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4年《整合视导》栏目的文章,从理论、技术、设计和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在前面三期中,我们从理论方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好课的标准、设计及如何上好课进行了梳理。本期开始,我们将从技术方面入手,试图说清楚当前流行的技术具有哪些特征,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如何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期望能让读者全面了解整合的做法,减少整合的盲目性。
摘要:数字化教室伴随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纷纷建成并已投入使用,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数字化教室的教学功能不断完善,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乏理论阐述,但这些经验和做法推广局限性大,对教学效果改善甚微。为了提高数字化教室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效率,本文重新探讨了数字化教室概念,从技术的角度对其分类,并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建设思路、原则,以期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教室;分类;作用;建设
教育信息化推动传统教室走向现代化、数字化,数字化教室的搭建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能够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以教育改革发展为根本需求、以服务广大师生的教与学为根本任务,从而更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目的。数字化教室强大的功能、特点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它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数字化教室硬件功能的不断完善,教师对相应技术的掌握程度及信息素养成了制约数字化教室发挥更好教学功能的瓶颈,因此对如何建设数字化教室进行一些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教室的概念
数字化教室没有确切的定义,目前对于数字化教室概念的界定,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数字化教室指的是远程双向互动教室,其核心功能是远程接收,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同步接收课堂授课,教师与学生通过视频实现异地交流互动,从而实现现场教学的效果。还可同时自动生成网络课件,供学生在课后随时点播学习,创造出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的条件。第二种观点:数字化教室指数字化革命逐渐渗透到教室中,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到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众多新型的教学工具更多地融入教室,使教学更轻松、直观。
本文提出的数字化教室是相对于没有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介入的传统教室而言,尽管这种教室在硬件搭建上基本普及,但是数字化教室中媒体设备的众多功能在教学中却受到冷遇。
数字化教室的分类及作用
1.数字化教室的分类
以“班班通”提出的10种环境为基础,本文综合其他关于数字化教室的相关材料,将数字化教室总结为28种主要实现形式(如下页表所示)。
数字化教室的分类能够使教师对数字化教室的概念有更加具体的认识,目前教学方式、方法基本没有变革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教室与数字化教室的区别,由于对教室中媒体设备的无视、忽视、轻视,导致教师不会主动思索如何利用媒体设备变革课堂教学,教学设备形同虚设或是大材小用。这既是对教育投入的浪费也是对教育变革的妨碍,与如何改进教育设备的功能相比,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对数字化教室的认识,了解数字化教室的作用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认识指导行为。
2.数字化教室的作用
(1)数字化教室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在传统教室中学生学习内容以教科书为主,容量小、形式单一。利用计算机可以将书本上静态知识内容处理成动态效果,或是将抽象内容以形象的图片或是动画表示,借助电视机或是投影仪、幕布展示给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可以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内容。
支持多样化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进行的多属无意义的机械学习。网络多媒体学习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屏幕切换可以将学生的屏幕传到教师机上,能够实现个别化学习。通过屏幕查看教师能够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及时给与学生指导。
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数字化教室的优势,在数字化教室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能够二次创作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除了直接利用媒体设备实现外,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学习平台自己梳理基础性知识,将课堂时间预留给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实现学习主体地位。在数字化教室中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与教师的互动,教师成为课堂有序进行的组织者,适时通过屏幕切换给予学生指导,学生通过“举手”与教师互动。
(2)数字化教室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支撑教师创造性教学。教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在课外合作学习提供探究的平台,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指引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数字化教室对学生课下学习的辅助间接保障教师有充分时间灵活安排学生课上学习活动。数字化教室基本都配套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及软件,教师可以借此拓展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内容和呈现形式的选择、组织能使课堂教学灵活多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供多维度教学评价。数字化教室中自动跟踪演播系统的控制室通过单向玻璃和隔音手段独立于教师上课教室,在多媒体软件控制系统和音视频数字处理器的支持下,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电子白板、DVD图像等教学素材信息的画面实时、清晰地采集,并通过自动或手动插入编辑、同步记录和网络传输,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提供真实可信的素材信息。
辅助教师专业化发展。每所学校中受到学生热捧的“名师”,还有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们的课堂实录,就是所在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了传承教学风格,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室大量而高效地录制名师的课堂实录,通过存储功能,既及时保存了优质教学资源,也为更广泛的资源共享打下基础。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一方面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需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向本校的、校外的名师学习,通过调取他们的录像即可;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局域网互相听课,通过录播自己一堂课的视频资料为自我纠正奠定基础。 (3)数字化教室对教学管理的作用
提高教学监督效果。教学监督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数字化教室的录播系统,能够有效监督学校常规管理事务,如教师和学生的出勤情况等。录播系统还开发了一些新的功能,可以用于检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课堂互动情况、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情况、教学采用的方法手段等。
提升优质课筛选质量。优质课的评选能够为“公开课”、“示范课”等做准备,理想的评选应该在教学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避免听课者带来的干扰(心理干扰),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是自然、不做作、不弄虚作假的。在数字化教室条件下,为了追求真实,学校可以让听课者不进教室、在事先不通知讲授者的情况下进行“优质课”的评选、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有效提升了优质课筛选的质量。
数字化教室的建设
本文将数字化教室的建设分为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重点探讨的是数字化教室微观层面上的建设,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是数字化教室的建设者,再好的硬件配备搭建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都不能称之为数字化教室。
1.数字化教室建设思路
关于数字化教室建设的阐述很多,但多是从如何配备教学设备、如何管理的角度论述,忽略了建设的核心——教师的作用。数字化教室为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供硬件支撑。但若是一味追求硬件的建设就会本末倒置。建设数字化教室,需要考虑到硬件环境的先进性,而更重要的是考虑硬件环境要契合教学方式、内容。
(1)转变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为现代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系统化理念提供了有效支撑。随着数字化教室应用范围的扩大,我们看到课堂教学内容逐渐丰富,但相比之下教学方式仍以传授式教学为主,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需要教师在现有数字化教室的基础上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掘数字化教室的功能特点,重新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2)熟悉教育设备功能、特点
相比教育理念的转变,熟悉教育设备的功能、特点对建设数字化教室更为重要。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轻视技术的态度,其次了解相关设备功能、特点的方法途径,最后还要做好有效评价媒体使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享优秀整合案例等。教师积极主动了解设备功能、特点,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获得的教学实惠不但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数字化教室功能,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参与能够真正完善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3)以整合信息技术的角度分析学科内容
信息技术不但能改变教学方式,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对学科内容的呈现也做到了优化。目前多数教师都能够利用PPT展示教学内容,但基本是将纸质教材内容以电子形式展现,没有结合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对相应软、硬件功能特点的不了解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对技术、教学内容的了解是有效整合的前提,要求所有教师都掌握教学软件的制作方法不现实,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提供教学资源库的方式,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掌握整合理论,以信息技术的角度重新分析学科内容。
2.数字化教室建设原则
针对目前数字化教室的现状,本文提出数字化教室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避免数字化教室建设者与使用者分离现象。广大教师是数字化教室的实际运用者,应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
避免只重视“硬件”环境的搭建忽略“软件”的建设。教育设备的功能仍在更新进步中,而课堂效果的改善却步履维艰,这种不协调应在建设数字化教室中给予重视、加以解决。
坚持“建设—反馈—建设”循环原则。数字化教室设备的选用、改进需要结合各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调整,确保引进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同时避免铺张浪费。
坚持配套服务到位原则。建设数字化教室意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益,需要学校、教师改进传统测评项目,依据新课标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考查。
总结
数字化教室的建设推广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如何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给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设备组织课堂教学一些启示,期待本文中提到的运用技术的思路,读者能够举一反三将其用于课堂教学,改善数字化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每种设备的功能特点,促进教学变革。
参考文献:
[1]钟永江,王柏松,贺明月.信息技术呼唤新的课程理论——量子课程与教学论[J].Scient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November2012,Volume2,Issue(11):1-7.
[2]钟永江.信息技术环境下好课的标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1):38-40.
摘要:数字化教室伴随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纷纷建成并已投入使用,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数字化教室的教学功能不断完善,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乏理论阐述,但这些经验和做法推广局限性大,对教学效果改善甚微。为了提高数字化教室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效率,本文重新探讨了数字化教室概念,从技术的角度对其分类,并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建设思路、原则,以期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教室;分类;作用;建设
教育信息化推动传统教室走向现代化、数字化,数字化教室的搭建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能够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以教育改革发展为根本需求、以服务广大师生的教与学为根本任务,从而更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目的。数字化教室强大的功能、特点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它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数字化教室硬件功能的不断完善,教师对相应技术的掌握程度及信息素养成了制约数字化教室发挥更好教学功能的瓶颈,因此对如何建设数字化教室进行一些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教室的概念
数字化教室没有确切的定义,目前对于数字化教室概念的界定,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数字化教室指的是远程双向互动教室,其核心功能是远程接收,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同步接收课堂授课,教师与学生通过视频实现异地交流互动,从而实现现场教学的效果。还可同时自动生成网络课件,供学生在课后随时点播学习,创造出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的条件。第二种观点:数字化教室指数字化革命逐渐渗透到教室中,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到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众多新型的教学工具更多地融入教室,使教学更轻松、直观。
本文提出的数字化教室是相对于没有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介入的传统教室而言,尽管这种教室在硬件搭建上基本普及,但是数字化教室中媒体设备的众多功能在教学中却受到冷遇。
数字化教室的分类及作用
1.数字化教室的分类
以“班班通”提出的10种环境为基础,本文综合其他关于数字化教室的相关材料,将数字化教室总结为28种主要实现形式(如下页表所示)。
数字化教室的分类能够使教师对数字化教室的概念有更加具体的认识,目前教学方式、方法基本没有变革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教室与数字化教室的区别,由于对教室中媒体设备的无视、忽视、轻视,导致教师不会主动思索如何利用媒体设备变革课堂教学,教学设备形同虚设或是大材小用。这既是对教育投入的浪费也是对教育变革的妨碍,与如何改进教育设备的功能相比,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对数字化教室的认识,了解数字化教室的作用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认识指导行为。
2.数字化教室的作用
(1)数字化教室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在传统教室中学生学习内容以教科书为主,容量小、形式单一。利用计算机可以将书本上静态知识内容处理成动态效果,或是将抽象内容以形象的图片或是动画表示,借助电视机或是投影仪、幕布展示给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可以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内容。
支持多样化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进行的多属无意义的机械学习。网络多媒体学习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屏幕切换可以将学生的屏幕传到教师机上,能够实现个别化学习。通过屏幕查看教师能够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及时给与学生指导。
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数字化教室的优势,在数字化教室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能够二次创作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除了直接利用媒体设备实现外,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学习平台自己梳理基础性知识,将课堂时间预留给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实现学习主体地位。在数字化教室中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与教师的互动,教师成为课堂有序进行的组织者,适时通过屏幕切换给予学生指导,学生通过“举手”与教师互动。
(2)数字化教室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支撑教师创造性教学。教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在课外合作学习提供探究的平台,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指引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数字化教室对学生课下学习的辅助间接保障教师有充分时间灵活安排学生课上学习活动。数字化教室基本都配套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及软件,教师可以借此拓展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内容和呈现形式的选择、组织能使课堂教学灵活多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供多维度教学评价。数字化教室中自动跟踪演播系统的控制室通过单向玻璃和隔音手段独立于教师上课教室,在多媒体软件控制系统和音视频数字处理器的支持下,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电子白板、DVD图像等教学素材信息的画面实时、清晰地采集,并通过自动或手动插入编辑、同步记录和网络传输,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提供真实可信的素材信息。
辅助教师专业化发展。每所学校中受到学生热捧的“名师”,还有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们的课堂实录,就是所在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了传承教学风格,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室大量而高效地录制名师的课堂实录,通过存储功能,既及时保存了优质教学资源,也为更广泛的资源共享打下基础。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一方面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需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向本校的、校外的名师学习,通过调取他们的录像即可;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局域网互相听课,通过录播自己一堂课的视频资料为自我纠正奠定基础。 (3)数字化教室对教学管理的作用
提高教学监督效果。教学监督是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数字化教室的录播系统,能够有效监督学校常规管理事务,如教师和学生的出勤情况等。录播系统还开发了一些新的功能,可以用于检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课堂互动情况、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情况、教学采用的方法手段等。
提升优质课筛选质量。优质课的评选能够为“公开课”、“示范课”等做准备,理想的评选应该在教学的自然环境中进行,避免听课者带来的干扰(心理干扰),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是自然、不做作、不弄虚作假的。在数字化教室条件下,为了追求真实,学校可以让听课者不进教室、在事先不通知讲授者的情况下进行“优质课”的评选、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有效提升了优质课筛选的质量。
数字化教室的建设
本文将数字化教室的建设分为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重点探讨的是数字化教室微观层面上的建设,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是数字化教室的建设者,再好的硬件配备搭建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都不能称之为数字化教室。
1.数字化教室建设思路
关于数字化教室建设的阐述很多,但多是从如何配备教学设备、如何管理的角度论述,忽略了建设的核心——教师的作用。数字化教室为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提供硬件支撑。但若是一味追求硬件的建设就会本末倒置。建设数字化教室,需要考虑到硬件环境的先进性,而更重要的是考虑硬件环境要契合教学方式、内容。
(1)转变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为现代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系统化理念提供了有效支撑。随着数字化教室应用范围的扩大,我们看到课堂教学内容逐渐丰富,但相比之下教学方式仍以传授式教学为主,改变这种教学现状需要教师在现有数字化教室的基础上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掘数字化教室的功能特点,重新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2)熟悉教育设备功能、特点
相比教育理念的转变,熟悉教育设备的功能、特点对建设数字化教室更为重要。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轻视技术的态度,其次了解相关设备功能、特点的方法途径,最后还要做好有效评价媒体使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享优秀整合案例等。教师积极主动了解设备功能、特点,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获得的教学实惠不但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数字化教室功能,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参与能够真正完善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3)以整合信息技术的角度分析学科内容
信息技术不但能改变教学方式,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对学科内容的呈现也做到了优化。目前多数教师都能够利用PPT展示教学内容,但基本是将纸质教材内容以电子形式展现,没有结合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对相应软、硬件功能特点的不了解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对技术、教学内容的了解是有效整合的前提,要求所有教师都掌握教学软件的制作方法不现实,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提供教学资源库的方式,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掌握整合理论,以信息技术的角度重新分析学科内容。
2.数字化教室建设原则
针对目前数字化教室的现状,本文提出数字化教室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避免数字化教室建设者与使用者分离现象。广大教师是数字化教室的实际运用者,应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
避免只重视“硬件”环境的搭建忽略“软件”的建设。教育设备的功能仍在更新进步中,而课堂效果的改善却步履维艰,这种不协调应在建设数字化教室中给予重视、加以解决。
坚持“建设—反馈—建设”循环原则。数字化教室设备的选用、改进需要结合各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调整,确保引进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同时避免铺张浪费。
坚持配套服务到位原则。建设数字化教室意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益,需要学校、教师改进传统测评项目,依据新课标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考查。
总结
数字化教室的建设推广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如何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给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设备组织课堂教学一些启示,期待本文中提到的运用技术的思路,读者能够举一反三将其用于课堂教学,改善数字化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每种设备的功能特点,促进教学变革。
参考文献:
[1]钟永江,王柏松,贺明月.信息技术呼唤新的课程理论——量子课程与教学论[J].Scient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Technology,November2012,Volume2,Issue(11):1-7.
[2]钟永江.信息技术环境下好课的标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