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算用结合是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又是新教材编排的显著特点。“算用结合”中的“算”指口算、笔算、估算、用计算器算、用计算机算、四则运算等。
目前,算用结合教学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把计算课上成了提问题的课,二是把计算课上成了纯粹用数学的课,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观察情境图上花了大量时间,而不了解算理,对算法一知半解,问题就在于教师对算用结合的“度”的把握。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体验计算的价值和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了解实际生活中存在“几个几”的现象,接着从学生熟悉的“一辆碰碰车坐两个人,4 辆碰碰车能坐多少人”的实际问题引出乘法意义,让他们明白算“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此,学生能感受到计算来自解决问题的需要,计算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要为了追求“算用结合”而挖空心思创设情境。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多开展一些好的数学活动特别是一些操作性活动,对学生理解算理、发现计算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除法”时一反往常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且密切联系生活的“分一分”活动,如小猴分苹果、小猫分鱼、小狗分骨头、松鼠分松果、小朋友分气球和小朋友排队做早操、拼五环旗等,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通过这样的操作性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认知,加强了对除法基本含义和除法算式的理解。之后,学生学习除法运算就不会觉得难了,即使是较大的数相除,无法用乘法口诀求商,他们也能计算出来。
教师进行计算教学必须依据数学课程的新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引导学生调动计算方面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交流和发现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例如,教学“口算35 20”时,我先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列出35 20的算式。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算出35 20的得数,可以让他们合作讨论算法,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探索算法,使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和策略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自己的算法。接着,我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使不同的算法呈现出来:有的用数数的方法从35起十个十个地往后数,数出得数是55;有的用摆小棒的方式,把“2个十”合在“3个十”上,算出得数;有的拨动计数器,在十位上加上“2个十”,算出得数;有的依据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想到30 20=50,50 5=55。
学生探索出的算法有些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不准确的,但通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呈现出来的算法或得到肯定或得到修正,学生能从中感受数学的奇妙,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生应用这些算法时,教师应该允许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算法进行类似的计算。这样的计算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創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并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创造意识的形成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是有益的。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生活中处处有计算问题,如生活中的乘车、乘船、买东西等都要用到计算,数学的确是应用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计算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教学生计算,而要把它与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实践应用的能力。
如学习“乘加、乘减计算”后,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月球旅行”,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儿童城堡有两个入口,①号入口购票规则是大人、小孩一律8 元;②号入口购票规则是大人每人10元,小孩每人6元。现有3个家庭,1号家庭:爷爷带了两个孩子;2号家庭:爸爸妈妈带了一个小孩;3号家庭:爸爸带一个小孩,他们分别从哪个入口进入儿童城堡比较省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列式、计算、比较,有的小组认为1号家庭从②号入口进入儿童城堡的门票为22元,2号家庭从①号入口进入儿童城堡的门票仅为24元,3号家庭从两个入口进入儿童城堡都可以;有的小组认为大人和小孩可分散进入儿童城堡,大人从①号入口进入,小孩从②号入口进入,这样1号家庭、2号家庭、3号家庭购置的门票分别为20元、22 元和14 元,更省钱一些。学生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兴致极高。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从繁杂的计算练习中解放出来,学习了现实中的数学,掌握了数学计算,轻松又颇有趣味。
算是用的前提,用是算的归宿,算和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但算用结合有个度。教师进行计算教学时,千万不能以牺牲计算本身去换取超限度的算用结合,应该注意把握算用结合的“度”。
目前,算用结合教学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把计算课上成了提问题的课,二是把计算课上成了纯粹用数学的课,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观察情境图上花了大量时间,而不了解算理,对算法一知半解,问题就在于教师对算用结合的“度”的把握。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体验计算的价值和数学的实用性。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了解实际生活中存在“几个几”的现象,接着从学生熟悉的“一辆碰碰车坐两个人,4 辆碰碰车能坐多少人”的实际问题引出乘法意义,让他们明白算“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如此,学生能感受到计算来自解决问题的需要,计算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要为了追求“算用结合”而挖空心思创设情境。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多开展一些好的数学活动特别是一些操作性活动,对学生理解算理、发现计算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认识除法”时一反往常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且密切联系生活的“分一分”活动,如小猴分苹果、小猫分鱼、小狗分骨头、松鼠分松果、小朋友分气球和小朋友排队做早操、拼五环旗等,并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通过这样的操作性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认知,加强了对除法基本含义和除法算式的理解。之后,学生学习除法运算就不会觉得难了,即使是较大的数相除,无法用乘法口诀求商,他们也能计算出来。
教师进行计算教学必须依据数学课程的新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引导学生调动计算方面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交流和发现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例如,教学“口算35 20”时,我先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列出35 20的算式。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算出35 20的得数,可以让他们合作讨论算法,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探索算法,使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和策略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自己的算法。接着,我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使不同的算法呈现出来:有的用数数的方法从35起十个十个地往后数,数出得数是55;有的用摆小棒的方式,把“2个十”合在“3个十”上,算出得数;有的拨动计数器,在十位上加上“2个十”,算出得数;有的依据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想到30 20=50,50 5=55。
学生探索出的算法有些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不准确的,但通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呈现出来的算法或得到肯定或得到修正,学生能从中感受数学的奇妙,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生应用这些算法时,教师应该允许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算法进行类似的计算。这样的计算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創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并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创造意识的形成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是有益的。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生活中处处有计算问题,如生活中的乘车、乘船、买东西等都要用到计算,数学的确是应用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计算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教学生计算,而要把它与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实践应用的能力。
如学习“乘加、乘减计算”后,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月球旅行”,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儿童城堡有两个入口,①号入口购票规则是大人、小孩一律8 元;②号入口购票规则是大人每人10元,小孩每人6元。现有3个家庭,1号家庭:爷爷带了两个孩子;2号家庭:爸爸妈妈带了一个小孩;3号家庭:爸爸带一个小孩,他们分别从哪个入口进入儿童城堡比较省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列式、计算、比较,有的小组认为1号家庭从②号入口进入儿童城堡的门票为22元,2号家庭从①号入口进入儿童城堡的门票仅为24元,3号家庭从两个入口进入儿童城堡都可以;有的小组认为大人和小孩可分散进入儿童城堡,大人从①号入口进入,小孩从②号入口进入,这样1号家庭、2号家庭、3号家庭购置的门票分别为20元、22 元和14 元,更省钱一些。学生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兴致极高。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从繁杂的计算练习中解放出来,学习了现实中的数学,掌握了数学计算,轻松又颇有趣味。
算是用的前提,用是算的归宿,算和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但算用结合有个度。教师进行计算教学时,千万不能以牺牲计算本身去换取超限度的算用结合,应该注意把握算用结合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