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美学化进程的要求浅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tsang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在纷繁而复杂的初中古诗词教学里,教师与学生都应本着一种原则和目的而展开互动的课堂教学。在此期间的美感的生成更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去实现美感的养成和积淀。因此强调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美学化进程的要求。从而指出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培养教学受众的美感是美学化进程里的关键一环;施教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上必须为美学化进程提供质量保证;诗歌教学美学化的形式是架在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诗歌美学化教学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美学 进程
  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转变教育观念,着眼于师生双方都能从双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收益,着重于建立起民主平等、互亲互爱的师生关系。强调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心情舒畅的古诗词教学氛围。师生双向和谐体验古诗词的活动,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情绪体验。古诗词教学应该成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从而达到一种追求美感与美化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教学受众的美感是美学化进程里的关键一环
  古诗词美学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给学生美感,美的熏陶,感染和体验,从而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古诗词在审美中,是依赖主体学生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学生的能动的审美,没有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古诗词就失去了审美价值。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唤醒学生的审美心态,根据美感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中,当我们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愉悦和满足,进而激起我们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追求美、创造美。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开始让学生把它作为一幅有声图画来欣赏,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然后从这些学生的感知形象启发,让学生想象这幅诗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色彩美。而这一切又笼罩在月光下,别有一番奇丽的朦胧美,既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也有“竹喧”、“莲动”动静相生的动态美,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含蓄美。
  在艺术欣赏和形象思维中,应有情感的参与。“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就得不到精神满足,产生美感。诗人郭小川说:“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是思想,也不是诗。”文学作品美就美在一个“情”字上,它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来表达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生的感情,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方式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感情火花,使学生从作品所表达的外显的或潜在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发生共鸣,产生审美的愉悦。
  在古诗词美感教学操作中,要把握适当时机,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以实现自己设置的审美目标。如在讲授孟郊的《游子吟》时,在屏幕上展示青灯孤月下慈母缝衣,殷殷嘱咐母子离别,异乡望乡思母,残月念子归乡等配乐画面,极其生动的创设了该诗的意境。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想象能力,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深刻的想象,向高层次发展。使学生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二、施教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上必须为美学化进程提供质量保证
  古诗词的精炼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朽的一章。从诗三百,到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饱含感情的作品,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之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其情真挚动人。面对着优秀的文化财产,教师究竟该如何去教好它。因此在古诗词教学里需要教师的提供多种条件和措施来完成美感的教学。
  从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来看,自然人生、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语文教师应自由驰骋,应有开有合,控制适度,收放自如,优化语文古诗词教学,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古诗词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要增强感染力,使学生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一种共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揭示语文的审美性质。要激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并且经过学生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参与,会使学生创造出更深刻的意境。就形式而言,语言文字的畅达与生动本身就是美,表达的灵活多变也是美,至于层次建构的美、抑扬的美、跌宕的美不乏于教材。罗曼.罗兰说:美是到处都有的,缺乏的不是美,而是对美的发现。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教材中捕捉和发掘美育因素,借以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一切都需要语文教师的努力。重视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熏陶感化美的作用重在教者。
  三、诗歌教学美学化的形式是架在教与学之间的桥梁
  要把握走入古诗词教学的方向。诗歌形象的方向。“形象”不外乎三种: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诗人的自我形象。读完一首诗,首先要看它塑造的形象,形象把握住了,感情色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通常的分析角度有分析形象的色彩、动静、指向、强度、虚实等。形象的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体验,一般暧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体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形象的指向性不同和强度大小不同可以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如都是写友情:李白诗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诗为“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堆。”李白选取的形象是“明月”,指向在空中,“向上”给人以飘逸之感;杜甫选取的形象是“滟堆”,指向在水下,“向下”给人以沉郁之慨。形象还常常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需要寻找学习诗歌的语言的途径。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分析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要熟记一些,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分析诗歌的语言应注意诗中的那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等一连串的动词用得十分形象。三个动词从不同的角度诉诸不同的感觉,串连了陡峭的山崖、汹涌的骇浪、滔滔的江流三种形象,集中地突出了古赤壁战场令人惊心动魄地雄奇景象。同时抓住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趋向。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内容很多,常见的分析角度如: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行文构思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采用一句一景的方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采用意象相加的形式;“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前几句围绕“求贤”节节上扬,末句点出不是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等等。
  四、诗歌美学化教学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
  语文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古诗词的学习要求学生真正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进入作品,进入作者的语言,领略作品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引导学生活动的行为,教师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
  参考书目:
  [1]李泽厚《美的历程》2001.3
  [2]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2000.9
  [3]《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解决问题练习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往往教师在布置解决问题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
期刊
连日来,全国两会会场内外,“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成为代表委员、人民群众热议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没有“法外之人”、执行纪律不留“法外之地”的事实,重塑
3月3日,中共铜仁市委党校举行2015年春季开班典礼。市委常委、市委党校校长、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出席并作讲话。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安平主持开学典礼,全市第19期县干班、
在每次作业、考试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遍,或者让学生在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错题的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
期刊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师听着铃声踏入课堂。一节课开始了,教师在教学中,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四十分钟,分分秒秒就在一点一点的流过,当铃声再度响起一节课就宣告结束。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四十分钟算不了什么,可是时间是这世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并在上课时学生人手一份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是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讲授法”或者“讲问法”。“高效教学”不仅要求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轻负担高质量,而且在教学中要能实现多方面的教育任务。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和洋思中学的
[一组数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从来不发表自己意见的占7.5%,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从不认真听别人发言的占8.9%,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说一些跟学习无关的话的占16.58%,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从来不能解决问题的占7.4%,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到不愉快的占27.46%,  不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占19.05%,  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学习帮助不大的占28.22%。  [两段话]  “每
期刊
决策树C4.5算法采用局部贪婪搜索的策略,会增加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在样本有限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分类规则会过于依靠样本,往往造成决策树不能有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分类规则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