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不使用导课艺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花未眠》这篇文章中,作者借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未眠之花格外美丽这件事,说明“自然美是无限的,人发现美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个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述了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的观点。我在讲这一课的时候,还是按照老习惯,不用导入,一上课就直接分析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太难理解,尤其是由花未眠这种现象反映出一种关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关系的文艺理论,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在分析课文时,我列举了大量事例,努力创设情境,但学生还是理解不了。我只好不让学生活动,用“讲授法”总算把这堂课讲完了,但是,学生们昏昏沉沉,效果很差。
下课后,听课的老师们帮我分析了这堂课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导入环节做得不好。
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专著。其中有一本韦志成主编的《语文教学艺术论》。这本书中对新课的导入做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论述。其中有几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比如“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又如:“开讲,起着对整堂课‘定向’的作用。……犹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又好像下棋,第一着的出动,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输赢。”书中还讲到,语文课的开讲“对学生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看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边研读这些专著,一边在课堂上实践刚刚学到的理论。每堂课我都注意课前的导入环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不同的导课,带来不同的效果
1.故事导入法
比如我在讲《未有天才之前》一文时,用《伤仲永》的故事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讲这节课时,我先用投影打出《伤仲永》课文中的几幅插图,让学生简述这个故事。然后提问学生:“小时候,方仲永是一个神童,可是长大后却变成一个极其平庸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用《伤仲永》课文中的语言回答“其父不使学”,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其父不使学’也就是说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方仲永被迫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所以,他就从一个神童变成了后来极其平庸的一个人。假如一棵小树,是极稀有的品种,非常茁壮挺拔。但是主人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把它连根拔起,双手捧着四处向人夸赞。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棵小树会怎么样?”“死了。”我紧接着说:“是的,这棵小树会很快死去。其实方仲永就像这棵小树一样,离开了生长天才的泥土,是不会成长为天才的。关于天才和泥土,鲁迅先生曾做过一次非常有名的演讲《未有天才之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样导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节课高潮迭起,非常成功。
2.图画提示法
即用展示图画的形式让学生得到直观印象,激发学生求知欲,提示学生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为学好课文营造愉快的心境。
如教《鱼我所欲也》,正确评价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是本文的重点难点。我这样设计导入:先用投影仪显示两幅画面,一幅是某儿童落水,岸上一儿童向围观者求救,有人却道:救人可以,可是谁给钱呢?另一幅也是某儿童落水,一人纵身跳入水中,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显然这是两幅对比的画面,贴近现实生活,学生看得懂,热情很高,兴趣正浓时,再及时追问:在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上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做法呢?学生齐答:“舍生取义!”“对。那么,这里的‘义’应谈怎样理解呢?不同时期对‘义’的理解不同,最早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主张的是孟子,孟子是怎样阐述的呢?现在我们共同学习《鱼我所欲也》正确理解并评价孟子的‘舍生取义’观点。”这段导入语提示了学习本课的重点,又设置了悬念:1.对孟子所取之“义”如何理解、评价?2.不同时期人们所取之“义”有何不同?具有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净化学生心灵等多重作用,在“意美”、“形美”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理解得透彻。
实践证明,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动一发而牵全身之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才能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让学生的创造力尽情发挥。所以,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堂课的成败,必须加以重视。
一、不使用导课艺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花未眠》这篇文章中,作者借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未眠之花格外美丽这件事,说明“自然美是无限的,人发现美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个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述了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的观点。我在讲这一课的时候,还是按照老习惯,不用导入,一上课就直接分析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太难理解,尤其是由花未眠这种现象反映出一种关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关系的文艺理论,这一点,学生很难理解。在分析课文时,我列举了大量事例,努力创设情境,但学生还是理解不了。我只好不让学生活动,用“讲授法”总算把这堂课讲完了,但是,学生们昏昏沉沉,效果很差。
下课后,听课的老师们帮我分析了这堂课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导入环节做得不好。
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专著。其中有一本韦志成主编的《语文教学艺术论》。这本书中对新课的导入做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论述。其中有几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比如“开讲,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又如:“开讲,起着对整堂课‘定向’的作用。……犹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又好像下棋,第一着的出动,直接关系到全局的输赢。”书中还讲到,语文课的开讲“对学生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看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边研读这些专著,一边在课堂上实践刚刚学到的理论。每堂课我都注意课前的导入环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不同的导课,带来不同的效果
1.故事导入法
比如我在讲《未有天才之前》一文时,用《伤仲永》的故事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讲这节课时,我先用投影打出《伤仲永》课文中的几幅插图,让学生简述这个故事。然后提问学生:“小时候,方仲永是一个神童,可是长大后却变成一个极其平庸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用《伤仲永》课文中的语言回答“其父不使学”,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其父不使学’也就是说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方仲永被迫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所以,他就从一个神童变成了后来极其平庸的一个人。假如一棵小树,是极稀有的品种,非常茁壮挺拔。但是主人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把它连根拔起,双手捧着四处向人夸赞。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棵小树会怎么样?”“死了。”我紧接着说:“是的,这棵小树会很快死去。其实方仲永就像这棵小树一样,离开了生长天才的泥土,是不会成长为天才的。关于天才和泥土,鲁迅先生曾做过一次非常有名的演讲《未有天才之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样导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节课高潮迭起,非常成功。
2.图画提示法
即用展示图画的形式让学生得到直观印象,激发学生求知欲,提示学生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为学好课文营造愉快的心境。
如教《鱼我所欲也》,正确评价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是本文的重点难点。我这样设计导入:先用投影仪显示两幅画面,一幅是某儿童落水,岸上一儿童向围观者求救,有人却道:救人可以,可是谁给钱呢?另一幅也是某儿童落水,一人纵身跳入水中,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显然这是两幅对比的画面,贴近现实生活,学生看得懂,热情很高,兴趣正浓时,再及时追问:在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上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做法呢?学生齐答:“舍生取义!”“对。那么,这里的‘义’应谈怎样理解呢?不同时期对‘义’的理解不同,最早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主张的是孟子,孟子是怎样阐述的呢?现在我们共同学习《鱼我所欲也》正确理解并评价孟子的‘舍生取义’观点。”这段导入语提示了学习本课的重点,又设置了悬念:1.对孟子所取之“义”如何理解、评价?2.不同时期人们所取之“义”有何不同?具有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净化学生心灵等多重作用,在“意美”、“形美”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理解得透彻。
实践证明,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动一发而牵全身之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才能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让学生的创造力尽情发挥。所以,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堂课的成败,必须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