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专业硕士的求学故事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21日,一批新学生聚在清华大学宏盟楼前。他们中既有各类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也有刚刚毕业、怀揣着记者梦想与新闻理想的大学生,还有在文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公务员。他们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招收的第一批专业硕士,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上学之前,我已在重庆市长寿区广播电视台做了两年记者。从一开始完全的门外汉,到后来一个人扛着索尼150穿梭于各种活动、完成各种任务的记者,由于基层媒体人手不足,赶鸭子上架的采编播都学着完成……我渐渐成长为“多项全能”,也逐渐发现自己的“底气不足”。
  像多数非科班出身的记者一样,我的职业技能完全是进入电视台以后现学现卖。看着编辑改出的稿子,才知道“导语”“配音”“同期声”;自个儿摸索着摄像机向前辈请教,才了解各个部件的用途;守着每天审片过程老师的对话,才明白镜头应该怎样切换、画面怎样拍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短脚,后来渐渐凸显。为什么有的想法在实践后会让新闻看起来逻辑混乱?为什么采访中有的使用套话,有的需要细节?怎样才能让新闻更有深度?
  两年的奋力摸索后,最初的新鲜劲儿渐渐过去,新闻的“模式化”让自己也学会了偷懒,常常只是拿到文件、了解数据、简单采访,就回家组稿去了,写出来的稿子也越来越“油”,越来越缺乏“地气”。
  我意识到,自己需要系统学习,需要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视角了解新闻的本貌,需要在心里树立一个清晰、坚定的新闻之魂。
  带着对自己的不满和对校园的期待,我走进了清华园。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我们可以有层次、有选择地组合自己的课程。公共基础课,要求掌握好英语,对国家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专业基础课,针对新闻传播理论及其研究,要求打好专业基础,了解行业前沿与动态。专业选修课,则根据各自的兴趣和方向,进行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另外,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补充跨学科知识。
  后来,才了解了课程设置的深意。我们的新闻教育分为四个有机环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国际视野。因此,课程设置上,专业的采写编课程只占三分之一。尤其是第一学期,基本上没有专业技能课程。
  这让我们一开始有点不安。一段时间后,才渐渐领会到,专业硕士不是“××技巧培训班”,而是一个为期三年的专业训练平台。首先需要打好基础,扩大知识面,增加内涵。然后牢牢树立好新闻的标准,包括价值观、新闻观,等等。事实上,不管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呈现方式虽不一样,但好新闻的标准则是一致的。技巧是为了把新闻故事讲得更清楚、更生动。但好新闻不是仅从技巧中得来的,而是了解民生、下到基层、贴近百姓、真实感受得来的。
  联想从前的工作经历,同样是走基层、进山村,为什么没有像那些好新闻一样出彩呢?不能归于地方特色不鲜明、山区困苦不突出,而是记者视界、底蕴的问题。同样讲乡村医生,为什么李砚洪的《赤脚医生》可以讲出时代特色而自己却相差甚远?不正是因为自己在历史、政治、现实方面了解不深,缺乏“通识”背景的原因吗?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秉承一代新闻人、已故老院长范敬宜的理想与精神——“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读书学习也要多吃‘五谷杂粮’,少吃‘维生素’”等,体现了一个百年名校对学生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国际视野的期许。
  这以后,我就全面投入了学院的“重塑计划”中。
  首先根据“国际标准”进行重塑。
  全球财经新闻项目(GBJ)是一个全英文教学的项目,课程老师都有国外一流媒体的从业经验。在他们的课上,一致采用“国际标准”。记得在财经新闻写作与编辑课上,老师要求我们运用新学的相关经济指数写篇报道。自以为发挥“专业”素养的“一线记者”,列举了大量数据,进行宏观分析,结果被狠狠打回。
  “故事,故事,我不需要一篇给专业人士看的经济分析,我们需要简单告诉读者现状、影响、趋势的新闻报道。把你的所学所用放到幕后,需要陈列出来的只是故事!”
  Leslie教授和所有外教老师都强调“Tell Story”(讲故事)。因为只有故事才能让人们感兴趣。故事是所有结论的来源,是所有分析的呈现。
  有一次,多媒体报道课的作业是在博客上发表一篇经济形势报道。习惯了“资源共享”和报纸书写的研究生,在网上查找数据资源、搜索相关人士的发言,结果被老师无情地驳回。
  “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哪里?政府发言的出处和链接?民众言论是转载还是你单独采访的,为什么没有标明?”Breiner教授连打三个问号。原来,在国际上,任何一句话如果不注明转载都意味着剽窃,会毁掉记者的职业生涯。网上的报道,更需要注明“原始”出处、核实信息、提供链接,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据×××报道”就可以的。
  这些课程用实打实的例子和贴身指导,阐述着“怎样写好看的新闻”“如何杜绝虚假新闻”等原则和方法。虽然没有分“一二三四”点的总结提升,可是经过这样的锻造,学生怎么可能不“专业”呢?
  然后是强化行业内共同的准则。
  不同的新闻媒体有各自的风格、不同的喜好。而脱离工作单位返回学校所做的,就是跳出本媒体模式的条条框框,重塑新闻媒体本质的、共同遵守和追求的东西。
  我们有一门基础课“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邀请学界业界的专家就各类前沿问题释疑解惑,他们的见解通常都有共通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实践支撑。
  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老师近日给我们上了一堂对外新闻传播的课,其中有一节实践测试。他让我们为新闻发布会的报道选择新闻内容和标题,接着点评剖析了目前国内新闻常见的问题:列数字、图规模、求全求大等。他说,新闻一定要举出最新的事实,而且应该一事一报,而不是面面俱到。“任何general(综合、常规)的稿子都没有内容,我们一定要在这样的稿子里挑出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才是新闻。”
  听课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对比以前写新闻的习惯,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这些来自前沿、来自权威的声音就像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给我重塑了“三观”。
  最后,再从优秀的从业者那里交流学习报道的技巧。
  前不久央视的张泉灵老师来上了一堂课。她讲到自己在汶川地震采访中,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报道。当时,震中汶川的公路没有打通,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电视报道。她心里特别焦急,不知道总体情况如何,不知道那么多新闻里哪些才是重点。于是,她就打电话给家人,问丈夫现在最想了解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公路为什么还修不通?”于是,采访组驱车沿着公路而上,在堵塞点得到了重要的新闻题材。
  联想我们平日的新闻报道,常常在一堆线索和素材面前晕头转向。这时候不妨跳出采访者的角色,想想观众希望了解什么,往往就能得到很好的点子。
  很有意思的是,课后大家问她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大事件的报道机会,她回答说:“因为我身体扛得住。”我们这些电视同行不由深为赞同。
  如今,在清华学习已近一个学期,也渐渐适应了紧张的学业。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校园的树荫下匆匆穿行,看着身边的银杏从金华满冠到叶落枝空,短短数月又似经历久远。不敢妄言新闻的灵魂与核心,只有各位老师对新闻的痴迷、各届学长在岗位的脚踏实地的故事耳濡目染,让自己渐渐褪去浮躁,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严肃、更切身的理解。
  记者是一群适应着时代变化的人,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把“新”事物的真实一面展现给人民群众。记者也是一群“坚守”的人,纵然传播技术更新换代、时代特征千变万化,我们永远守着“事实”的阵地,传播重要的信息。
  张载的“横渠四句”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我们新闻记者在专业技巧和表达手段的内里,也应该是这样的胸襟和使命。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AXW001)]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专业硕士生,重庆市长寿电视台记者)
  编校:赵 亮
其他文献
互联网科技时代,创新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行业和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发展动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创新人才的培养领域,高校的教育正在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
项目管理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可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随着我国变电站技术的日益成熟,已进入到全面建设的新时期。文章将集合项目管理理论
教师的嘴,就好比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进发出知识的溪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语言形式去调动学生,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充分体悟课堂中
土建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管理水平是保证工程高质高量完成的重要前提。现场施工管理作为每一施工工序的质量保障,对于工程建设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堂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猕猴桃是藤蔓型攀援落叶植物,需要搭架栽培。雌雄异株,雄株专一授粉不结果,一般雌雄株配置为8:1,定植后次年有少量植株挂果,第3a进入丰产期。猕猴桃的繁殖方式应用最广的是以毛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