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到谢克强诗集《巴山情歌》,除了感动与敬重之外,也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在中国新诗史上,很少有直接借鉴民歌而取得成功的先例。胡适早就指出:“中国新诗的范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国文学,一个就是我们的民间歌唱,二十年来的新诗运动,似乎是太偏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借用外国文学资源而取得成功的一流诗人相当多,包括郭沫若、艾青、徐志摩、冯至、何其芳、郭小川、贺敬之、北岛、余光中、洛夫、西川等,而借用民间文学资源而创作新诗取得成功的则很少。民歌往往是从自我的生活中喊出来的,从自我的痛苦中吟诵出来的,从自我的幸福中哼出来的,从自我的苦难中沉淀下来的,如果我们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没有那样的生命体验,则无法达到真正的民歌所具有的高度与深度。所以,我们在此对诗歌民间性的建构与诗人的民间立场问题进行讨论。
谢克强的诗集《巴山情歌》不是对巴山地区情歌的收集与整理,而是属于一种个人的创作,是诗人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真正的民间创作。民间性是民间歌谣必然具备的一种特性,是与贵族性相对而存在的一种特性。民歌之所以产生,是有其特定的、深层的原因的,与一个地方的民性、民俗、民风,一个地方的人的生命观、生死观、哲学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并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因果结构。民歌性主要不是在诗歌的形式,而在于诗歌的题材内容、思维方式与审美趣味,如表情的大胆、直接的表达、用词的明朗、双关语与意象化语言的运用等。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谢克强的这部诗集里的一些作品是具有民间性的,如《哥不连我莫哄我》:“哥说过河来看我,一等就是半年多。石头等得水中浮,花儿等得枝叶落。哥不连我莫哄我。”(《巴山情歌》,第50页)“哥说过河来看我”和第二句“一等就是半年多”,显然是一种文人表达,“哥不连我莫哄我”却是典型的民间表达。这些作品得到了巴、鄂地区民间情歌的真谛,真情的、大胆的、本真的思想与情感,加上一种夸张的表达与大胆的想象,的确让我们叹为观止。然而有的作品却没有得到民歌的本质,只是一种表面上的“情歌”。如果在一首诗中少有诗美的创造,少有思想的发现,少有新的情感,少有充实的生活内容,形式上下了再大的动夫,艺术效果也不会特别明显。《巴山情歌》中的第五句,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志趣。“阿哥别问为什么”“妹儿大了有人爱”“妹不爱哥莫强求”“百年好合才是真”“人不相碰歌相碰”“哪怕狂风恶浪多”“恩恩爱爱结同心”“细咀慢嚼韵味长”“带包蚕种好发家”“再过几天花要败”等,这些从其诗集里摘录出来的第五句,同时也是每一首诗作的标题,然而我们认为这样的诗句作为标题是没有力量的,作为全诗的第五句也是比较空洞和抽象的,当然也是不合适的。
诗人曾说:“所以赶五句中最关键、最重要、最风趣、最出彩、最感人的就是第五句,不仅有提纲挚领之妙,更有一诗之眼之灵,常常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因此赶五句难写的也是这第五句。”(《巴山情歌》,第4页)这说明诗人对于第五句是相当重视的,然而在具体的诗作中,却没有能够实现原定的目标,让有的诗作表达过于质实,让有的诗作只是一种白描,让有的诗作内涵不丰厚。而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诗人的民间立场不到位,导致了诗作的民间性不足,而只是成为了文人的一种拟作,一种非真实的、不可靠的民间“情歌”。
从原始的民间情歌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丰实的民间性存在。原始的巴山或鄂西情歌,不仅前四句写得精致,并且第五句也写得相当特别。第一首:“桃子没有李子圆,郎口没有姐口甜。去年六月亲个嘴,今年六月还在甜。新旧甜了两三年。”(《桃子没有李子圆》,《巴山情歌》第6页)“新旧甜了两三年”,可是了不得的句子,实在是让我们回味无穷。第二首:“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哪些个短命死的、发瘟死的、挨刀死的唱得那样好,唱得奴家脚跛手软、手软脚跛、踩不得云板丢不得梭,绫罗不织听山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巴山情歌》第3页)第三句和第四句由许多词语组成,在五句子山歌中是一种特例,可见,民歌在形式上往往是不讲规则的。第五句“绫罗不织听山歌”虽系全诗的结语,却是很有深意的。从这三首原始的民间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深厚的民间情怀、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出乎意料的艺术夸张,以及出格的意象和方言土语的广泛运用,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正是这些构成了诗歌的民间性。将原有的民歌与诗人所作两相对照,就会发现民歌不仅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形式上特别是在第五句上,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创造。我们也许更喜欢民歌的第五句,而不喜欢总是“卒章显其意”的诗人拟作的第五句。由此可见民间性对于当代诗歌的创作特别是从民歌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当代诗歌,特别可贵和特别重要。然而,民间性的建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诗人做出很大的努力,首先是要调整自己的立场,把自己当成平民百姓,并且比较长的时间生活在百姓之中,全面地了解当地的自然山水与民情风俗,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的一部分,变为自己的血与肉、皮与骨。
我国南北东西各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数量巨大,个性鲜明,是中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总是处于一种鲜活的、流动的、生长的形态。诗人作家如果没有民间的立场、民间的意识、民间的情趣,借鉴与创新也只能是表面上的。诗人作家要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民俗,特别是要在某一个地区、某一个社群长期生活,方可从事创作。前人收集起来的民歌,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然而作为作家主要的阅读内容,还要以此创作出全新作品,显然是不够的。
民间文学来自于社会底层,民间歌谣更是底层生活的直接表达、国民大众的情感抒写、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诗人作家如果与此气脉贯通,才可以用一种现代性的语言来表现自我的感知与认识。如何利用现有的民间文学资源,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作品,从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然而,现代诗歌要超越民间歌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民间歌谣是长时间的积累才成了现在的样子。要以一己之力而超越历代所有,只有做出巨大的努力,并且要充分体现诗人自己的才情。当代诗人往往自我封闭,重视对外国诗歌的阅读,重视对古典诗歌的阅读,往往忽略了对民间诗歌的阅读与了解。中国新诗的历史已经表明,诗歌要有更加广大的读者,让更多的诗作走向民间、走向世界,向民间诗歌学习是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虽然我们的经验不足、我们的信心不足,然而民间诗歌是一个光闪闪的宝库,应是一个共同的认识。只要我们的诗人愿意深入民间、认识民间、了解民间、尊重民间、敬畏民间,从而深入和全面地学习民间,同时也能从中跳出来反观自我,反观民间,只有在此基础之上,超越原来的民间歌谣才是有可能的。其中的关键就是诗人民间立场的拥有,有则成功,无则失败;充分则大成功,弱小则大失败。放下自己的架子,直接进入底层生活,深入民间,拥抱民间,与民间生活打成一片,与民间传承人打成一片,与方言土语近距离接触,与民间歌谣天天相见,就会超越前代诗人,写出许多不愧于新时代的“黄钟大吕”。
附:谢克强的诗(二首)
要做就做探花郎
夜半哥来暗敲窗,
妹开窗子诉衷肠:
劝哥莫做盗花客,
要做就做探花郎。
出双入对亮堂堂。
冷冷日子冷冷過
冷冷月儿照天河,
冷冷风儿吹叶落,
冷冷镜儿映愁容,
冷冷灯儿添寂寞。
冷冷日子冷冷过。
谢克强的诗集《巴山情歌》不是对巴山地区情歌的收集与整理,而是属于一种个人的创作,是诗人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真正的民间创作。民间性是民间歌谣必然具备的一种特性,是与贵族性相对而存在的一种特性。民歌之所以产生,是有其特定的、深层的原因的,与一个地方的民性、民俗、民风,一个地方的人的生命观、生死观、哲学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并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因果结构。民歌性主要不是在诗歌的形式,而在于诗歌的题材内容、思维方式与审美趣味,如表情的大胆、直接的表达、用词的明朗、双关语与意象化语言的运用等。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谢克强的这部诗集里的一些作品是具有民间性的,如《哥不连我莫哄我》:“哥说过河来看我,一等就是半年多。石头等得水中浮,花儿等得枝叶落。哥不连我莫哄我。”(《巴山情歌》,第50页)“哥说过河来看我”和第二句“一等就是半年多”,显然是一种文人表达,“哥不连我莫哄我”却是典型的民间表达。这些作品得到了巴、鄂地区民间情歌的真谛,真情的、大胆的、本真的思想与情感,加上一种夸张的表达与大胆的想象,的确让我们叹为观止。然而有的作品却没有得到民歌的本质,只是一种表面上的“情歌”。如果在一首诗中少有诗美的创造,少有思想的发现,少有新的情感,少有充实的生活内容,形式上下了再大的动夫,艺术效果也不会特别明显。《巴山情歌》中的第五句,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诗人的自我志趣。“阿哥别问为什么”“妹儿大了有人爱”“妹不爱哥莫强求”“百年好合才是真”“人不相碰歌相碰”“哪怕狂风恶浪多”“恩恩爱爱结同心”“细咀慢嚼韵味长”“带包蚕种好发家”“再过几天花要败”等,这些从其诗集里摘录出来的第五句,同时也是每一首诗作的标题,然而我们认为这样的诗句作为标题是没有力量的,作为全诗的第五句也是比较空洞和抽象的,当然也是不合适的。
诗人曾说:“所以赶五句中最关键、最重要、最风趣、最出彩、最感人的就是第五句,不仅有提纲挚领之妙,更有一诗之眼之灵,常常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因此赶五句难写的也是这第五句。”(《巴山情歌》,第4页)这说明诗人对于第五句是相当重视的,然而在具体的诗作中,却没有能够实现原定的目标,让有的诗作表达过于质实,让有的诗作只是一种白描,让有的诗作内涵不丰厚。而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诗人的民间立场不到位,导致了诗作的民间性不足,而只是成为了文人的一种拟作,一种非真实的、不可靠的民间“情歌”。
从原始的民间情歌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丰实的民间性存在。原始的巴山或鄂西情歌,不仅前四句写得精致,并且第五句也写得相当特别。第一首:“桃子没有李子圆,郎口没有姐口甜。去年六月亲个嘴,今年六月还在甜。新旧甜了两三年。”(《桃子没有李子圆》,《巴山情歌》第6页)“新旧甜了两三年”,可是了不得的句子,实在是让我们回味无穷。第二首:“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哪些个短命死的、发瘟死的、挨刀死的唱得那样好,唱得奴家脚跛手软、手软脚跛、踩不得云板丢不得梭,绫罗不织听山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巴山情歌》第3页)第三句和第四句由许多词语组成,在五句子山歌中是一种特例,可见,民歌在形式上往往是不讲规则的。第五句“绫罗不织听山歌”虽系全诗的结语,却是很有深意的。从这三首原始的民间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深厚的民间情怀、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出乎意料的艺术夸张,以及出格的意象和方言土语的广泛运用,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正是这些构成了诗歌的民间性。将原有的民歌与诗人所作两相对照,就会发现民歌不仅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形式上特别是在第五句上,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创造。我们也许更喜欢民歌的第五句,而不喜欢总是“卒章显其意”的诗人拟作的第五句。由此可见民间性对于当代诗歌的创作特别是从民歌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当代诗歌,特别可贵和特别重要。然而,民间性的建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诗人做出很大的努力,首先是要调整自己的立场,把自己当成平民百姓,并且比较长的时间生活在百姓之中,全面地了解当地的自然山水与民情风俗,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的一部分,变为自己的血与肉、皮与骨。
我国南北东西各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数量巨大,个性鲜明,是中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总是处于一种鲜活的、流动的、生长的形态。诗人作家如果没有民间的立场、民间的意识、民间的情趣,借鉴与创新也只能是表面上的。诗人作家要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民俗,特别是要在某一个地区、某一个社群长期生活,方可从事创作。前人收集起来的民歌,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然而作为作家主要的阅读内容,还要以此创作出全新作品,显然是不够的。
民间文学来自于社会底层,民间歌谣更是底层生活的直接表达、国民大众的情感抒写、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诗人作家如果与此气脉贯通,才可以用一种现代性的语言来表现自我的感知与认识。如何利用现有的民间文学资源,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作品,从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然而,现代诗歌要超越民间歌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民间歌谣是长时间的积累才成了现在的样子。要以一己之力而超越历代所有,只有做出巨大的努力,并且要充分体现诗人自己的才情。当代诗人往往自我封闭,重视对外国诗歌的阅读,重视对古典诗歌的阅读,往往忽略了对民间诗歌的阅读与了解。中国新诗的历史已经表明,诗歌要有更加广大的读者,让更多的诗作走向民间、走向世界,向民间诗歌学习是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虽然我们的经验不足、我们的信心不足,然而民间诗歌是一个光闪闪的宝库,应是一个共同的认识。只要我们的诗人愿意深入民间、认识民间、了解民间、尊重民间、敬畏民间,从而深入和全面地学习民间,同时也能从中跳出来反观自我,反观民间,只有在此基础之上,超越原来的民间歌谣才是有可能的。其中的关键就是诗人民间立场的拥有,有则成功,无则失败;充分则大成功,弱小则大失败。放下自己的架子,直接进入底层生活,深入民间,拥抱民间,与民间生活打成一片,与民间传承人打成一片,与方言土语近距离接触,与民间歌谣天天相见,就会超越前代诗人,写出许多不愧于新时代的“黄钟大吕”。
附:谢克强的诗(二首)
要做就做探花郎
夜半哥来暗敲窗,
妹开窗子诉衷肠:
劝哥莫做盗花客,
要做就做探花郎。
出双入对亮堂堂。
冷冷日子冷冷過
冷冷月儿照天河,
冷冷风儿吹叶落,
冷冷镜儿映愁容,
冷冷灯儿添寂寞。
冷冷日子冷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