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文对话理解词语内涵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将引导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词语的内涵作为词语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文本对话,理解詞语意义
  在开展词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让学生采取文本对话的方式来理解词语,促使其对词语的意义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在教学《海伦·凯勒》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屈不挠”这个词的内涵,对这个词语进行了多次深入挖掘。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了解到,海伦双耳失聪,一开始无法说话,但她后来以惊人的毅力进行自学,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现在,请大家再回顾一下课文中的内容。
  生: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很容易就能认识“水”字,但海伦在学习它时,却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她双耳失聪,为了感觉到沙利文老师的发音,只能用手一遍一遍地触摸老师的嘴形。
  师:没错,大家从中体会到了海伦什么样的精神呢?
  生:不屈不挠的精神。
  师:这种精神还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些内容中体现出来?
  生:小时候,海伦由于看不见,只能通过触摸盲文或具体物体进行学习,有时候手指都受伤流血了,但她没有放弃。
  师:没错,这种坚持我们可以称之为——
  生: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师紧扣“不屈不挠”这个词语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逐层深入的解读,从而让学生对词语的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
  二、借助文本对话,感受词语意蕴
  就词解词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考虑到特定的语境,把词语放在语境和背景当中,并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意蕴有所认知,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认识某一个词语,来实现语言积累。如在教学《祁黄羊》一课时,对于“兴亡”这个词语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课文中出现了一个我们平时没见过的词——“兴亡”。大家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吗?
  生:“兴亡”在课文里是指一个国家的兴起与灭亡。
  师:这个词语让大家产生了哪些联想呢?
  生:在战国时期,秦王灭掉了六国,这些国家的“兴亡”让我非常感慨。
  生:我想起了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师:知识很渊博呀,但你理解这句名言的含义吗?
  生: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和这个国家的公民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也要承担起肩上的责任。
  教师赋予“兴亡”这个词一定的历史意义,从而让学生追溯历史,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并对“兴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借助文本对话,触摸词语情趣
  词语除了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外,还具备一定的美感,学生理解词语后,就比较容易体会到词语本身的情趣,从而对词语中的美感、作者的感情理解得更到位。教学时,可先创设文本情境,再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蕴。例如我教学《荷花》一课中“冒”字。
  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的运用,对荷花的哪些方面进行了展示?
  生:从“冒”字中,我们能看出荷花此时的生长状态。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荷花攒着一股劲儿,努力向上长。
  生:荷花的长势很好!就像一个兴高采烈的小姑娘。
  师:你们说得很好!从这个“冒”字中,我们能看出荷花生机勃勃、惹人喜爱。“冒”字体现出了荷花的哪种美?
  生:作者的文字虽然是静态的,却能把事物的动态展示出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对荷花的动态美进行了充分展现。
  学生充分理解了“冒”字所含意趣在课文中发挥出的作用,让课文变得更富有生趣。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个体参与金融的活动要有“玩”的心态,且须站在国家的角度观看宏观的金融产业,这样才能更加超然。  我在8月刊的一篇《金融的本质是数字的游戏》短文,引起朋友们一些争论,那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金融是国家背书的信用产品,是国家间的数字游戏。人们看到了题目中“游戏”二字,可能认为“游戏”有点玩世不恭,和金融这么严肃的事情联系不到一起。 很多朋友也提供了很多说法来反驳我的观点,“我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凝视生活  虽是大年三十,年味却稀薄得犹如冬日里云层下的阳光,让人恹恹不振。   我无聊地上楼,进了房间,无意间向楼下一望,看见一根竹子插在院子里。 什么时候多出这件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