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两篇记游名篇《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从作记对象、体裁、表达方式、写作方法、游山的目的、游山的结果、阐发的哲理、描写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异同之处。
关键词:语文;游记;写作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2 -01
《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这两篇记游名篇,同是出自宋代两位名家巨擘之手。若能联读比较,横向拓展,求同比异,深入探究,必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营养,有裨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先看同的方面。第一,作记对象和体裁相同。两文的作记对象一为褒禅山,一为石钟山,同为“山”,对象相同。就体裁而言,两文都为记游说理性散文,体裁相同。第二,表达方式相同。两文在表达方式上都采用了先叙后议,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的方法。第三,借记游“言志”、“载道”的用心相同。考察两文,均以议理为重心,叙事为铺垫,以“叙事”之名,行“议理”之实。所以,两篇文章都饱有鲜明的思辨色彩的深刻旨归,结尾都作了哲理性的归结与升华,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第四,倡导探索的精神实质相同。王安石由“其文漫灭”的仆碑,指正山名音谬讹误,并推导后世由于古书残缺不全,以讹传讹之事甚多、“何可胜道”,故而强调做学问应当“深思慎取”,并举例充分肯定了古人对自然现象、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往往有得”,也是他们“求思之深”的结果,从而倡导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苏文”比“王文”晚写了30年。他不仅在理论上认同了王安石“深思慎取”的思想,而且在探名过程中还成功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对立统一。同样,《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虽然具有许多联系和共性,但也存在着诸多区别和差异。
一、游山的目的不同
两文虽同写游山,但游山的目的不同。苏轼游山是为探名石钟山命名的原由,他既不同意郦道元的“水石相搏”之说,更怀疑李渤的“以枹叩石”之说。故而亲临实地,探游揭秘,其所游山是有着鲜明的目的指向的。王安石游山,则无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事后对未能“极夫游之乐也”的游山遗憾,耿耿于怀,借题发挥,张扬了一种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
二、阐发的哲理不同
“苏文”借探游溯因,告知人们真知的获取依赖于“耳闻目见”的躬行实践,强调了实践对认知的决定作用,揭示了知和行的辨证关系,表现出对“实践论”的谋合与认同。它启迪人们要想获得真知灼见,了解事物真相,必须不迷信古人,不畏惧艰险,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勤于探求,才能把握事物的实质和本真。而“王文”则启示人们胜境的领略和成功的达成,必须以“志”、“力”、“物”为先决条件,离不开条件的奠基和促成。他更注重对“条件论”的开发与强调。文章启迪人们,要有出众的成就,须立志穷极险远,矢志不渝,“尽志”、“尽力”不懈追求,知难而进,方能深入洞府,领略奇观,无怨无悔矣。
三、游山的结果不同
苏轼偕长子苏迈夜泊绝壁之下深入考察,探明了石钟山命名的真因;纠谬反正,廓清了名实相左的迷雾。这一探游实践和惊喜发现,使他赢得了足一傲睨渔工水师、士大夫、郦元、李渤的值得夸耀的成就,为探游过程画上了完满的句号。王安石游华阳洞,则因后洞“深”、“难”、“奇”、“寒”,“来而记之者少矣”,便随“怠而欲出者”俱出,未能“极夫游之乐也”,留下了深深的悔恨和遗憾。
四、描写的特点不同
同样是描写叙述,苏轼更擅长精彩的描写。文中那段环境描写,绘形绘声,逼真传神,渲染出阴森突兀、凄厉可怖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或惊、或恐,且喜、且谔,别有一番情趣。突出了作者深入“虎穴”,勇于探险,弄明就里的决心。优美的描写流露出文学家的神采和功底。而王安石则以朴实简练的叙述,客观自然的描写,直白无饰的语言,记录了游山实况,先叙后议,先具体后抽象,思想深刻,立意超卓,更具有政治家的简峻与深刻。
五、结构的路向不同
《石钟山记》以“两疑”为发端,以叙描为血肉,以义理为筋骨。《游褒禅山记》则以游山为行踪,以议论相“珠连”,以感悟为归旨。两文在结构路向和内在气脉上是有一定区别的。
六、探游的行为不同
王安石游山,由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就随“怠而欲出者”仓皇回首,未能尽兴领略“其见愈奇”的洞中景致,留下的是“于人为可讥”的笑柄和“在己为有悔”的自责,并由此反思感悟,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有志”、“尽力”不可。而苏轼在探游中则以截然相反的行为取向与王安石所言构成鲜明对比,石钟山不就是“险远”的“非常之观”吗?所见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巨壁怪石,所听是栖鹘“磔磔”有声的凄厉夜鸣和鹳鹤“咳且笑”似的恐怖怪叫。这令人胆颤的环境,决不逊于王安石游历后洞的艰险,但苏轼与苏迈长途“舟行”,暮夜探寻,并未见难而退,遂然遽返。而是克制住了“心动欲还”的恐惧,战胜了自己,坚持探察“噌吰”和“窽坎镗鞳声”与山石的关系,终于探明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
关键词:语文;游记;写作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2 -01
《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这两篇记游名篇,同是出自宋代两位名家巨擘之手。若能联读比较,横向拓展,求同比异,深入探究,必能获取更多的知识营养,有裨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先看同的方面。第一,作记对象和体裁相同。两文的作记对象一为褒禅山,一为石钟山,同为“山”,对象相同。就体裁而言,两文都为记游说理性散文,体裁相同。第二,表达方式相同。两文在表达方式上都采用了先叙后议,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的方法。第三,借记游“言志”、“载道”的用心相同。考察两文,均以议理为重心,叙事为铺垫,以“叙事”之名,行“议理”之实。所以,两篇文章都饱有鲜明的思辨色彩的深刻旨归,结尾都作了哲理性的归结与升华,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第四,倡导探索的精神实质相同。王安石由“其文漫灭”的仆碑,指正山名音谬讹误,并推导后世由于古书残缺不全,以讹传讹之事甚多、“何可胜道”,故而强调做学问应当“深思慎取”,并举例充分肯定了古人对自然现象、客观事物的观察、思考“往往有得”,也是他们“求思之深”的结果,从而倡导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苏文”比“王文”晚写了30年。他不仅在理论上认同了王安石“深思慎取”的思想,而且在探名过程中还成功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对立统一。同样,《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虽然具有许多联系和共性,但也存在着诸多区别和差异。
一、游山的目的不同
两文虽同写游山,但游山的目的不同。苏轼游山是为探名石钟山命名的原由,他既不同意郦道元的“水石相搏”之说,更怀疑李渤的“以枹叩石”之说。故而亲临实地,探游揭秘,其所游山是有着鲜明的目的指向的。王安石游山,则无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事后对未能“极夫游之乐也”的游山遗憾,耿耿于怀,借题发挥,张扬了一种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
二、阐发的哲理不同
“苏文”借探游溯因,告知人们真知的获取依赖于“耳闻目见”的躬行实践,强调了实践对认知的决定作用,揭示了知和行的辨证关系,表现出对“实践论”的谋合与认同。它启迪人们要想获得真知灼见,了解事物真相,必须不迷信古人,不畏惧艰险,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勤于探求,才能把握事物的实质和本真。而“王文”则启示人们胜境的领略和成功的达成,必须以“志”、“力”、“物”为先决条件,离不开条件的奠基和促成。他更注重对“条件论”的开发与强调。文章启迪人们,要有出众的成就,须立志穷极险远,矢志不渝,“尽志”、“尽力”不懈追求,知难而进,方能深入洞府,领略奇观,无怨无悔矣。
三、游山的结果不同
苏轼偕长子苏迈夜泊绝壁之下深入考察,探明了石钟山命名的真因;纠谬反正,廓清了名实相左的迷雾。这一探游实践和惊喜发现,使他赢得了足一傲睨渔工水师、士大夫、郦元、李渤的值得夸耀的成就,为探游过程画上了完满的句号。王安石游华阳洞,则因后洞“深”、“难”、“奇”、“寒”,“来而记之者少矣”,便随“怠而欲出者”俱出,未能“极夫游之乐也”,留下了深深的悔恨和遗憾。
四、描写的特点不同
同样是描写叙述,苏轼更擅长精彩的描写。文中那段环境描写,绘形绘声,逼真传神,渲染出阴森突兀、凄厉可怖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或惊、或恐,且喜、且谔,别有一番情趣。突出了作者深入“虎穴”,勇于探险,弄明就里的决心。优美的描写流露出文学家的神采和功底。而王安石则以朴实简练的叙述,客观自然的描写,直白无饰的语言,记录了游山实况,先叙后议,先具体后抽象,思想深刻,立意超卓,更具有政治家的简峻与深刻。
五、结构的路向不同
《石钟山记》以“两疑”为发端,以叙描为血肉,以义理为筋骨。《游褒禅山记》则以游山为行踪,以议论相“珠连”,以感悟为归旨。两文在结构路向和内在气脉上是有一定区别的。
六、探游的行为不同
王安石游山,由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就随“怠而欲出者”仓皇回首,未能尽兴领略“其见愈奇”的洞中景致,留下的是“于人为可讥”的笑柄和“在己为有悔”的自责,并由此反思感悟,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有志”、“尽力”不可。而苏轼在探游中则以截然相反的行为取向与王安石所言构成鲜明对比,石钟山不就是“险远”的“非常之观”吗?所见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巨壁怪石,所听是栖鹘“磔磔”有声的凄厉夜鸣和鹳鹤“咳且笑”似的恐怖怪叫。这令人胆颤的环境,决不逊于王安石游历后洞的艰险,但苏轼与苏迈长途“舟行”,暮夜探寻,并未见难而退,遂然遽返。而是克制住了“心动欲还”的恐惧,战胜了自己,坚持探察“噌吰”和“窽坎镗鞳声”与山石的关系,终于探明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