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开设是做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有力抓手。因此有必要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中开设遇到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从而不断增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对策
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审视当前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破解就业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课程)的有效开设是做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有力抓手。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简称《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评估,从而不断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然而该门课程在高校中开设遇到了诸如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课程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校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008年,教育部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教学要求》对课程的性质进行了定位即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目前,多数高校都能开设课程,但多为完成任务而开设课程,不能完全按照指导思想开展教学,在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上投入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内部对课程的重要性没有达成共识,教学部门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甚至有些领导认为该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性。领导意识上不够重视,导致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打了折扣。有些领导只重视专业课程建设,殊不知把专业和课程做好结合是面向社会办学,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二) 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分为两类:第一类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大三开设就业指导部分;第二类只在高年级(大三、大四)设置就业指导部分。这样设置课程并未体会《教学要求》的指导精神,第一类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完整,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第二类课程设置只开设就业指导部分,将重点放在就业技能的培养上,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虽然短期内会促进就业,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不合理,学生并未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更不用说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升自主规划意识。按照《教学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三)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多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兼任,而大多数指导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体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就业指导也因为实践太少而缺乏针对性。同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系列方向职称评定难度较大,因此很多老师宁愿选择教授其他公共课程,评定思政职称系列方向。
(四) 教学方法单一
课程在高校中多采用理論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有的高校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法,但是实践也仅限于校内实践,例如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的方式了解目标职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有的高校借助慕课手段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课程,虽然解决了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但是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互动,指导老师不能掌握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也就不能起到个性化指导的作用。
(五) 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按照《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一定目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专业技能在大学期间最重要,只要把专业课学好、掌握了英语和计算机等工具就可以了,课上睡觉、逃课、交作业应付差事等现象时有发生。因为学生忽视了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和通用技能的重要性,才会有“毕业就失业”“毕业恐慌”等现象的发生。
二、 对策
(一) 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
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高度重视,把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并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懂生涯规划、知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加强指导教师培训,提高指导水平。针对学校自身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保证对该课程的经费投入包括科研和教师培训费用。
(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包含主要内容。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点讲授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等内容,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职业,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流程,提升大学生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大二或大三开设《职业素质养成》课程,重点讲授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等内容,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制作简历、面试等求职技能和各种自我管理技能;大三或大四开设《就业指导》,重点讲授职业适应与发展、就业后的法律知识和权益保障、创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使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引导学生顺利适应职业生涯角色的转换。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6号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创新创业基础》进入大学生课堂成为公共必修课,而课程中的创业基础知识和《创新创业基础》重叠,所以不用做详细讲解,学生在该课程中只需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即可。 (三) 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课程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可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所在教研室可建立文字、视频资料库,资料库可包含各章节所需的高质量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中的人物最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学生最近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案例离自己很近。课程还可请企业的HR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以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使学生在步入职场前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所需技能。指导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进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实习见习,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做好职业生涯准备,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而目前教授课程的老师多为兼职。高校应当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稳定师资队伍,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构建课程所需的心理学、生涯咨询与辅导、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掌握生涯咨询的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理论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的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所以教师在课程中的引导很重要。还应该聘请各方面的专家比如企业的HR、企业家、大学教授等各方面专家担任课程的指导老师。
(五) 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
教学评价可以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学生简历生涯规划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决策过程。可通过开展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进行结果评价,通过开展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创业进展情况的跟踪调研,深入分析研究课程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的指导服务情况,并将数据反馈至课程教研室,再对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内容进行调整。
三、 结语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关系着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能力,课程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技能,提升在人才竞争中的获胜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業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Z].2007.
[2]田必琴,张学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河北省高校的调查分析[J].赢未来,2017(10):0003.
[3]陈贻中,易弟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2):0074.
[4]曾昆.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和对策剖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0140.
作者简介:
高飞,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招生与就业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对策
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审视当前高校的就业服务工作,破解就业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以下简称课程)的有效开设是做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有力抓手。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简称《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评估,从而不断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然而该门课程在高校中开设遇到了诸如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课程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校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008年,教育部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教学要求》对课程的性质进行了定位即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目前,多数高校都能开设课程,但多为完成任务而开设课程,不能完全按照指导思想开展教学,在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上投入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校内部对课程的重要性没有达成共识,教学部门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甚至有些领导认为该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性。领导意识上不够重视,导致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打了折扣。有些领导只重视专业课程建设,殊不知把专业和课程做好结合是面向社会办学,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二) 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分为两类:第一类在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大三开设就业指导部分;第二类只在高年级(大三、大四)设置就业指导部分。这样设置课程并未体会《教学要求》的指导精神,第一类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完整,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第二类课程设置只开设就业指导部分,将重点放在就业技能的培养上,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虽然短期内会促进就业,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不合理,学生并未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更不用说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升自主规划意识。按照《教学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三)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多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兼任,而大多数指导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体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就业指导也因为实践太少而缺乏针对性。同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系列方向职称评定难度较大,因此很多老师宁愿选择教授其他公共课程,评定思政职称系列方向。
(四) 教学方法单一
课程在高校中多采用理論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有的高校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法,但是实践也仅限于校内实践,例如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的方式了解目标职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有的高校借助慕课手段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课程,虽然解决了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但是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互动,指导老师不能掌握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也就不能起到个性化指导的作用。
(五) 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按照《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一定目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专业技能在大学期间最重要,只要把专业课学好、掌握了英语和计算机等工具就可以了,课上睡觉、逃课、交作业应付差事等现象时有发生。因为学生忽视了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和通用技能的重要性,才会有“毕业就失业”“毕业恐慌”等现象的发生。
二、 对策
(一) 高校要高度重视课程
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高度重视,把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并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懂生涯规划、知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加强指导教师培训,提高指导水平。针对学校自身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保证对该课程的经费投入包括科研和教师培训费用。
(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包含主要内容。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点讲授自我认知、职业环境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等内容,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职业,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流程,提升大学生自主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大二或大三开设《职业素质养成》课程,重点讲授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等内容,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制作简历、面试等求职技能和各种自我管理技能;大三或大四开设《就业指导》,重点讲授职业适应与发展、就业后的法律知识和权益保障、创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使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引导学生顺利适应职业生涯角色的转换。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36号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创新创业基础》进入大学生课堂成为公共必修课,而课程中的创业基础知识和《创新创业基础》重叠,所以不用做详细讲解,学生在该课程中只需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即可。 (三) 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课程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可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所在教研室可建立文字、视频资料库,资料库可包含各章节所需的高质量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中的人物最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学生最近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案例离自己很近。课程还可请企业的HR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以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使学生在步入职场前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所需技能。指导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进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实习见习,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做好职业生涯准备,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而目前教授课程的老师多为兼职。高校应当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稳定师资队伍,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构建课程所需的心理学、生涯咨询与辅导、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掌握生涯咨询的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理论与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的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所以教师在课程中的引导很重要。还应该聘请各方面的专家比如企业的HR、企业家、大学教授等各方面专家担任课程的指导老师。
(五) 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
教学评价可以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学生简历生涯规划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决策过程。可通过开展就业质量跟踪调查进行结果评价,通过开展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创业进展情况的跟踪调研,深入分析研究课程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的指导服务情况,并将数据反馈至课程教研室,再对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内容进行调整。
三、 结语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关系着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能力,课程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技能,提升在人才竞争中的获胜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業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Z].2007.
[2]田必琴,张学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河北省高校的调查分析[J].赢未来,2017(10):0003.
[3]陈贻中,易弟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2):0074.
[4]曾昆.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和对策剖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0140.
作者简介:
高飞,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招生与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