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学科。对于农村小学生,机械重复的作业设计已经限制了学生語文能力的发展。设计实践性作业非常必要,笔者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背景入手,设计具有可行性、多样性、有效性以及生活性的实践性作业,并将作业分为资料收集类、观察体验类和创新拓展类,以期让实践性作业适合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业设计;实践性;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农村教师已经转变教学理念,但在布置作业时,观念传统陈旧。这不仅会让学生对 “题海式”作业疲于应付,也会让他们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语文学习浮于表面,很难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界定语文课程性质时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实践性作业实际上是将任务型作业变成学生感兴趣、能创新、有收获的过程,让语文照进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农村小学,父母角色的缺失,爷爷奶奶隔代的教育思想陈旧和学生能力的欠缺等,实践性作业实施会遇到诸多困难。所以我从设计初衷出发,针对过程中的问题,谈谈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一)可行性
有别于城市学校家校之间的实时交流,农村学校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势必要考虑到作为课外补充性质的实践性作业的可行性。
1.独立完成的可行性。在类似我校的农村小学进行家校沟通时,往往只能向隔代的爷爷奶奶汇报孩子的学习。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的作业方式。例如在学习三年级《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自行采集自己家周围的叶子,来体会每一片叶子的不同。但如果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清每一种叶片的名称、特性,那么部分学生则不能够完成这个作业,课堂展示时便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2.完成方式的可行性。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如果进行线上反馈如微信群、QQ群里的朗诵分享,那是最好不过的。但在农村背景下,我们应当尽量避免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声音、视频的制作,学生缺少媒介,家庭也不能给予帮助,应当让学生记下来、写下来、画下来,带到课堂上来展示分享,这样比较适合。
(二)多样性
虽然完成方式、交流媒介有局限,但是作业依旧可以多姿多彩。学生可以调动自己能够使用的一切资源,不仅包括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也可以直接动手去做。如学习了《田园诗情》后,给你最喜欢的段落画一幅插图;在学习了四年级语文习作3之后,给自己远方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正所谓是时间前中后不限,眼耳口手脑并用,读写画做悟齐行。
(三)有效性
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也是为了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那么我们就必须让作业有效、高效。
1.选择有效的作业内容。语文源自生活,课本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最好范本,想要让作业变得有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本入手。比如在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续写童话故事,发挥想象力,想想下次乌鸦见到狐狸会说什么、做什么,也可以在课堂上就让他们试着演一演。
2.学习有效的作业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钥匙,我们必须要教授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想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首先要在课文中标记生字,再阅读,若遇到难懂词,可以做好疑问标记……再比如,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写一写如何做好一件家务事,我们可以教给他——“先、再、然后”的使用方法。
(四)生活性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例如“天安门”“高铁”等距离学生很遥远的词语时,我们不要让他们畅想生活,做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如“做一天小导游,介绍一下天安门”。相较于这类作业,我们可以立足生活,了解农村风俗文化,“尝试向城市孩子介绍魅力乡村”这样的作业会更“接地气”。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农村教师可以让作业更具“特色化”,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农村生活,认识家畜家禽、了解农耕文化等,让他们获得独特感悟。那当孩子学习《一去二三里》以及《走进秋天》等文章时,学生会更有感触。
二、设计方向
(一)资料收集类
收集资料是很好的课文外延性拓展作业,但由于知识的广泛性,可让孩子课下完成。课前收集资料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兴趣,课后收集则是巩固文本,加深了解。这主要是针对学生收集资料、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观察体验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学习更注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体验型作业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将自己投身于社会自然。依旧以“为家人做一件家务事”为例,学生通过做家务事体验家人的劳动生活,了解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再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能够起到促进相互理解的作用。
(三)创新拓展类
创新拓展类的实践性作业,更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是更高层面的锻炼。比如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泉城》《九寨沟》以及《田园诗情》都是欣赏类文本,在单元组文的学习之后,教师便可以设置作业,如小组合作,针对这一单元的主题,制作手抄报,提取出每篇文章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进行配图展示。这项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写景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小组合作。
三、作业评价
实践性作业也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反馈,但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我们可以把实践性作业的评价主要设计为以下两方面:
(一)表达展示类
不同于机械重复类作业的批改,实践性作业更希望给学生提供能够大胆展示自己的平台。例如说感受类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独特感悟便是此类作业的最好反馈。再比如四年级上册练习三的口语交际,带领孩子们学会赞美别人的方法——真诚、具体、利用肢体动作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酝酿自己要赞美的对象,让他们大声说出赞美。教师再选取学生的赞美如“小明,你今天的衣服搭配真帅气!”“张同学的字真工整!”让学生进行展示,达到评价反馈目的。
(二)合作比赛类
语文学习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比赛不失为一种让学生进行展示的好方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比赛氛围刺激下,学生发挥特长共同动手完成任务。例如演一演,将课本中的故事变成课本剧,讨论挑选角色,确定动作语言展示。再比如结合单元内容进行手抄报的绘画,都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实践的学习过程。
总而言之,实践性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运用语文知识的途径。我们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让语文从生活中来,更照进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小学语文实践作业探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5).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业设计;实践性;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农村教师已经转变教学理念,但在布置作业时,观念传统陈旧。这不仅会让学生对 “题海式”作业疲于应付,也会让他们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语文学习浮于表面,很难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界定语文课程性质时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实践性作业实际上是将任务型作业变成学生感兴趣、能创新、有收获的过程,让语文照进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农村小学,父母角色的缺失,爷爷奶奶隔代的教育思想陈旧和学生能力的欠缺等,实践性作业实施会遇到诸多困难。所以我从设计初衷出发,针对过程中的问题,谈谈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一)可行性
有别于城市学校家校之间的实时交流,农村学校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势必要考虑到作为课外补充性质的实践性作业的可行性。
1.独立完成的可行性。在类似我校的农村小学进行家校沟通时,往往只能向隔代的爷爷奶奶汇报孩子的学习。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的作业方式。例如在学习三年级《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自行采集自己家周围的叶子,来体会每一片叶子的不同。但如果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清每一种叶片的名称、特性,那么部分学生则不能够完成这个作业,课堂展示时便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2.完成方式的可行性。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如果进行线上反馈如微信群、QQ群里的朗诵分享,那是最好不过的。但在农村背景下,我们应当尽量避免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声音、视频的制作,学生缺少媒介,家庭也不能给予帮助,应当让学生记下来、写下来、画下来,带到课堂上来展示分享,这样比较适合。
(二)多样性
虽然完成方式、交流媒介有局限,但是作业依旧可以多姿多彩。学生可以调动自己能够使用的一切资源,不仅包括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也可以直接动手去做。如学习了《田园诗情》后,给你最喜欢的段落画一幅插图;在学习了四年级语文习作3之后,给自己远方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正所谓是时间前中后不限,眼耳口手脑并用,读写画做悟齐行。
(三)有效性
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也是为了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那么我们就必须让作业有效、高效。
1.选择有效的作业内容。语文源自生活,课本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的最好范本,想要让作业变得有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本入手。比如在学习了《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续写童话故事,发挥想象力,想想下次乌鸦见到狐狸会说什么、做什么,也可以在课堂上就让他们试着演一演。
2.学习有效的作业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钥匙,我们必须要教授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想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首先要在课文中标记生字,再阅读,若遇到难懂词,可以做好疑问标记……再比如,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写一写如何做好一件家务事,我们可以教给他——“先、再、然后”的使用方法。
(四)生活性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例如“天安门”“高铁”等距离学生很遥远的词语时,我们不要让他们畅想生活,做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如“做一天小导游,介绍一下天安门”。相较于这类作业,我们可以立足生活,了解农村风俗文化,“尝试向城市孩子介绍魅力乡村”这样的作业会更“接地气”。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农村教师可以让作业更具“特色化”,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农村生活,认识家畜家禽、了解农耕文化等,让他们获得独特感悟。那当孩子学习《一去二三里》以及《走进秋天》等文章时,学生会更有感触。
二、设计方向
(一)资料收集类
收集资料是很好的课文外延性拓展作业,但由于知识的广泛性,可让孩子课下完成。课前收集资料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兴趣,课后收集则是巩固文本,加深了解。这主要是针对学生收集资料、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观察体验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学习更注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体验型作业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将自己投身于社会自然。依旧以“为家人做一件家务事”为例,学生通过做家务事体验家人的劳动生活,了解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再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能够起到促进相互理解的作用。
(三)创新拓展类
创新拓展类的实践性作业,更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是更高层面的锻炼。比如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泉城》《九寨沟》以及《田园诗情》都是欣赏类文本,在单元组文的学习之后,教师便可以设置作业,如小组合作,针对这一单元的主题,制作手抄报,提取出每篇文章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进行配图展示。这项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写景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小组合作。
三、作业评价
实践性作业也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反馈,但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我们可以把实践性作业的评价主要设计为以下两方面:
(一)表达展示类
不同于机械重复类作业的批改,实践性作业更希望给学生提供能够大胆展示自己的平台。例如说感受类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独特感悟便是此类作业的最好反馈。再比如四年级上册练习三的口语交际,带领孩子们学会赞美别人的方法——真诚、具体、利用肢体动作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酝酿自己要赞美的对象,让他们大声说出赞美。教师再选取学生的赞美如“小明,你今天的衣服搭配真帅气!”“张同学的字真工整!”让学生进行展示,达到评价反馈目的。
(二)合作比赛类
语文学习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比赛不失为一种让学生进行展示的好方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比赛氛围刺激下,学生发挥特长共同动手完成任务。例如演一演,将课本中的故事变成课本剧,讨论挑选角色,确定动作语言展示。再比如结合单元内容进行手抄报的绘画,都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实践的学习过程。
总而言之,实践性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运用语文知识的途径。我们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让语文从生活中来,更照进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小学语文实践作业探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