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简算,顾名思义就是用简单的方法合理地进行计算。学习简算的目的是化繁为简,使计算迅速、正确、灵活、合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敲门砖”——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的基础是口算,教师要将口算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从一年级开始,二十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口诀等简单口算,要求学生在理解算理并通过长期训练后能够脱口而出。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运算定律和技巧,如:通过凑整(十、百、千),加减、乘除的互逆关系和求积、商的计算等,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如25×25、73×77这种十位上数相同,个位之和为10的“头同尾合十”的乘法技巧。这里的口算实际上是在进行心算,心口合一,计算一定会又快又准。
熟悉、巧记常用数据,拓展数感内容。除熟悉和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外,如376 624=1000、125×8=1000等,还要对常见的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如3/4=0.75、3/8=0.375等,不仅要理解地记,而且要巧记。我们知道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即0.1=1/10、0.03=3/100、0.173=173/1000……那么,在分数与小数互化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形式,即先将分数的分母变成10、100、1000……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就可顺利地将分数化成小数。由于常用的分数单位很多,在理解记忆时可以成对地巧记:8和125是朋友,1/8=0.125,1/125=0.008;4和25是朋友,1/4=0.25,1/25=0.04……
熟悉定律、性质的由来,提升数感内涵。小学阶段的运算定律、性质,适用于整数、小数和分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与数之间的特征、关系并巧妙地进行合并、分解。如在计算“38×25 76×38-38”时,可以先从意义上分析:25个38和76个38相加后再减去1个38,即(25 76-1)×38=3800。这样,学生在应用分配律时就会避免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学生只有熟悉算理,才能消除见题就算的坏习惯并在解题过程中积极地寻找简算的因素,从而建立良好的简算意识。这样,学生可以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产生乐趣,逐步转变成数据与符号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学习的强者。
二、“照明灯”——强调有效、有趣、有用
用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叙述算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失误。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带着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算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情境:为了保护视力,每隔一段时间,班内同学之间要交换一次座位。交换时,同学们都是带着书包一起交换的,那么,数的交换也必须带着符号一起交换。接着,让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计算“8.37-4.21 1.63-5.79”,即“-4.21”与“ 1.63”交换。所以,原式=8.37 1.63-4.21-5.79=10-10=0。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成对成对地找朋友,如:8×125=1000;4×25=100;0.8×1.25=1……也可以成群成群地找,如:6.8 3.2×1.25×25=6.8 0.8×1.25×4×25=6.8 1×100=106.8。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解题技巧,见到习题就在脑海中形成自成一体的计算网络,不断提高简算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简算是计算中的探索题、发现题,绝不是埋头苦算题,关键是需要去观察、分析,从中发现某一定律的存在、某一个数分解后可以简化运算等。将计算题变成智力游戏题,使学生的兴趣倍增。如222×18 0.8×9990,经观察发现222、9990与111有关系,18和999有公约数9,0.8和9990可以转化为整数相乘,即原式=2×111×2×9 8×999=999×4 999×8=999×12=(1000-1)×12=12000-12=11988。经过多重思维重组后,学生终于得出该题的正确答案。
在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为简算而简算,而是在定律的保证下,使计算简便,从而转变为对数据与符号的研究、联想及实践。如36×2.54 1.8×49.2=18×2×2.54 18×4.92=18×(5.08 4.92)=18×10=180。让学生体验到简算不仅使计算简单,而且使结果精确。又如在学习了《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让学生计算32×25=?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于是32×25=8×(4×25)、32×25=2×25×16、32×25=32×5×5等;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或差),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于是32×25=(30 2)×25=30×25 2×25或者32×25=(40-8)×25=40×25-8×25;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把32缩小到原来的1/4,把25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不变,于是32×25=(32÷4)×(25×4)。学生得到多种的简便算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选择适当的、最容易懂的简便算法进行计算。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让他们从小感受“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登山索”——注重实践应用
学生热爱数学的激情应该由教育者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充分挖掘数学的文化生活底蕴,使数学简算教学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简算就在身边,找到相应的生活情境来呈现,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时,用生活情境来引入:四年级二班准备买校服,冬装每套65元,夏装每套35元,现在一共有44个同学,每个同学要买冬装和夏装各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解答计算,一般分两种情况:65×44 35×44;(65 35)×44。通过比较后得出:65×44 35×44=(65 35)×44。当学生利用这样的生活情境来理解:“两个数分别去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用这两个数的和去乘这一个数”,“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变”便有了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依此提炼出“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通过生活经验验证抽象的运算,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敲门砖”——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的基础是口算,教师要将口算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从一年级开始,二十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口诀等简单口算,要求学生在理解算理并通过长期训练后能够脱口而出。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运算定律和技巧,如:通过凑整(十、百、千),加减、乘除的互逆关系和求积、商的计算等,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如25×25、73×77这种十位上数相同,个位之和为10的“头同尾合十”的乘法技巧。这里的口算实际上是在进行心算,心口合一,计算一定会又快又准。
熟悉、巧记常用数据,拓展数感内容。除熟悉和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外,如376 624=1000、125×8=1000等,还要对常见的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如3/4=0.75、3/8=0.375等,不仅要理解地记,而且要巧记。我们知道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即0.1=1/10、0.03=3/100、0.173=173/1000……那么,在分数与小数互化时,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形式,即先将分数的分母变成10、100、1000……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就可顺利地将分数化成小数。由于常用的分数单位很多,在理解记忆时可以成对地巧记:8和125是朋友,1/8=0.125,1/125=0.008;4和25是朋友,1/4=0.25,1/25=0.04……
熟悉定律、性质的由来,提升数感内涵。小学阶段的运算定律、性质,适用于整数、小数和分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与数之间的特征、关系并巧妙地进行合并、分解。如在计算“38×25 76×38-38”时,可以先从意义上分析:25个38和76个38相加后再减去1个38,即(25 76-1)×38=3800。这样,学生在应用分配律时就会避免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学生只有熟悉算理,才能消除见题就算的坏习惯并在解题过程中积极地寻找简算的因素,从而建立良好的简算意识。这样,学生可以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产生乐趣,逐步转变成数据与符号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学习的强者。
二、“照明灯”——强调有效、有趣、有用
用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叙述算理,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失误。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一课时,为让学生理解“带着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算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情境:为了保护视力,每隔一段时间,班内同学之间要交换一次座位。交换时,同学们都是带着书包一起交换的,那么,数的交换也必须带着符号一起交换。接着,让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计算“8.37-4.21 1.63-5.79”,即“-4.21”与“ 1.63”交换。所以,原式=8.37 1.63-4.21-5.79=10-10=0。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成对成对地找朋友,如:8×125=1000;4×25=100;0.8×1.25=1……也可以成群成群地找,如:6.8 3.2×1.25×25=6.8 0.8×1.25×4×25=6.8 1×100=106.8。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解题技巧,见到习题就在脑海中形成自成一体的计算网络,不断提高简算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简算是计算中的探索题、发现题,绝不是埋头苦算题,关键是需要去观察、分析,从中发现某一定律的存在、某一个数分解后可以简化运算等。将计算题变成智力游戏题,使学生的兴趣倍增。如222×18 0.8×9990,经观察发现222、9990与111有关系,18和999有公约数9,0.8和9990可以转化为整数相乘,即原式=2×111×2×9 8×999=999×4 999×8=999×12=(1000-1)×12=12000-12=11988。经过多重思维重组后,学生终于得出该题的正确答案。
在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为简算而简算,而是在定律的保证下,使计算简便,从而转变为对数据与符号的研究、联想及实践。如36×2.54 1.8×49.2=18×2×2.54 18×4.92=18×(5.08 4.92)=18×10=180。让学生体验到简算不仅使计算简单,而且使结果精确。又如在学习了《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让学生计算32×25=?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于是32×25=8×(4×25)、32×25=2×25×16、32×25=32×5×5等;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或差),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于是32×25=(30 2)×25=30×25 2×25或者32×25=(40-8)×25=40×25-8×25;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把32缩小到原来的1/4,把25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不变,于是32×25=(32÷4)×(25×4)。学生得到多种的简便算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选择适当的、最容易懂的简便算法进行计算。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让他们从小感受“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登山索”——注重实践应用
学生热爱数学的激情应该由教育者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充分挖掘数学的文化生活底蕴,使数学简算教学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简算就在身边,找到相应的生活情境来呈现,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时,用生活情境来引入:四年级二班准备买校服,冬装每套65元,夏装每套35元,现在一共有44个同学,每个同学要买冬装和夏装各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解答计算,一般分两种情况:65×44 35×44;(65 35)×44。通过比较后得出:65×44 35×44=(65 35)×44。当学生利用这样的生活情境来理解:“两个数分别去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用这两个数的和去乘这一个数”,“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变”便有了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依此提炼出“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通过生活经验验证抽象的运算,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