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调的训练手段,狭窄的训练空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贫困”的深渊,虽说个性作文、绿色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等一些新兴作文教学的出现,给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作文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因此,如何让作文教学彻底“脱贫”,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我想,如果能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早日住进“两室一厅”,对缓解“贫困”问题定能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作者把作文教学中的“两室一厅”分配方案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素材的积累——“新闻会客室”
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怕的就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窘境,那么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如何强化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呢?为此,我利用每天的“晨会课”时间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新闻会客室”,一方面可以弥补小学生口头作文训练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此来解决小学生书面作文无“材”可写的局面。
“新闻会客室”说话的题材很广,学生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把自己一天的喜、怒、哀、乐和大家分享;可以和同学一起点评校事、国事、天下事;可以和伙伴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电视栏目……让学生在这自由的“房间”里,乐说、敢说、想说。
同时,“新闻会客室”组织形式也非常自由,一般采用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的两种形式,首先是学生根据相同的话题、爱好自由组成若干小组,自由练说;然后是小组交流,评价得失;最后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讲得“绘声绘色”的同学上讲台演讲。在时间上,如果课堂上不够,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说。
通过一阶段的活动,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平时作文中遇到的“无题可写,无话可说”的尴尬问题已大大减少了。因为在“新闻会客室”他们挖掘到了许多书面作文话题的“金矿”。
二、习作指导——“作文餐厅”
我们传统单一的作文指导课,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习作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窘境,也为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我于是开始尝试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开设“作文餐厅”,让学生在这“餐厅”里围起习作的“围裙”,颠起习作的“大勺”,让这些“小小厨师”在“作文快乐,快乐作文”的氛围里学习“烹饪技巧”,向“特级厨师”的称号奋勇进军。
首先,我们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厨房)入手,将一些复杂的写作原理蕴涵在简单的生活(烧菜)之中。我们让小“厨师”认识各种“油、盐、酱、醋”,让学生知道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述在一道“习作大餐”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了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在“习作大餐”上的“点缀效果”,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比喻、拟人等在“习作大餐”里的“滋补功能”……
其次,掌握写作中的“烹饪技巧”,同样的一个习作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接着,老师用投影为同学们展示各种习作的“烹饪技巧”,如可以用日记、书信的形式表达习作素材,也可以用童话、诗歌来表达,甚至可以用剧本、小论文等各种方式来加以表达。
就这样,在我们的“厨师培训班”里,一位位“小小厨师”在潜移默化地学习着各种习作的技巧,在“烹饪习作”的快乐中茁壮成长着……
三、习作修改——“作文会诊室”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垄断了学生习作的修改权——用“居高临下”的语气指出学生作文中种种“病因”。学生参与性较差,直接导致了学生修改积极性不高——草草看一下分数了事,或按老师的“命令”修改习作。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窘况,于是,我尝试在学生中开办了“作文会诊室”。每次学生写作完成以后,我们都把每位学生的作文挂在教室的四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流动的“主治医生”,手拿“病历单”,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地寻找“病人”,记载下他们的“病症”,开出“诊断处方”,为他们“治疗”。当“病人”接到“诊断处方”后,要及时“服药治疗”,如果对“诊断处方”有異议,可及时向“仲裁机构”(由老师和几位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组成)申诉。这样,学生习作修改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
习作“病历单”
病人:刘芳的《我爱雪花》
习作病症:“有的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有的人喜欢芳香四溢的水香花,而我却唯独喜欢晶莹透明的雪花……”
诊断处方:此处不能把雪花和牡丹、水香花作比较,因为雪花不是真正的花。
主治医生:陈德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因此,如何让作文教学彻底“脱贫”,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我想,如果能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早日住进“两室一厅”,对缓解“贫困”问题定能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作者把作文教学中的“两室一厅”分配方案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素材的积累——“新闻会客室”
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怕的就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窘境,那么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如何强化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呢?为此,我利用每天的“晨会课”时间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新闻会客室”,一方面可以弥补小学生口头作文训练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此来解决小学生书面作文无“材”可写的局面。
“新闻会客室”说话的题材很广,学生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把自己一天的喜、怒、哀、乐和大家分享;可以和同学一起点评校事、国事、天下事;可以和伙伴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电视栏目……让学生在这自由的“房间”里,乐说、敢说、想说。
同时,“新闻会客室”组织形式也非常自由,一般采用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的两种形式,首先是学生根据相同的话题、爱好自由组成若干小组,自由练说;然后是小组交流,评价得失;最后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讲得“绘声绘色”的同学上讲台演讲。在时间上,如果课堂上不够,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说。
通过一阶段的活动,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平时作文中遇到的“无题可写,无话可说”的尴尬问题已大大减少了。因为在“新闻会客室”他们挖掘到了许多书面作文话题的“金矿”。
二、习作指导——“作文餐厅”
我们传统单一的作文指导课,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习作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窘境,也为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我于是开始尝试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开设“作文餐厅”,让学生在这“餐厅”里围起习作的“围裙”,颠起习作的“大勺”,让这些“小小厨师”在“作文快乐,快乐作文”的氛围里学习“烹饪技巧”,向“特级厨师”的称号奋勇进军。
首先,我们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厨房)入手,将一些复杂的写作原理蕴涵在简单的生活(烧菜)之中。我们让小“厨师”认识各种“油、盐、酱、醋”,让学生知道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述在一道“习作大餐”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了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在“习作大餐”上的“点缀效果”,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比喻、拟人等在“习作大餐”里的“滋补功能”……
其次,掌握写作中的“烹饪技巧”,同样的一个习作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接着,老师用投影为同学们展示各种习作的“烹饪技巧”,如可以用日记、书信的形式表达习作素材,也可以用童话、诗歌来表达,甚至可以用剧本、小论文等各种方式来加以表达。
就这样,在我们的“厨师培训班”里,一位位“小小厨师”在潜移默化地学习着各种习作的技巧,在“烹饪习作”的快乐中茁壮成长着……
三、习作修改——“作文会诊室”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垄断了学生习作的修改权——用“居高临下”的语气指出学生作文中种种“病因”。学生参与性较差,直接导致了学生修改积极性不高——草草看一下分数了事,或按老师的“命令”修改习作。
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窘况,于是,我尝试在学生中开办了“作文会诊室”。每次学生写作完成以后,我们都把每位学生的作文挂在教室的四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流动的“主治医生”,手拿“病历单”,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地寻找“病人”,记载下他们的“病症”,开出“诊断处方”,为他们“治疗”。当“病人”接到“诊断处方”后,要及时“服药治疗”,如果对“诊断处方”有異议,可及时向“仲裁机构”(由老师和几位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组成)申诉。这样,学生习作修改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
习作“病历单”
病人:刘芳的《我爱雪花》
习作病症:“有的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有的人喜欢芳香四溢的水香花,而我却唯独喜欢晶莹透明的雪花……”
诊断处方:此处不能把雪花和牡丹、水香花作比较,因为雪花不是真正的花。
主治医生:陈德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