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关注后进生
在中国到处都存在对尖子生的崇拜,争夺生源,说到底就是争夺尖子生。这种重视是毫无教育理性的,其目的只在于希望尖子生的应试能力为自己学校在未来的应试中取得应试荣誉。为了尖子生,很多学校不惜重金“购买”尖子生入学,还有很多地方给本地的高考状发大额“奖金”,对尖子生无比崇拜。
在芬兰,根本没有“尖子生”的概念。因为他们基本不考试,即使有少量测试,也决不公开排名,学生成绩一般是保密的,根本不知道谁是“尖子”。在芬兰,最受关注的不是尖子生,而是问题生,也就是“后进生”,学校和老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他们的帮助和培养上,因为芬兰不关心谁是尖子,只关心有没有谁的学习还不合格。
短板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一个木桶的容量关键因素是短板,而学校和班级的短板不正是“后进生”吗?所以芬兰教育始终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后进生身上,而不是尖子生上。看来芬兰教育的巨大成功正是抓住了教育的“短板”。
六、强调合作互助
我国在整个教育界和学校里都引进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变成了“竞争”关系。我们的国人可能因饱受过去“大锅饭”的苦,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但竞争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真正达成教育竞争的良性效应,倒是竞争的负面效果颇多: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是害怕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相互保守和提防,成为办校、教学和学习中的常态,而正面的合作和互助却十分缺乏。
芬兰强调的始终是合作,合作,再合作!互助,互助,再互助!他們的学校之间没有互相竞争和排斥的现象,老师之间,学生之间,经常看到是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和相互帮助。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它难道能适合一切领域吗?芬兰教育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我们自己的实践也证明它是失败的。在笔者看来,我们也该对教育“竞争”说不了吧!(完)
【作者单位:湖南武冈市教科所】
在中国到处都存在对尖子生的崇拜,争夺生源,说到底就是争夺尖子生。这种重视是毫无教育理性的,其目的只在于希望尖子生的应试能力为自己学校在未来的应试中取得应试荣誉。为了尖子生,很多学校不惜重金“购买”尖子生入学,还有很多地方给本地的高考状发大额“奖金”,对尖子生无比崇拜。
在芬兰,根本没有“尖子生”的概念。因为他们基本不考试,即使有少量测试,也决不公开排名,学生成绩一般是保密的,根本不知道谁是“尖子”。在芬兰,最受关注的不是尖子生,而是问题生,也就是“后进生”,学校和老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他们的帮助和培养上,因为芬兰不关心谁是尖子,只关心有没有谁的学习还不合格。
短板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一个木桶的容量关键因素是短板,而学校和班级的短板不正是“后进生”吗?所以芬兰教育始终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后进生身上,而不是尖子生上。看来芬兰教育的巨大成功正是抓住了教育的“短板”。
六、强调合作互助
我国在整个教育界和学校里都引进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变成了“竞争”关系。我们的国人可能因饱受过去“大锅饭”的苦,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但竞争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真正达成教育竞争的良性效应,倒是竞争的负面效果颇多: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是害怕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相互保守和提防,成为办校、教学和学习中的常态,而正面的合作和互助却十分缺乏。
芬兰强调的始终是合作,合作,再合作!互助,互助,再互助!他們的学校之间没有互相竞争和排斥的现象,老师之间,学生之间,经常看到是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和相互帮助。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它难道能适合一切领域吗?芬兰教育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我们自己的实践也证明它是失败的。在笔者看来,我们也该对教育“竞争”说不了吧!(完)
【作者单位:湖南武冈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