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体验数学美感、转变学生心理、让学生体验成功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力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和谐 灵活多变 体验 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要使学生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知识面狭窄,所掌握的信息少,他们认为数学极为抽象、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没有饱满的学习激情。因此,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必要。我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认为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
方面下功夫: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小学升学考试数学考25分,语文考92分。我问他,为什么数学考了这样的分数?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道:“老师不喜欢我。”我看出他与教师的关系不协调,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关心他,主动与他沟通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积极努力,我与他之间的关系十分协调,他的数学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初中毕业中考数学达到了95分。知道成绩后,他专程来我家,感激地说:“老师,没有你的教育,我可能永远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从这句话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会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就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概率”时,课前准备好硬币,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投掷100次,学生通过实践,知道硬币两面所占的概率大约各占50%。我在上“圆柱体和圆锥体侧面积”时,用剪刀将圆柱体和圆锥体剪成长方形和扇形,学生一眼就看出它们的面积。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时,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有困难,我就用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感受。例如:这个图形你能看到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换一个角度看看。我就用粉笔盒堆积起来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就知晓答案。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足,在课堂上我更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研究,我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思路:低起点高要求,面向全体,突出个体。在不知不觉的教学活动中,灵活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三、体验数学美感,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感,体验逻辑的缜密性,体会探究的乐趣,从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之美。如:通过赵州桥、鸟巢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之美;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2:1,这也是一种和谐美;数学公式的简洁、整齐、和谐都能使人产生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上,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维持长久的创新意识。
四、转变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增加,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中,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与一些优秀的同学无法相比。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找学生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明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只要克服缺点,消除不良因素,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提高。经过我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焕发了斗志,最终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低起点高要求,从简单入手,从细微抓起,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次把握好难度、梯度,要善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产生成功的感觉,一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于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同时,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的问题对他们进行重新测试,使他们获得成功,内心泛起无限的喜悦。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双方的距离拉近,思想上不断得到沟通,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培养和激发,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荡漾着一潭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秋水,我们教师应恰到好处地投放一粒石子,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学生前行之路,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数学的海洋中不断地畅游。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2、林兆其编著:《教学优化与评价》,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3
(作者单位:678701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和谐 灵活多变 体验 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要使学生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知识面狭窄,所掌握的信息少,他们认为数学极为抽象、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没有饱满的学习激情。因此,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必要。我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认为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
方面下功夫: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小学升学考试数学考25分,语文考92分。我问他,为什么数学考了这样的分数?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道:“老师不喜欢我。”我看出他与教师的关系不协调,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关心他,主动与他沟通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积极努力,我与他之间的关系十分协调,他的数学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初中毕业中考数学达到了95分。知道成绩后,他专程来我家,感激地说:“老师,没有你的教育,我可能永远失去对数学的兴趣。”从这句话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会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就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概率”时,课前准备好硬币,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投掷100次,学生通过实践,知道硬币两面所占的概率大约各占50%。我在上“圆柱体和圆锥体侧面积”时,用剪刀将圆柱体和圆锥体剪成长方形和扇形,学生一眼就看出它们的面积。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时,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有困难,我就用实物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感受。例如:这个图形你能看到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换一个角度看看。我就用粉笔盒堆积起来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快就知晓答案。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足,在课堂上我更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研究,我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思路:低起点高要求,面向全体,突出个体。在不知不觉的教学活动中,灵活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三、体验数学美感,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感,体验逻辑的缜密性,体会探究的乐趣,从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之美。如:通过赵州桥、鸟巢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之美;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的重心内分中线2:1,这也是一种和谐美;数学公式的简洁、整齐、和谐都能使人产生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上,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维持长久的创新意识。
四、转变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增加,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中,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与一些优秀的同学无法相比。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找学生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明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只要克服缺点,消除不良因素,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提高。经过我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焕发了斗志,最终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低起点高要求,从简单入手,从细微抓起,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次把握好难度、梯度,要善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产生成功的感觉,一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于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同时,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的问题对他们进行重新测试,使他们获得成功,内心泛起无限的喜悦。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双方的距离拉近,思想上不断得到沟通,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培养和激发,并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荡漾着一潭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秋水,我们教师应恰到好处地投放一粒石子,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照亮学生前行之路,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数学的海洋中不断地畅游。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2、林兆其编著:《教学优化与评价》,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3
(作者单位:678701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