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人能够安安静静地沉定下来,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哪怕是一生只做好一、两件事,也算得是一段美丽的、有价值的人生了。这样的人其实都是很平凡的人,生前她们迤俪着一条条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道路,身后却留下了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永远那样崇敬地仰望着她们。孟母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圣母、育儿教育家,经过艺术的再创作,浑身上下洋溢着各种美好的品质,比如智慧、善良、隐忍、坚韧,但最终造就她的无外乎是两种品质:清醒与坚守。这种识大体的清醒,是孟母的生命支点。
  关键词:儿童剧;《梦回三迁路》
  济宁艺术剧院创作的儿童剧《梦回三迁路》更偏重于新编历史剧的风格。要达到这种风格,一是剧目的严肃性、可信性;二是剧目演出时质朴、端庄、内敛的独特文化气质。《梦回三迁路》的演出让我看到了全剧最终形成的崇高人格力量和艺术震撼力,表现故事虽不刻意求惊求险,然人物深层却令人崇敬,令人仰望。
  一、“孟母三迁”的文化情愫
  孟母的一生都在培养和缔造孟子这样一位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亚圣”,作为孔孟之乡的济宁艺术剧院,便赋予了《梦回三迁路》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知识信息。
  孟母(公元前392年-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晋国(山西省)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依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后人把孟母与徐庶的母亲徐母、岳飞的母亲岳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孟母位居“贤良三母”之首。
  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数十年如一日,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
  孟子父亲名叫孟激,字公宜,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为更大的发展,光耀门楣,抛别娇妻稚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三年后,带给孟母的是晴天霹雳般的噩耗,从此孤立无援的孟母开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
  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作为一位女性,孟母的伟大之处岂止“精五味,置酒浆,养舅姑,缝衣裳,”以及“三从之道”,她更重要是能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按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如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儿子前程。
  二、“家风家教”的时代号召
  习总书记对“家庭、家风、家教”提出了新的时代意义,《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的要求。在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剧目,将“家庭、家教、家风”的代表性人物“孟母和孟子”首次搬上舞台,寓教于乐,做好艺术教育和家长孩子的成长媒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唤起社会和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现代人父母的育儿理念已经误入歧途,对孩子的溺爱已成为社会弊病,这种溺爱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谬误。孟母的“教子有方”,让孩子从小就深知德行的标准和重要,深知为人之道,处世之道。好与坏、错与对、善与恶的标准,应当在儿时就打好基础,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国家栋梁之才。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对“孟母三迁”做了经典记载,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千古。该剧立足“孟母三迁”的历史经典,“三迁路”,即是“成长之路”。孩子的成长,与其所在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本剧通过“三迁”润物无声的带入,来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与人友善、如何立志,更多的来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真实感受,一起倾听孩子的心声。正因为此,《梦回三迁路》这部剧才尤为重要,孟母的“教子有方”才是天下父母应该尊崇学习的。
  三、一段历史的彰显、一种文化的释析
  剧目共分为序、春雨、夏花、秋叶、冬雪和尾声六幕。该剧试图卸下(或曰淡化)宏大叙事的重负,只从人情人性的角度作个人叙事、细小叙事。只是一段历史的彰显、一种文化的释析。而剧目的审美指向,就是通过舞台的细微叙事,以“儿童视角”,通过拟人化的家犬阿黄和家猫知乎进行串联,努力演绎一位圣贤步履蹒跚的童年成长,创造了一个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和故事,探索了一种多视角的艺术观照,使观众产生审美共鸣和情感回味。
  劇目故事设置清晰明了,由讲述故事变为塑造人物;由展示情节的发展,转为呈现人物的心灵。以“孟母三迁”为明线,以“木制人力车”为暗线,一迁孟轲为坐车,二迁孟轲为推车,三迁孟轲为拉车。通过少年孟轲“坐车、推车、拉车”的变化与三迁相呼应。由剧情的浅层面转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次,戏剧悬念由情节悬念变为心理悬念,戏剧功能从叙事中强化抒情,让观众也由在剧场看故事,变为全方位地欣赏舞台艺术呈现,实现这一切,需要新的手段,演员的表演需要新的手段,舞台综合艺术需要新的手段,这也是该剧的一个亮点。
  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舞美设计应该是娴熟驾驭舞台的奇人,他往往能根据情节的推进,适当地把布景玩活,让景随着人转,达到导演在舞台上的呼风唤雨,随心所欲。需要什么场景,场景就可以三下两下地构建起来,而且非常之贴切自然,观众完全不需要揣摩和接受的过程。《梦回三迁路》以儿童音乐情景剧的形式呈现,舞台清新、亮丽,富有童趣。空间的转换跳跃、灵动、梦幻。比如在第二幕中,有“萤火虫”的段落,舞美呈现将“萤火虫”布局到场上和场下,让小朋友们、家长们和演员们一起互动,提高剧目的趣味性。在音乐上,富有动感。多以欢快的曲调,如第一幕中的“雨”,均以雨珠声和风铃声形成和鸣,十分欢快灵动。努力让小观众坐得住、看得懂、感兴趣。
  同时,朴实、深沉、凝重、大气也是该剧所要表现的舞美元素,要突出历史剧的厚度和沉重感。为了呈现剧中时空和场景迁换的自然和流畅,舞美专门绘制一幅巨大的蕴涵着时代意韵和全剧舞台形象种子意韵的可移动性竹简,置于二道幕的位置,这样全剧就可以在这道竹简和灯光的配合下自由的进行场景的切换和叠化,使得全剧的演绎呈现出特有的流畅感和立体感。
  “孟母三迁”其重要一点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剧目专门设置情境歌队,以夸张、放大、渲染环境感。剧目的歌队不同于以往成人作品中的单一歌队形式,在这里她们是“环境”符号的代表和象征,这个剧目主要是讲的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所以,充分运用“情景歌队”来强化“环境感”。将每个环境中的特殊符号夸张和放大。歌队形象是多变的,她们代表拟人化的“物”、 外化的“情绪”以及“声音”等,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转换角色,有时象征“坟茔地”;有时是拟人化的“萤火虫”;甚至又是闹市中嘈杂的“声音”或漫天飞舞的“蚊蝇”。总之利用歌队的不同形象来放大“环境感”,强化孩子们对环境的感受,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形式感,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审美需求。让孩子在这样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里得到最大化的启迪。
  整部剧目虽依然源于“孟母三迁”,但不同的是,剧目以转换视角的方式,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直白的表达,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真实感受,润物无声的来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与人友善、如何立志,通过换位思考,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家庭教育给予有益启迪和借鉴,也有助于推动当今社会更加关注“母教文化”,对推动当下教育子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周大鹏,济宁艺术剧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不仅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网络自制综艺也应运而生。笔者选取《这就是街舞》这个代表性案例,分析总结该节目的内容特色,探究新媒体时代下街舞类网综风靡的原因,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网络自制综艺;这就是街舞;内容  一、“中国风”的场景设计  顾名思义,“街舞”的“街”所表明的意思是“起源于街头”。所以,它还经常出现
期刊
摘要:《无问西东》作为一部承载历史的怀旧青春片,其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为国产电影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提供了新的创作方法和思路。《无问西东》为新主流电影带入另一种青春颂歌的路径,因此对《无问西东》创作上的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其非线性的叙事结构进行了探索,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日后国产“新主流电影”在创作上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无问西东;叙事;非线性  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可以将电
期刊
摘要:小说《云图》被誉为“最不可能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之一,因小说中时空反复跳跃的结构和群像设置给影像化增加了许多难度。抛开影片两极分化的评价重新审视小说和电影,电影《云图》蕴含了杂糅化的主题和文化融合内涵。它是近年来好莱坞科幻大片中少有的非快餐式作品,所引发的叙事革命和多义性解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云图》;小说改编;多元主题  2012年被搬上银幕的电影《云图》由汤姆·提克威和沃卓
期刊
摘要:颂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的起源与宗教文化有关,其有着“庄重肃穆”的文体风格,在《诗经》中,《周颂》《商颂》被视作是宗庙正歌,而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鲁颂》因其体式、内容接近风诗、雅诗而被学者称为颂之“变体”,笔者试通过分析《鲁颂》与商周二颂的不同来看颂体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鲁颂》 颂诗 “变体”  一、《鲁颂》之“变”  颂诗在《诗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备受推崇的神圣文体。但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迅猛的发展中,而力学作为一个古老的学科,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也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关键词:力学;现状;发展;应用  一、力学专业的基本特征  力学专业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很多方面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力学作为基础学科,也是机械、土木、交通、能源、材料、仪器仪表等相关工科的基础。  作为应用学科,它几乎与所有工科专业交
期刊
摘要:乌兰牧骑作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重要旗帜,不为风吹日晒为自治区的人们传送歌舞,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内涵。“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故事与乌兰牧骑相结合,展现了蒙古族人坚韧不屈、伟大博爱的民族性格,使人们放佛在广阔的草原上体会着“爱之歌”。  关键词:海林都;草原母亲;蒙古族  电影《海林都》讲述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三千江南孤儿进草原”的感人故事。该片由彭军导演执导,以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楷模”获得
期刊
摘要:《少年的你》这部电影讲述了在高考前,被霸凌的少女陈念和小混混小北,如何在意外面前彼此守护的故事。影片抛弃了以往青春题材的爱情情节,而是更多的聚焦在了教育问题上,在高考这一背景中,讲述校园暴力这类社会热议话题,给了大众更多思考。  《少年的你》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大众对于校园暴力的热烈讨论,影片的成功与剧本的优秀息息相关,本论文主要从影片剧本中的环境处理、人物设定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
期刊
摘要:本文聚焦于2010版电视剧版红楼梦的改编,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造型上、台词上、细节上、人物形象上结合电视剧中具体的情节与场景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总结,也为同类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些许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红楼梦;2010版电视剧;问题与不足  一、造型上  (一)额妆及厚重的服饰  我们细读原著就会发现,曹雪芹笔下人物的妆容及服饰是为其性格服务的,而新版《红楼梦》却追求奢华、厚
期刊
摘要:《搜神记》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作者干宝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和写作视角塑造了众多带有时代烙印和映射当时历史文化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女神、女妖还是女鬼,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书中关于人鬼恋的描述尤其精彩。本文就主要探讨女鬼形象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其所展现的富有进步意义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搜神记》;女鬼;历史意义  文学创作始终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年代的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当
期刊
摘要:从图像的观点上来看,培根所画的一些东西和影像是一些完全非理性的、特定的东西。当培根在画一个人的时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窝洞的造型与人类的眼睛、鼻子、嘴都毫无关系,只不过是不同的颜料在不同的画面中的描绘与他描绘的人物有相似的地方罢了。培根的全部创作可以说都是偶然发生的,在他的绘画创作中也绝非是有意识的,与图像似的绘画也毫无关系。培根在创作中会先用近似而直接的方式把他所要画的基本东西的最初形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