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自2005年招收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学生,共计招收1900余人,毕业生1500人,就业形势良好,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一致好评,我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华北地区特色专业,在2016年全国独立学院专业评比中,我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获得五星专业。我们要打造出“中国创造”而不是“中国制造”优秀编结技法,融入现代首饰作品,使之焕发新的生命气息。
关键词: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编结;动手操作
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开设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4所,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自2005年开设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累计输送宝石专业毕业生1500余人。高层次,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院宝石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近期,我们尝试把结绳技艺引入到宝石专业里首饰设计相关的课程之中。把结绳技艺和宝石材料结合起来,以期能产生出全新的效果。
结绳技艺,就是用不同的纤维材料扭织成的绳子编结成花样,通过绾、穿、缠、抽等多种技巧编织,而成并穿上玉石、水晶、蜜蜡、玛瑙、天珠等不同材质的配件而形的品种各异的装饰品。既富含古典气息,又不乏时尚魅力。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形式,编织还具有取材方便,工艺简单等特点,是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一种艺术形式。
结绳技艺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财富。目前香港和日本已有人研究开发,将结绳技艺应用于首饰饰品方面。挖掘民族遗产,发展民族文化,古为今用,将经过提练的技法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首饰产业的发展需要。
绳结旋转、穿插、压挑所产生形状的不确定性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随形状不同,命名和意义也有差别。中国传统绳结具有守恒的性质,都是由一根线绳首尾相接、自由穿插编制而成,其线首尾两端相接,根据线的穿插变化,产生线型的变化。它又根据线绳的穿插、缠绕的变化,而产生各种不同形状的复合结,从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基于绳结工艺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在亲自实践中感受这种魅力,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珠宝的鉴赏能力。
目前首设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侧重于金、银等贵金属与宝石结合而成的传统定义上的首饰,但是面对着不断涌现的首饰设计新思潮、新工艺、新材料,传统的首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出现了局限性。但是贸然引入新工艺新材料又会在硬件投入和课程成本上出现问题。这时,结绳编织技艺被引入到课堂中来,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首饰设计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促成学生对于首饰设计的全新理解,同时不会产生巨大的投入成本,可谓一种丰富课堂内容的有效举措。
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身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绳结艺术,亟待进一步挖掘其魅力、发扬其文化。设计艺术贵在创新,但是设计师更需要立足本土,把民族的传统元素和当代的潮流元素进行完美结合,大胆想象创新,突破以往的表现主题及风格,才能设计出多种多样、与众不同、具有文化底蕴的饰品。中国联通以中国结作为公司标志,2000年我国也把申奥标志定为类似“结”的图案。那之后,中国结在日常生活中愈发常见。不仅是代表了美好的祝愿,还愈发地走向国际尖端。近年来,中国结也紧跟时尚的步伐,跻身国际潮流的重要元素,并发展了多个产品。例如,用于吉祥挂饰的大型壁挂、汽车挂件等,用于编结服饰的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然而,中国结多是以绳子的编织方法来完成首饰的应用,很少与宝石类珠宝进行混搭组合。设计师们可能会因为珠宝材质的问题,避免选择结绳类,从而避开了中国结这一块,却同时也避开了这一块所能代表的中國元素带来的巨大潜力。
编结工艺的创作过程中是探索新的应用开发,让传统工艺获得新生。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为传统工艺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结绳编织工艺的创新中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锻炼,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于材料、色彩、造型等的理解付诸于实践。
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编结工艺系统化的研究,以首饰的设计实践为应用对象,对深入挖掘民族性的设计语言和工艺方法有相当深远的意义,是传统编结工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国家提出“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积极响应。
在引入新教学内容的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培育创新型、德才兼备型、且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拥有一桶水,在讲授结绳编织工艺之前,我专业教师已经潜心研究结绳编织工艺多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当然在把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力配合,已经形成了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循环,新内容的引进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只有学生全面的的掌握宽厚基础知识的前提,注重综合实践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才能符合社会需求,成为灵活多变,适应各岗位的复合珠宝人才。
21世界的知识经济、就业形势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学校只有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按照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有可能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就业前景。所以我们尝试在首饰设计的教学中引入新内容,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
作者简介:赵禹喆(1988-)加耶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珠宝首饰加工和设计、绘画等。
项目支持: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课题“宝石人工合成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整合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7504)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6 GJJG321);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课题“宝石人工合成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整合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7504)。
关键词: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编结;动手操作
截止2017年12月我国开设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4所,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自2005年开设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累计输送宝石专业毕业生1500余人。高层次,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院宝石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近期,我们尝试把结绳技艺引入到宝石专业里首饰设计相关的课程之中。把结绳技艺和宝石材料结合起来,以期能产生出全新的效果。
结绳技艺,就是用不同的纤维材料扭织成的绳子编结成花样,通过绾、穿、缠、抽等多种技巧编织,而成并穿上玉石、水晶、蜜蜡、玛瑙、天珠等不同材质的配件而形的品种各异的装饰品。既富含古典气息,又不乏时尚魅力。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形式,编织还具有取材方便,工艺简单等特点,是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一种艺术形式。
结绳技艺是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财富。目前香港和日本已有人研究开发,将结绳技艺应用于首饰饰品方面。挖掘民族遗产,发展民族文化,古为今用,将经过提练的技法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首饰产业的发展需要。
绳结旋转、穿插、压挑所产生形状的不确定性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随形状不同,命名和意义也有差别。中国传统绳结具有守恒的性质,都是由一根线绳首尾相接、自由穿插编制而成,其线首尾两端相接,根据线的穿插变化,产生线型的变化。它又根据线绳的穿插、缠绕的变化,而产生各种不同形状的复合结,从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基于绳结工艺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在亲自实践中感受这种魅力,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珠宝的鉴赏能力。
目前首设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侧重于金、银等贵金属与宝石结合而成的传统定义上的首饰,但是面对着不断涌现的首饰设计新思潮、新工艺、新材料,传统的首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出现了局限性。但是贸然引入新工艺新材料又会在硬件投入和课程成本上出现问题。这时,结绳编织技艺被引入到课堂中来,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首饰设计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促成学生对于首饰设计的全新理解,同时不会产生巨大的投入成本,可谓一种丰富课堂内容的有效举措。
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身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绳结艺术,亟待进一步挖掘其魅力、发扬其文化。设计艺术贵在创新,但是设计师更需要立足本土,把民族的传统元素和当代的潮流元素进行完美结合,大胆想象创新,突破以往的表现主题及风格,才能设计出多种多样、与众不同、具有文化底蕴的饰品。中国联通以中国结作为公司标志,2000年我国也把申奥标志定为类似“结”的图案。那之后,中国结在日常生活中愈发常见。不仅是代表了美好的祝愿,还愈发地走向国际尖端。近年来,中国结也紧跟时尚的步伐,跻身国际潮流的重要元素,并发展了多个产品。例如,用于吉祥挂饰的大型壁挂、汽车挂件等,用于编结服饰的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然而,中国结多是以绳子的编织方法来完成首饰的应用,很少与宝石类珠宝进行混搭组合。设计师们可能会因为珠宝材质的问题,避免选择结绳类,从而避开了中国结这一块,却同时也避开了这一块所能代表的中國元素带来的巨大潜力。
编结工艺的创作过程中是探索新的应用开发,让传统工艺获得新生。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为传统工艺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结绳编织工艺的创新中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锻炼,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于材料、色彩、造型等的理解付诸于实践。
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编结工艺系统化的研究,以首饰的设计实践为应用对象,对深入挖掘民族性的设计语言和工艺方法有相当深远的意义,是传统编结工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国家提出“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积极响应。
在引入新教学内容的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培育创新型、德才兼备型、且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拥有一桶水,在讲授结绳编织工艺之前,我专业教师已经潜心研究结绳编织工艺多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当然在把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力配合,已经形成了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循环,新内容的引进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只有学生全面的的掌握宽厚基础知识的前提,注重综合实践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才能符合社会需求,成为灵活多变,适应各岗位的复合珠宝人才。
21世界的知识经济、就业形势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学校只有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按照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才有可能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就业前景。所以我们尝试在首饰设计的教学中引入新内容,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
作者简介:赵禹喆(1988-)加耶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珠宝首饰加工和设计、绘画等。
项目支持: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课题“宝石人工合成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整合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7504)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6 GJJG321);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课题“宝石人工合成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整合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