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与系统性的学科,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的高中生来说,学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很难激起数学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的职高生学习的激情,知识断层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处于不会且不爱学,不爱学更加不会的恶性循环中。多媒体的运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契机,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视听结合,手脑并用,将抽象深奥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事物与感性材料中,化静为动,化无为有,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力,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概念处于基础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采用语言描述概念,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处于死记硬背与机械运用状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丰富的感性材料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获取大量形象直观的感性认知,进而使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基础之上透过现象看本质,概括总结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而形成概念。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深入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得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并不是表面的记忆层次,而是真正理解,这样更利于学生后继学习的展开,更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优势,首先为学生形象展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类椭圆:鸡蛋和橄榄球,水杯倾斜时水面所形成的平面图,天体运行轨道等等,这些素材的选取很具代表性,更能带给学生形象的感知,使学生从实物到平面真切地感知椭圆的形状。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画一画椭圆,学生都能够画出椭圆,但形状大小不一。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椭圆的形状与哪些常量有关呢?然后,我再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动态效果,向学生形象而動态地演示,两定点的距离为定值,将一段绳子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上,动态演示绳子的长度大于与等于定点距离所形成的轨迹。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当绳子的长度大于两定点的距离时所形成的是椭圆,绳子的长度等于两定点的距离时所形成的是圆形。通过这样的动态演示,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与启发下,从而顺利地总结出椭圆的定义。
  二、运用多媒体化解立体几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感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与核心。而高中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空间立体感不强,而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在黑板上画图,尽管也采用了模型,但这并不能很好地突破难点,这是传统立体几何所存在的最大的瓶颈问题。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与动态感,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展现立体几何图形,并不是直接地展现结果,而将其过程动态立体地展现出来,这样更能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与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透彻理解,这样更利于学生更好地展开立体几何的学习。
  (一)关于立体几何中最值问题的求解
  最值问题的求解一直是重要的考点,也是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将立体几何转化为平面几何,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实现由立体几何到平面几何的转化,这样更容易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与形式,从而使学生顺利地找准切入点。如求解一个三棱锥其中一点绕锥体一周的最短距离。拿到题目后,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来解题。此时,我们便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立体几何转化成平面几何,这样学生便可以认识到两点间线段最短,从而找准突破口,由此学会解这一类题目的方法。
  (二)关于不规则几何体体积的求解
  几何体分为规则几何与不规则几何体,对于规则几何体体积的求解非常简单,但是对于不规则几何体体积的求解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们一般采用割补法来进行求解。但是以往在黑板上的画法与讲解并不能将其过程形象展现出来,学生往往是似懂非懂,并不能举一反三,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理解。采用多媒体可以将割与补的过程动态立体地再现出来,从而将不规则几何体转化为规则几何体,从而有效地突破这一难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方法,由会一道题过渡到学会解决这一类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立体感与空间想象能力,这正是学好立体几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与能力。
  总之,多媒体具有强大的教学优势,可以全新的角度来动态直观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再现知识与真理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能力,大力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介绍了振动法设计水泥碎石的过程,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日常施工中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当前新课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重视学校的艺术教育,我们才能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艺术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途径之一。  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标,而是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经典作品的演唱和欣赏来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认真体会,使其内心情感渗透到作曲家所表现的丰富情感世界中,在高
探讨一氧化氮(NO)对二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功能的影响。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2K1C、卡托普利(captopril)、NAME(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和精氨酸组。结果显示:在2K1C组,大鼠手术后4周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主动脉对4Ch的舒张
为探索尾核(caudatenucleus,Cd)是否参与电针及皮层体感运动Ⅰ区(sensorimotorareaⅠofthecerebralcortex,SmⅠ)对束旁核(parafascicularnucleus,Pf)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调节,以及Cd中阿片受体是否参与并通过何种受体参与这一调节,本实验用Cd头部化学毁损及微量注射阿片受体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附属,认为体育就是让学生玩玩,调节一下紧张的心理而已;认为体育教师从事的也就是那种蹦蹦跳跳,“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简单劳动,谈不上什么深奥的科学,难懂的哲理。可想而知,存在这样认识的人当然不会把学校体育摆到应有的位置,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显然也不会有正确的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社会地位和应有的待遇不公平也是必然的了,也就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
音乐是一门高雅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主要因素影响人的内心世界。音乐课是通过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音乐课不仅是一种艺术活动,更是落实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给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带来了和煦的春风,然而,学生喜欢音乐本身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还存在,在音乐课堂中,音乐老师一个人“表演”,缺少学教互动的现象也依然存在。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它凝聚着人类探索生物世界奥秘所获得的科学精华和研究生物世界的科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之间有着辩证的统一关系,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为此,我在生物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尝试,先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
在切断大鼠左侧12、13背根后,观察电刺激(刺激参数为0.8-1.2mA,100Hz,0.5ms,总时程2s)L2背根外同对L3背根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多次刺激L2背根可使L3背根平均放电频率(MDF)逐步增加,增加量与刺激次数中于明显直线正
摘要:作文不能囿于定式,而贵在创造求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选材、命题方式入手,引导学生写实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领学生走创新之路。  关键词:作文 创新 选材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古人曰:“文贵于新。”作文本质上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所谓的作文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指的是带有创新因素的独立写作,并非文学创作。为了学生作文能出“新”出“彩”,笔者在教学上
又一片枯叶落到了苏贝的眼前。“唉,”苏贝喃喃自语道:“已经第四天了。这该死的警察,命运真是捉弄人。”从通风口处收回目光,看了看监狱角落里其他来此避冬的人,他突然萌生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