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学生从中并不能感觉到乐趣,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着应用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应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创设的原则以及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也会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这对教师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 “问题情景”介绍
这里的“问题”不同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前者包括后者;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以及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各种疑问等等。“问题情景”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正确的人生观;终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学的能力.前两条的培养都要涉及到情感问题;培养情感要靠各种“情景”的设置,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情景教学”的原因。“问题情景”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
2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应用的作用
首先,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会想要得到答案,而教师不会直接主动的告知答案,学生只能够通过自己探寻,研究,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会大大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科就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其次,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积极思考,有些是一些看似简单,但是却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学生会感兴趣,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长期如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会有所提升,即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生也会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问题,这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也有积极的作用;再次,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符合教学课改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讲解数学理论知识,然后选择一些例题让学生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会显得非常被动,对教师的依赖性也非常大,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创设问题教学方法,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知识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习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听课,所学到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记忆更牢固;最后,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分析、研究,而在这过程中,学生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此时学生如果轻易的放弃自然面临着失败,但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可有可能就会成功,这一过程,学生的心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从最初的茫然、放弃、自卑到喜悦,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会得到良好的结果,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3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创设的原则
首先,创设问题时,语言要具体,不能出现歧义,也不能模糊不清,切忌大话空话;其次,创设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随意创设,通常情况下,创设的问题都是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再次,遵循启发式原则,问题的创设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背景、生活环境,通过启发之后,学生能够解答问题;第四,创设问题既要有新意,又要有趣味性,因为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强,但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借助新鲜事物来创设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不必再预先组织课堂;第五,创设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如果非常容易就能得到答案,久而久之,就会认为数学学习非常简单,继而不认真学习。因此问题设置定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这种挑战性应该符合学生特点,不能超越学生的心智。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答案,会非常有成就感,对数学学习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4 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的方法
4.1 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4.2 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有些数学概念是旧有概念的扩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概念的扩充规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其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
4.3 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引发猜想并验证,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4.4 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4.5 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要想充分的发挥出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要重点对情境问题进行设计,既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掌握创设问题的难易程度。
参考文献
[1]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9).
[2]林黎珍.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数学探究需求[J].才智,2009(24).
[3]谢明初.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9(8).
[4]郑璘玲.走出“情境教学”的误区[J].教育科学论坛,2009(5).
[5]洪美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也会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这对教师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 “问题情景”介绍
这里的“问题”不同于“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前者包括后者;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以及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各种疑问等等。“问题情景”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正确的人生观;终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自学的能力.前两条的培养都要涉及到情感问题;培养情感要靠各种“情景”的设置,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关注“情景教学”的原因。“问题情景”是数学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
2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应用的作用
首先,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会想要得到答案,而教师不会直接主动的告知答案,学生只能够通过自己探寻,研究,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会大大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科就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其次,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积极思考,有些是一些看似简单,但是却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学生会感兴趣,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长期如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会有所提升,即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生也会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问题,这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也有积极的作用;再次,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符合教学课改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讲解数学理论知识,然后选择一些例题让学生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会显得非常被动,对教师的依赖性也非常大,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创设问题教学方法,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知识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习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听课,所学到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记忆更牢固;最后,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分析、研究,而在这过程中,学生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此时学生如果轻易的放弃自然面临着失败,但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可有可能就会成功,这一过程,学生的心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从最初的茫然、放弃、自卑到喜悦,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会得到良好的结果,这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3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创设的原则
首先,创设问题时,语言要具体,不能出现歧义,也不能模糊不清,切忌大话空话;其次,创设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随意创设,通常情况下,创设的问题都是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再次,遵循启发式原则,问题的创设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背景、生活环境,通过启发之后,学生能够解答问题;第四,创设问题既要有新意,又要有趣味性,因为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强,但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借助新鲜事物来创设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不必再预先组织课堂;第五,创设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能过于简单,学生如果非常容易就能得到答案,久而久之,就会认为数学学习非常简单,继而不认真学习。因此问题设置定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这种挑战性应该符合学生特点,不能超越学生的心智。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答案,会非常有成就感,对数学学习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4 创设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的方法
4.1 利用学生熟悉的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先引导学生研究已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景,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4.2 利用已有相关概念的比较,创设归纳发现的问题情景有些数学概念是旧有概念的扩充,若能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概念的扩充规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景创设,其关键是揭示出相关概念的扩充发展的背景及其规律,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概念。
4.3 利用相关数学概念,创设引发猜想的问题情景许多数学概念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引发猜想并验证,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4.4 利用所知的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问题情景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要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4.5 通过学生实验,创设观察、发现的问题情景有些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自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要想充分的发挥出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要重点对情境问题进行设计,既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掌握创设问题的难易程度。
参考文献
[1]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9).
[2]林黎珍.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数学探究需求[J].才智,2009(24).
[3]谢明初.情境认知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9(8).
[4]郑璘玲.走出“情境教学”的误区[J].教育科学论坛,2009(5).
[5]洪美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