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系统测量程序对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精密度的影响。
方法2009年6月、2010年6月和9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与日本福冈地区五医院联合会共同组织了3次中日实验室ALT、AST、GGT、ALP、CK、LDH、AMY、ChE、TG、TC、HDL-C、LDL-C、Glu、Cr、BUN、UA、K、Na、Cl、Ca、TP、Alb、TBil、DBil、P、Fe26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结果比对。针对北京航天总医院26个项目的3次数据进行研究:(1)采用吸量管、加样器、稀释配液仪三种移液工具复溶干粉样品,观察不同复溶方式的精密度。(2)采用日本日立公司提供的2个浓度水平(101-Ⅰ,101-Ⅱ)的冻干粉质控品为实验样本,分三个阶段进行实验。每阶段连续测定28 d,观察实验室26个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精密度的变化。第一阶段采用实验室测量程序测定待评价样本;第二阶段26个项目设定为单日二次校准及单日一次校准两种校准周期,规定校准合格标准,统一样品复融条件,再次测定待评价样本;第三阶段GGT、ALP、ChE、TG、Cr、Na、K、CL、ALB采用单日二次校准、其余项目为单日一次校准测定待评价样本,观察各阶段测量结果精密度及变化。(3)以三个阶段各临床化学项目质控结果为基础,分析优化校准模式、样品复融条件后的系统测量程序对精密度改进的作用,采用JSCC质量目标及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评估优化后系统测量程序后的精密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4)采用配对T检验判断第二阶段优化系统测量程序后测量结果精密度与第一阶段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精密度改善的效果;判断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测量结果精密度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优化后的系统测量程序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密度。
结果(1)吸量管、加样器、稀释配液仪复溶校准品的精密度分别为0.56%、0.10%、0.01%。(2)第一阶段ALT、AST、GGT、ALP、CK、LDH、AMY、ChE、TG、TC、HDL-C、LDL-C、Glu、Cr、BUN、UA、K、Na、Cl、Ca、TP、Alb、TBil、DBil、P、Fe项目101-Ⅰ、101-Ⅱ样本精密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99%~10.5%/0.91%~7.03%;第二阶段各项目101-Ⅰ、101-Ⅱ样本精密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66%~8.81%/0.66%~4.28%;第三阶段各项目101-Ⅰ、101-Ⅱ样本精密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60%~3.91%/0.73%~3.39%。(3)第一阶段101-Ⅰ、101-Ⅱ样本测量精密度JSCC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73%/80%,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80%/88%;第二阶段101-Ⅰ、101-Ⅱ样本测量精密度JSCC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88%/100%,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100%/100%;第三阶段101-Ⅰ、101-Ⅱ样本测量精密度JSCC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96%/100%,卫生行业标准质量目标符合率分别为96%/100%。(4)三阶段测量结果精密度比较:第二阶段精密度与第一阶段101-Ⅰ、101-Ⅱ均有统计学差异;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精密度101-Ⅰ、101-Ⅱ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1)稀释配液仪复溶干粉样品的精密度优于其他两种;(2)改进校准模式、样品复融可使26个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精密度下降超过50%,明显改进各临床生化项目测量结果的精密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