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念母亲》一文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作者将对母亲和祖国的深厚感情熔铸于语言文字之中。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课堂,一起分析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怀念的是谁,仅仅是一个母亲吗?
(学生齐刷刷地举手):作者怀念的是两个母亲,一个是亲生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的敬意和爱慕的句子。
(小组讨论大约三四分钟后开始进行全班交流,学生讲到哪,教师问到哪。)
生1:我画出的句子是: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师:作者有什么愿望没能实现?为什么愿望没能实现就成了孤儿?作者真的遗憾是什么?
生2:我从这一句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敬意和爱慕:“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这一句找得非常准。那作者的心里为什么是酸酸的、凄凉的却又是甜蜜的呢?
生一时无语,师又接着追问一遍。
生:作者心里觉得酸酸的,而且非常凄凉是因为他离开了祖国和亲人。
师:那为什么又是甜蜜的呢?
学生默不作声,师自问自答:因为故乡和朋友深藏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每当想起时总会觉得甜蜜。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学生的互动合作流于形式;交流过程中教师问题过多过于随意;当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理解难点时,教师无法突破,在束手无策时干脆自问自答。其实这些问题经常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们对文本没有解读和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富有跳跃性的语言文字中以“矛盾”为切入点构建教学框架。
矛盾一:“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这一句中“凄凉而甜蜜”是怎样的矛盾呀!
矛盾二:“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一声“母亲”让人心中一暖,母亲是孩子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亲人。而这一句中的“幻”字却是指空虚的,不真实的意思,最亲最爱的母亲面容变得模糊,“熟悉而模糊”又是怎样的矛盾呀!
笔者依据以上对文本的解读,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出发,进行了以下教学片段设计:
【片段一】涕泪满怀〓追忆成“幻”——忆生母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一说。
2.想一想:季老先生梦中母亲的面容是怎样的?自读《寻梦》中的句子,请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概括。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幻”的意思。
3.为什么最亲最敬的母亲在季老的梦中却变得模糊了?结合前文理解。(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4.当母亲的面庞变成幻影时,作为儿子会是怎样的心情?出示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引导学生感受“子欲养亲不待”的撕心裂肺的痛。
(1)补充《赋得永久的悔》中的片段: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帮助学生了解“我的愿望”。
(2)补充《赋得永久的悔》中的片段: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帮助学生理解:“终天之恨”。
5.补充说话:一想到母亲,季老的心痛得就如_____。
指导朗读。
【片段二】远离故土 思国成“糊”——思祖国
1.动情地读一读描写思念故国亲人的几则日记,品一品季老对祖国母亲的情感,并从文中找出词语概括。
2.品读11月16日的日记,紧扣“凄凉”和“甜蜜”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和祖国“身远心近”的情感。
设计想象说话:因为想到,季老的心头有些凄凉。然而又想到,心头不觉又涌起一丝甜蜜。
3.品味“糊”字。
(1)出示“糊”的字义:①涂抹,粘合;②粥类;③糊涂,混乱。选择本文中正确的义项。
(2)想一想:季老涂抹在心头的会是些什么呢?那是随时随地的思念和美好的回忆,一层又一层地涂抹在季老的心头,永远也抹不去了。
4.朗读品味。
师:这种思念让人简直不能忍耐。
生:品读11月20日的日记。
师: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生:品读11月28日的日记。
师:万千思绪,浓浓情怀,在凄凉与甜蜜中荡漾开去。
生:品读11月16日的日记。
文本就如一片沃土,需要教师适时播种、施肥才能让其开花、结果,让孩子们在这片沃土上汲取营养。◆(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江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怀念的是谁,仅仅是一个母亲吗?
(学生齐刷刷地举手):作者怀念的是两个母亲,一个是亲生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的敬意和爱慕的句子。
(小组讨论大约三四分钟后开始进行全班交流,学生讲到哪,教师问到哪。)
生1:我画出的句子是: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师:作者有什么愿望没能实现?为什么愿望没能实现就成了孤儿?作者真的遗憾是什么?
生2:我从这一句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敬意和爱慕:“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师:这一句找得非常准。那作者的心里为什么是酸酸的、凄凉的却又是甜蜜的呢?
生一时无语,师又接着追问一遍。
生:作者心里觉得酸酸的,而且非常凄凉是因为他离开了祖国和亲人。
师:那为什么又是甜蜜的呢?
学生默不作声,师自问自答:因为故乡和朋友深藏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每当想起时总会觉得甜蜜。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学生的互动合作流于形式;交流过程中教师问题过多过于随意;当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理解难点时,教师无法突破,在束手无策时干脆自问自答。其实这些问题经常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们对文本没有解读和思考。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富有跳跃性的语言文字中以“矛盾”为切入点构建教学框架。
矛盾一:“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这一句中“凄凉而甜蜜”是怎样的矛盾呀!
矛盾二:“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一声“母亲”让人心中一暖,母亲是孩子们最熟悉、最亲切的亲人。而这一句中的“幻”字却是指空虚的,不真实的意思,最亲最爱的母亲面容变得模糊,“熟悉而模糊”又是怎样的矛盾呀!
笔者依据以上对文本的解读,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出发,进行了以下教学片段设计:
【片段一】涕泪满怀〓追忆成“幻”——忆生母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一说。
2.想一想:季老先生梦中母亲的面容是怎样的?自读《寻梦》中的句子,请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概括。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幻”的意思。
3.为什么最亲最敬的母亲在季老的梦中却变得模糊了?结合前文理解。(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4.当母亲的面庞变成幻影时,作为儿子会是怎样的心情?出示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引导学生感受“子欲养亲不待”的撕心裂肺的痛。
(1)补充《赋得永久的悔》中的片段: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帮助学生了解“我的愿望”。
(2)补充《赋得永久的悔》中的片段: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帮助学生理解:“终天之恨”。
5.补充说话:一想到母亲,季老的心痛得就如_____。
指导朗读。
【片段二】远离故土 思国成“糊”——思祖国
1.动情地读一读描写思念故国亲人的几则日记,品一品季老对祖国母亲的情感,并从文中找出词语概括。
2.品读11月16日的日记,紧扣“凄凉”和“甜蜜”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和祖国“身远心近”的情感。
设计想象说话:因为想到,季老的心头有些凄凉。然而又想到,心头不觉又涌起一丝甜蜜。
3.品味“糊”字。
(1)出示“糊”的字义:①涂抹,粘合;②粥类;③糊涂,混乱。选择本文中正确的义项。
(2)想一想:季老涂抹在心头的会是些什么呢?那是随时随地的思念和美好的回忆,一层又一层地涂抹在季老的心头,永远也抹不去了。
4.朗读品味。
师:这种思念让人简直不能忍耐。
生:品读11月20日的日记。
师: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生:品读11月28日的日记。
师:万千思绪,浓浓情怀,在凄凉与甜蜜中荡漾开去。
生:品读11月16日的日记。
文本就如一片沃土,需要教师适时播种、施肥才能让其开花、结果,让孩子们在这片沃土上汲取营养。◆(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