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不仅是提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件、视频和评价等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实效;评价;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25-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激發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怎样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呢?
一、巧用课件,激发阅读兴趣
理解词语是阅读文章的关键。在学习课文时,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的词语。如果不解决,它们就会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为此,我巧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像清晰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辅助他们理解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桥》这篇课文,叙述了老汉在咆哮的洪水中奋不顾身地抢救村民,最后自己和儿子却都被洪水吞没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理解“咆哮”这个词的意思,我用课件出示:狂风怒吼,暴雨倾盆,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这样,使学生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准确地理解“咆哮”这个词在本课中的意思。看完,学生纷纷说出“山洪咆哮”“狮子咆哮”“海浪咆哮”“黄河咆哮”等词语。这样,加深了对学生“咆哮”这个词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观看视频,提高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利用视频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课前预习,理解生字新词,初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同时,还让他们课外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但是,由于历史久远,仅从文字去解读,他们感受不到祖国遭受的耻辱,没有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上课时,首先,我通过视频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学生亲眼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同时了解先秦时代的青铜器,使他们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瑰宝,是建筑精华。就在他们情绪高涨的时候,我关掉视频,引导他们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掠夺”“毁坏”“烧毁”等词语,他们体会到侵略者的残暴。接着,我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片段,让学生亲眼看到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三、重视评价,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从心理角度说,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愉悦他们的身心,使他们乐于学习。
(一)注重朗读评价
阅读的方法很多,有默读、朗读,精读、略读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品味语言、培养语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体会文本丰富的内涵以及情感。因此,我很注重朗读评价。例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时,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的时候,他声音很低沉,眼里噙着泪水。我对他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你读得很有感情,能把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都读出来了。”其他学生听到这样的激励评价后,纷纷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希望自己也能得到教师的表扬。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有效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二)注重课外阅读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必须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小学生背诵古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实,很多课外读物是与课堂所学的内容是相通的,有些课外读物是课内文本的延伸。因此,我重视课内知识与课外读物相结合,引领学生读好书。例如,学习《卡罗纳》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指导他们如何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文段、如何写读后感。看完这本书,我检查孩子们的读书笔记,并做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读课外书的乐趣。
阅读不仅让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还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阅读动机往往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亮点,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阅读教学;实效;评价;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25-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激發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怎样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呢?
一、巧用课件,激发阅读兴趣
理解词语是阅读文章的关键。在学习课文时,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的词语。如果不解决,它们就会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为此,我巧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像清晰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辅助他们理解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桥》这篇课文,叙述了老汉在咆哮的洪水中奋不顾身地抢救村民,最后自己和儿子却都被洪水吞没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理解“咆哮”这个词的意思,我用课件出示:狂风怒吼,暴雨倾盆,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这样,使学生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准确地理解“咆哮”这个词在本课中的意思。看完,学生纷纷说出“山洪咆哮”“狮子咆哮”“海浪咆哮”“黄河咆哮”等词语。这样,加深了对学生“咆哮”这个词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观看视频,提高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利用视频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课前预习,理解生字新词,初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同时,还让他们课外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但是,由于历史久远,仅从文字去解读,他们感受不到祖国遭受的耻辱,没有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上课时,首先,我通过视频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学生亲眼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同时了解先秦时代的青铜器,使他们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瑰宝,是建筑精华。就在他们情绪高涨的时候,我关掉视频,引导他们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掠夺”“毁坏”“烧毁”等词语,他们体会到侵略者的残暴。接着,我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片段,让学生亲眼看到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三、重视评价,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从心理角度说,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愉悦他们的身心,使他们乐于学习。
(一)注重朗读评价
阅读的方法很多,有默读、朗读,精读、略读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品味语言、培养语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体会文本丰富的内涵以及情感。因此,我很注重朗读评价。例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时,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的时候,他声音很低沉,眼里噙着泪水。我对他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你读得很有感情,能把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都读出来了。”其他学生听到这样的激励评价后,纷纷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希望自己也能得到教师的表扬。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有效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二)注重课外阅读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必须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小学生背诵古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实,很多课外读物是与课堂所学的内容是相通的,有些课外读物是课内文本的延伸。因此,我重视课内知识与课外读物相结合,引领学生读好书。例如,学习《卡罗纳》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指导他们如何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文段、如何写读后感。看完这本书,我检查孩子们的读书笔记,并做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读课外书的乐趣。
阅读不仅让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还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阅读动机往往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亮点,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