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高中物理教育不仅应要求学生知道一些物理知识,会做一些物理实验,能解一些物理习题,更应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对物理实验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伴随着不重视物理实验的心理,因此个别学生在做实验时会出现各种出格举动,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没有按照实验要求做实验而严厉批评,教师对待各种问题要区别对待,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态度。
二、情景描述
在一节内容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课中,在上课一开始,我讲了这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和应该注意的地方,特别强调了实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如:如果打出来的纸带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可以通过增加钩码,从而改善实验结果。然后我做示范打出一条纸带。接下来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过了一会儿,已经有不少学生拿着他们的“作品”来让我“鉴定”是否合格,我肯定了一些学生的实验结果,也指出了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教会他们如何改进。
当我走到一位成绩一般,但很活跃的学生身边时,他已经完成了实验,正在“研究”电磁打点计时器,我问:“实验完成了?”他回答:“是的。”拿起一条纸带递给我,我接过纸带,发现纸带并没有问题,便把纸带还给他。这时这位学生得意地说:“老师,其实做实验不用那么麻烦,不用挂钩码,用手拉一下就行了。”看着他得意的神情,想起他刚才给我看的那条纸带,我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分明是对实验不重视,做实验弄虚作假,不但欺骗了我,同时还欺骗了他自己。我正要发火,想“命令”他按照我的要求再做一次时,转念一想,这样他肯定会不服气的,而且会打击他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要让他的“理论”不攻自破。这时我发现其他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实验,我说:“刚才我发现许多同学是按照我的方法做的,实验完成得非常好,同时发现个别同学有自己‘创新’的方法,他直接用手的拉力来代替钩码的拉力,我们先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妥当,大家先通过纸带计算出加速度是多少?”
这时那位学生挠挠头说:“老师,我用逐差法计算的时候,△S的误差非常大。”这时我对所有的学生说:“这位同学就是用手的拉力来代替钩码的,这方法看起来似乎也合理,现在大家来讨论一下,这种到底是否合理。”这时学生就七嘴八舌地争论开了,有的学生说:“这肯定不对,为什么不对就不知道。”有个别学生还在极力维护他们的理论:“哪里错了,讲出理由啊。”“没有按照实验的要求来,就是错。”
一番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示意让大家静下来,我问那位学生:“你纸带上打出的点,开始时点与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来又逐渐减小了或者后来间距就没有增大了。”那位学生看了看纸带说:“是的。”我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研究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加速度是要恒定不变的,因此我们用钩码的重力来拉动纸带,这个力是恒定不变的,加速度就是恒定的,而手的拉力拉动纸带时,我们不能保证拉力恒定不变,因此,手拉动纸带是变加速运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计算加速度。所以我们不能用手的拉力来代替钩码。”我发现刚才几位极力维护自己的学生低下了头,我接着说:“很显然刚才那几位学生所谓‘简便、创新’的方法是不对的,但这种错误的实验方法也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做物理实验不能偷懒,更加不能忽视物理实验,或者在实验数据上弄虚作假,因为物理学是依靠实验事实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物理过程的规律,所以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重视物理实验并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那几位同学,是他们提醒我们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做实验时要有严谨和科学的态度。”这时我发现那几位学生已经抬起了头,眼睛里闪烁着欣喜,同时正在认真准备重新做实验。
三、课后反思
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于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差或错误,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作为物理教师不要强制纠错,更不能不屑一顾或讽刺打击,而是要耐心、细致地让学生尽可能表达出其个性思想,并且要正确认识,及时加以称赞,对有关错误认识引导其自我纠正。平时要尽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想敢说敢争辩,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果当时我直接要求那位学生把实验重新做一遍,那位学生肯定会照我的要求去做,但他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而且可能会因为我的“霸道”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当明白,他没有按照实验要求来做,学生的这一出格举动是学生在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上有偏差导致的,因此教师应当耐心教诲,正确引导,这样不但不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让学生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树立起重视物理实验的观念。
另外,认识是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教”的,知识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的,活动性是学生主体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对物理问题、概念、规律的再创造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类比、综合、猜想、概括等探索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群体交流的开放的活动环境,成为师生思维活动双向交流、合作讨论、合作实验的良好场所,让学生的思维见解、情感体验、意志欲望、行为方式受到尊重,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从而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高中物理教育不仅应要求学生知道一些物理知识,会做一些物理实验,能解一些物理习题,更应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对物理实验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伴随着不重视物理实验的心理,因此个别学生在做实验时会出现各种出格举动,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没有按照实验要求做实验而严厉批评,教师对待各种问题要区别对待,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态度。
二、情景描述
在一节内容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课中,在上课一开始,我讲了这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和应该注意的地方,特别强调了实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如:如果打出来的纸带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可以通过增加钩码,从而改善实验结果。然后我做示范打出一条纸带。接下来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过了一会儿,已经有不少学生拿着他们的“作品”来让我“鉴定”是否合格,我肯定了一些学生的实验结果,也指出了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教会他们如何改进。
当我走到一位成绩一般,但很活跃的学生身边时,他已经完成了实验,正在“研究”电磁打点计时器,我问:“实验完成了?”他回答:“是的。”拿起一条纸带递给我,我接过纸带,发现纸带并没有问题,便把纸带还给他。这时这位学生得意地说:“老师,其实做实验不用那么麻烦,不用挂钩码,用手拉一下就行了。”看着他得意的神情,想起他刚才给我看的那条纸带,我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这分明是对实验不重视,做实验弄虚作假,不但欺骗了我,同时还欺骗了他自己。我正要发火,想“命令”他按照我的要求再做一次时,转念一想,这样他肯定会不服气的,而且会打击他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要让他的“理论”不攻自破。这时我发现其他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实验,我说:“刚才我发现许多同学是按照我的方法做的,实验完成得非常好,同时发现个别同学有自己‘创新’的方法,他直接用手的拉力来代替钩码的拉力,我们先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妥当,大家先通过纸带计算出加速度是多少?”
这时那位学生挠挠头说:“老师,我用逐差法计算的时候,△S的误差非常大。”这时我对所有的学生说:“这位同学就是用手的拉力来代替钩码的,这方法看起来似乎也合理,现在大家来讨论一下,这种到底是否合理。”这时学生就七嘴八舌地争论开了,有的学生说:“这肯定不对,为什么不对就不知道。”有个别学生还在极力维护他们的理论:“哪里错了,讲出理由啊。”“没有按照实验的要求来,就是错。”
一番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示意让大家静下来,我问那位学生:“你纸带上打出的点,开始时点与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来又逐渐减小了或者后来间距就没有增大了。”那位学生看了看纸带说:“是的。”我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研究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加速度是要恒定不变的,因此我们用钩码的重力来拉动纸带,这个力是恒定不变的,加速度就是恒定的,而手的拉力拉动纸带时,我们不能保证拉力恒定不变,因此,手拉动纸带是变加速运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计算加速度。所以我们不能用手的拉力来代替钩码。”我发现刚才几位极力维护自己的学生低下了头,我接着说:“很显然刚才那几位学生所谓‘简便、创新’的方法是不对的,但这种错误的实验方法也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做物理实验不能偷懒,更加不能忽视物理实验,或者在实验数据上弄虚作假,因为物理学是依靠实验事实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物理过程的规律,所以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重视物理实验并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那几位同学,是他们提醒我们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做实验时要有严谨和科学的态度。”这时我发现那几位学生已经抬起了头,眼睛里闪烁着欣喜,同时正在认真准备重新做实验。
三、课后反思
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于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差或错误,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作为物理教师不要强制纠错,更不能不屑一顾或讽刺打击,而是要耐心、细致地让学生尽可能表达出其个性思想,并且要正确认识,及时加以称赞,对有关错误认识引导其自我纠正。平时要尽量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想敢说敢争辩,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果当时我直接要求那位学生把实验重新做一遍,那位学生肯定会照我的要求去做,但他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而且可能会因为我的“霸道”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当明白,他没有按照实验要求来做,学生的这一出格举动是学生在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上有偏差导致的,因此教师应当耐心教诲,正确引导,这样不但不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让学生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树立起重视物理实验的观念。
另外,认识是发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教”的,知识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的,活动性是学生主体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对物理问题、概念、规律的再创造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类比、综合、猜想、概括等探索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群体交流的开放的活动环境,成为师生思维活动双向交流、合作讨论、合作实验的良好场所,让学生的思维见解、情感体验、意志欲望、行为方式受到尊重,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从而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