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的规范理论是由以色列籍翻译理论家图里首次系统提出的。其中,翻译的操作规范主要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各种实际抉择,如翻译技巧等。本文通过对翟理斯古诗词翻译的研究,试图从译文的形式与音韵选择、内容传达两方面进行评价,结合英汉语言的对比,重构他在翻译实践中所采用的翻译规范,以期为中国传统古诗词的翻译提供启发。
【关键词】操作规范 翟理斯 诗词翻译 创造性叛逆 英汉对比
一、引言
中国的古典诗词含蓄凝练,博大精深,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如何把这一中华文化瑰宝推向世界,使西方读者认识到唐诗宋词之美,引发了不少译者的思考和尝试。但由于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以及诗歌文本特殊的表现形式,如对仗、押韵和抒情的含蓄性等,古诗词的翻译对许多译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经过不懈努力,一些中外译者在古诗词英译的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著名的有许渊冲先生和他的“三美”论,汪榕培和他的“传神达意”理论,埃兹拉·庞德和他的意象传递,阿瑟·韦利的诗学审美等等。鉴于诗词翻译的复杂性,对于这些译者风格迥异的翻译,学界从目的论、顺应论、接受美学、互文性、译者主体性和翻译规范等视角对它们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关注古诗词英译的另一位重要译者,翟理斯(Herbert A. Giles),并试图从翻译的操作规范视角来解读他的诗词翻译。在文中我们主要从翻译的形式与音韵选择和内容传译两个方面,分析翟理斯译作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
规范的概念起源于社会学范畴,是指某一群体共同遵守的引导正确社会行为的观念或指令。在翻译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也逐渐得到发展,这些研究中首屈一指的是以色列籍翻译理论家图里的规范理论。经过对希伯来语翻译文本的大量阅读与考察,图里提出规范的标准存在于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他提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往往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初始规范决定了译者翻译的总体倾向,指的是译者首先需要在源语文化规范与目标语文化规范之间,即异化和归化之间做出基本选择。预备规范影响翻译的时代特征,比如特定文化对某些作品、作者、体裁的偏爱性选择,以及所持的态度等等。而操作规范支配着翻译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实际抉择,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技巧。图里还指出,在翻译规范研究中,研究者应以目标语文化为取向,关注译文中的迁移现象,并根据译者的翻译倾向,重构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在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基础上,国内有学者对许渊冲《唐诗三百首》的翻译规范进行了重构,其中在操作规范重构的方法上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操作规范的分析——以翟理斯的诗词翻译为例
操作规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对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的对比,以及从译作的形式上:如体裁的选择、音韵的表现、节奏的安排、标点的运用、语句的衔接,和内容上:如语义模糊的处理、意象的传递、专有名词和数词的翻译等进行考察,观察译作中的迁移现象,重构翟理斯的翻译中隐含的操作规范,并通过对其效果的评价,为古诗词英译的实践提供启发,进而推动古诗词英译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1922年再版的《古文选珍》(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翟理斯收录并翻译了从周朝到清朝近2500年间优秀的古文作品,其中唐宋时期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韩愈的《原道》,刘禹锡的《陋室铭》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这里笔者选取了《古文选珍》中常被提及的、文学价值较高、写作体裁典型的一篇宋代古文作品,也就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醉翁亭记》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多数学者认为,翟理斯的译文The Old Drunkard’s Arbour十分优美,如袁锦翔称赞他的译文“文词素雅、风格活泼、韵节谐美”。现将原文第二段和译文摘录如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The sun’s rays peeping at dawn through the trees, by-and-by to be obscured behind gathering clouds, leaving naught but gloom around, give to this spot the alternations of morning and night./ The wild flowers exhaling their perfume from the darkness of some shady dell; the luxuriant foliage of the dense forest of beautiful trees; the clear frosty wind; and the naked boulders of the lessening torrent; –these are the indications of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Morning is the time to go thither, returning with shades of night; and although the place presents a different aspect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 its charms are subject to no interruption, but continue alway. (Herbert A. Giles, 1922: 158-159)
首先看標题的翻译,对比此文的中英文标题,可以发现“醉翁”被译为了“drunkard”,指经常醉酒的人,有轻微的贬义,与欧阳修“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自嘲相呼应;而“亭”被译为了“arbour”,指树枝、藤蔓交叉而成的凉亭,而不是更为华丽高大的“pavilion”,也十分契合原文中醉翁亭位于山林深处的描绘。由此可见,翟理斯在标题上的翻译基本忠实于原文,用词十分准确。 从整体来看,对于原文的形式和韵律特征,译文既有所保留,又有所变更。翟理斯用三个句子就将这段古文译出,体现出英语语言的粘着性特点,且译文保持与原文句数的一致,文体对应,大致还原了原文的结构和文体。但是译文在每句的字数上并没有像原文一样上下两句基本对应,而是每句长短不齐,可见翟理斯并没有强求形式上的完全对应。此外,在韵律上,原文的语言铿锵悦耳,每句都以“也”这一语气词收尾,达到一唱三叹的风韵。而鉴于英汉语言在书写和表达上的固有差异,无法一一对应,翟理斯转而运用英语诗歌的创作方法,采用轻重基本相间的抑扬格,一些小句中还加入了尾韵,如第一小句中的“rays”和“trees”、第一句第三小句的“naught”和第四小句的“spot”,以及头韵,如第二句第一小句的“darkness”和“dell”。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句中,前四小句都是以“the”开头的名词短语,构成了排比,读来也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对原文风格的还原度较高。
从具体内容来看,第一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说的是太阳出来树林的雾气就消散了;烟云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首先,句首的发语词“若夫”,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对句意也没有影响,因此翟理斯选择了忽略不译。而原句用语精炼,表现出作者欧阳修善于观察事物,以及捕捉对象的本质的特点,仅用寥寥数语就揭示了日出和日落的规律,且句中动词的运用出神入化,互为因果,如“开”是“出”的结果,“归”是“暝”的前提,此外,前两个小句之间还暗含对比的意味,构思精巧,言简意赅。而在翟理斯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英文的明显区别。原文每一小句中的逻辑关系被淡化了,译文更像是对日出日落时分景物的描写;翟理斯还在一二小句间增补了表示时间的连词“by-and-by”,这就把两种不同自然状态的对比转化成了时间顺序上的联系,这里体现出了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值得称道的是,在翻译中翟理斯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动态感,例如“peeping”和“gathering”两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刻画出太阳和云的动态特征。对于句中语义的重复之处,比如“晦暝变化”即是指前面分别描绘的日出和云聚的景象,翟理斯并未像原文一样再次强调,而是巧妙利用了前面添加的时间连接词,将前后语义连成一个整体,省去了“晦明变化者”一句的翻译。翟理斯这里的处理不输原文意境,且又避免了重复,处理地恰到好处。
第二句是对山中四季景象的描写。原文中欧阳修独到地捕捉到富有季节特色的典型景物,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使四季景象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在翻译中,翟理斯继续沿用了第一句所采用的拟人手法,通过“exhaling”、“lessening”等词的运用保留了原文景物的动感。在每个分句中,他也尽量保持结构一致,都以“the”开头;同时注意押韵,如“foliage”和“forest”、“boulders”和“torrent”,力图传达原作的节奏之美。其中,对于“风霜高洁”这样较为抽象的表达,翟理斯并未拘泥于原意——天高气爽,霜色洁白,而是活用词性,将“霜”这一名词化为形容词,继而译为“the clear frosty wind”,这样处理不仅避免了与原文句式的不一致,而且也表现出了富有秋天特色的景象,十分巧妙。另外,翟理斯对原文中“者”的翻译也值得推崇,他将这一代词迁移到这一句的总结句中,并译成“indications”,意为指示物或标志,而原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层含义,这就涉及了汉语诗词中语义模糊的处理。翟理斯选择了将隐含义译出。在翻译“四时”时,他也将四季一一指出,除了押韵的需要,也是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对应与理解。
第三句描写了主人公的动作,早晨进山,傍晚回城,感受到四季景色的变化,乐趣也无穷无尽。在翻译时,翟理斯基本还原了每个分句句式和句意的对应;同时符合英语语言的形合特点,在句与句之间增加了衔接词,如“and”、“although”;此外依旧保持了押韵,如“thither”和“season”。而在最后一句的翻译上,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创造性叛逆。由于汉语表达的意合逻辑,诗词中往往省略主语,欧阳修在这里就将主语由四季自然巧妙地替换成了主人公“我”。英文的表达习惯通常需将主语译出,翟理斯没有像原文一样进行替换,而是沿用这一主语,以四季的美景无穷无尽来转述原文的含义。虽然没有直接指明,但读者也能自然而然地从美景中联想到喜悦之情。这里翟理斯的譯法主要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和流畅性,可见他在翻译中的着眼点在于文学性和美学上。
三、操作规范的重构
在前文中,笔者通过对翟理斯英译《醉翁亭记》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探寻了他在翻译中所隐含的操作规范。为了更好地重构翟理斯的操作规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唐宋古诗词与西方诗歌的不同之处。一是手法的含蓄。语言凝练,言有尽而意无穷,把人们引入沉思和广阔的想象中。二是描写的清淡。多写回忆。又如常提到酒,但都描写薄醉,与西方诗歌中的酗酒狂饮有所区别。能否在译文中体现这两个特点,需要考验译者的水平。
1.形式与音韵选择上的操作规范。诗歌的形式与音韵影响着鉴赏主体的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与美的关系最为密切。而由于源语与目标语在固有属性上的差异,包括韵律、节奏、发音方式、特殊的修辞手法等,诗歌的形式之美很难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从上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翟理斯在翻译唐宋古诗词的时候依旧以诗译诗,以文译文,同时在行数上也力求与原文一致,保留原文的文体和格式。在押韵方式上,虽然译文不一定完全对应原文的韵脚安排,但大都采用英语诗歌中常见的抑扬格,或是加入头韵、尾韵等,使译文遵守一定的音韵节奏,读来也和谐优美。由此可见,翟理斯在翻译中参照了英语格律诗的创作形式,在其中又融入了唐诗的部分体裁特点,使译文既具有英美诗歌的经典特征,又体现出唐诗宋词的形式特点。在语句的衔接上,由于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为了符合西方读者的审美习惯,翟理斯往往根据原文的语义,将隐含的逻辑关系以衔接词表现出来,使译文更为流畅自然,这里也体现出了他的归化手法。 2.内容传译上的操作规范。对古诗词翻译而言,除了还原原文的形式之美,更重要的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和意境。唐宋古诗词以含蓄为美,讲求言不尽意,与英语诗歌的直白奔放有所区别。翟理斯常见的处理方法是添加主语,同时以物称代替人称,使表达更为地道。有时为保持上下文的连贯性,在原文偷换主语时,译文依旧保持原来的主语,通过创造性叛逆还原句子的含义和意境,十分灵活。对于语义的重复之处,翟理斯往往选择替换,保持译文的多样性,对不必要的信息则选择省略。在词语选择上,由于他是英语母语者,选词自然较为精准丰富,切合文意。在意象或是文化专有名词的翻译上,翟理斯或采取直译的手法,并进行隐含义的补充;或索性舍弃意象词,进行创造性叛逆,只求与原文表达意义与意境的神似。诗无达诂,翟理斯这种归化的翻译方式使得译文流畅优美,可读性强,也有独到之处。
四、结语
总结来说,翟理斯古詩词翻译的操作规范隐含在他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中,受到源语和目标语的共同影响。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翟理斯的译文以传达原文的主要形式特点和意境为立足点,通过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灵活改造,适度融合英语诗歌的文学特征,最大限度地追求表达的地道,逻辑的连贯,语义的清晰,使读者感受到唐宋古诗词的风韵和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微.从概念整合视角研究庞德《神州集》中的意象传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6):116-121.
[2]李冰梅.阿瑟韦利的白居易诗歌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廖七一.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J].外语教学,2009,(1):95-103.
[4]陈奇敏.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5]赵长江.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4.
[6]Giles,H.A.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M].Shanghai:Belly and Walsh,Limited,1922.
[7]凌彰.英国的唐诗研究与翻译[Z].中国外国文学网,http://foreignliterature.cass.cn/chinese/NewsInfo.asp?NewsId=3223.
[8]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操作规范 翟理斯 诗词翻译 创造性叛逆 英汉对比
一、引言
中国的古典诗词含蓄凝练,博大精深,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如何把这一中华文化瑰宝推向世界,使西方读者认识到唐诗宋词之美,引发了不少译者的思考和尝试。但由于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以及诗歌文本特殊的表现形式,如对仗、押韵和抒情的含蓄性等,古诗词的翻译对许多译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经过不懈努力,一些中外译者在古诗词英译的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著名的有许渊冲先生和他的“三美”论,汪榕培和他的“传神达意”理论,埃兹拉·庞德和他的意象传递,阿瑟·韦利的诗学审美等等。鉴于诗词翻译的复杂性,对于这些译者风格迥异的翻译,学界从目的论、顺应论、接受美学、互文性、译者主体性和翻译规范等视角对它们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关注古诗词英译的另一位重要译者,翟理斯(Herbert A. Giles),并试图从翻译的操作规范视角来解读他的诗词翻译。在文中我们主要从翻译的形式与音韵选择和内容传译两个方面,分析翟理斯译作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
规范的概念起源于社会学范畴,是指某一群体共同遵守的引导正确社会行为的观念或指令。在翻译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也逐渐得到发展,这些研究中首屈一指的是以色列籍翻译理论家图里的规范理论。经过对希伯来语翻译文本的大量阅读与考察,图里提出规范的标准存在于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他提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往往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初始规范决定了译者翻译的总体倾向,指的是译者首先需要在源语文化规范与目标语文化规范之间,即异化和归化之间做出基本选择。预备规范影响翻译的时代特征,比如特定文化对某些作品、作者、体裁的偏爱性选择,以及所持的态度等等。而操作规范支配着翻译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实际抉择,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技巧。图里还指出,在翻译规范研究中,研究者应以目标语文化为取向,关注译文中的迁移现象,并根据译者的翻译倾向,重构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在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基础上,国内有学者对许渊冲《唐诗三百首》的翻译规范进行了重构,其中在操作规范重构的方法上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操作规范的分析——以翟理斯的诗词翻译为例
操作规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对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的对比,以及从译作的形式上:如体裁的选择、音韵的表现、节奏的安排、标点的运用、语句的衔接,和内容上:如语义模糊的处理、意象的传递、专有名词和数词的翻译等进行考察,观察译作中的迁移现象,重构翟理斯的翻译中隐含的操作规范,并通过对其效果的评价,为古诗词英译的实践提供启发,进而推动古诗词英译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1922年再版的《古文选珍》(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翟理斯收录并翻译了从周朝到清朝近2500年间优秀的古文作品,其中唐宋时期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韩愈的《原道》,刘禹锡的《陋室铭》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这里笔者选取了《古文选珍》中常被提及的、文学价值较高、写作体裁典型的一篇宋代古文作品,也就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醉翁亭记》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多数学者认为,翟理斯的译文The Old Drunkard’s Arbour十分优美,如袁锦翔称赞他的译文“文词素雅、风格活泼、韵节谐美”。现将原文第二段和译文摘录如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The sun’s rays peeping at dawn through the trees, by-and-by to be obscured behind gathering clouds, leaving naught but gloom around, give to this spot the alternations of morning and night./ The wild flowers exhaling their perfume from the darkness of some shady dell; the luxuriant foliage of the dense forest of beautiful trees; the clear frosty wind; and the naked boulders of the lessening torrent; –these are the indications of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Morning is the time to go thither, returning with shades of night; and although the place presents a different aspect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 its charms are subject to no interruption, but continue alway. (Herbert A. Giles, 1922: 158-159)
首先看標题的翻译,对比此文的中英文标题,可以发现“醉翁”被译为了“drunkard”,指经常醉酒的人,有轻微的贬义,与欧阳修“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自嘲相呼应;而“亭”被译为了“arbour”,指树枝、藤蔓交叉而成的凉亭,而不是更为华丽高大的“pavilion”,也十分契合原文中醉翁亭位于山林深处的描绘。由此可见,翟理斯在标题上的翻译基本忠实于原文,用词十分准确。 从整体来看,对于原文的形式和韵律特征,译文既有所保留,又有所变更。翟理斯用三个句子就将这段古文译出,体现出英语语言的粘着性特点,且译文保持与原文句数的一致,文体对应,大致还原了原文的结构和文体。但是译文在每句的字数上并没有像原文一样上下两句基本对应,而是每句长短不齐,可见翟理斯并没有强求形式上的完全对应。此外,在韵律上,原文的语言铿锵悦耳,每句都以“也”这一语气词收尾,达到一唱三叹的风韵。而鉴于英汉语言在书写和表达上的固有差异,无法一一对应,翟理斯转而运用英语诗歌的创作方法,采用轻重基本相间的抑扬格,一些小句中还加入了尾韵,如第一小句中的“rays”和“trees”、第一句第三小句的“naught”和第四小句的“spot”,以及头韵,如第二句第一小句的“darkness”和“dell”。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句中,前四小句都是以“the”开头的名词短语,构成了排比,读来也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对原文风格的还原度较高。
从具体内容来看,第一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说的是太阳出来树林的雾气就消散了;烟云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首先,句首的发语词“若夫”,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对句意也没有影响,因此翟理斯选择了忽略不译。而原句用语精炼,表现出作者欧阳修善于观察事物,以及捕捉对象的本质的特点,仅用寥寥数语就揭示了日出和日落的规律,且句中动词的运用出神入化,互为因果,如“开”是“出”的结果,“归”是“暝”的前提,此外,前两个小句之间还暗含对比的意味,构思精巧,言简意赅。而在翟理斯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英文的明显区别。原文每一小句中的逻辑关系被淡化了,译文更像是对日出日落时分景物的描写;翟理斯还在一二小句间增补了表示时间的连词“by-and-by”,这就把两种不同自然状态的对比转化成了时间顺序上的联系,这里体现出了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值得称道的是,在翻译中翟理斯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动态感,例如“peeping”和“gathering”两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刻画出太阳和云的动态特征。对于句中语义的重复之处,比如“晦暝变化”即是指前面分别描绘的日出和云聚的景象,翟理斯并未像原文一样再次强调,而是巧妙利用了前面添加的时间连接词,将前后语义连成一个整体,省去了“晦明变化者”一句的翻译。翟理斯这里的处理不输原文意境,且又避免了重复,处理地恰到好处。
第二句是对山中四季景象的描写。原文中欧阳修独到地捕捉到富有季节特色的典型景物,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使四季景象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在翻译中,翟理斯继续沿用了第一句所采用的拟人手法,通过“exhaling”、“lessening”等词的运用保留了原文景物的动感。在每个分句中,他也尽量保持结构一致,都以“the”开头;同时注意押韵,如“foliage”和“forest”、“boulders”和“torrent”,力图传达原作的节奏之美。其中,对于“风霜高洁”这样较为抽象的表达,翟理斯并未拘泥于原意——天高气爽,霜色洁白,而是活用词性,将“霜”这一名词化为形容词,继而译为“the clear frosty wind”,这样处理不仅避免了与原文句式的不一致,而且也表现出了富有秋天特色的景象,十分巧妙。另外,翟理斯对原文中“者”的翻译也值得推崇,他将这一代词迁移到这一句的总结句中,并译成“indications”,意为指示物或标志,而原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层含义,这就涉及了汉语诗词中语义模糊的处理。翟理斯选择了将隐含义译出。在翻译“四时”时,他也将四季一一指出,除了押韵的需要,也是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对应与理解。
第三句描写了主人公的动作,早晨进山,傍晚回城,感受到四季景色的变化,乐趣也无穷无尽。在翻译时,翟理斯基本还原了每个分句句式和句意的对应;同时符合英语语言的形合特点,在句与句之间增加了衔接词,如“and”、“although”;此外依旧保持了押韵,如“thither”和“season”。而在最后一句的翻译上,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创造性叛逆。由于汉语表达的意合逻辑,诗词中往往省略主语,欧阳修在这里就将主语由四季自然巧妙地替换成了主人公“我”。英文的表达习惯通常需将主语译出,翟理斯没有像原文一样进行替换,而是沿用这一主语,以四季的美景无穷无尽来转述原文的含义。虽然没有直接指明,但读者也能自然而然地从美景中联想到喜悦之情。这里翟理斯的譯法主要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和流畅性,可见他在翻译中的着眼点在于文学性和美学上。
三、操作规范的重构
在前文中,笔者通过对翟理斯英译《醉翁亭记》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探寻了他在翻译中所隐含的操作规范。为了更好地重构翟理斯的操作规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唐宋古诗词与西方诗歌的不同之处。一是手法的含蓄。语言凝练,言有尽而意无穷,把人们引入沉思和广阔的想象中。二是描写的清淡。多写回忆。又如常提到酒,但都描写薄醉,与西方诗歌中的酗酒狂饮有所区别。能否在译文中体现这两个特点,需要考验译者的水平。
1.形式与音韵选择上的操作规范。诗歌的形式与音韵影响着鉴赏主体的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与美的关系最为密切。而由于源语与目标语在固有属性上的差异,包括韵律、节奏、发音方式、特殊的修辞手法等,诗歌的形式之美很难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从上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翟理斯在翻译唐宋古诗词的时候依旧以诗译诗,以文译文,同时在行数上也力求与原文一致,保留原文的文体和格式。在押韵方式上,虽然译文不一定完全对应原文的韵脚安排,但大都采用英语诗歌中常见的抑扬格,或是加入头韵、尾韵等,使译文遵守一定的音韵节奏,读来也和谐优美。由此可见,翟理斯在翻译中参照了英语格律诗的创作形式,在其中又融入了唐诗的部分体裁特点,使译文既具有英美诗歌的经典特征,又体现出唐诗宋词的形式特点。在语句的衔接上,由于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为了符合西方读者的审美习惯,翟理斯往往根据原文的语义,将隐含的逻辑关系以衔接词表现出来,使译文更为流畅自然,这里也体现出了他的归化手法。 2.内容传译上的操作规范。对古诗词翻译而言,除了还原原文的形式之美,更重要的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和意境。唐宋古诗词以含蓄为美,讲求言不尽意,与英语诗歌的直白奔放有所区别。翟理斯常见的处理方法是添加主语,同时以物称代替人称,使表达更为地道。有时为保持上下文的连贯性,在原文偷换主语时,译文依旧保持原来的主语,通过创造性叛逆还原句子的含义和意境,十分灵活。对于语义的重复之处,翟理斯往往选择替换,保持译文的多样性,对不必要的信息则选择省略。在词语选择上,由于他是英语母语者,选词自然较为精准丰富,切合文意。在意象或是文化专有名词的翻译上,翟理斯或采取直译的手法,并进行隐含义的补充;或索性舍弃意象词,进行创造性叛逆,只求与原文表达意义与意境的神似。诗无达诂,翟理斯这种归化的翻译方式使得译文流畅优美,可读性强,也有独到之处。
四、结语
总结来说,翟理斯古詩词翻译的操作规范隐含在他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中,受到源语和目标语的共同影响。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翟理斯的译文以传达原文的主要形式特点和意境为立足点,通过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灵活改造,适度融合英语诗歌的文学特征,最大限度地追求表达的地道,逻辑的连贯,语义的清晰,使读者感受到唐宋古诗词的风韵和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微.从概念整合视角研究庞德《神州集》中的意象传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6):116-121.
[2]李冰梅.阿瑟韦利的白居易诗歌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廖七一.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J].外语教学,2009,(1):95-103.
[4]陈奇敏.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5]赵长江.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4.
[6]Giles,H.A.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M].Shanghai:Belly and Walsh,Limited,1922.
[7]凌彰.英国的唐诗研究与翻译[Z].中国外国文学网,http://foreignliterature.cass.cn/chinese/NewsInfo.asp?NewsId=3223.
[8]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