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c198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在实施过程中明确指出:设计探究型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由学生自己研究和探索,同时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营造探索氛围,评价探究的得失,是一种与新课程理念相切合的教学模式。那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需要怎样的前提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一、做学生学习的伙伴
  做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和谈话伙伴。例如,在教colours(颜色)的时候,面对刚刚进入初中的新生,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复习学过的句型:What’s this?It’s a book.Whose book is it?It’s her book.What colour is it?It’s orange.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自己进行以上句型的操练,运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最后实现学生对关于颜色单词的识记。这样,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情境的帮助者、融入学生群体的好伙伴,使教学变得平常、平易,学生乐于主动参与。
  二、充分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我们知道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他们在逐步摆脱对于感性材料的依赖,喜欢用理论来指导思维活动。因此,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为喜欢独立思考、寻根问底和责疑争辩等。因此,教师要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探究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例如,当谈论话题“On The Farm”时,我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列举出与农场相关的单词:farm—animals(cows,chickens,sheep,dogs,etc)—plants(wheat,rice,vegetables,etc)—houses—trees,根据这些单词,介绍农场就很容易了。此教学安排的好处在于,充分相信了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不是教师的呈现)获取到了想要的知识。
  三、制定开放性的课堂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突出对他们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我们知道,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也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的智力都有倾向性,他们对知识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力倾向,挖掘并发展他们的特长。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评价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以最大的程度兼顾到具有不同智力倾向的学生。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乐于从多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注重寻找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有成功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吝啬这样一些语言。如“Good!”“Ok!”“You are clever!”等。
  四、创设适切的探究情境
  1.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语境对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都非常重要。如果把语言放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否则学生就会因缺乏语言环境的机械操练而产生厌烦情绪。
  2.引导学生质疑,师生合作探究。质疑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有了疑问,才会去探究。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出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适当的提升和补充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3.营造开放式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式教学要注重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信任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开放、灵活的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自由、宽松友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思维。
  4.激励评价,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每个问题的解释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养成探究习惯。
  以上所谈只是我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点滴想法和做法,要把探究式教学做得更好,还需要一线教师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改理念下,“对话”是高中英语课堂的必要手段之一。要想切实提高“对话”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多样的方法并发挥自身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 有效对话 实践研究    巴西教育家保罗·佛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任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
目前社会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从knowing的形式转变为doing的形式。因此重在应用的口语教学就显示出其重要性。新课标下如
摘 要: 本文从当今社会发展角度重新审视“农民”一词英译,社会进步、国家壮大、社会形势及国情的变化也带来了翻译上的一些变化。本文对“农民”一词的英译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农民一词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总结,指出其英译也应与时俱进,给“农民”一词以最贴切且有中国特色的翻译。  关键词: “农民” 英译 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    说到“农民”这一词的英文说法,很多人第一反应是farmer或者是pe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