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教改以蓝墨云班课APP 《媒介法制与伦理》为例,旨在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改革模式,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分析教改实践结果,结合师生的调查访谈进行评估,并对该教改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成果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 移动终端 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浪潮已经推进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 教学”的新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一支粉笔 一本书 PPT投影”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基于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的网络学习模式亦无法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是“互联网 教学”改革的目标所在。
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成为“互联网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笔者将蓝墨云班课APP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使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实现了移动环境下的教与学,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相较于其他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APP 具有教师学生永久免费,操作简单,支持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优势,符合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将以蓝墨云班课APP 《媒介伦理与法规》课程为例,进一步探索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改革。
一、教改现状分析
《媒介倫理与法规》是新闻专业必修课之一,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新闻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的知识积累。由于在教学中需要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新闻概念,教学内容枯燥抽象,教学进度推进困难。其实这一现象并非个案,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任课教师大都面临这样的困惑——尽管精心备课、改进教法、认真批改作业,教学效果依然不甚理想。
如何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融会贯通,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首先面对的问题。在课前,教师通常会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但对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达到什么标准,教师并未做出明确要求。对于缺乏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课前预习形同虚设。在课中,教师急于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教学反馈和情感交流。同时,学生也逐渐养成了一种“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习惯,对学习目标不明晰,遇到疑惑不积极提出,学习内容没有完全消化,学习效果自然也就难以保证。在课后,除了布置作业等形式外,教师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察往往依赖于期末统一考试,而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行为缺乏多元化、跟踪式评价,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
另一问题则是当前高校网络教学的推进日渐滞缓。这些年来,各高校大力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与学从课堂延伸至互联网,从而丰富和拓展了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但网络教学平台亦存在登陆繁琐、学习空间受限等弊端,无法实现移动式的随时随地学习。在教学中,笔者也曾尝试将微信、QQ等APP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这些社交APP虽在师生及时沟通、交流反馈等方面效果良好,但因其并非专业化的学习工具,无法有效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笔者尝试在“互联网 教学”改革中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打通,并将手机等移动终端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教改具体内容
(一)教学前学情分析
在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改革之前,教师首先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1.通过问卷调查、查看学生专业课成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
2.对《媒介伦理与法规》知识点难度系数了然于心,对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疑点做好预设,从而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环节的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3.开展学生对学校“互联网 教学”的接受度研究,学生对以往开展的“互联网 教学”有哪些认知,满意度如何,又有哪些新的学习诉求,对将手机引入课堂教学有何期待等。
(二)教学设计和实施
基于蓝墨云班课APP,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细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课前自主预习。《媒介伦理与法规》课程涉及新闻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如未能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来完成学习,确实收效甚微。在课前,教师将预习任务、预习要求、视频、案例、预习测试题等资源上传至蓝墨云班课APP,并发布通知。学生在手机上收到通知提醒后,根据教师的预习要求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在预习任务中设置经验值,学生完成预习后便可获得经验值。在答疑讨论区,学生可以及早反馈预习当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教师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安排,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学习内化。首先是课堂教学中的签到功能,传统课堂管理采用花名册点名的方式,既浪费时间,也消耗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蓝墨云班课APP采用一键签到,可以在短短几十秒内完成学生签到,十分简单、便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重难点、学生预习疑点的讲解之外,采用了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小组任务等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回顾和总结时,教师使用了蓝墨云班课APP中的测试功能,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试。测试结果即时统计、准确反馈,大大缩短了考试阅卷时间。教师可以立即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现教学效果的实时跟踪。学生也可以明晰自己是否已达到本节课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3.课后拓展延伸。《媒介伦理与法规》是一门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伦理道德进行思考和讨论。特别是当遇到“于欢刺死辱母者案件”等这类法制与伦理相冲突的新闻事件时,站在何种立场、如何报道,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但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若在课堂上开展现场讨论活动,反而会因讨论不够深入,失去活动组织的效果。教师在蓝墨云班课APP发布了课后讨论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讨论以书面或视频的方式提交至班课平台。同时教师在答疑区对讨论中的分歧进行解答和引导,对学生讨论进行有效反馈。藉此,学生不仅能有效巩固课堂所学,也能将理论知识点运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三)教学评价和考核
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和考核往往采用平时、期中、期末成绩总评的方式,教师主观性强。尤其是大班教学时,平时成绩和课堂表现更是浮于形式,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蓝墨云班课APP中,教师可以实现评价考核的数据化、过程化、多样化。
1.数据化。教师可以使用蓝墨云班课APP中的“经验值”功能,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经验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获得经验值。完成度和积极性越高,经验值也随之越高。教师可在后台随时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数据,实现学生考评的量化、公正、客观。
2.过程化。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作业等活动,教师可以在蓝墨云班课APP上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记录,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3.多样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考核不再局限于笔试考试,图片、音频、视频、文档等多媒体方式都可以运用到学生考核中来。另外,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内的问卷调查、学生个别谈话等方式,教师亦可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做出反思,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教改目标
在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改革探索中,教师达到了以下几点改革目标。
(一)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教师运用蓝墨云班课APP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打通,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的比重。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听讲,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时间,对理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入思考,提出对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还推荐学生使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APP、好大学在线APP等,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学无止境”,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发展,由自主学习进阶到终身学习,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之所在,也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分层教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每个人的智力结构组成是不同的,因而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智力的差异性和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有高下之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亦是“互联网 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来安排学习活动,并利用蓝墨云班课APP中的课程资源反复学习,直至完全掌握。同时,教师可在蓝墨云班课APP上接收学生的各类多媒体作业,如图文、视频、音频、动画,等等。这使得教学评价和考核突破了笔试这一唯一形式,实现了考核的多样化。
(三)“知识 情感”的高校师生模式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群体已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教师应改变以往“授课者”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让學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从旁引导,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再则,科技不能代替爱“。互联网 教学”≠“互联网教学”,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无法取代的。改变以往高校教师上课即讲、下课即走,“师生相见不相识”的窘况,构建“知识 情感”的高校师生模式,也是本教改所实现的目标之一。
四、教改后期推广
以新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蓝墨云班课APP 《媒介法制与伦理》课程为试点,探索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模式,在教改初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学习者对传统教学模式及“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认知、满意度、学习诉求等,再此基础上优化了本次教改。教改即将接近尾声时,在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教改实践的效果。同时通过深度访谈新闻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探索了将移动终端运用于“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评价。最后教师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教研活动、公开课等形式将取得的成果进行相应推广。
五、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手机 课堂”的教学环境
以往传统课堂视手机为禁用物品。一些高校甚至专门在教室墙上放置了手机收纳袋,避免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分散学习精力。笔者在与各科教师的沟通中发现,许多教师对手机进课堂持排斥态度。因此,如何营造“手机 课堂”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光明正大“玩手机”,将手机转变为学习工具、师生的好帮手,是本教改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如若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手机 课堂”的方式反而会对学生自我监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手机 课堂”的教学节奏
在以往将“手机 课堂”相结合的尝试中,笔者曾遇到过如何把控教学节奏的难题。一些教学活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或者超时。学生常因对蓝墨云班课APP中某项功能不熟悉而互相问询,有的同学乘乱聊天、玩手机,等等。如何有效把控教学节奏,创造活泼有序的课堂氛围,亦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互联网 教学”设施及成员
“互联网 教学”基础设施不足,需要智能化教室不够;教学改革成员缺乏,很多老师不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笔者通过与教科办协调,完善智能化教室的使用制度,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尽量解决了智能化教室不够的问题。同时通过购买无线同屏器等设备,以较小成本投入将普通教室改造成智能化教室。通过外出培训与内部教研交流活动的方式,使教师们接受“互联网 教学”理念,从而将移动终端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 陈娅冰,赵志豪.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便捷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0).
[2] 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M] .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 本文为绍兴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SXSKG2018031)、绍兴市教育科学2019年规划课题(编号:SGJ19053)成果
作 者: 张书娟,文学博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文化传播。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 移动终端 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浪潮已经推进到了社会各个领域。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 教学”的新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一支粉笔 一本书 PPT投影”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基于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的网络学习模式亦无法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是“互联网 教学”改革的目标所在。
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成为“互联网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笔者将蓝墨云班课APP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使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实现了移动环境下的教与学,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相较于其他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APP 具有教师学生永久免费,操作简单,支持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优势,符合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将以蓝墨云班课APP 《媒介伦理与法规》课程为例,进一步探索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改革。
一、教改现状分析
《媒介倫理与法规》是新闻专业必修课之一,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新闻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的知识积累。由于在教学中需要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新闻概念,教学内容枯燥抽象,教学进度推进困难。其实这一现象并非个案,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任课教师大都面临这样的困惑——尽管精心备课、改进教法、认真批改作业,教学效果依然不甚理想。
如何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融会贯通,是笔者在教学改革中首先面对的问题。在课前,教师通常会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但对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达到什么标准,教师并未做出明确要求。对于缺乏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课前预习形同虚设。在课中,教师急于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教学反馈和情感交流。同时,学生也逐渐养成了一种“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习惯,对学习目标不明晰,遇到疑惑不积极提出,学习内容没有完全消化,学习效果自然也就难以保证。在课后,除了布置作业等形式外,教师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察往往依赖于期末统一考试,而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行为缺乏多元化、跟踪式评价,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
另一问题则是当前高校网络教学的推进日渐滞缓。这些年来,各高校大力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与学从课堂延伸至互联网,从而丰富和拓展了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但网络教学平台亦存在登陆繁琐、学习空间受限等弊端,无法实现移动式的随时随地学习。在教学中,笔者也曾尝试将微信、QQ等APP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这些社交APP虽在师生及时沟通、交流反馈等方面效果良好,但因其并非专业化的学习工具,无法有效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笔者尝试在“互联网 教学”改革中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打通,并将手机等移动终端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教改具体内容
(一)教学前学情分析
在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改革之前,教师首先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1.通过问卷调查、查看学生专业课成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
2.对《媒介伦理与法规》知识点难度系数了然于心,对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疑点做好预设,从而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环节的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3.开展学生对学校“互联网 教学”的接受度研究,学生对以往开展的“互联网 教学”有哪些认知,满意度如何,又有哪些新的学习诉求,对将手机引入课堂教学有何期待等。
(二)教学设计和实施
基于蓝墨云班课APP,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细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课前自主预习。《媒介伦理与法规》课程涉及新闻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如未能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来完成学习,确实收效甚微。在课前,教师将预习任务、预习要求、视频、案例、预习测试题等资源上传至蓝墨云班课APP,并发布通知。学生在手机上收到通知提醒后,根据教师的预习要求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在预习任务中设置经验值,学生完成预习后便可获得经验值。在答疑讨论区,学生可以及早反馈预习当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教师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安排,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学习内化。首先是课堂教学中的签到功能,传统课堂管理采用花名册点名的方式,既浪费时间,也消耗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蓝墨云班课APP采用一键签到,可以在短短几十秒内完成学生签到,十分简单、便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重难点、学生预习疑点的讲解之外,采用了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小组任务等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回顾和总结时,教师使用了蓝墨云班课APP中的测试功能,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试。测试结果即时统计、准确反馈,大大缩短了考试阅卷时间。教师可以立即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现教学效果的实时跟踪。学生也可以明晰自己是否已达到本节课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3.课后拓展延伸。《媒介伦理与法规》是一门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伦理道德进行思考和讨论。特别是当遇到“于欢刺死辱母者案件”等这类法制与伦理相冲突的新闻事件时,站在何种立场、如何报道,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但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若在课堂上开展现场讨论活动,反而会因讨论不够深入,失去活动组织的效果。教师在蓝墨云班课APP发布了课后讨论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讨论以书面或视频的方式提交至班课平台。同时教师在答疑区对讨论中的分歧进行解答和引导,对学生讨论进行有效反馈。藉此,学生不仅能有效巩固课堂所学,也能将理论知识点运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三)教学评价和考核
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和考核往往采用平时、期中、期末成绩总评的方式,教师主观性强。尤其是大班教学时,平时成绩和课堂表现更是浮于形式,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蓝墨云班课APP中,教师可以实现评价考核的数据化、过程化、多样化。
1.数据化。教师可以使用蓝墨云班课APP中的“经验值”功能,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经验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可获得经验值。完成度和积极性越高,经验值也随之越高。教师可在后台随时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数据,实现学生考评的量化、公正、客观。
2.过程化。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作业等活动,教师可以在蓝墨云班课APP上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记录,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3.多样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与考核不再局限于笔试考试,图片、音频、视频、文档等多媒体方式都可以运用到学生考核中来。另外,通过蓝墨云班课APP内的问卷调查、学生个别谈话等方式,教师亦可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做出反思,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教改目标
在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改革探索中,教师达到了以下几点改革目标。
(一)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教师运用蓝墨云班课APP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打通,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的比重。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听讲,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时间,对理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入思考,提出对策。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还推荐学生使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APP、好大学在线APP等,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学无止境”,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发展,由自主学习进阶到终身学习,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之所在,也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分层教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每个人的智力结构组成是不同的,因而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智力的差异性和多样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有高下之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亦是“互联网 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来安排学习活动,并利用蓝墨云班课APP中的课程资源反复学习,直至完全掌握。同时,教师可在蓝墨云班课APP上接收学生的各类多媒体作业,如图文、视频、音频、动画,等等。这使得教学评价和考核突破了笔试这一唯一形式,实现了考核的多样化。
(三)“知识 情感”的高校师生模式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群体已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教师应改变以往“授课者”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让學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从旁引导,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再则,科技不能代替爱“。互联网 教学”≠“互联网教学”,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无法取代的。改变以往高校教师上课即讲、下课即走,“师生相见不相识”的窘况,构建“知识 情感”的高校师生模式,也是本教改所实现的目标之一。
四、教改后期推广
以新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蓝墨云班课APP 《媒介法制与伦理》课程为试点,探索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 教学”模式,在教改初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学习者对传统教学模式及“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认知、满意度、学习诉求等,再此基础上优化了本次教改。教改即将接近尾声时,在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教改实践的效果。同时通过深度访谈新闻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探索了将移动终端运用于“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评价。最后教师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教研活动、公开课等形式将取得的成果进行相应推广。
五、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手机 课堂”的教学环境
以往传统课堂视手机为禁用物品。一些高校甚至专门在教室墙上放置了手机收纳袋,避免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分散学习精力。笔者在与各科教师的沟通中发现,许多教师对手机进课堂持排斥态度。因此,如何营造“手机 课堂”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光明正大“玩手机”,将手机转变为学习工具、师生的好帮手,是本教改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如若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手机 课堂”的方式反而会对学生自我监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手机 课堂”的教学节奏
在以往将“手机 课堂”相结合的尝试中,笔者曾遇到过如何把控教学节奏的难题。一些教学活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或者超时。学生常因对蓝墨云班课APP中某项功能不熟悉而互相问询,有的同学乘乱聊天、玩手机,等等。如何有效把控教学节奏,创造活泼有序的课堂氛围,亦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互联网 教学”设施及成员
“互联网 教学”基础设施不足,需要智能化教室不够;教学改革成员缺乏,很多老师不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笔者通过与教科办协调,完善智能化教室的使用制度,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尽量解决了智能化教室不够的问题。同时通过购买无线同屏器等设备,以较小成本投入将普通教室改造成智能化教室。通过外出培训与内部教研交流活动的方式,使教师们接受“互联网 教学”理念,从而将移动终端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 陈娅冰,赵志豪.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便捷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0).
[2] 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M] .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 本文为绍兴市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SXSKG2018031)、绍兴市教育科学2019年规划课题(编号:SGJ19053)成果
作 者: 张书娟,文学博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网络文化传播。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