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量程序评价校准模式和样品复融对血糖等26个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精密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系统测量程序对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精密度的影响。

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和9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与日本福冈地区五医院联合会共同组织了3次中日实验室ALT、AST、GGT、ALP、CK、LDH、AMY、ChE、TG、TC、HDL-C、LDL-C、Glu、Cr、BUN、UA、K、Na、Cl、Ca、TP、Alb、TBil、DBil、P、Fe26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结果比对。针对北京航天总医院26个项目的3次数据进行研究:(1)采用吸量管、加样器、稀释配液仪三种移液工具复溶干粉样品,观察不同复溶方式的精密度。(2)采用日本日立公司提供的2个浓度水平(101-Ⅰ,101-Ⅱ)的冻干粉质控品为实验样本,分三个阶段进行实验。每阶段连续测定28 d,观察实验室26个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精密度的变化。第一阶段采用实验室测量程序测定待评价样本;第二阶段26个项目设定为单日二次校准及单日一次校准两种校准周期,规定校准合格标准,统一样品复融条件,再次测定待评价样本;第三阶段GGT、ALP、ChE、TG、Cr、Na、K、CL、ALB采用单日二次校准、其余项目为单日一次校准测定待评价样本,观察各阶段测量结果精密度及变化。(3)以三个阶段各临床化学项目质控结果为基础,分析优化校准模式、样品复融条件后的系统测量程序对精密度改进的作用,采用JSCC质量目标及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评估优化后系统测量程序后的精密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4)采用配对T检验判断第二阶段优化系统测量程序后测量结果精密度与第一阶段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精密度改善的效果;判断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测量结果精密度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优化后的系统测量程序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密度。

结果

(1)吸量管、加样器、稀释配液仪复溶校准品的精密度分别为0.56%、0.10%、0.01%。(2)第一阶段ALT、AST、GGT、ALP、CK、LDH、AMY、ChE、TG、TC、HDL-C、LDL-C、Glu、Cr、BUN、UA、K、Na、Cl、Ca、TP、Alb、TBil、DBil、P、Fe项目101-Ⅰ、101-Ⅱ样本精密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99%~10.5%/0.91%~7.03%;第二阶段各项目101-Ⅰ、101-Ⅱ样本精密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66%~8.81%/0.66%~4.28%;第三阶段各项目101-Ⅰ、101-Ⅱ样本精密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60%~3.91%/0.73%~3.39%。(3)第一阶段101-Ⅰ、101-Ⅱ样本测量精密度JSCC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73%/80%,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80%/88%;第二阶段101-Ⅰ、101-Ⅱ样本测量精密度JSCC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88%/100%,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100%/100%;第三阶段101-Ⅰ、101-Ⅱ样本测量精密度JSCC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96%/100%,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96%/100%。(4)三阶段测量结果精密度比较:第二阶段精密度与第一阶段101-Ⅰ、101-Ⅱ均有统计学差异;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精密度101-Ⅰ、101-Ⅱ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稀释配液仪复溶干粉样品的精密度优于其他两种;(2)改进校准模式、样品复融可使26个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精密度下降超过50%,明显改进各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的精密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149-154)

其他文献
目的以CLSI-MM18A(病原菌DNA测序鉴定的解释指南)推荐的RPOB(利福平耐药)基因为参考标准,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和分型的水平的能力。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6年从临床分离的不同感染部位的55株NTM菌株,利用RPOB进行管家基因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同时利用MALDI-TOF MS技术对菌株进行鉴
目的探讨低色素性贫血对正常的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至6月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建立生育档案的10~28周、空腹血糖(GLU)水平均正常的妊娠期妇女647例(其中血红蛋白Hb≥110 g/L 292例,血红蛋白Hb<110 g/L 355例),根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将选取的647例妊娠期妇女分为两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TEMs占CD14+CD16+单核细胞百分比在AFP阴性及肿瘤体积≤3 cm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癌组82例、肝硬化(LC)组2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8名和健康对照(NC)组31例外周血TEMs占CD14+CD16+单核细胞百分比,同时采用美国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血浆AFP水平。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
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NDD)是一组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功能不完善、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NDD与遗传缺陷密切相关,近几年来,随着染色体芯片分析、靶向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等高通量分子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NDD分子诊断率显著提高。鉴于NDD的高度遗传异质性和表型高可变性,在NDD的分子诊断工作中须灵活发挥各种分子诊断技术的优势、形成相应的标准化检测流程。在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的
目的研究海口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基因型构成,探讨利用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斑为标本进行新生儿地贫群体筛查的方法。方法实证研究的方式,2016年1至12月,采用机械抽样法,每日抽取25%~50%海口市30家医院出生的海口市户籍新生儿足跟血滤纸干血斑标本,总计6 864份,行血红蛋白电泳,电泳实验结果异常标本,召回新生儿抽血,再行地贫基因检测,汇总数据分析滤纸干血斑标本行新生儿地贫群体筛查的可行
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涉及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基因组学、出生缺陷等的基因检测在医学实验室普遍开展,下一代测序技术、数字PCR技术也得到及时应用,临床医疗决策对分子诊断的依赖度高,对分子检测结果准确性的要求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然而随着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及行业快速扩张,分子诊断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其质量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值得医学实验室及监管部门重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85-87
期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 (MICA)基因多态性在海南汉族、黎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自海南省五指山市、陵水县、琼中县、白沙县、乐东县、昌江县、东方市、海口市就诊的,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汉族、黎族T1DM患者各55例及健康体检者各55名(其中汉族T1D
目的探讨产前BoBs(BACs-on-Beads™)技术在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诊断的1 486份羊水标本以及临床表型疑似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患者血液样本8份,同时进行产前BoBs技术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检测,BoBs阳性结果进行SNP芯片检测。结果BoBs技术检测出1例DiGeorge综合征,3例22q11微重复
目的建立临床实验室生化免疫自动审核系统,以提高检验报告核发效率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AUTO-10A指南流程框架和ISO15189:2012认可准则要求,制定自动审核规则,以自动化流水线中间体软件为核心,整合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S)各功能模块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系列硬件、软件和医院信息系统(HIS),搭建生化免疫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共设定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