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施工企业本身的利益。所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体会,在本文分析了质量管理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建筑施工的特殊性
建筑的施工是建筑物的形成过程,施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同时,因为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过程极其复杂,任何条件的不足或变化都会对建筑产品造成影响,甚至发生质量事故。同时,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时不可能实行退换或者退款等方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
1.2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决定了企业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等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具备了优良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同时又需要有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1.3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所承担的工程可能在结构上就更为复杂,在功能上更为特殊,在装修上更为新颖,从而促使了生产技术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也必须更为先进,而技术管理上也要求更高,所以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充分的技术准备措施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地对照审阅,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一起进行细致的会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技术交底,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2.2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材料的控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材料的采购关:工程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因此材料的采购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好进场验收、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的场地。对于到场材料,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发放、使用材料。对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数量等要精心测算,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材料的检测关:现阶段我国的建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对按规定要求检测的材料,必须进行现场取样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对没有要求取样检测的材料,则查验产品的合格证书或质量保证书。确保“三无产品”以及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材料的使用关: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同样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我们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的仓库或者场地等条件,用以确保它有一个良好的外界因素。而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材料的是使用,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施工使用的实验仪器,或者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没问题。
2.3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
参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是整个工程质量优劣的最关键因素。现在不少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启用职业素质较低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的技术人员连对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最基础的常识也不懂,就匆忙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了一些正负钢筋搁反或者搭接长度不够等现象,这给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施工质量能提高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严格限制准入资格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做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上岗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身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施工一线操作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各工种的技术技能、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项目管理部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各工种、各工序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4 建立健全的施工检查制度
工程质量, 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组建项目班子时, 必须设专职质量检查员,持证上岗, 而且应具备相关工种的专业知识。在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 各专业工种要实行质量交接制度, 建立 “三检” 制, 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达标准,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重要工序, 如隐蔽工程作业, 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础工程中,对开挖好的基槽、基坑, 未经工程地质鉴定和量测标高、尺寸, 不得浇注垫层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完成模板后,未经检查, 不得绑扎纲筋, 未经检查验收, 不得浇注混凝土。重要工程部位, 必要时应组织试验和技术复核。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及时组织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 进行检查验收。
2.5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想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比如施工质量责任制以及事故报告处理等责任制度,同时也要让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在真正工作中得到发挥,使其能发挥真正的监督施工质量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人是作为最基础最基本的要素存在。它不但是操作者,同时也是组织者。他不仅是被控制的对象,同时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生产不合格或者工程事故的源头。因此,在整个质量控制工作中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的各自权限和职责,把施工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
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比如出现因材料,构件,半成品或者由于设计失误,施工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事故。这个时候施工单位就要对其在产生严重后果前做出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也正是落实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所起到的作用。
3.结束语
工程施工质量是决定建筑工程优劣好坏的关键,在施工的阶段,我们要制定完善的,详细的质量目标,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过程乃至全方位的管理,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只有如此,才能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建筑施工的特殊性
建筑的施工是建筑物的形成过程,施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同时,因为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过程极其复杂,任何条件的不足或变化都会对建筑产品造成影响,甚至发生质量事故。同时,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时不可能实行退换或者退款等方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
1.2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决定了企业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等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具备了优良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同时又需要有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1.3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所承担的工程可能在结构上就更为复杂,在功能上更为特殊,在装修上更为新颖,从而促使了生产技术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也必须更为先进,而技术管理上也要求更高,所以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充分的技术准备措施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地对照审阅,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汇同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一起进行细致的会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
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技术交底,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
2.2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材料的控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材料的采购关:工程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因此材料的采购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好进场验收、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的场地。对于到场材料,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发放、使用材料。对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数量等要精心测算,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材料的检测关:现阶段我国的建材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对按规定要求检测的材料,必须进行现场取样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对没有要求取样检测的材料,则查验产品的合格证书或质量保证书。确保“三无产品”以及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材料的使用关: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同样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我们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的仓库或者场地等条件,用以确保它有一个良好的外界因素。而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材料的是使用,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施工使用的实验仪器,或者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没问题。
2.3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
参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是整个工程质量优劣的最关键因素。现在不少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启用职业素质较低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的技术人员连对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最基础的常识也不懂,就匆忙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了一些正负钢筋搁反或者搭接长度不够等现象,这给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施工质量能提高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严格限制准入资格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做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上岗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身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施工一线操作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各工种的技术技能、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项目管理部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各工种、各工序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全面、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4 建立健全的施工检查制度
工程质量, 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组建项目班子时, 必须设专职质量检查员,持证上岗, 而且应具备相关工种的专业知识。在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 各专业工种要实行质量交接制度, 建立 “三检” 制, 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达标准,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重要工序, 如隐蔽工程作业, 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础工程中,对开挖好的基槽、基坑, 未经工程地质鉴定和量测标高、尺寸, 不得浇注垫层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完成模板后,未经检查, 不得绑扎纲筋, 未经检查验收, 不得浇注混凝土。重要工程部位, 必要时应组织试验和技术复核。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及时组织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 进行检查验收。
2.5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想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比如施工质量责任制以及事故报告处理等责任制度,同时也要让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在真正工作中得到发挥,使其能发挥真正的监督施工质量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人是作为最基础最基本的要素存在。它不但是操作者,同时也是组织者。他不仅是被控制的对象,同时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生产不合格或者工程事故的源头。因此,在整个质量控制工作中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的各自权限和职责,把施工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
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比如出现因材料,构件,半成品或者由于设计失误,施工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事故。这个时候施工单位就要对其在产生严重后果前做出及时的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这也正是落实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所起到的作用。
3.结束语
工程施工质量是决定建筑工程优劣好坏的关键,在施工的阶段,我们要制定完善的,详细的质量目标,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过程乃至全方位的管理,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只有如此,才能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