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赵凯教授指出:“讲求有效教学,才是我们老师的使命所在!”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从教学流程来看,教学可以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因此,有效教学要弹好以下三部曲:
第一部曲:课前重视预设
课前预设是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文本、三维目标、主体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课前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重视课前预设是新课标的要求,是由教学本身的复杂性、文本和主体的要求所决定的。
课前怎样预设呢?
1、做编者的知音。教材是编者根据课标的三维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而编写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凭借。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洞察编者的良苦用心,做编者的知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每一章、每一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前后内容的关系;我们才能明白在每一章、每一节的学习中应落实哪些具体的三维目标。
2、做文本的知音。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用好教材,必须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做文本的知音。教师要与文本对话,理清作者的思路,领悟作者的情感,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搞好知识的分层。有了这样一番研究,三维目标如何有效地整合和落实也就胸有成竹了。
3、做学生的知音。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学论教”,就是落实这一理念。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案,做学生的知音。具体地说,要搞好以下工作:分析学情,搞好学生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求,对文本进行取舍、加工、重组、改造、创造;预设学生学习的多种可能性或遇到的种种困惑,准备充足相关的教学资料。预设教案要有弹性,要疏密有致、动静结合,特别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预设是根据三维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学情而进行的预设,是开放的预设。
第二部曲:课中把握生成
课堂生成是指教学构成中以师生生命为载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教学资源。
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滋生出来的。根据“生成本体论”,把握课堂生成要关注它的四个活性因子:教学情境、学习活动、合作交往、成功体验。
教师要把握课堂生成,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主要需要以下几种艺术:
引导艺术。教师要善于优化课堂心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
调控艺术。生成性课堂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讲究效率的师生互动,而不是师生可以随意发挥的自由论坛。教师要学会即时评价,及时调控,不能因为追求生成而游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偏离了价值观。调控艺术还表现在对学生有价值的“生成”可以改变预设的教学方向,以便实现对文本、对教师的超越。
点拨艺术。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生成”信息,及时捕捉,敏锐把握,准确判断,恰当点拨。对偏离价值的“生成”要予以纠正,对不完善的“生成”要予以完善,对不深刻的“生成”要予以提升。对有价值的“生成”要予以鼓励,对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予以共享,对有创新思维火花的“生成”要予以保护等等。
下面就以杜郎口中学李维博老师执教的《雪》的课堂实录片段来诠释课堂中怎样把握生成。
师:前面同学的分析十分精彩,相信已经深深触动了同学们。雪已经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灵,就用你们自己喜爱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1:前一位同学的朗诵和别人的真心告白,已经把同学带进了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雪是洁白的,雪是无瑕的,下面让我们沉醉于优美的歌声中,来感受雪的坚强不屈。
生2:我已深深被雪感动,下面让我用一首《雪花》来表达我对雪的喜爱:冰冷坚硬雪花,博识人觉他单调,他自己以为不幸,滋润美艳之至,隐约青春消息,……在无边旷野凛冽的天宇下,你就是那雨的精魂。
生3:(不甘示弱地站起来)别看她唱得好,我相信我会比她唱得更好,因为我唱的是《我最爱冬雪》(与同桌合唱):你说你最爱寒冬雪,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美丽的雪,洁白美丽的雪啊……
(歌声落下,教室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生4:尽管是别人的曲调,但也需要经过努力才可以大胆展现出来。我也把我写的《雪》朗诵给大家:雪花来了,漫天遍野地来了。从最高处的地方落下来,从最纯洁的地方落下来,落到每一个角落,落在一切的上面。……你总是最洁白的,谁损害了你,把你弄脏了,你就溶化了,流着泪走开了……
(掌声再次响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雪》,通过分析课文进一步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生l:《雪》一文表面上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斗争。
生2:我认为还应加上本文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江南雪”和“朔方雪”不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勇于斗争、勇于反抗的精神,寄寓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3:文中许多地方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文的最后:“在无边的旷野上,……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这里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在“凛冽的天宇下”同朔方的冬天奋勇搏战的雪。把“死掉的雪”转化为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发挥着它战斗的品格,因而它是“雨的精魂”。作者对朔方的雪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勇于斗争的品格的赞颂,实际上寄寓了自己的感情,表现了鲁迅反抗冷酷现实社会的斗争。
……
片段中,在教师的引导、调控、点拨下,学生拥抱文本,超越自我,进入了自己新的角色。知识、经验、生活积淀被激活,发出了自己的心声,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交往中,意义不断生成,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学力成长和人格成长。
第三部曲:课后注重反思
反思是指对做过的和过去的事情、工作做一番思考,以期从中获得启迪,成为改进和提高的经验、基础。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而是可以系统的上升到理论的思考与探索。
对学生而言,反思就是学生借助学习目标审视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要求,自己的学习是否有效、高效,对未能达到的予以补救,对有效的行为予以提炼,以便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使学习更加高效。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以期以后的教学更加有效。可以说,反思是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
课后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杜郎口中学主要运用反馈模块来进行反思,成都盐道街中学则通过自我评课、学生评课、集体评课来反思教学是否有效。不管采用哪种课后反思方法,课后反思只有落实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才能算是有效的。
许长青,教师,现居四川南江。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从教学流程来看,教学可以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因此,有效教学要弹好以下三部曲:
第一部曲:课前重视预设
课前预设是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文本、三维目标、主体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课前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重视课前预设是新课标的要求,是由教学本身的复杂性、文本和主体的要求所决定的。
课前怎样预设呢?
1、做编者的知音。教材是编者根据课标的三维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而编写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凭借。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洞察编者的良苦用心,做编者的知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每一章、每一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前后内容的关系;我们才能明白在每一章、每一节的学习中应落实哪些具体的三维目标。
2、做文本的知音。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用好教材,必须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做文本的知音。教师要与文本对话,理清作者的思路,领悟作者的情感,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搞好知识的分层。有了这样一番研究,三维目标如何有效地整合和落实也就胸有成竹了。
3、做学生的知音。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学论教”,就是落实这一理念。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案,做学生的知音。具体地说,要搞好以下工作:分析学情,搞好学生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求,对文本进行取舍、加工、重组、改造、创造;预设学生学习的多种可能性或遇到的种种困惑,准备充足相关的教学资料。预设教案要有弹性,要疏密有致、动静结合,特别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预设是根据三维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学情而进行的预设,是开放的预设。
第二部曲:课中把握生成
课堂生成是指教学构成中以师生生命为载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教学资源。
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滋生出来的。根据“生成本体论”,把握课堂生成要关注它的四个活性因子:教学情境、学习活动、合作交往、成功体验。
教师要把握课堂生成,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主要需要以下几种艺术:
引导艺术。教师要善于优化课堂心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
调控艺术。生成性课堂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讲究效率的师生互动,而不是师生可以随意发挥的自由论坛。教师要学会即时评价,及时调控,不能因为追求生成而游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偏离了价值观。调控艺术还表现在对学生有价值的“生成”可以改变预设的教学方向,以便实现对文本、对教师的超越。
点拨艺术。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生成”信息,及时捕捉,敏锐把握,准确判断,恰当点拨。对偏离价值的“生成”要予以纠正,对不完善的“生成”要予以完善,对不深刻的“生成”要予以提升。对有价值的“生成”要予以鼓励,对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予以共享,对有创新思维火花的“生成”要予以保护等等。
下面就以杜郎口中学李维博老师执教的《雪》的课堂实录片段来诠释课堂中怎样把握生成。
师:前面同学的分析十分精彩,相信已经深深触动了同学们。雪已经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灵,就用你们自己喜爱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1:前一位同学的朗诵和别人的真心告白,已经把同学带进了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雪是洁白的,雪是无瑕的,下面让我们沉醉于优美的歌声中,来感受雪的坚强不屈。
生2:我已深深被雪感动,下面让我用一首《雪花》来表达我对雪的喜爱:冰冷坚硬雪花,博识人觉他单调,他自己以为不幸,滋润美艳之至,隐约青春消息,……在无边旷野凛冽的天宇下,你就是那雨的精魂。
生3:(不甘示弱地站起来)别看她唱得好,我相信我会比她唱得更好,因为我唱的是《我最爱冬雪》(与同桌合唱):你说你最爱寒冬雪,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美丽的雪,洁白美丽的雪啊……
(歌声落下,教室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生4:尽管是别人的曲调,但也需要经过努力才可以大胆展现出来。我也把我写的《雪》朗诵给大家:雪花来了,漫天遍野地来了。从最高处的地方落下来,从最纯洁的地方落下来,落到每一个角落,落在一切的上面。……你总是最洁白的,谁损害了你,把你弄脏了,你就溶化了,流着泪走开了……
(掌声再次响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雪》,通过分析课文进一步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生l:《雪》一文表面上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斗争。
生2:我认为还应加上本文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江南雪”和“朔方雪”不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勇于斗争、勇于反抗的精神,寄寓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3:文中许多地方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文的最后:“在无边的旷野上,……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这里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在“凛冽的天宇下”同朔方的冬天奋勇搏战的雪。把“死掉的雪”转化为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发挥着它战斗的品格,因而它是“雨的精魂”。作者对朔方的雪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勇于斗争的品格的赞颂,实际上寄寓了自己的感情,表现了鲁迅反抗冷酷现实社会的斗争。
……
片段中,在教师的引导、调控、点拨下,学生拥抱文本,超越自我,进入了自己新的角色。知识、经验、生活积淀被激活,发出了自己的心声,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交往中,意义不断生成,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学力成长和人格成长。
第三部曲:课后注重反思
反思是指对做过的和过去的事情、工作做一番思考,以期从中获得启迪,成为改进和提高的经验、基础。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而是可以系统的上升到理论的思考与探索。
对学生而言,反思就是学生借助学习目标审视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要求,自己的学习是否有效、高效,对未能达到的予以补救,对有效的行为予以提炼,以便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使学习更加高效。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以期以后的教学更加有效。可以说,反思是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法宝。
课后反思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杜郎口中学主要运用反馈模块来进行反思,成都盐道街中学则通过自我评课、学生评课、集体评课来反思教学是否有效。不管采用哪种课后反思方法,课后反思只有落实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才能算是有效的。
许长青,教师,现居四川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