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正方兴未艾,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像学科教学和规范教育那样已经成为相对稳定和被广大教育者熟悉的教育形式。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有更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探讨。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普遍性、扩展性、多样性等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表明,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容易被认误解”,近30%的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23%的学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失落感和“孤高”感,28.8%的学生上高职学校是出于无奈,22%的学生不愿意学习,21.8%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32%的学生认为前途渺茫,34.5%的学生对择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而且,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逐年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高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高职教育的目的要求特别注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然而,高职学校与众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校必须特别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对高职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关于心理素质的要求十分突出的,尤其是敬业精神、团队精神、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为心理素质是人才规格的核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3.高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其薄弱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我国高职学校长期以来大都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重政治思想教育轻健全人格培养,重障碍咨询轻发展辅导等。因此,人们往往用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得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能达到应有的地位,也未引起许多高职学校的足够重视。
如何对高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现在的高职生多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其中的大部分也是生活在家庭的中心,这种“自我中心”模式积存已久,可能会导致与外界的不适应。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从头开始,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作为校方,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化的校园环境、象牙塔般的学习生活、浪漫气息的生活内容与现实进行“对接”,以防巨大反差带来的不适应。通过教育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问题,学生也不会茫然失措。
2、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师生氛围。对高职学生的教育最好不要采取放任的做法。因为在高中阶段,他们是生活在老师的紧密辅导之下的,而大学生活一旦对他们来个“大撒手”,将会使他们突然觉得无所适从,而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应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师生关系,做好与他们高中阶段的学生顺利接轨,不造成“脱节”;同学之间互相关心,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优化党团组织生活。党团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帮助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以前远大理想变成更现实的文化和技能学习。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团活、党课等多种途径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情感的升华中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心理检查。新生入学后,班主任要通过找学生谈话等方法,了解其家庭状况,并进行跟踪了解。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要拨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要注意跟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别是要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5、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校为本,整合高职学校已有资源,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形成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切实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了解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使他们成为有健康的心理、健强的体魄和健全的智力的优秀人才。
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普遍性、扩展性、多样性等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表明,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容易被认误解”,近30%的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23%的学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失落感和“孤高”感,28.8%的学生上高职学校是出于无奈,22%的学生不愿意学习,21.8%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32%的学生认为前途渺茫,34.5%的学生对择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而且,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逐年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高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高职教育的目的要求特别注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然而,高职学校与众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校必须特别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对高职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关于心理素质的要求十分突出的,尤其是敬业精神、团队精神、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为心理素质是人才规格的核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3.高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其薄弱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我国高职学校长期以来大都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重政治思想教育轻健全人格培养,重障碍咨询轻发展辅导等。因此,人们往往用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得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能达到应有的地位,也未引起许多高职学校的足够重视。
如何对高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现在的高职生多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其中的大部分也是生活在家庭的中心,这种“自我中心”模式积存已久,可能会导致与外界的不适应。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从头开始,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作为校方,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化的校园环境、象牙塔般的学习生活、浪漫气息的生活内容与现实进行“对接”,以防巨大反差带来的不适应。通过教育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问题,学生也不会茫然失措。
2、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师生氛围。对高职学生的教育最好不要采取放任的做法。因为在高中阶段,他们是生活在老师的紧密辅导之下的,而大学生活一旦对他们来个“大撒手”,将会使他们突然觉得无所适从,而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应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师生关系,做好与他们高中阶段的学生顺利接轨,不造成“脱节”;同学之间互相关心,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优化党团组织生活。党团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帮助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以前远大理想变成更现实的文化和技能学习。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团活、党课等多种途径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情感的升华中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心理检查。新生入学后,班主任要通过找学生谈话等方法,了解其家庭状况,并进行跟踪了解。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要拨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要注意跟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别是要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5、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校为本,整合高职学校已有资源,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形成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切实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了解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使他们成为有健康的心理、健强的体魄和健全的智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