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偿献血是一个人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无偿献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如果您曾经无偿献血,就请谈谈您的故事,让大家分享;或者,谈谈您的认识、想法……
田世华:
健康的标识
2005年暑假,一则南京市各大医院急需A型血的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初学校组织体检时,大夫告知我是A型血,于是,在献血车上,我毫不犹豫地献出了人生的第一次300毫升鲜血,虽然经专业人员当时两次检查,我都是AB血型,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那一年,我51岁。之后,身体从未感觉不适,很快,半年过去了,我又一次走进献血的行列……
当第4次献完血后,我接到南京市血液中心的电话,约我去献血小板。第一次走进成分血采集中心,我只有兴奋,为自己能在这一“新领域”奉献力量而激动不已。因为,此时曾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我,已经退居“二线”了,想到临近退休前,我还能为别人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体检完,我成了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以后,几乎每个月我都会去血液中心“上班”一次,并一直把这看作是身体健康的标识。偶尔,有一次“酶”高没有献成,自己回去即行调整,好在接下来的检查结果均为正常,我十分开心,并盼望着下个月这一天的到来。直到南京市成分血捐献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后来,由血液中心电话通知才能去献血。
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以保证每月的合格捐献,我平时注意锻炼,注重饮食,将工作与休息、事业与家庭协调好。这期间,与我同龄的几位老师,有的查出血压高,有的发现血糖高,而我始终保持着健康。自从捐献成分血后,我看到了优势——周期短(每个月可以献一次),条件优(献完半个月后手机上会出现健康状况信息),折率高(每次算全血1600毫升)。我也就下定决心,将成分血捐献工作进行到底!
至今,我已成功献血15次,始终保持着健康的体魄。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今年9月是我的最后一次献血,也算是我献给第25个教师节的礼物吧!我甚至想到,如有可能,我将组织我校高年级学生参观南京市血液中心,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健康知识的教育,长大了更好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李荣欣:
38年前的无偿献血
38年前,也就是1971年,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我,曾有过一次无偿献血。
有一天,我们这些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工农兵学员”,被集中检查了一次血型和身体。接着,老师通知:凡身体合格的同学,去献血;还特别交代,两天内少吃油腻、少喝水。
那天上午,来了几辆漂亮的大轿车,我们分系、分专业乘车去了当时位于北京东南隅的一个地方。到了那里,我们发现,这个单位打理得很漂亮,像花园一样。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挨个儿献血。我们躺在小床上,把胳膊伸进玻璃隔墙的圆孔里,工作人员给我们消好毒后,就拿来一只真空塑料抽血袋,安上针头,就开始抽血,抽得很快,几分钟就结束了。工作人员告诉我,抽了240毫升。接着,又让我慢慢起来,到院子里休息。
献完血,我们走到院子里,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表面印有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语录和“光荣献血留念”的过塑红纸卡片,那上面还印着“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敬赠”等字样,内页上记录着献血者的血型。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提醒:“此证为光荣献血留念,请随身携带,有战备意义。”
当时,我们印地语专业的年轻教师张德福告诉我们。他每年都要来献一次血,觉得对身体没有什么妨碍。还说,有一个战友,因为身体有一点小毛病,没能献血,以致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文慧:
献 血
说起来惭愧,我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却胆小如鼠,平时连杀鸡、宰鸭都不敢,只要一看见血就头晕、心直跳。献血,更是“谈虎色变”。单位里组织无偿献血,做了几年来次工作,我依旧是高挂“免战牌”,气得领导连连摇头,叹息我是白长了这样一个大块头。
但有几件事却使我慢慢改变了态度。有一次。我姐因患急病被送进了医院,等我赶到时,姐姐刚从手术室里出来,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色是那样苍白,手也是冰冷的。血袋挂在架子上,殷红的液体一点点流入姐姐的体内,渐渐地,姐姐的脸上有了血色,手也慢慢地温暖了。我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要是没有这袋血,我姐就危险了。
姐姐康复后,我也萌生了去献血的念头。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这胆子可不是一两天就大得起来的。我尝试去杀只鸡,可斗胆给了鸡一刀后,鸡不但没死,反倒扑扇着翅膀满地乱跑,血溅了一地,吓得我大呼小叫,幸亏邻居及时出手才将鸡“正法”。遭此重创的我,刚建立的一点信心又被摧垮了。看来,这辈子我是与献血无缘了。
没过多久,表弟从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回来到我家串门,无意之中,他和我聊起了献血这个话题,表弟颇为自豪地说:“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大学的几年里,我几乎年年参加献血,至今,已献了1600毫升。”
“啊!真有此事?”我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表弟长得既不高也不壮,没有想到还有如此惊人之举。“其实,献血一点事都没有,只需一点点爱心和勇气。对了,你献过血没有?”面对表弟的问题,我实在是羞于启齿,只得岔开了话题。
“献血一点事都没有,只需一点点爱心和勇气。”表弟的话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终于下定了决心。碰巧,单位里又组织无偿献血,我第一个去报了名,连负责此事的人也愣了老半天,连问了我三遍,才把我的名字记了下来。
到了献血那天,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发虚,可那么多女同胞都上去了,我也无路可退了,只得硬着头皮上!针头刚一扎进去,我的额头上便冒出了虚汗,不过,也仅此而已罢了:不一会儿,血袋满了,还真的没什么事,感觉良好。同事们还在旁边笑道:“你的血流得特别快,看来绝对是优质血,哪个输了你的血,病肯定会好得快。”若果真如此,那就不负我此番“壮举”了。
献血,果然一点事都没有。我把红红的献血证书珍藏了起来,无偿献血,还真叫人有自豪感,下次献血我还要参加!
郁玲:
奉献是一种快乐
几年前,因为孩子小、无人照顾,单位效益也不太好,我内退了。虽然内退在家,但单位每次体检都通知我参加。每次体 检,除了检查出一些小毛小病外,我的身体基本健康。人们常说,健康是福。我也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的身体能够保持健康,主要归功于我的心态平和,乐观,豁达,同时,我还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平时没事时,我会读一些书,因为读书不仅能够让我获得知识,还能让我开阔视野,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奉献是快乐”就是其中的一条。
于是,我决定去无偿献血,我默默地在心里说,只要我的身体健康允许,我就会坚持用这种方式来奉献我的爱心。我希望通过我的奉献,不仅为别人送去一份希望,也为我的亲朋好友以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祝福,祝愿他们都平安、健康、快乐。
献血过后,我除了感觉有一丝凉意和一点疲乏外,并没有其他不适。而当想到自己的鲜血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时,一些小小的不适已不算什么,我的心情也变得非常舒畅和开心。
过了半年,我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又一次去献血。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献了三次血。
奉献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快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心,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地美好和温馨。
杨凯艳:
献血献爱心,无碍健康
谈到献血,有些人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伤“元气”,影响健康等,其实,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我国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身体素质有严格要求,献血者的体重标准为:男性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全身的血液约有4000毫升。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全身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以保持恒定的血容量。
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献血后,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得到补充:丢失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1~2天可恢复;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数一般经3周左右的时间便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
另外,经常献血会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使身体造血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同时,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流量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献血者平均寿命明显高于未献血者,而且献血者的冠心病发病率也较低。献血后可以进食一些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以及新鲜的鱼、虾、肉、蛋等,但不要进食过量。
王纯丽:
献血前最好饮些糖水
献血前最好饮用一些糖水,这会增强人体的耐受力和调节功能,但不宜过量饮用。下面是献血前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献血前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以下4个问题:
(1)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2)要保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3)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或者一周内服过药,或女性在月经期,均应暂缓献血。
献血时
献血者献血时,始终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双臂肘部的卫生清洗。将肘部血管暴露比较好的手臂放好,被采血的手臂放置位置尽量与心脏呈一水平线,以保持血流通畅。在采血过程中,全身放松,避免造成皮肤或肌肉收缩而影响进针。此外,在献血中须保持适度的安静,以减少不必要的烦躁感。倘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渴或坐不住等感觉时,应立即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因血管较细或血流不畅时,需按护士要求予以积极配合。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手臂不可随便乱动。
献血后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稍作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淤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以防感染。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献血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得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不要饮酒。
周杰:
适量献血可防
心脑血管疾病
一项研究显示,经常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性,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专家们曾对2万余名成年人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献血者比较,从不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要高出2倍之多。专家对此解释说,人体血液中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铁量降低。
英国营养基金会科学部主任玛格丽特的研究结果也与上述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她分析说,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都会起到加剧血液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正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专家认为,反复适量献血会使血液黏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专家解释说,现代人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和生活水平提高,体内会积存越来越多的脂肪。这些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结果造成大量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人体的血管内壁上,这些附着的脂肪被不断氧化后,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继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者,血液中血脂减少,血液得到稀释,这也就降低了患动脉硬化的风险。有人怀疑,反复献血可能会导致大脑的总供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到大脑正常功能的发挥。对此,专家们随机抽检了80名反复献血者,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论是首次还是长期献血者,只要未发生献血反应,献血400毫升对脑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不会有影响,亦不会减少大脑的总供血量。
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经常献血还可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人自出生后,骨髓就成为其主要的造血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会逐渐下降。献血后,血细胞数量的减少会对骨髓产生一种反馈机制,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其造血组织生成血细胞。因此,只要是间隔时间超过4个月以上的经常适量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有人怀疑,多次献血后,体内的免疫功能会下降。对此,有关专家选择了30名多次适量献血者,与20名从未献过血的、体检合格的正常人做对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次献血者除骨髓造血功能比从未献过血的正常人强大外,细胞免疫功能并无差别。
但是,过量献血则会对献血者的身体造成损害。过量献血者丢失了大量红细胞,导致血红蛋白下降,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将可能导致机体供氧不足;同时,过量献血还会导致血清铁蛋白大量降低,血红蛋白合成迟缓,造成缺铁性贫血。
田世华:
健康的标识
2005年暑假,一则南京市各大医院急需A型血的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初学校组织体检时,大夫告知我是A型血,于是,在献血车上,我毫不犹豫地献出了人生的第一次300毫升鲜血,虽然经专业人员当时两次检查,我都是AB血型,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那一年,我51岁。之后,身体从未感觉不适,很快,半年过去了,我又一次走进献血的行列……
当第4次献完血后,我接到南京市血液中心的电话,约我去献血小板。第一次走进成分血采集中心,我只有兴奋,为自己能在这一“新领域”奉献力量而激动不已。因为,此时曾担任学校行政职务的我,已经退居“二线”了,想到临近退休前,我还能为别人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体检完,我成了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以后,几乎每个月我都会去血液中心“上班”一次,并一直把这看作是身体健康的标识。偶尔,有一次“酶”高没有献成,自己回去即行调整,好在接下来的检查结果均为正常,我十分开心,并盼望着下个月这一天的到来。直到南京市成分血捐献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后来,由血液中心电话通知才能去献血。
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以保证每月的合格捐献,我平时注意锻炼,注重饮食,将工作与休息、事业与家庭协调好。这期间,与我同龄的几位老师,有的查出血压高,有的发现血糖高,而我始终保持着健康。自从捐献成分血后,我看到了优势——周期短(每个月可以献一次),条件优(献完半个月后手机上会出现健康状况信息),折率高(每次算全血1600毫升)。我也就下定决心,将成分血捐献工作进行到底!
至今,我已成功献血15次,始终保持着健康的体魄。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今年9月是我的最后一次献血,也算是我献给第25个教师节的礼物吧!我甚至想到,如有可能,我将组织我校高年级学生参观南京市血液中心,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健康知识的教育,长大了更好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李荣欣:
38年前的无偿献血
38年前,也就是1971年,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我,曾有过一次无偿献血。
有一天,我们这些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工农兵学员”,被集中检查了一次血型和身体。接着,老师通知:凡身体合格的同学,去献血;还特别交代,两天内少吃油腻、少喝水。
那天上午,来了几辆漂亮的大轿车,我们分系、分专业乘车去了当时位于北京东南隅的一个地方。到了那里,我们发现,这个单位打理得很漂亮,像花园一样。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挨个儿献血。我们躺在小床上,把胳膊伸进玻璃隔墙的圆孔里,工作人员给我们消好毒后,就拿来一只真空塑料抽血袋,安上针头,就开始抽血,抽得很快,几分钟就结束了。工作人员告诉我,抽了240毫升。接着,又让我慢慢起来,到院子里休息。
献完血,我们走到院子里,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表面印有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语录和“光荣献血留念”的过塑红纸卡片,那上面还印着“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敬赠”等字样,内页上记录着献血者的血型。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提醒:“此证为光荣献血留念,请随身携带,有战备意义。”
当时,我们印地语专业的年轻教师张德福告诉我们。他每年都要来献一次血,觉得对身体没有什么妨碍。还说,有一个战友,因为身体有一点小毛病,没能献血,以致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文慧:
献 血
说起来惭愧,我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却胆小如鼠,平时连杀鸡、宰鸭都不敢,只要一看见血就头晕、心直跳。献血,更是“谈虎色变”。单位里组织无偿献血,做了几年来次工作,我依旧是高挂“免战牌”,气得领导连连摇头,叹息我是白长了这样一个大块头。
但有几件事却使我慢慢改变了态度。有一次。我姐因患急病被送进了医院,等我赶到时,姐姐刚从手术室里出来,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色是那样苍白,手也是冰冷的。血袋挂在架子上,殷红的液体一点点流入姐姐的体内,渐渐地,姐姐的脸上有了血色,手也慢慢地温暖了。我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要是没有这袋血,我姐就危险了。
姐姐康复后,我也萌生了去献血的念头。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这胆子可不是一两天就大得起来的。我尝试去杀只鸡,可斗胆给了鸡一刀后,鸡不但没死,反倒扑扇着翅膀满地乱跑,血溅了一地,吓得我大呼小叫,幸亏邻居及时出手才将鸡“正法”。遭此重创的我,刚建立的一点信心又被摧垮了。看来,这辈子我是与献血无缘了。
没过多久,表弟从一所医科大学毕业回来到我家串门,无意之中,他和我聊起了献血这个话题,表弟颇为自豪地说:“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在大学的几年里,我几乎年年参加献血,至今,已献了1600毫升。”
“啊!真有此事?”我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表弟长得既不高也不壮,没有想到还有如此惊人之举。“其实,献血一点事都没有,只需一点点爱心和勇气。对了,你献过血没有?”面对表弟的问题,我实在是羞于启齿,只得岔开了话题。
“献血一点事都没有,只需一点点爱心和勇气。”表弟的话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终于下定了决心。碰巧,单位里又组织无偿献血,我第一个去报了名,连负责此事的人也愣了老半天,连问了我三遍,才把我的名字记了下来。
到了献血那天,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发虚,可那么多女同胞都上去了,我也无路可退了,只得硬着头皮上!针头刚一扎进去,我的额头上便冒出了虚汗,不过,也仅此而已罢了:不一会儿,血袋满了,还真的没什么事,感觉良好。同事们还在旁边笑道:“你的血流得特别快,看来绝对是优质血,哪个输了你的血,病肯定会好得快。”若果真如此,那就不负我此番“壮举”了。
献血,果然一点事都没有。我把红红的献血证书珍藏了起来,无偿献血,还真叫人有自豪感,下次献血我还要参加!
郁玲:
奉献是一种快乐
几年前,因为孩子小、无人照顾,单位效益也不太好,我内退了。虽然内退在家,但单位每次体检都通知我参加。每次体 检,除了检查出一些小毛小病外,我的身体基本健康。人们常说,健康是福。我也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的身体能够保持健康,主要归功于我的心态平和,乐观,豁达,同时,我还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平时没事时,我会读一些书,因为读书不仅能够让我获得知识,还能让我开阔视野,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奉献是快乐”就是其中的一条。
于是,我决定去无偿献血,我默默地在心里说,只要我的身体健康允许,我就会坚持用这种方式来奉献我的爱心。我希望通过我的奉献,不仅为别人送去一份希望,也为我的亲朋好友以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祝福,祝愿他们都平安、健康、快乐。
献血过后,我除了感觉有一丝凉意和一点疲乏外,并没有其他不适。而当想到自己的鲜血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时,一些小小的不适已不算什么,我的心情也变得非常舒畅和开心。
过了半年,我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又一次去献血。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献了三次血。
奉献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快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心,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地美好和温馨。
杨凯艳:
献血献爱心,无碍健康
谈到献血,有些人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伤“元气”,影响健康等,其实,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我国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身体素质有严格要求,献血者的体重标准为:男性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全身的血液约有4000毫升。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全身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里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以保持恒定的血容量。
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献血后,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得到补充:丢失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1~2天可恢复;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数一般经3周左右的时间便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
另外,经常献血会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使身体造血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同时,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流量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献血者平均寿命明显高于未献血者,而且献血者的冠心病发病率也较低。献血后可以进食一些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以及新鲜的鱼、虾、肉、蛋等,但不要进食过量。
王纯丽:
献血前最好饮些糖水
献血前最好饮用一些糖水,这会增强人体的耐受力和调节功能,但不宜过量饮用。下面是献血前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献血前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以下4个问题:
(1)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2)要保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3)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或者一周内服过药,或女性在月经期,均应暂缓献血。
献血时
献血者献血时,始终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双臂肘部的卫生清洗。将肘部血管暴露比较好的手臂放好,被采血的手臂放置位置尽量与心脏呈一水平线,以保持血流通畅。在采血过程中,全身放松,避免造成皮肤或肌肉收缩而影响进针。此外,在献血中须保持适度的安静,以减少不必要的烦躁感。倘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渴或坐不住等感觉时,应立即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因血管较细或血流不畅时,需按护士要求予以积极配合。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手臂不可随便乱动。
献血后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稍作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淤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以防感染。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献血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得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不要饮酒。
周杰:
适量献血可防
心脑血管疾病
一项研究显示,经常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性,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专家们曾对2万余名成年人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与经常献血者比较,从不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要高出2倍之多。专家对此解释说,人体血液中含铁过高会明显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铁量降低。
英国营养基金会科学部主任玛格丽特的研究结果也与上述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她分析说,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都会起到加剧血液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正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专家认为,反复适量献血会使血液黏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专家解释说,现代人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和生活水平提高,体内会积存越来越多的脂肪。这些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结果造成大量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人体的血管内壁上,这些附着的脂肪被不断氧化后,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继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者,血液中血脂减少,血液得到稀释,这也就降低了患动脉硬化的风险。有人怀疑,反复献血可能会导致大脑的总供血量减少,进而影响到大脑正常功能的发挥。对此,专家们随机抽检了80名反复献血者,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论是首次还是长期献血者,只要未发生献血反应,献血400毫升对脑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不会有影响,亦不会减少大脑的总供血量。
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经常献血还可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人自出生后,骨髓就成为其主要的造血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会逐渐下降。献血后,血细胞数量的减少会对骨髓产生一种反馈机制,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其造血组织生成血细胞。因此,只要是间隔时间超过4个月以上的经常适量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有人怀疑,多次献血后,体内的免疫功能会下降。对此,有关专家选择了30名多次适量献血者,与20名从未献过血的、体检合格的正常人做对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次献血者除骨髓造血功能比从未献过血的正常人强大外,细胞免疫功能并无差别。
但是,过量献血则会对献血者的身体造成损害。过量献血者丢失了大量红细胞,导致血红蛋白下降,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将可能导致机体供氧不足;同时,过量献血还会导致血清铁蛋白大量降低,血红蛋白合成迟缓,造成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