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本阅读功利化教学的反思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文本、解读文本是一个内化、运用语理的过程。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作者的经历情感和创作状态,借助自身的经验和情感意识与作者沟通、产生共鸣。这个互动过程是细腻深入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讲授文本时将这种解读过程迁移到学生的考试备考中。比如讲解《再别康桥》一课后,让学生仿写一首《再别母校》,或讲解一篇小说时给学生强化答题模板等。看似实现了语文教学文学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实际上忽视了文本阅读的教学本质。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积累感悟的过程。它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对于文本阅读这一语言外化形态的教学,我们更应该抓住文本阅读的本质,那就是语言—思想—语言的回旋上升过程。
  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向读者展示了文章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和思想结晶,学生的阅读则是对作品的一个映射——学生用个人的经历、情感、知识积淀与作者的文字进行沟通、交流、融合并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思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身认识和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能力,并且为迈向语言表达这一环节做好了铺垫。从语文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蕴含思想的载体这一角度来看,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的回旋上升这一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课文讲得再好,也不如学生训练题做得好、作文写得好,因此直接省略了学生对文本语言以及思想内涵的品味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不太重视文本自身的挖掘,而只是浮于表面,在其中生硬地加入极为功利的痕迹,比如学了一篇文章就要求学生会仿写、会做题,并且还错误地把这一考试部分当做对文本的升华。比如讲《小狗包弟》时,在分析文本内容后,就拿出当年德国总理跪在犹太人墓前的事例和日本人拒不向中国慰安妇道歉的事例,要求学生谈谈对这两件事情的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向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写一封道歉信。要知道,《小狗包弟》选自巴金先生的《随想录》,这是一部五卷本的忏悔录,是先生晚年对自身以及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与揭示。它的发表曾在八十年代后期的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热潮,“说真话”成了全社会率行与呼吁的人格品质。《小狗包弟》是这部集子中极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因此,简单地将它与道歉信混为一谈,完全是没有理解巴金先生的思想与情感内涵,是对文本的一种异读。高中生虽然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剖析能力,但在学习文本时,教师还是起着主导作用。如果一开始就偏离了文本路线,搞好教学则无从谈起。
  曾有机会参加一次省级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有位参赛教师在讲授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的《信条》时,花了2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对这篇文章中各个信条的看法,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这篇文章的形式也写一篇自己的信条。结果学生用20分钟来写自己的信条,再分小组讨论对本小组学生所写内容的看法,最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念自创的信条,谈见解。整个过程极其热闹。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浅层次地理解了文章谈到的信条,比如“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唱唱歌,跳跳舞,玩玩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我们也会”,然后就开始做仿写题了。教师在讲授时,并未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体会美国在传统宗教教义的浸润下形成的国民思想的内涵,也未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有哪些时代意义,而只是让学生锻炼了做仿写题的能力。
  现在的文本教学到底该怎么进行?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十年,对这一问题依旧很困惑。我们很想完美地向学生呈现出文本的魅力,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拿到一本教材,我们往往会重点解决文言文,归纳要点,最后才根据时间来安排现代文的教学。甚至对于一些经典篇目,我们只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答题意识和答题规范,而不太注意引导学生体味和揣摩文本本身的语言精髓、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整篇文章讲完后,学生脑中只有考试,而没有美文滋润之后的感动与感悟。对学生而言,语文课已经成了考点知识强记课。一旦考试涉及文本阅读题,学生就直接利用先前归纳的答题模板来应付考试。比如,在回答“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时,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答出“烘托了怎样的氛围”“为下文什么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为人物的出场埋伏笔”“烘托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等。很多时候,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时,眼中只有文本后的问题,而没有整体意识、文本意识。虽然按照教师的办法确实可以在文中迅速找到基本答案,但是学生对于文本深层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人文精神却知之甚少。比如2010年广东卷《面包》这篇文本中,很多学生可以迅速地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却无法理解画线部分到底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更无法理解妻子在发现一向老实的丈夫偷吃面包撒谎时替丈夫掩饰的原因。因此,太过功利化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让学生答好题,更无法使之得高分。
  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我们的学生尽管也读了不少好文章,可还是写不出理想的作文。上文谈到,语文教学是“语言—思想—语言”这样一个回旋上升的过程。但我们在教学中一般只是完成从语言到思想这一环节,甚至只是从语言直接到考试运用,而没有进行由思想碰撞再到语言重组升华这一环节。目前的文本教学太过功利化,以至于同作文教学完全脱离了。因此,很多学生抱怨作文写来缺少情感和思想,教师也为学生作文缺乏灵性和激情而担忧。
  我们发现,学生读了很多文章,却好像越来越做不好题,也越来越写不出真情实感、思想性强的文章了。语文教学中的答题规律不能被简单否定,但将文本阅读的教学功利化无疑有失偏颇,这只会让学生远离语文教学的本源。我们应当让学生从文本中领悟到文字的魅力,感悟人性的尊严与价值,并最终升华为属于他们自己的语文素养,这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其他文献
语文教材中,高明的作者常常使用省略语给读者制造想象的空间,使作品韵味无穷。省略语常以“半截话”为表现形式,看似很不起眼,但却像深藏于地下的珍宝,藏而不露而又意蕴深远,需要教师点石成金的指点,引导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用睿智去挖掘,用心去品味揣摩,进行审美再创作。  一、通过省略语感悟人物身份、地位或性格  有些省略语是说话人在当时情境中处于弱势、不得不省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被迫中断的“半截话”
[摘 要:在《国家赔偿法》制定之初,碍于当时我国国情需要,对于行政赔偿的赔偿范围规定相对简单、赔偿标准相应较低,赔偿程序上部分设计较为粗糙。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的行政赔偿案件数量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一方面证明了我国公民维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另外一方面,也代表着人们将对我国的行政赔偿法律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今,随着新《国家赔偿法》在实务过程中产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阅读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从传统文化鉴赏到接纳西方文化,从研究古诗词到探索西方小说,可以说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包容性越来越大,但同时也会面临着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探索受阻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语言表达和情感流露,学生在学习阅读文化之时,需要发展自己的探索好奇心,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不断试提升自
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览洪州美景,消心中郁结,这似乎是25岁的王勃来到这片毓秀之地的一种心态。“访风景”流露的是他远离喧嚣宦海和回归宁静山野的悠闲、轻松和洒脱。  此序文融景、情、理为一体。景物描写“落霞与孤鹜齐飞”飘逸灵动;哲理名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催人奋发;情感走向是喜而悲,悲复喜,可谓一波三折。但对贤主嘉宾的溢美之辞则贯穿全文始终,至此我们不禁要问,这仅仅是出于宴饮的特定场合和宴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都有数以亿万计的网民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开放、快捷、方便和乐趣,他们或发E-mail、聊天互通有无,或自建博客、微博(论坛),张贴“文帖”展示自我,或参与BBS进行讨论,或下载、上传资料共享资源。在虚拟环境里的这些活动中,网民呈现出各种思维意识活动,就是网络心理。分析网络心理对我们研究网络繁荣的内在原因、构建作文教学新策略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作为语文
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使在现代教学形式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手段普遍运用于课堂的条件下,教师语言的作用仍然不可或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用怎样的课堂语言来拨动学生心灵上的“琴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该认真琢磨的。  一、规范
如果说语文是广袤无垠的草原,那么读就是自由驰骋的骏马;如果说语文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么读就是搏击风浪的竞帆。语文之宽广、读之精湛,相属相依,相辅相成。读能成就语文本质,读能滋生语文魅力,读能演绎语文精彩。在语文教学中,读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更能沐浴经典,是开启智慧语文的一把金钥匙。“读”占语文鳌头,“读”秀语文精彩。  我任课的学生群体,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有着充沛的求知欲,向往生动有趣的课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的德育工作逐渐被重视,而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有效的积极策略,可以促进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本文针对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实施激励的策略,促进德育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励策略]  在小学的德育教学中,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德育工作,认真分析在德育教学中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智慧的结晶。阅读文学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交流,可以增长见识,启迪心智,并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近年来,文学名著阅读成了教学和考试
[摘 要:党校作为党员的培养基地,有效提升党员的道德意识与思想政治素养。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扩大,党校发展具有较大压力,多元社会背景下,时代发展迅速,思想多样化,党校开展的政治理论专题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很难被学院理解。在此环境下,党校要加强创新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党校;政治理论;教学方式]  党校作为培养优秀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基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