。这既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又对病人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既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大有帮助。
2.2.2 生命征及伤口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常规多数监护仪严密测BP、P、R、血氧饱和度等,直至平稳四小时后停。同时平卧六小时,压迫切口处止血。注意切口渗血情况,如渗血较多,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尤其翻身时应高度警惕,防止受压、扭曲及脱出。准确纪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的变化。若术后出现引流量多切色淡、稀薄,24小时引流量达400ml以上或伤口敷料有无色或淡红色渗出液,要考虑是否有脊髓液漏的可能,让患者取头低脚高平卧位,及时汇报,并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2.2.3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由于手术的牵位或挫伤脊髓,脊髓供血被手术伤害,以及硬膜外血肿直接压迫脊髓,均可造成脊髓损伤。患者可出现双下肢感觉、活动障碍、大小便障碍。因此术后72小时之内密切观察双下肢活动、感觉情况,若出现双下肢活动受限、脚趾有麻感、排尿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密切观察其恢复情况。同时正确使用脱水剂,肾上腺皮激素等,预防反应性脊髓水肿。
2.2.4 排尿的观察及护理由于麻醉因素,疼痛刺激,姿势和习惯改变均可引起排尿困难,例麻醉作用消失后要热敷,听流水声,针灸、按摩膀胱,冲洗外阴等建立排尿反射,1例发生尿潴留。因此强调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特别重要。
2.2.5 术后的心理护理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大部分病人实际能解除压迫症状,大少数术后病人症状缓解不明显。因此,担心手术没有效果,此时与手术医生联系,了解术中情况,告诉病人暂时不能缓解的各种原因,例如告诉病人由于病情长,神经受压时间长,或术中出血等原因,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安慰病人病情会往好的方面发展,这样才能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治疗。
2.2.6 防止神经根粘连术后早期直腿抬高活动是防止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措施。术后麻醉消失后教会患者床上屈膝、肱四头肌舒缩等活动,术后第一天协助病人坐直腿抬高活动,初次由30度开始,逐渐加大抬腿幅度,第三日开始可鼓励病人主动做直抬腿抬高动作。
2.2.7 功能锻炼 术后次日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活动,防止肺部感染。每日环形按摩腹部,以减涨、便秘、尿潴留发生。术后第一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腹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背肌的肌力,肌肉韧带的弹性恢复,保持腰椎生理前凸,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方法是开始五点支撑法,再练三点支撑法,逐渐过度到飞燕式锻炼。每日次数由少到多,一般开始时每日做50次至100次,以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增加至500至800次。
2.2.8 出院指导病人出院时要进行出院指导,教会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及保持脊柱稳定的方法。提醒病人在一年之内要持之以恒。告知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在床上休息最好卧硬板床,坚持戴腰围三个月,睡觉时可取下。早期禁止弯腰、转体动作及取重物的活动。经常变换姿势,不可长时间站或坐。脑力劳动者可在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3-4个月后才能工作,注意循序渐进。饮食要注意加强营养,多进铁剂、维生素丰富、高钙的食物,以促进骨骼融合:嘱咐病人1个月复诊,如有腰腿痛及下肢麻木等症状及时来院就诊。
作者单位:535400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大科护长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04-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组织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多发病、常见病。临床症状视神经受压导致腰痛和腿痛。病情严重可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出一切致压因素,从分松懈受压的神经组织。我科自2003年8月自2004年3月共收治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均取得满意结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28例,女性28例,年龄18-78岁,平均45岁,病情3个月至20年,平均5年。术前有25例病人因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不能行走,夜不能眠。20例行动受限,3例只有长久坐或弯腰用力20-70度,术前48例均有CT检查,28例行脊髓造影检查。L4.5椎间盘突出症30例。行全椎板切除术18例,半椎板切除手术15例,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病人因长期病痛而丧失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由于职业、年龄、经济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心理障碍。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在腰部脊髓边上,有可能影响马尾神经或L5.S1及L4神经根,大多数病人担心手术效果及能否恢复正常活动。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我们配合医生做好思想工作,耐心细致的给病人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及时回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让病人能和家属做到心中有数。并请手术后的病人现身谈法,使病人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1.2 术前皮肤准备 骨科手术是否成功,感染是很重要的一环,椎间手术如果仅是皮肤感染,还不至于引起严重后果,但如果引起椎间感染则是会增加患者很多痛苦。术前皮肤划破要及时报告医生,并用3%碘酊消毒划破的皮肤。认真检查皮肤,如果有疖肿、座疮等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治疗、
2.1.3 排便及功能锻炼的准备 椎间盘手术的病人须绝对卧床休息2-4周,但很多病人没有在床上排便的习惯,以至手术后发生排便困难。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需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只要不是急着做手术,术前我们都要求病人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并教会腰背功能锻炼的方法。
2.1.4 骨科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按医嘱完善必要检查备血、皮试、留量尿管等。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卧硬板床,腰背部及臀部垫水褥垫或海绵垫,每2-3小时给予翻身一次,防止发生压疮。在给病人变换体位时应注意胸、腰、臀成一线,勿弯曲,避免再损伤。我们多采用同侧法进行翻身,,如右侧卧位时护士站在患者的右侧病人左侧手抓住吊手秋千架或嘱病人搭在护士肩上,左侧腿屈曲,护士两手分别在病人左肩部及臀部共同用力轻轻翻转病人向右侧。这既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又对病人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既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大有帮助。
2.2.2 生命征及伤口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常规多数监护仪严密测BP、P、R、血氧饱和度等,直至平稳四小时后停。同时平卧六小时,压迫切口处止血。注意切口渗血情况,如渗血较多,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尤其翻身时应高度警惕,防止受压、扭曲及脱出。准确纪录引流液的性质及量的变化。若术后出现引流量多切色淡、稀薄,24小时引流量达400ml以上或伤口敷料有无色或淡红色渗出液,要考虑是否有脊髓液漏的可能,让患者取头低脚高平卧位,及时汇报,并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2.2.3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由于手术的牵位或挫伤脊髓,脊髓供血被手术伤害,以及硬膜外血肿直接压迫脊髓,均可造成脊髓损伤。患者可出现双下肢感觉、活动障碍、大小便障碍。因此术后72小时之内密切观察双下肢活动、感觉情况,若出现双下肢活动受限、脚趾有麻感、排尿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密切观察其恢复情况。同时正确使用脱水剂,肾上腺皮激素等,预防反应性脊髓水肿。
2.2.4 排尿的观察及护理由于麻醉因素,疼痛刺激,姿势和习惯改变均可引起排尿困难,例麻醉作用消失后要热敷,听流水声,针灸、按摩膀胱,冲洗外阴等建立排尿反射,1例发生尿潴留。因此强调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特别重要。
2.2.5 术后的心理护理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大部分病人实际能解除压迫症状,大少数术后病人症状缓解不明显。因此,担心手术没有效果,此时与手术医生联系,了解术中情况,告诉病人暂时不能缓解的各种原因,例如告诉病人由于病情长,神经受压时间长,或术中出血等原因,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安慰病人病情会往好的方面发展,这样才能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治疗。
2.2.6 防止神经根粘连术后早期直腿抬高活动是防止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措施。术后麻醉消失后教会患者床上屈膝、肱四头肌舒缩等活动,术后第一天协助病人坐直腿抬高活动,初次由30度开始,逐渐加大抬腿幅度,第三日开始可鼓励病人主动做直抬腿抬高动作。
2.2.7 功能锻炼 术后次日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活动,防止肺部感染。每日环形按摩腹部,以减涨、便秘、尿潴留发生。术后第一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腹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背肌的肌力,肌肉韧带的弹性恢复,保持腰椎生理前凸,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方法是开始五点支撑法,再练三点支撑法,逐渐过度到飞燕式锻炼。每日次数由少到多,一般开始时每日做50次至100次,以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增加至500至800次。
2.2.8 出院指导病人出院时要进行出院指导,教会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及保持脊柱稳定的方法。提醒病人在一年之内要持之以恒。告知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在床上休息最好卧硬板床,坚持戴腰围三个月,睡觉时可取下。早期禁止弯腰、转体动作及取重物的活动。经常变换姿势,不可长时间站或坐。脑力劳动者可在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3-4个月后才能工作,注意循序渐进。饮食要注意加强营养,多进铁剂、维生素丰富、高钙的食物,以促进骨骼融合:嘱咐病人1个月复诊,如有腰腿痛及下肢麻木等症状及时来院就诊。
作者单位:535400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大科护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