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俗文化的适宜性发展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原民俗文化的适宜性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7-ZDJH-017。]
  摘要: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辐射全国,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在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生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原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发展进行了实践性地探讨。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
  随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深化,中原文化逐步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原文化之根脉的中原民俗文化在矛盾中发展,在抢救中奋起,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当民俗文化与旅游市场,与互联网密切结合起来之后,更是开创了中原民俗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中原民俗文化资源状况
  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形态多样,价值巨大,本文特从三个方面简单说明。
  (一)物质民俗文化
  1. 工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中原人民勤劳智慧,创制了许多驰名中外的民间艺术品。例如针法多变的开封汴绣,开启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绣,古老淳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丰盈了千家万户的新年愿望,造型优美的的洛阳唐三彩远销海内外,色彩绚丽的淮阳泥泥狗传递出原始神秘的色彩等等。这些手工艺品大多数是由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而成,纯粹靠师徒相传,手工制作,其技艺之精湛,工序之复杂,做工之精美不仅具有浓厚的技术复杂,工序繁多,做工精美,融入了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
  2. 闻名遐迩的风味小吃。中原地区民风淳朴,人民生活节俭成性,所以很多地方风味小吃多以充饥果腹为首要追求。可能不够精致高雅,不够美观上档次,但是味道独特,食之难忘。像闻名遐迩的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洛阳不翻儿等。“洛阳不翻儿”是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涨发、去皮,磨成豆浆,加入鸡蛋、食盐,调成糊状盛在铁锅内置于火上,用柴草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将饼子翻个儿,故而得名。薄如牛皮纸的薄饼,可以直接用筷子夹着蘸蒜汁吃,也可以将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长的“不翻汤”。从北宋时至今日,开封夜市一直都是古城开封的一道亮丽风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鼓楼街两旁充斥着一辆辆香味四溢的小吃车,炒凉粉、宫廷杏仁茶、烤面筋、烤鸭肠……各具特色、各种风味的小吃在这里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边游走一边品尝,婉转悠扬的叫卖声、肉串在铁板上刺刺拉拉的膨胀声不绝于耳,味觉、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令人胃口大开,流连忘返。
  3. 风格迥然的地方建筑。中原地区西高东低,民居种类较多,不同民居具备不同风格,反映不同的民风。例如西部多丘陵,少雨,所以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建造房屋,民居被称为“窑洞”,或者地坑院。其中地坑院最具可开发性。具体构造是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开凿窑洞,从而形成天井式四方院,在院落一角挖出通道通到地面。院内设施齐全,植有树木花卉,有卧室有客厅有厨房有水井,还有排水设置,有牲口房,鸡圈狗舍等。进入村中,能听到人说话,鸡鸣狗吠,但是看到房屋和人。这些建筑因地制宜,降低了制造成本,实质上处处体现出了农业文化的特点。
  (二)社会民俗文化
  1.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节日。中原地區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民俗节日大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河南的民俗节日带有明显的基础性和根源性,同时又浸染了河南地区特有的醇厚风情,地方色彩鲜明,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日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初一、中元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等。
  2. 民风醇厚的庙会文化。中原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以太昊陵庙会为例,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当地俗称人祖庙。据考,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太昊伏羲陵占地36公顷有余,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世人叹绝。太昊陵庙会的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为中原地区庙会所独有。每年自农历二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会期一个月。朝祖进香是庙会的基本内容。由善男信女组成的朝祖进香会,高举黄绫青龙旗,手捧香楼,肩挑花篮,在器乐声中,十分庄重地向人祖焚香跪拜,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大凡祭祖朝香者,都要从家乡带来一把泥土,进香之后,添洒在伏羲陵墓上,寓意子孙繁荣昌盛。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更引人入胜。其中以杂耍。表演为最多,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太吴陵祭祖庙会。同时又是一个民间游艺的展示会。“与其他庙会相比,太吴陵庙会习俗中有两个十分独特的地方。一是有“担经挑”,也称“担花篮”的比较原始的祭祖悦神的舞蹈。一是随处可见的“泥泥狗”。泥泥狗也叫“陵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一吹就响。泥泥狗形象夸张,神态各异,古拙透出寓意,据说这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
  (三)口承语言民俗文化
  1.底蕴深厚的民间曲艺。中原因为地域优势,其民间曲艺的发展受到周边很多地方曲艺的影响,造成了地方曲艺的众多种类。像豫剧(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锣戏、卷戏、梆子戏等,足迹遍及中原大地,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不少乡村都有自己的小剧团。更有一些三四人组成的响器班子,活跃在田间地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民间曲艺地方色彩浓郁,不论是曲艺表现的内容,还是唱词念白、行韵甩腔的方式都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明星节目《梨园春》的影响力普及到全国,而2016年红遍荧屏内外的“洛阳大妈儿”就是因为其语音明显的洛阳味儿而深受大家喜爱。可以说,越具有地方性的东西其特性就越明显,其吸引力也更大,其创造经济价值的潜力也更大。   2.璀璨夺目的神话传说。中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时期就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各类神话传说。像流传广泛的大禹治水神话、盘古开天地神话,伏羲女娲神话、黄帝传说等。这些神话传说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历代人民的想象和加工,逐渐成为体系,并且转化为中原人民的性格内涵。像中原人的质朴无华,坚强不屈,家国至上等精神特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这些特色。
  二、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状
  (一)式微与抢救
  中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繁常生活中沉淀,成为中原人民的心理底蕴,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从而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旧有的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民俗文化逐步与现有的经济生活模式脱节,在文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慢慢丧失,逐渐被边缘化。以河南宝丰著名的“马街书会”为例,起源于元代的“马街书会”曾经是一个河南、山东、安徽等几个省曲艺艺人登台竞技、相互切磋的一个大舞台,每逢书会,会场人头攒动,宝丰万人空巷,能到书会上亮亮嗓子曾经是不少曲艺艺人的一个梦想。但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于是书会的观众开始流失,观众的流失直接影响到说书艺人的收入以及演出热情,从而造成艺人传承的断裂。这样的恶性循环,致使“马街书会”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马街书会”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由政府每年拨付上亿的专款来抢救传统曲艺,各大媒体也纷纷到会进行宣传,从而使得马街书会的会场基础设施得以强化,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百姓关注度日益上升。
  (二)扭曲与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提升,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文化旅游市场逐渐活跃起来,随之而来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复兴,各地政府看到传统民俗文化对广大游客的强大吸引力,纷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求用传统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各类传统民俗文化重新被捡起,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精心打扮,重新走到文化市场的中心。这样的复兴和回归本来应该是令人喜悦的,但是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传统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走样和变形。与时俱进,随俗而化,这本来应该是民俗发展的一个特点,但是如果为了迎合部分人群的审美使得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变得媚俗甚至低俗,那实在不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一件幸事。2010年山東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为争西门庆老家大打口水仗,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笑谈“原来臭名也是生产力啊”。这样不顾社会影响的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
  三、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民俗文化开发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以下三种:
  (一)民俗产品开发
  民俗文化要转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要跟上时代步伐,将其产品化,从而才能在市场上体现自己的经济价值。这个产品开发、推广、接受的过程中,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自然而然地就体现出来。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的牡丹画开发为例。平乐镇位于孟津县东南方,南与白马寺毗邻,东与偃师市接壤,北与邙山紧依,西与洛阳相望。自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为迎西域入贡的飞廉、铜马筑平乐观取名并延用至今,素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美称。
  近年来,该镇依托洛阳种牡丹、赏牡丹的习俗,组织农民学画牡丹。2007年,省委、洛阳市委帮助平乐村举办培训班,成立“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免费办班3期,培训了110多人。从2009年底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扶持38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90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建成运营以后,把100多位画师请进园区来集中创作、交流、展示、经营,规划产业发展的方向,集聚发展、转型提升。为扩大“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知名度,孟津县从2011年起,连续6年成功策划、举办了“中国·平乐农民画邀请展暨全国农民画学术研讨会”,组织画家先后参加了“中原文化新西兰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为促进持续发展,孟津县还探索集团经营、公司运作、产销一体的新路子,引进洛阳鼎润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经营、运作“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申请注册“牡丹画第一村”商标,按照“公司 园区 画家”的模式,发展签约画师150多名,邀请省市美术家协会专家为画师评定等级,组织牡丹画创作和实体店销售;建立了牡丹画职业培训学校,使画家培训走向职业化、常态化。目前,平乐牡丹画画师队伍人数已达到1000多人,其中专业画家150人,省市两级美术家协会会员75人,每年有40余万幅作品从这里行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综合收入达1亿元。牡丹画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村民们致富增收,而且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带动了加工、包装、快递、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同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提升,平乐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民俗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它的表现形式很多: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都是大家惯常熟知的。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基本模式:一是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文化村等。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一个区域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就是将北宋京城的繁华景象进行了一比一的复制,并将当年以及今天中原地区的民俗以活态形式进行呈现,一天之内演出几十场,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又传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达到了传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三是原地浓缩式。一些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河南三门峡的陕县地坑院景区,集中将豫西地坑院的民居特色以及当地民俗融合到这个景区内部,取得较好的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效果。四是周期表现式。有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出于当地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洛阳的牡丹花会,开封的菊展,登封的少林武术节等,其因为活动本身的局限性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另一种为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河南豫剧院到境外演出,展现了中原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河南老家旅游。除此之外,还有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等模式。   (三)多业态融合开发
  融合开发即以创业为核心,通过与移动终端、影视、网络、动漫等新业态融合来推动发展。
  1.中原民俗文化网络平台开发。例如成立于2013年12月非遗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阳光文化发展基金会重点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交易平台。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的市场推广及产业化发展,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作品及项目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使其得以充分的市场推广与产业落地。除了网络平台外,博客、播客、论坛、微博等都可以作为中原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和营销渠道,由此推动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网络民俗文化为内容,围绕消费者的接受终端,根据消费需求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如以手机媒体为终端,向 WAP、IVR、无限音乐、收索引擎、电子彩信等手机媒体产业链延伸。目前,河南文化产业网、河南文化传播网等以中原民俗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网站,中原文化研究、非遗城等微信公众号,正发展成为民俗文化网络传播的中坚力量,使中原民俗文化以更加便捷、系统、生动、趣味的形式传播给公众,对于保护、传承、创新、发扬中原传统民俗文化意义重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网络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少文化民营企业也关注到文化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例如河南禹州的几家知名钧瓷产业公司,都纷纷开启网络、微信平台,并且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组织网络媒体集体采风,对于钧瓷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中原民俗文化影视产业开发。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影视技术的发展,当今时代,影视对人们的影响力逐日加大,因此,如果将民俗文化与影视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影视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不竭之源,另一方面,传统民俗文化也会插上飞翔的翅膀,再次腾飞起航。例如位于郑州的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成员单位。该公司专注纪录片、专题片、广告片等拍摄制作,年产各种影片150集近4000分钟。2016年该公司的扛鼎力作《味道中原》是一档针对中原地区特色美食传播的节目,在2017年1月在郑州教育频道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这个纪录片将中原人民记忆的碎片进行梳理成册,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榆钱、萝卜窝、豆腐干等等普通而儿时常见的食材如何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娓娓道来,让人们在观看过程中对于当地风俗,地方风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中原题材为主题的影视剧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播力量更是不容忽视,例如较早点的《黄河东流去》、《颍河故事》,近两年的《一九四二》、《黄河儿女》等影视剧,通过不同的视角将中原人民的地域特色、独特民风、人民心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展示,对宣传和弘扬中原民俗民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刘永立.河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朱晓翔.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
  [3]杨静如.民俗文化开发价值探析[J]前沿,2010(24).
  作者简介:焦艳娜,女,1977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基础部任教。
其他文献
艺术品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出现了抬头,大有逆流而上的趋势,究其原因还是与资本的流动性有关。上文讲述了关于投资的一些大概念和原则,它们都是造成当前艺术品市场现状的根本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音乐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目前国内高校音乐教学更偏向于西方化,而忘却了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所在。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高师音乐教学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以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本文针对当前高师音乐教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进行探讨,以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应用于慢性胃炎患儿中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儿70例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即常规组、观察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各个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俄两国传统的财富观都能在两国不同的宗教信仰中找到根源.中国传统的财富观在价值取向
1980年3月,丁玲在《诗刊》发表《也频与革命》一文。沈从文先生读后再也抑止不住心中的怨气,他在致徐迟、周健强的信中曾经气愤地说:“《诗刊》三月份上中国‘最伟大女作家’骂我的文章,不仅出人意外,也为我料想不到。真像过去鲁迅所说:‘冷不防从背后杀来一刀’,狠得可怕!但是略加分析,则使人发笑,特别是有人问及她这文章用意时,她支吾其词,答非所问,无从正面作出回答。”“至于举得‘不够高’,事实上看来,我倒
近几年来,职务犯罪年轻化呈上升趋势,虽然所涉及人员的数量不大,但卷入者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惊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本文针对职务犯罪年
摘要:民族唱法产生于我国的民间音乐,从古代产生的风、雅、颂到今天的新民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然而在当今科学的发展年代,我们的民族声乐也在不断的延续精髓,寻找创新,不论在演唱技巧上还是在表演方式上都在不断的完善。结合京剧以及中国各种戏曲种类,还结合西方唱法的科学性不断的寻求最科学最独特的民族声乐唱法,不断创造更加永恒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声乐;京剧演唱;美声方法;新
综述了当前光网络向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和向分组交换转变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在光域上直接实现数据包的传送、路由、波长变换、存贮和转发的光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和目前能够实
摘 要:校本作业是近年来各个学校重点开发和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下,对高考物理试题和校本作业的整合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同时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本作业;高考物理试题;整合  随着经
今年暑假,我的先生被美国公司外派到北京,于是我带着两个孩子回国探亲。北京已经变化得认不得了,外在的繁华自不必说,内里也变得惊人,仅是当年出走的“娜拉”们,现在却想回归家庭,寻找一种“安乐式”的解放,单就这一点就让我惊讶不已。现在,有一部分职业女性,原本是有工作的,可是尝到了“双肩挑”的苦头之后,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让自己回归家庭,享受平静、幸福的家庭生活,而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