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成功的历史哲学思考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道路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必然结果,在现实性上是与中国人民的勤奋劳动、创造性工作,与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实事求是适时制定政策、根据形势变化改变和完善政策分不开的。中国道路的成功,除了这些现实的原因之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文化原因,这是中国道路更具哲学意义上形而上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化是一种讲究终极性实体的文化,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深层次文化是建立在一种关系性系统存在的形而上学思考基础上的,而欧洲文化、中东穆斯林文化都是建立在某种单一实体的“始基”“本源”或单一的“神”之上的。在西方,“上帝”是人类的创造者;而在中国,“天”或“帝”实际上是一种统治关系的象征,与民众有着互动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相互依存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性的关于世界的观念赋予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一种特殊的时间观念和历史行为的韧性,因为“关系”是可以调整的,是不断生成变化的。
其他文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面临四个时代之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是如何发展的?中国现阶段应如何回应内外部经济社会格局的转变?中国应如何在发展新起点实现更高远的战略目标?中国话语体系中制度自信的制度内涵究竟是指什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建设、制度保障层面来回应这些"时代之问"。我国为回应"时代之问"而形成的制度安排具有本土性、系统性、操作性和动态性等四个显著特征,并体现出从制度探索到制度定型和成熟的发展过程,以及从实践探索到经验总结和提炼的认识过程。考虑到经济制度对经济
人工智能技术使得认识主体问题成为认识论中的突出问题。它使得人作为认识的唯一主体这一认识论共识受到了挑战,随着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作为认识主体的含义将产生新的变化。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具有认识主体的能力,因此更需要我们关注的认识主体问题还是人机之间的认识论分工问题,而这种分工需要建立在技术可能性受价值可能性统摄的基础之上,有了人是目的的价值视角,就会对机器智能及其对认识主体的技术赋能的方向和限度了然于心,从而让信息技术做它应该做的事情,人则始终将主体地位留给自己。
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的学科一体化趋势,空前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层次优势。在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的整体观照中,我们可以对人工智能发展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现实中引发了人类工作被取代的深层忧虑,而在理论上则折射出人类发展的悖论性处境。只有在人工智能的劳动解放预示中,这些问题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理解。劳动的解放意味着人工智能发展的生存意义挑战,人类将面临生活意义日益严峻的拷问、生存意义的分化和劳动的意义考量。人工智能的发展晓示了人类解放的现实可能性,并将具体通向真正的人类历史。由人类解放的人工
2020年4月2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诞辰150周年。列宁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兼具领袖风采、学者襟怀、战士本色的伟人。我们纪念列宁,是因为我们热爱并坚信他所揭示的科学真理,捍卫并光大他所开创的千秋伟业;我们缅怀列宁,是因为我们崇仰他所诠释的人生真谛,向往他所体现的人生价值。本文作为《列宁画传》纪念版序言,周详地回顾了列宁的人生轨迹和革命实践,深刻地阐明了列宁的辉煌勋业和伟大贡献,完整地论述了列宁的理论成就和思想建树,特别是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同时具体地诠释了列宁在理论研究中显现的鲜明
智能革命将会把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推进到智能文明时代。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智能革命会把人类的生存环境从"技术环境"转向"人文环境",把人机关系从"对立关系"转向"合作关系"。智能革命的深入发展,为人类不断从传统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超越对物的依赖提供了物质前提与实践保障。围绕人机合作关系展开的商业活动会导致第三次商业浪潮,并有可能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路径。智能革命在未来还有可能把人机关系从"合作关系"转向"融合关系",把人类的生存环境从"人文环境
习近平提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念和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理论的发展。其重要渊源之一是列宁关于世界经济及社会主义国家顺应和利用世界经济的论述。社会主义国家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技术和文明成果的论点,是由列宁首先提出的,他还深刻论述了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利用“世界经济”的必然性和具体形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根本观点和方略。
在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新走进列宁最后论著的思想深处,这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特殊意义。本文把列宁的最后论著——三封书信、五篇论文,分成三组,依次进行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考察:第一组是三封书信,中心是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创新问题;第二组是五篇文章的头三篇一《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分别讲的是文化观念、经济制度,总体战略上的改革创新问题;第三组是最后两篇文章一《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宁肯少些,但要好些》,重新又回到党和国家政治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对社会主义必定胜利充满信心,同时他客观地指出,苏俄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他主张采取渐进的、温和的措施使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他领导苏维埃政权实施了对全体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和措施,主张在工业企业实施“计算和监督”的措施,主张在苏俄实施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等。为了保障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他主张强化国家政权的力量和强化劳动纪律。列宁的这些思想在当前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始终是在资本与革命的力量的较量中展开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想发展作出的最卓著贡献,就是分别揭示了资本的逻辑和革命的逻辑,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前景。这是我们研究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思想史语境,也是我们研究列宁辩证法的思想史语境。从这个语境看,列宁的辩证法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革命的逻辑,本质上是革命的辩证法。这个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是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其一,通过对世界历史偶然性的论证,建构了革命辩证法的理论逻辑;其二,通过对认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说明,建
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历程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丰富拓展,开阔了该问题的研究视野和领域,赋予新的任务要求。以此为遵循,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为主线,把握阶段性发展特征,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历程划分为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奠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四个阶段。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