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和学生必须向每一堂课要质量,充分利用课上四十五分钟。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语文是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所教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要做到:1、钻研教材,熟读课文;2、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透课文;4、放开视野,读宽课文。就像常言所说的:“给学生一杯手,教师要有一桶水”。比如作者的背景、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等,教师要心中无疑。另外不仅要对所讲课文清楚明了,还要对相应题材的文章进行相应的了解,教师只有把视野放宽,把课文读宽,才能真正给予学生语文化的东西,而不是平辅直述的语文传递。
只有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细微处着手,从课前的导入,课堂的重难点,乃至课后的总结,都得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会因为我的充分准备而在无形中提高了。
二、善于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提问能触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发问,精心设计问题,使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问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问。一堂课要有几个问题,从何问起,应提前精心构思。在这一点上,教师必须思想明确,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
(二)要有启发性的提问。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课堂提问忌形式单调,缺乏启发性。有的教师一节课上提的问题不少,但你仔细听会发现都是用“这是什么?是不是这样?”之类的形式,丝毫没有变通性,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提问形式要多样、富于变化,从而真正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三)要有深度的提问。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度”即提出的问题应难宜适中,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课堂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
(四)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差生。如果一味的只顾优生而忽视差生,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五)课堂提问应是平等的对话。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
三、指导学法
(一)要指导学生提前预习
教师要达成的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准备是不够的,学生也要准备,学生的准备就是预习。课前预习的方法适用于每门课程,而对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重点、难点,也有了疑难点,这样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的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的被动听有诸多好处。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至于预习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预习前,我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思路的预习,在预习时能找到重点和难点,能带着问题去预习新的知识。
2.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是对新知识初识的一个过程,因此,我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重难点的同时,要把预习中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这样带着问题上课,能使学生更深入学习。
(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上要学会听课,不要一味的记笔记、抄板书,要学会思考,认真分析,要学会归纳,灵活运用,会寻找知识的间的相互联系,领会教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切勿把问题都留在课后。
(三)要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求在课后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四、要提倡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讲得少了,练得少了,会脱离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教不会学生,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是不行的。精讲精练一般是不能量化的。那么,什么叫作精讲精练呢?精讲,是指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追根求源,透彻剖析,适度讲解。精练,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实际水平以科学的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精心设计最具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
五、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
前5~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
六、注重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深入教学研究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后经常性开展教学反思,对自已的课堂实践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既可查找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也可帮助自己深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虽然课堂教学并无定法,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总是生机勃勃……成功教师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把课讲“活”了。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善于总结,不断探索,深入研究,讲究课堂艺术,总能寻觅到适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从而实施高效课堂。
语文是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所教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要做到:1、钻研教材,熟读课文;2、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透课文;4、放开视野,读宽课文。就像常言所说的:“给学生一杯手,教师要有一桶水”。比如作者的背景、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等,教师要心中无疑。另外不仅要对所讲课文清楚明了,还要对相应题材的文章进行相应的了解,教师只有把视野放宽,把课文读宽,才能真正给予学生语文化的东西,而不是平辅直述的语文传递。
只有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细微处着手,从课前的导入,课堂的重难点,乃至课后的总结,都得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会因为我的充分准备而在无形中提高了。
二、善于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提问能触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发问,精心设计问题,使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问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提问。一堂课要有几个问题,从何问起,应提前精心构思。在这一点上,教师必须思想明确,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趣,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
(二)要有启发性的提问。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课堂提问忌形式单调,缺乏启发性。有的教师一节课上提的问题不少,但你仔细听会发现都是用“这是什么?是不是这样?”之类的形式,丝毫没有变通性,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提问形式要多样、富于变化,从而真正激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三)要有深度的提问。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度”即提出的问题应难宜适中,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课堂提问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
(四)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优差生。如果一味的只顾优生而忽视差生,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五)课堂提问应是平等的对话。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
三、指导学法
(一)要指导学生提前预习
教师要达成的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准备是不够的,学生也要准备,学生的准备就是预习。课前预习的方法适用于每门课程,而对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重点、难点,也有了疑难点,这样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的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的被动听有诸多好处。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至于预习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预习前,我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思路的预习,在预习时能找到重点和难点,能带着问题去预习新的知识。
2.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是对新知识初识的一个过程,因此,我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重难点的同时,要把预习中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这样带着问题上课,能使学生更深入学习。
(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上要学会听课,不要一味的记笔记、抄板书,要学会思考,认真分析,要学会归纳,灵活运用,会寻找知识的间的相互联系,领会教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切勿把问题都留在课后。
(三)要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求在课后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四、要提倡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讲得少了,练得少了,会脱离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教不会学生,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是不行的。精讲精练一般是不能量化的。那么,什么叫作精讲精练呢?精讲,是指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追根求源,透彻剖析,适度讲解。精练,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实际水平以科学的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精心设计最具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
五、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
前5~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
六、注重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深入教学研究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后经常性开展教学反思,对自已的课堂实践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既可查找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也可帮助自己深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虽然课堂教学并无定法,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总是生机勃勃……成功教师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把课讲“活”了。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善于总结,不断探索,深入研究,讲究课堂艺术,总能寻觅到适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从而实施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