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六大特色(下)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yao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关注后进生
  在中国到处都存在对尖子生的崇拜,争夺生源,说到底就是争夺尖子生。这种重视是毫无教育理性的,其目的只在于希望尖子生的应试能力为自己学校在未来的应试中取得应试荣誉。为了尖子生,很多学校不惜重金“购买”尖子生入学,还有很多地方给本地的高考状发大额“奖金”,对尖子生无比崇拜。
  在芬兰,根本没有“尖子生”的概念。因为他们基本不考试,即使有少量测试,也决不公开排名,学生成绩一般是保密的,根本不知道谁是“尖子”。在芬兰,最受关注的不是尖子生,而是问题生,也就是“后进生”,学校和老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他们的帮助和培养上,因为芬兰不关心谁是尖子,只关心有没有谁的学习还不合格。
  短板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一个木桶的容量关键因素是短板,而学校和班级的短板不正是“后进生”吗?所以芬兰教育始终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后进生身上,而不是尖子生上。看来芬兰教育的巨大成功正是抓住了教育的“短板”。
  六、强调合作互助
  我国在整个教育界和学校里都引进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变成了“竞争”关系。我们的国人可能因饱受过去“大锅饭”的苦,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但竞争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真正达成教育竞争的良性效应,倒是竞争的负面效果颇多: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都是害怕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相互保守和提防,成为办校、教学和学习中的常态,而正面的合作和互助却十分缺乏。
  芬兰强调的始终是合作,合作,再合作!互助,互助,再互助!他們的学校之间没有互相竞争和排斥的现象,老师之间,学生之间,经常看到是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和相互帮助。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它难道能适合一切领域吗?芬兰教育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我们自己的实践也证明它是失败的。在笔者看来,我们也该对教育“竞争”说不了吧!(完)
  【作者单位:湖南武冈市教科所】
其他文献
释疑解惑,发现新知,是探索的真谛。笔者从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悟出:教师设疑教材定论和引导学生质疑教材本身的矛盾,是培养学生探索教材的两条基本途径。  一、设疑教材定論  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课标指导下,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解惑、发现,再质疑、再疑惑、再发现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探索教材的主要途径。笔者常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设疑:  1.设疑中心理念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
期刊
三、创设语文活动,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讲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很多时候它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让学生去感悟获得的东西可能更多。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通过活动,自己去体验,去思索,去获得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校一位教师讲的《一面五星红旗》一课令笔者感触颇深。教者知道,课前孩子们对五星红旗的来历不够清楚,对五角星所象征的意义不够了解,对五星红旗应
期刊
从高考考试现状看,高考作文写作大多数达不到语文专家们设想的要求,比较肤浅、单一,表述不清,其原因在于考生的思辨能力、审题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考生在备考时应就这些方面进行突破。  一、重点提升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简要地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如
期刊
二、活动引领,诗意生活  记得有一年学习《牧童》等一组童年诗时,笔者想让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所见》一诗,想不到全班没有一个同学能完整地把诗背出来。相信这种情形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曾出现过,反思其因,与我们平时重“量化”却轻“运用”大有关系。只有让古诗词从文本、课堂中走进学生的生活,同学们才能将其理解、内化。如果能以社团为支点,切切实实地开展一些常规活动,我们的传统文化何愁“养在深闺无人知”“门前冷落
期刊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当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将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这种现象就是“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我
期刊
三、用情境激发课堂求知  无论是课堂气氛的营造,还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突出,都需要学生质疑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以及探究思维的参与,否则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本身特别重视学生探究性,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情境设计中应提出创新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心灵对接,思维碰撞,教师还应努力寻找矛盾激发其求知欲。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就必须在备课时了解学生,开阔思路,精心设计。  在备课《像山那样思考》时,笔者出
期刊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印发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其中明确指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备独立评审能力的可以采取联合评审、委托评审的方式,主体责任由高校承担。高校副教授、教授评审权不应下放至院(系)一级。  今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
期刊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当对此类事件重视起来,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对症下药,积极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和谐、友爱、尊重、平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一、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导致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方方面面,是“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是家庭结构残缺、教师管理失当、媒体负面影响、学生结交
期刊
宋人陳长方《步里客谈》云:“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云:‘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至陈无己云:‘李杜齐名吾岂敢,晚风无树不鸣蝉。’则直不类矣。”  杜甫在《缚鸡行》中写道:“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
期刊
二、以文带言,言文相随  (一)加“时代感”,言古文新  首先,文言文中的“文”容易挖掘出趣味性和思想性,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所以,教师教学时要以“文”为线索贯穿整节课。而学习文言文要从历史角度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审视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只有文言文与自己以及现在生活有关系,学生才能真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