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头谈论幸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一则标题为“民工拒答‘你幸福吗’走红网络”的新闻让人玩味许久。“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段奇特的对话出现在近日央视播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中,类似“鸡同鸭讲”的问答在网友的过度阐释下火速走红,被封为“神一样的回答”。
  其实,若将“你幸福吗”与“你姓胡吗”联想起来,那可能只是一次误听,但网友们似乎更希望那是农民工大叔的急智与藏拙,更愿意将之视为一次不合作与不驯从——网友热捧“我姓曾”的背后,表达的是对宏大空虚的幸福度调查的心理消解。
  幸福度调查最初带来过新奇感,当它戴着民生关怀的柔软面纱。或许是GDP指数过于冷硬与专业,无法衡量民众的真实生活质量,更无法促进与普通民众的亲近度,近年幸福感调查和城市幸福排行榜便流行开来。“幸福”这个词,没有准确定义,缺乏恒定标准,但“幸福”的好处是理解门槛很低,每个人心中都有张幸福的图纸,人人可以画上几笔,像聊家常一样谈论幸福。“幸福”的迷幻之处在于,它实现了幸福面前人人平等,仿佛再没有先后之序、贫富之分、贵贱之别。而最不发达城市与发达城市,也能够在“幸福度”上一争高低,幸福被作为新的城市标签四处派发,哪管网友“被幸福”的抱怨。
  我们在谈论幸福时,说起来就像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一样。可是我们真的知道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者说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到底实现哪些需求,才称得上幸福呢?或是全部需求都一一满足,才是最大的幸福?人的不满足的天性,让我们很难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非但个人的满足感很难持久,外力的剥夺与侵犯也是折损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刚刚过去的最长黄金周,创造了最多人自驾游的纪录。与亲友选择自驾游、愿意且有能力承受景区高价门票的人大可归于中产阶层,正是奔走在追寻求知与审美需要的路上的一批人,按理说早已实现了生理、安全、社交(情感)与尊重需求,但旅途中遭遇的吃饭难、如厕难、住宿难,乃至被困于景区甚至被殴打,将人们拖回生理与安全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地步,颠覆了人们对审美之旅的想象。带着恶劣记忆旅行归来的人,会怎样回答“你幸福吗”?长假8天发生68422起交通事故,致794人死亡,这些逝者又有多少不是怀着对幸福的想象出门的?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思考的目的即在于认清自己想要的幸福并为之努力。唯有经过不懈努力并实现的幸福才是真幸福,小部分人的侥幸或者说好运绝不是幸福。若是,苦学生侥幸地获得一份好工作,矿工侥幸地从危机四伏的煤矿回到地面上,乘客侥幸地从车祸频繁的路上平安到家,老人侥幸地有份退休金而得以终老,他们会自认幸福吗?如果社会还有不公与不幸,则个人幸福无可炫耀。
  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很难用某个词汇轻易表达,比如“幸福”,不可能道尽人生的酸甜苦辣,更难在街头随机访谈中得到答案。一个过多谈论幸福的社会是可疑的,正如一个成年人对爱情过度热衷是幼稚的。幸福如同爱情,因为太过重要,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如此复杂私密、百转千回,不可轻言,不可妄言,不可多言。
  (摘自《中华儿女》)
其他文献
这里所说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情人,而是不合规矩的情人。  聪明的女人不做情人。  作为女人的你,如果爱上一位清雅男子,对方也深爱着你,却跨不过世情的藤蔓,你又不想失去他,那么,做他的情人,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情人的角色,像春天花朵,最短暂,但也最绚烂。那种惊艳,会照亮生命的夜空,华丽灿然,让你感觉此生不枉做一回女人。但你必须生生掐断你的梦,做他身边温柔的小女子,安静地看每一个日出日落,他的世
清末新政伊始,朝臣与东南督抚围绕乡试展期的明争暗斗复杂微妙,远超既有认知。辛丑东南各省乡试最终展期一年,是刘坤一、张之洞立场的体现,是其向清廷坚持己见、对各省串联施压的结果。刘、张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正筹划新政变法,而改科举为新政首务。如辛丑乡试按期举行,则科举新章颇来不及实施,八股旧科举势必再考一科而延续生命,科举改章的落实必然延后。如此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兴学堂等其他新政次第展开。  然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世界的发展有女性不可或缺的功劳。卓越的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不遑多让,创造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成功与精彩。  但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意识,依然是制约她们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无形绳索,这些阻拦和束缚的存在对女性发展来说,是一种遗憾。  换言之,女性引领的“她时代”,依然还在攀登巅峰的路上。  女人≠男人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她与他在生理和心理,语言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影响着处理事
有些话我说出来,是要被女人骂的,但是我又不得不说——在非血缘的亲属关系的处理上,女人需要向男人学习的东西有太多,但即便你抱着一颗谦逊之心学习,终其一生也未必学得会。  现实很清晰:在大多数家庭矛盾中,源自翁婿不和的,远少于婆媳翻脸。这不是说男人就一定比女人智商、情商高。只是,男人更为宽容而已。翁婿、婆媳,如果存在矛盾,其实反映的是对核心资源(女儿/儿子)占有的一种失衡。多年前看过一则古代笑话,说是
谈恋爱那会儿,我妈妈一听说豆豆奶奶是惠安女,倒吸一口气:“惠安女那可是贤惠到国际知名的哦。像你这么个‘除了会教点书,什么都不懂’的女人,可有的受了。”不过,这几年和婆家相处下来,他们家大大小小对我好评如潮,特别是我婆婆,逢人就夸我懂事孝顺。总结一下婆媳相处之道,无外乎如下几点。  1. 为人晚辈,嘴巴甜一点   从小,我妈妈就常说,为人处事,嘴巴甜不吃亏。这一点,豆妈我觉得挺管用。出门时,招呼一声
如所周知,《魏书·食货志》中记载了北魏均田令十五条令文,乃是中国经济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土地法规。然而,史书中有关北魏均田制实施的记载却极其零星,宣武帝时期源怀上表请求在六镇贯彻《地令》(即均田令)的记载可以看做是北魏后期均田制实施的唯一明确记载。不过钩稽分析史料,仍可看到多条能够反映均田制实施的文献记载。与史书中比较模糊的记载相比,西魏及北齐时期的碑铭及敦煌文书中所反映的均田制实施情况更为明
养育小孩是“家庭”的责任,而不是企业或者其他人的。老有所养是培育小孩预期收益的一部分,既然受益人是家长,干嘛要把抚养小孩的责任推给其他人呢?如果认为养育小孩是全社会的责任,女性有薪产假应该是福利,那么长大的小孩,是否应该为社会服务?  最近看到两则饶有意思的报道,其一是中山大学一郑姓大四女生给国内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发信,呼吁他们要平等用工,取消就业性别限制,解除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女性不公正的要
关键词 中外历史纲要,表述精准,四监司,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庆历新政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07-05   统编本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新教材)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使用,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具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笔者在系统学习新教材期间,发现其略有“表述不清”之处,现以上册
据统计,每年有500万人因服药方法错误而住进医院,其中20万人更因此丧命;每年500万聋哑儿中也有近十分之一是服药所致。此外,还有很多服药危险近在眼前却被忽略了。    错误一:1日3次,就是简单地随着一日三餐吃就好了  杜博士纠错:“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1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1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
每天夜班回家时,小区胡同口都可以看见一个卖麻辣烫的。摊主是个小伙子,他自己调的酱味道很特别,隔三差五会在他那儿吃一碗。小伙子很健谈,每次吃麻辣烫时,他总会和你聊半天。  问他收入高不高。小伙子说,还行啊,不比你们上班差,只是比你们辛苦啊。他说的没错,每天傍晚出摊,在夜市上卖,等夜市散场了,又转道我们小区门口,每天凌晨2点左右收摊。只要天气不是太差,小伙子基本每天都出摊,一个月下来,1万多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