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是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指引下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对推动社区教育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哈尔滨市结合实际情况,在推进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与进展。
[关键词]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融合发展
社区教育从80年代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开始以适龄的中小学生为重点,到逐渐以成人教育对象为主体,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社区教育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
为了完成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必将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社区教育通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立,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要为目的,开展了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项目,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如政府引导不够、缺乏横向联合和纵向沟通的协同机制;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整合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亟待政府积极发挥管理职能,规范政策法规、建立保障机制,改进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社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呈现越来越强的数字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学习需求的不断提高,以服务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发展、关乎全民教育覆盖程度的社区教育必然要采用更先进、更便捷的学习方式。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高新技术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与在线实时教育模式结合,实现了时空分布的无限制;在社区教育中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了受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推动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发挥网络优质资源的共享性,学习内容的直观性、获取课程资源的便捷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等特点,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运用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配备,把教育以最优化的形式延伸、拓展到社會基层,满足社区居民的知识更新需求、素养提升需求和兴趣爱好养成需求,既有效地填补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节省社区教育经费,增强远程教育的内涵发展,拓宽教育功能,又适应了社区教育的时间、空间、地点、学习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求。所以说,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哈尔滨市实现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从哈尔滨市情况看,社区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1年,南岗区社区学院成立,并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6年,哈尔滨社区大学正式挂牌;2008年“哈尔滨市民学习中心”创建;2012年,道里区作为我市社区教育三级网络试点开始建设,同时全市社区教育网正式开通;2015年哈尔滨市社区教育联盟正式成立。多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一批市直单位在各自工作领域积极倡导,9区9县市、哈尔滨学院、哈尔滨老年大学、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等市属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中小学等地区单位在社区教育这块阵地上面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方式,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社区负责,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良好局面。其中依托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形成的“网络教育技术为先导,社区示范活动为牵引,数字化学习平台为载体”的独具特色社区教育办学模式,为提升社区教育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理念,提升社区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哈尔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就积极将社区教育放到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由中央电大牵头,主要依托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这为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服务事业指明了方向。哈尔滨电大在参与社区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以“贴近民生,满足需求”为基本导向,利用远程教育形式,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电大组织系统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教育资源的优势,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没有围墙的学校”,形成区域范围内的社区教育“教学中心”、“传播中心”、“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发挥了充分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了哈尔滨市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增强了发展社区教育的责任意识。
(二)搭建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平台,促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
2010年哈尔滨社区教育网筹建并试运行,搭建起社会化、全民化、广覆盖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和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共享性强、成本低廉、形式灵活、传播广泛、易于参与等特点。
目前,依托哈尔滨电大的远程教育技术和软硬件设施搭建起的哈尔滨社区教育网,已成为哈尔滨市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和全民终身学习的优质服务平台。该平台自建、共享、整合了14类网络课程资源万余学时,数字图书10万余种、数字期刊百余种和学术视频3000集。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健康养生教育等突出居民需求、网络特点和哈尔滨特色。坚持以服务“民生”为中心,满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需求和社区居民学习的需求,采取网络学习、面授讲座、社区活动三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一二三”的办学方针。经常性的开展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讲座和主题活动,如家庭教育、投资理财和法律知识等专题讲座;“党史与红歌”主题讲座;“安全教育进社区”、“社区全民健身”、“旧物改造DIY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实现社区居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打造富有哈尔滨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市民学习管理平台,开发“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实现市民在不同场所学习“一卡通”,为市民提供网上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积极营造“自主学习、自由学习、快乐学习”的终身学习氛围。 (三)创新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构建社区发展新格局
2015年哈尔滨市社区教育联盟成立,有效整合了社区教育资源,按照“学者有其校、教育有渠道”的思路,统筹区域内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设施资源,鼓励和支持在哈高校、中高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探索建立公益性与市场性兼容的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联盟或资源开发机构,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通过科学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和评比办法,积极探索推进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功做法。与此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创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以“讲文明,树新风,懂礼仪,促和谐”为主题,以“争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市民”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对推动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以推动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
做好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围绕理念形成、机构建立、制度建设、保障机制、考核评比方案等方面建立二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社区教育联盟依照章程,在哈尔滨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统筹各成员单位,以项目为牵动,凝聚联盟力量,汇聚联盟智慧,科学规划,建立高效运转的联盟体制,建立以联盟成员和区(县、市)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社区(村)居委会教学点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网络。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联动机制,有效整合人力、物力,共享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学设备、教学场所等教育资源,共享市民学习信息,消除社区教育中的“孤岛现象”,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互。加大学习型社会建设和联盟工作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教育的各项学习活动中来。
(二)积极优化学习平台,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内部的教育资源共享
社区教育平台的建设是数字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作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官方权威部门,广播电视大学要积极履行社区教育推广计划,在搭建学习平台,共享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将社区教育平台建设成为界面清晰、操作简便、功能完备、双向互动的学习平台,高质量、大容量、系统化的资源平台,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可拓展升级的管理平台,定期更新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和现代技术手段等优势,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的功能,做好社区教育平台的使用和维护,以网络为载体,实行远程、开放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
(三)加大“三网融合”发展的力度,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哈尔滨市是国务院确定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充分利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创新实践开展社区教育,发挥有线电视网覆盖面广、终端普及率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吸引参与者学习,利用掌上电脑、智能手机、PDA(即个人数字助理)等微型移动设备,为学习者提供在“移动”状态下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的条件。推广建设三网资源的融合共享,做到社区教育全覆盖,实现教育资源进家庭、进社区。
[关键词]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融合发展
社区教育从80年代开始至今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开始以适龄的中小学生为重点,到逐渐以成人教育对象为主体,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社区教育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
为了完成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必将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社区教育通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立,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要为目的,开展了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项目,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目前的社区教育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如政府引导不够、缺乏横向联合和纵向沟通的协同机制;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整合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亟待政府积极发挥管理职能,规范政策法规、建立保障机制,改进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社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呈现越来越强的数字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学习需求的不断提高,以服务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发展、关乎全民教育覆盖程度的社区教育必然要采用更先进、更便捷的学习方式。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高新技术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与在线实时教育模式结合,实现了时空分布的无限制;在社区教育中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了受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推动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发挥网络优质资源的共享性,学习内容的直观性、获取课程资源的便捷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等特点,使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运用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配备,把教育以最优化的形式延伸、拓展到社會基层,满足社区居民的知识更新需求、素养提升需求和兴趣爱好养成需求,既有效地填补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节省社区教育经费,增强远程教育的内涵发展,拓宽教育功能,又适应了社区教育的时间、空间、地点、学习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求。所以说,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哈尔滨市实现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从哈尔滨市情况看,社区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1年,南岗区社区学院成立,并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6年,哈尔滨社区大学正式挂牌;2008年“哈尔滨市民学习中心”创建;2012年,道里区作为我市社区教育三级网络试点开始建设,同时全市社区教育网正式开通;2015年哈尔滨市社区教育联盟正式成立。多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一批市直单位在各自工作领域积极倡导,9区9县市、哈尔滨学院、哈尔滨老年大学、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等市属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中小学等地区单位在社区教育这块阵地上面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方式,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社区负责,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良好局面。其中依托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形成的“网络教育技术为先导,社区示范活动为牵引,数字化学习平台为载体”的独具特色社区教育办学模式,为提升社区教育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理念,提升社区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哈尔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就积极将社区教育放到全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由中央电大牵头,主要依托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这为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服务事业指明了方向。哈尔滨电大在参与社区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以“贴近民生,满足需求”为基本导向,利用远程教育形式,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电大组织系统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教育资源的优势,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没有围墙的学校”,形成区域范围内的社区教育“教学中心”、“传播中心”、“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发挥了充分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了哈尔滨市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增强了发展社区教育的责任意识。
(二)搭建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平台,促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
2010年哈尔滨社区教育网筹建并试运行,搭建起社会化、全民化、广覆盖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和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共享性强、成本低廉、形式灵活、传播广泛、易于参与等特点。
目前,依托哈尔滨电大的远程教育技术和软硬件设施搭建起的哈尔滨社区教育网,已成为哈尔滨市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和全民终身学习的优质服务平台。该平台自建、共享、整合了14类网络课程资源万余学时,数字图书10万余种、数字期刊百余种和学术视频3000集。社区教育的课程体系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健康养生教育等突出居民需求、网络特点和哈尔滨特色。坚持以服务“民生”为中心,满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需求和社区居民学习的需求,采取网络学习、面授讲座、社区活动三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一二三”的办学方针。经常性的开展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讲座和主题活动,如家庭教育、投资理财和法律知识等专题讲座;“党史与红歌”主题讲座;“安全教育进社区”、“社区全民健身”、“旧物改造DIY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实现社区居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打造富有哈尔滨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市民学习管理平台,开发“市民终身学习卡”系统,实现市民在不同场所学习“一卡通”,为市民提供网上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积极营造“自主学习、自由学习、快乐学习”的终身学习氛围。 (三)创新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构建社区发展新格局
2015年哈尔滨市社区教育联盟成立,有效整合了社区教育资源,按照“学者有其校、教育有渠道”的思路,统筹区域内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设施资源,鼓励和支持在哈高校、中高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探索建立公益性与市场性兼容的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联盟或资源开发机构,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通过科学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和评比办法,积极探索推进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成功做法。与此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创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以“讲文明,树新风,懂礼仪,促和谐”为主题,以“争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市民”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对推动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以推动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
做好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围绕理念形成、机构建立、制度建设、保障机制、考核评比方案等方面建立二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社区教育联盟依照章程,在哈尔滨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统筹各成员单位,以项目为牵动,凝聚联盟力量,汇聚联盟智慧,科学规划,建立高效运转的联盟体制,建立以联盟成员和区(县、市)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社区(村)居委会教学点为依托的社区教育网络。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联动机制,有效整合人力、物力,共享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学设备、教学场所等教育资源,共享市民学习信息,消除社区教育中的“孤岛现象”,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互。加大学习型社会建设和联盟工作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教育的各项学习活动中来。
(二)积极优化学习平台,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内部的教育资源共享
社区教育平台的建设是数字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作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官方权威部门,广播电视大学要积极履行社区教育推广计划,在搭建学习平台,共享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将社区教育平台建设成为界面清晰、操作简便、功能完备、双向互动的学习平台,高质量、大容量、系统化的资源平台,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可拓展升级的管理平台,定期更新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和现代技术手段等优势,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的功能,做好社区教育平台的使用和维护,以网络为载体,实行远程、开放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
(三)加大“三网融合”发展的力度,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哈尔滨市是国务院确定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充分利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创新实践开展社区教育,发挥有线电视网覆盖面广、终端普及率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吸引参与者学习,利用掌上电脑、智能手机、PDA(即个人数字助理)等微型移动设备,为学习者提供在“移动”状态下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的条件。推广建设三网资源的融合共享,做到社区教育全覆盖,实现教育资源进家庭、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