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话策略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枯燥、乏味、片面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并且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对话策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多采用教师的单独讲授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感觉到匮乏。而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提起学生对于学习以及阅读的兴趣,在交流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想,得到情感的体验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对话策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忽略个人阅读体验
阅读就本质而言,应当是个人情感的体验,而在高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忽略了个人阅读体验的过程。由于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平和的心态,并且选择正确的书籍,对书籍阅读的过程中在思维上并没有达到一个挖掘的深度,导致其忽视了对文本以及对个人情感的体验和感悟,使得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形式化、依赖化,阅读思考的空间也被逐渐缩小。
(二)忽略与文本的对话
在对话策略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一个对话的尺度,要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够交谈与课文文本无关的内容。有时候在对话策略进行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把握这种适当的尺度,导致谈话的内容无边无际,过分脱离主题,使得大量信息涌入,而过多的信息会混乱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获取重要的知识,也不能够增加他们的印象以及正确的引导其理解阅读的内容。使得其无法达到不断学习的目的,也不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体验阅读和思考环境带来的魅力,而丧失了阅读的本质以及最终目标。
(三)忽略师生对话的深度
采用对话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教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有些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对话的深度不够,导致教师的辅助作用、引导作用不能够凸显而出,而占据了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能够向学生灌输对其有利的能够接受的知识,单一的灌输导致了教师成为整个阅读的主体,使得学生变成教师传授知识的“绿叶”,使得学生并不能够在平等的层面上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使学生变成与教师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形式,并不能够打开他们的思维广度以及贯彻对话策略阅读教学的本质,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不够,而对话策略也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
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如何开展才有利于对话策略教学模式
(一)开放对话过程,增强阅读过程中个人情感的体验
在对话式策略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对话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而不是一纸空谈。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阅读的灵感,延长其对生命以及未知领域探索的长度。教师要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不断为学生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延伸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阅读方式,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合欢树》一文为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导入泰戈尔的诗歌《仿佛》,用此作为一种情境的引入,使得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谈论母亲的性格命题中学生或许会有一些茫然,由于其并没有其切身的体会,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信息不能够完美的理解,对诗人、作者写作的意图也不能够十分深刻的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秋天的怀念》中的些许片段,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情感的铺垫,慢慢地达到其阅读中体验情感的目的。
(二)缩小对话代沟,加强文本的对话
随着学生性格特点以及人生阅历等等个人情况的不同导致其对文章的理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难度差异,由于文化差异等等导致的理解障碍,通常容易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深刻地理解文章写作的用意。但是对于拥有丰富阅读经历的教师来说,其所要做的就是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缩小与文本之间的代沟,通过适当情景的创建,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的意图,调动学生情感的体验就是缩小与文本代沟的重要方法。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教师可以用作者以及作者的作品,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课文以及阅读的材料只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一个工具及载体,其依托的是我们的人文情怀。需要注意的是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需要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视角充分利用对话式教学交流沟通的本质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即可,达到师生之间完美的文本融入。
(三)注重课堂对话的多样性
在进行以对话策略为模式的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课堂对话的多样性。而不以单一、乏味的方式进行,避免对学生的阅读造成障碍,减少其对阅读的兴趣。整个对话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等等,这些过程中都需要带入情感进行理解和深层次的探讨。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文章的内涵。可以多多阅读文章,进行朗诵以及朗读等等类似的情感疏通方式,使学生能够体会文章的情境,对文章能够赋予感情的体验,才能够沉醉于文章,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以及人生感悟和经历当中。
总之,教师需要在对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中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加强其情感的体验过程。
参考文献
[1]梁燕飞.“对话式”阅读教学探微[J].南方论刊,2015(6).
[2]汪峰.把握对话关系实现对话突围[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2).
[3]王滢.对话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10).
[4]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对话策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多采用教师的单独讲授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感觉到匮乏。而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提起学生对于学习以及阅读的兴趣,在交流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想,得到情感的体验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对话策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忽略个人阅读体验
阅读就本质而言,应当是个人情感的体验,而在高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忽略了个人阅读体验的过程。由于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平和的心态,并且选择正确的书籍,对书籍阅读的过程中在思维上并没有达到一个挖掘的深度,导致其忽视了对文本以及对个人情感的体验和感悟,使得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形式化、依赖化,阅读思考的空间也被逐渐缩小。
(二)忽略与文本的对话
在对话策略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一个对话的尺度,要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够交谈与课文文本无关的内容。有时候在对话策略进行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把握这种适当的尺度,导致谈话的内容无边无际,过分脱离主题,使得大量信息涌入,而过多的信息会混乱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获取重要的知识,也不能够增加他们的印象以及正确的引导其理解阅读的内容。使得其无法达到不断学习的目的,也不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体验阅读和思考环境带来的魅力,而丧失了阅读的本质以及最终目标。
(三)忽略师生对话的深度
采用对话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教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有些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对话的深度不够,导致教师的辅助作用、引导作用不能够凸显而出,而占据了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能够向学生灌输对其有利的能够接受的知识,单一的灌输导致了教师成为整个阅读的主体,使得学生变成教师传授知识的“绿叶”,使得学生并不能够在平等的层面上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使学生变成与教师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形式,并不能够打开他们的思维广度以及贯彻对话策略阅读教学的本质,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不够,而对话策略也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
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如何开展才有利于对话策略教学模式
(一)开放对话过程,增强阅读过程中个人情感的体验
在对话式策略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对话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而不是一纸空谈。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阅读的灵感,延长其对生命以及未知领域探索的长度。教师要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不断为学生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延伸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阅读方式,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合欢树》一文为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导入泰戈尔的诗歌《仿佛》,用此作为一种情境的引入,使得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谈论母亲的性格命题中学生或许会有一些茫然,由于其并没有其切身的体会,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信息不能够完美的理解,对诗人、作者写作的意图也不能够十分深刻的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秋天的怀念》中的些许片段,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情感的铺垫,慢慢地达到其阅读中体验情感的目的。
(二)缩小对话代沟,加强文本的对话
随着学生性格特点以及人生阅历等等个人情况的不同导致其对文章的理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难度差异,由于文化差异等等导致的理解障碍,通常容易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深刻地理解文章写作的用意。但是对于拥有丰富阅读经历的教师来说,其所要做的就是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缩小与文本之间的代沟,通过适当情景的创建,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的意图,调动学生情感的体验就是缩小与文本代沟的重要方法。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教师可以用作者以及作者的作品,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课文以及阅读的材料只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一个工具及载体,其依托的是我们的人文情怀。需要注意的是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需要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视角充分利用对话式教学交流沟通的本质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即可,达到师生之间完美的文本融入。
(三)注重课堂对话的多样性
在进行以对话策略为模式的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课堂对话的多样性。而不以单一、乏味的方式进行,避免对学生的阅读造成障碍,减少其对阅读的兴趣。整个对话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等等,这些过程中都需要带入情感进行理解和深层次的探讨。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文章的内涵。可以多多阅读文章,进行朗诵以及朗读等等类似的情感疏通方式,使学生能够体会文章的情境,对文章能够赋予感情的体验,才能够沉醉于文章,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以及人生感悟和经历当中。
总之,教师需要在对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中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加强其情感的体验过程。
参考文献
[1]梁燕飞.“对话式”阅读教学探微[J].南方论刊,2015(6).
[2]汪峰.把握对话关系实现对话突围[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2).
[3]王滢.对话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10).
[4]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