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课堂教学方面也不例外。本文以信息化教学为视角,结合当代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不足,探讨更完善的课堂设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课堂设计
引言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行业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运用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高职英语的教学也做到了教学与技术的融合。然而目前看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问题,在课堂设计方面有待提高。
一、信息化教学课堂设计概述
近年来,“互联网 ”已经成为社会上讨论的热词,可见信息化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程度越来越大。“互联网 ”是指将互联网加上各种传统行业,但并不是单纯的相加,而是将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各行业更好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课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其更方便学生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整个设计的中心,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自主实践与思考,达到增加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设计笼统。据调查,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只是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学演示、课件制作以及调动课堂气氛,并没有充分利用它去设计有针对性的英语实用教学流程。信息技术仅仅被当作一种教学辅助工具,用于提炼英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讲解,缺乏严谨的教学目标。
2.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根据要求,高职英语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应有课前准备、情境导入、分工合作、课堂演示、分析评价、能力拓展六个方面。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辅助引导、提供帮助的角色。但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情况仍是以教师为主导,很多教师误认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就是多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实际上这并没有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3.信息化教学的考核机制不完善。虽然现在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都具备了较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但放到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不能够很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以达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虽然高职英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有明确的要求,但却没有具体的考核机制,导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没有强烈的意识,降低了英语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实效。
三、信息化教学视角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
1.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高职英语课堂面向的大多是英语水平较低,缺乏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因为一开始能力跟不上,渐渐地就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大多比较年轻,他们对新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也相对较高,并且更喜欢实践、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所以信息化教学更适合高职英语的教学。
2.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其中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课堂设计应以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目标,也兼顾学生在学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因素。
3.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老师可以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Why We Have Pets”一课时,老师可以先上网查找有关宠物的资料图片等,在上课时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宠物要如何养育,为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动物的视频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并在视频结束后进行提问而进入教学主题。然后,教師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沿着教学思路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学生可以互相分享答案,教师再对答案进行补充点评。
4.融入信息化技术。教师使用丰富的信息化手段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英语学习环境更加逼真,并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加强和运用。
5.布置课后任务。在完成课堂的学习之后,老师可以布置有关课程内容的任务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如拍摄英语微电影、表演英语情景剧等,通过一些有趣而又富有创造力的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what a wonderful time”一课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有关旅游的小游戏,并用英语和大家完成这个游戏。而在他们设计游戏时如果遇到困难,应引导他们自己利用网络找到答案。
6.完善考核机制。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考核机制具体化,并加入到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可以让信息化教学得到更好的反馈。
四、结束语
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是教育行业的一大进步,也是教育工作者应不懈努力的目标。虽然转变过程较漫长,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教师应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势。
参考文献:
[1]陈琛.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初探——以《英国节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J].中国培训,2016(18):171.
[2]谢海玲,XIEHai-ling.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68-72.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课堂设计
引言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行业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运用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高职英语的教学也做到了教学与技术的融合。然而目前看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问题,在课堂设计方面有待提高。
一、信息化教学课堂设计概述
近年来,“互联网 ”已经成为社会上讨论的热词,可见信息化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程度越来越大。“互联网 ”是指将互联网加上各种传统行业,但并不是单纯的相加,而是将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各行业更好的发展。
信息化教学课堂设计是指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安排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其更方便学生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整个设计的中心,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自主实践与思考,达到增加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设计笼统。据调查,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只是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学演示、课件制作以及调动课堂气氛,并没有充分利用它去设计有针对性的英语实用教学流程。信息技术仅仅被当作一种教学辅助工具,用于提炼英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讲解,缺乏严谨的教学目标。
2.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根据要求,高职英语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应有课前准备、情境导入、分工合作、课堂演示、分析评价、能力拓展六个方面。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辅助引导、提供帮助的角色。但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情况仍是以教师为主导,很多教师误认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就是多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实际上这并没有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3.信息化教学的考核机制不完善。虽然现在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都具备了较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但放到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不能够很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以达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虽然高职英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有明确的要求,但却没有具体的考核机制,导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没有强烈的意识,降低了英语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实效。
三、信息化教学视角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
1.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高职英语课堂面向的大多是英语水平较低,缺乏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因为一开始能力跟不上,渐渐地就失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大多比较年轻,他们对新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也相对较高,并且更喜欢实践、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所以信息化教学更适合高职英语的教学。
2.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对课程目标进行明确,其中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课堂设计应以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目标,也兼顾学生在学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因素。
3.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老师可以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Why We Have Pets”一课时,老师可以先上网查找有关宠物的资料图片等,在上课时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宠物要如何养育,为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动物的视频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并在视频结束后进行提问而进入教学主题。然后,教師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沿着教学思路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学生可以互相分享答案,教师再对答案进行补充点评。
4.融入信息化技术。教师使用丰富的信息化手段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英语学习环境更加逼真,并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加强和运用。
5.布置课后任务。在完成课堂的学习之后,老师可以布置有关课程内容的任务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如拍摄英语微电影、表演英语情景剧等,通过一些有趣而又富有创造力的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巩固知识。例如,在学习“what a wonderful time”一课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有关旅游的小游戏,并用英语和大家完成这个游戏。而在他们设计游戏时如果遇到困难,应引导他们自己利用网络找到答案。
6.完善考核机制。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考核机制具体化,并加入到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可以让信息化教学得到更好的反馈。
四、结束语
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是教育行业的一大进步,也是教育工作者应不懈努力的目标。虽然转变过程较漫长,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教师应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势。
参考文献:
[1]陈琛.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初探——以《英国节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J].中国培训,2016(18):171.
[2]谢海玲,XIEHai-ling.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