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 路在何方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iawe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字的终极目标是运用。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高效的学习者,走出识字教学的新路。
  【关键词】识字教学;两堂识字课;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的阶段。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在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3500个)的50%还要多。大量的识字任务是低年级孩子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在最近的听课调研中,听到了这样两堂识字课:
  课例一:教学内容《小松树和大松树》
  生:朗读第二段: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师:出示生字“喂、哇、呢”,这三个字刚才你没能读好。请大家借助拼音读准它们。生:我会读。请你跟我读。师:你还发现它们什么特点吗?生:我发现它们都带口字旁。师:对,它们都有口字旁,放在句子中,表示一定的语气,我们称为语气词。请你再读读这句话,我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生:朗读,评价。生:我发现他把“哇”读成了“啊”。师:“啊”也是语气词,还有吗?生:还有“呀,吗,咦,啊……”。师:你能选择一个说一句话吗?生:……
  课例二:教学内容《水乡歌》
  生:老师,什么是“驳”?师:(图片显示),他是船(卡片出示)的一种,船头装着发动机,后面连着许多没有发动机的船只。 就像一列水上火车。师:你还能说出诸如此类的各种“船”吗?生:帆船。师:出示生字“帆”,帆就是挂在船上,促进船在水面上行驶。带有帆的船只我们称为帆船。生:潜艇。师:(板书)艇。看这个字中同样含有表示船只意思的“舟”字旁。生:军舰。师:(板书)舰。师:通过学习“驳”字,我们又一连认识了“船、帆、舰 艇”等字。
  评析:第一位老师通過一组语气词带出另外的有关语气词的教学,可以说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已有了开放与结构的意识,但并没有真正做到重心下移,而是一小步一小步地牵着孩子走到老师之前设计好的内容中去。如先读读这三个字,再找找规律,然后回想以前学的语气词并能运用,步子之小,显而易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能真正明白老师教这组语气词的用意,更不用说在今后阅读中能产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第二位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质疑,在联系图画与勾连生活中认识了一串与“船”有关的汉字。虽然有的字不是本堂课的学习要求,但老师能有意识地让孩子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生字,孩子们学习既有情趣,又不增加负担。
  识字对于低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目前的小学识字教学,教师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影响,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限制、程式化的现象。不少老师在教学每个汉字时,都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 这样的教学,对于课堂来说很费时;对学生来说形式单一、气氛沉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个性。这就迫切需要开放识字教学,让孩子们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自主识字的能力。
  汉字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准音认清形,更要创设一定的语境让学生运用,让枯燥的汉字生动起来。在词串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课例:教学内容一上《识字6》
  情境一:图文对照,诗意认知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立交桥?生2:立交桥就是在马路上造的桥。师:(出示立交桥图片)瞧,这就是一座立交桥,它像什么?生1:它像赛车弯弯曲曲的赛道。生2:立交桥像一条五光十色的长龙。生3:立交桥像我们玩的过山车。师:在鱼儿的眼里,它像什么?生(齐):一条小河。师:在这条闪光的长河中玩耍的小鱼是什么?生1:小汽车。生2:轿车。师出示卡片:轿,指导认读“轿”。生3:旅游车。生4:卡车……师:(切换到课文插图)当这些汽车鱼玩累了,它们会去哪儿休息呢?生:(齐)停车场。师:停车场在哪儿?生1:(跑到黑板前指出停车场),这里有个P,这是停车场的标志。师:学会看标志很重要,还可以从哪儿看出这儿是停车场?生1:我看到这里已经停着一些轿车了,我知道这里就是停车场了。师:你能学着第五课《家》的样子说一句诗吗?生:停车场是小轿车的家。
  出示:车。学习生字“车”
  情境二:学用词语,诗意表达。
  生有感情地诵读韵文《识字6》。
  师:在城市妈妈的眼中,它们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在你的眼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出示:(一组组城市设施的图片)。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图片酝酿语言。
  生1:小鸟是音乐家/绿油油的树林/是鸟儿们的/音乐厅。
  生2:立交桥是/一条/闪光的/长河/一条条汽车鱼/在里面/自由地/游泳。
  生3:上天啦/入地啦/电梯里的我/成/流星啦……
  要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新人”,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识字、低效识字的状态下走出来,成为主动、积极、高效的学习者,走出识字教学的新路。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让学生可以更加正确地对语言文字进行使用与理解,可以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能够为小学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小学的主要的教学目的,而且,阅读教学是很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项目,阅读是听、说、读、写中最重要的环节,有利于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的途径与要求。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阅读;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新课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涵,这需要教师组织有效的教学语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时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从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层面着手分析,并且全面论述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应用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策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目前
【摘要】本文以一年级学生为例,将《三字经》学习与讲读故事方式结合,围绕讲读故事的原则、讲读故事的形式及成效三方面,探究国学经典在低年级学生中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国学经典;《三字经》;讲故事;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三字经》作为传统的蒙学读物,其三字一段、朗朗上口的文字排列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易被学生喜爱。但是,对一年级学生而言,《三字经》拗口的语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效的阅读是指学生在进行独立阅读活动时,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从而获得最佳阅读效果。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定误区,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科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注重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是一股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返璞归真,追求人文精神的本色回归。  【关键词】人文精神;本色回归;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教
【摘要】情景教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突破传统形式的唯智主义方法,实现言、行以及情的有机融合,其教学核心思想是充分激发学生自身情感,大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从而使相关的学习活动逐渐发展为学生自觉性学习活动。高职语文教学期间的情景教学方式由于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性特点以及重视情感融入等特点,被廣泛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此外,高职语文情景教学法与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可以教会学生更多的做人道理以及创新观念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识字量逐渐增加,能够更好地阅读课外读物,并在识字过程中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学生;兴趣;识字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课改实验教材使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这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给学前识字不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摘要】议论文是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教学,教师必须紧扣议论文这类文体,引导学生  分析、判断、理解作者说了什么理、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让学生习得方法、习得能力,提升自身的思维辨析力。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议论文是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一种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
【摘要】本文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是广大教师实践的需要。适时、合理、巧妙地在课前、课中、课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优化;激励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运
【摘要】接上地气的语文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课堂,是一种繁华落尽后的真淳,是一种对和谐课堂最高境界的追求,是师生共享语文学习的曼妙历程。让语文课接上地气,让语文课不再缥缈,真正还语文教学的生命本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地气;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只有让地气和天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