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2010年8月1日至9月30,我市小纪镇吴堡发生了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共发生病例24例,罹患率0.19%。疫情发生后,省疾控中心,扬州市和江都市疾控中心分别派员前往展开调查处置,通过各项综合性防控措施落实,目前疫情已平息。现将调查处置报告如下:
1 疫情报告与确认
8月20日,江都市小纪镇卫生防保所报告,该镇吴堡卫生院8月1日以来就诊发热病人异常增多,经实验室血液培养其中一例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阳性。
接到报告后,江都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疫点处理工作,同时向扬州市、江苏省疾控中心汇报疫情情况。8月21日,省疾控中心急传所祖荣强副所长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配合当地疾控人员展开调查。
调查显示,本起副伤寒疫情最早发生于7月底。首例病例张晓峰,男,26岁,小纪镇吴堡金鑫村杨沟组人,公路建设工程技术人员,7月31日发病,发病时体温41℃,无腹痛、腹泻,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肝脾肿大。8月10日经江都市人民医院细菌学培养确诊为甲型副伤寒病例,于8月19日治愈出院。
2 疫情分析
2.1基本情况
小纪镇吴堡位于江都市东北部里下河水网分布地区,东临泰州兴化市周庄镇,南临姜堰市华岗镇,北与我市武坚镇搭界,总人口2万余人,自来水覆盖率99%以上。
2.2 地区分布
8月1日至9月30日,小纪镇吴堡共报告甲型副伤寒24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24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该镇的4个村,其中新堡村7例,吴堡村7例,金鑫村3例,吉汉村3例,外乡镇病例4例。病例有家庭聚集现象,有3个家庭存在2例以上病例,外镇的4例病例均有在吴堡吃饭住宿史,最短2天,最长3个月。见图1
2.3 时间分布
疫情持续2个月,首例病例7月31日发病,8月10日诊断报告,病例较为集中的时间为8月16日至8月25日和8月31日至9月9日两个时间段,从时间分布来看,持续污染导致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较大。见图2
2.4 人群分布
24例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9例,性别比为1:0.60;年龄分布上比较均匀,涵盖各个年龄段,最小的5岁,最大的76岁,以20至50岁青壮年较多,共16例,占全部病例的66.67%,职业分布为农民10例,学生8例,幼托儿童1例,工人3例,干职、教师2例。
2.5 临床症状
病人症状多以高热为主,24例病例体温均超过39℃,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少见,有一例病人轻度脾肿大,未出现并发症病例。
3 外环境样品检测
8月20日下午,市疾控中心采集吴堡水厂水源水、水厂出厂水、病家末梢水共7份水样送扬州市疾控中心做沙门氏菌培养。结果沙门氏菌培养均为阴性。
8月21日采集东南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吴堡村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共14份进行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两个出厂水,末梢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均不超标,吴堡水厂出厂水余氯为0.05mg/L,末梢水余氯未检出。
8月22日采集四川熟食店可疑熟食样和从业人员肛拭子由江都市疾控中心做沙门氏菌培养,结果:可疑熟食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超标,致病菌和沙门氏菌培养未检出,从业人员肛拭子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未检出。
8月22日采集可疑熟食摊附近河水样、吴堡村河塘水共12份水样送省疾控中心做沙门氏菌培养,结果阴性。
8月28日市疾控中心采集吴堡水厂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后的水源水、水厂出厂水、末梢水共6份进行细菌学培养和余氯检测,结果:出厂水余氯0. 5mg/L,末梢水余氯0.03mg/L,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均不超标。
8月28日市疾控中心采集四川熟食店熟食样6份做细菌学培养,结果: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超标,致病菌和沙门氏菌培养未检出。
9月7日,江都市疾控中心对吴堡集镇4个熟食店的操作台、用具、熟食成品、半成品再次采样检测;扬州市疾控中心也到现場对四川熟食店和兴旺村四川熟食店的相关用具、熟食、河水进行采样。结果: 四川熟食店排水口河水样培养出甲型副伤寒杆菌,四川熟食店鹅卤样培养出伦敦沙门氏菌,其余样品致病菌未检出。
4 流行病学分析
病例分布主要在吴堡集镇周围的4个村,紧邻集镇交易活动频繁地区;吴堡集镇临河而建,居民住宅无化粪池,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入河道,吴堡卫生院污水处理后也直接排入该河;该镇水厂为深井水直供,加氯设施简单,未梢水检测余氯为0,水厂周围无垃圾场、养殖场,无明显污染物,该水厂分时段供水,每日供水时间为4:30-8:30、10:00-13:00,18:00-21:00;居民饮用水均为自来水,无饮用生水的习惯,部分居民有使用河水洗衣服、洗菜的现象;有较多病例反映在发病前两周内曾食用四川熟食店的凉菜,8月22-28日对早期的29例高热病例进行了1:2配对病例对照调查,比较某店熟食食用情况,结果:OR=4.93,95%CI:1.65-15.08,有统计学差异。
四川熟食店位于吴堡集镇临街河边,卫生院对面,一楼为销售间;地下一层为操作间;操作间后门临河,仅一自来水水龙头,无蓄水池、贮水缸;销售间无自来水龙头,店主销售熟食时无带一次性手套习惯;销售场所冰箱内生熟食品共存;8月22日对店主进行肛拭培养,结果阴性。
从以上调查结果和外环境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河水污染为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自来水不能24小时供水,日常河水接触引起发病,熟食店主在加工销售过程中,使用河水清洗池面及器具,导致食品污染而引起发病的可能性存在。由此可以判断该起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是地面水源型疫情,由于不洁用水,或食用受河水污染的熟食引起发病。 5 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后,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江都市委书记倪士俊对该起疫情做出批示:“进一步高度重视,加强防疫、加强监测、控制疫情;同时,做好病人的治疗工作;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省、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也多次到现场指導防控工作。经政府协调,多部门参与,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的落实,该起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5.1 制订《江都市小纪镇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调查方案》,并按照方案严格执行。按照方案要求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查找可能引起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及时调整防控方案,督促防控措施的落实。
5.2 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及时登记报告并采样送检。
严格执行发热病人隔离制度,要求村卫生室不得截留发热病人,发现病例及时转诊;开展门诊发热病例监测,遇有发热三天且无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及时登记并报告,同时采双份血样做培养和肥达氏试验;小纪镇吴堡卫生院将所有发热病人集中隔离,使用专用器械专用厕所,并做好随时消毒工作,落实医护人员预防性服药;密切关注在本院住院的高热病人病情变化,防止重症和并发症病例的出现;对每一位痊愈出院病人放发出院需知,告知病人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对家人和密切接触人员的预防保护措施。
5.3 加强外环境监测。
对自来水厂水样、河水、熟食加工店开展相关样本检测。
5.4 加强卫生监督力度。
9月7日,市政府协调组织工商、质监和卫生等部门对吴堡集镇范围内的熟食店、饭店进行突击检查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9月8日,在镇政府、工商、质监多部门协调下,勒令吴堡集镇4家熟食摊点息业1个月。小纪镇政府多次召开餐饮、商店、水厂、食堂、小餐桌、土厨师及各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培训会议,进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5.5 做好消毒灭虫及预防性服药工作。
对每个疫点开展消毒灭虫工作;集镇居民每户发放消毒片,要求居民开展家庭缸水消毒;开展密切接触者和沿河所有居民预防服药工作并做好登记工作。江都市疾控中心先后在小纪镇吴堡地区范围内下发泡腾消毒片16箱,84消毒液14箱,环卫乐杀虫剂12箱,漂精粉12箱,氟哌酸2800板。
5.6 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发放宣传单形式全镇范围内开展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群众宣传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张。在确定河水污染后在河水沿岸树立“严禁使用河水”的警示牌,在吴堡集镇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要求广大居民疫情流行期间注意饮水、饮食安全。
5.7 加强饮用水消毒。
吴堡水厂购进二氧化氯发生器,于8月27日投入使用。
6 事件评估与总结
近年来,由于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善,防病意识提高,加上农村改水改厕等综合性措施的落实,我市已连续11年无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伤寒发病率已连续4年控制在1/10万以下。
这起伤寒聚集性疫情提醒我们,在重视甲流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该起疫情是由于水源污染引起的一起聚集性疫情,说明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仍然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因此,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①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对垃圾和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垃圾、人畜粪便对水体造成污染。②加强饮用水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确保饮水和饮食安全。在本次疫情处置中,食品安全监督至关重要,而新的《食品安全法》中的多部门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空白,监管难以到位,值得相关部门深思。③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做好医务人员肠道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和诊疗水平,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减少漏诊和误诊,及时预警、及时处置。④加强疫点疫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在疫区内停留。⑤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在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不使用可疑水源,不食用可疑食品。⑥在处置疫情时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群防群控。
2010年8月1日至9月30,我市小纪镇吴堡发生了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共发生病例24例,罹患率0.19%。疫情发生后,省疾控中心,扬州市和江都市疾控中心分别派员前往展开调查处置,通过各项综合性防控措施落实,目前疫情已平息。现将调查处置报告如下:
1 疫情报告与确认
8月20日,江都市小纪镇卫生防保所报告,该镇吴堡卫生院8月1日以来就诊发热病人异常增多,经实验室血液培养其中一例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阳性。
接到报告后,江都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疫点处理工作,同时向扬州市、江苏省疾控中心汇报疫情情况。8月21日,省疾控中心急传所祖荣强副所长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配合当地疾控人员展开调查。
调查显示,本起副伤寒疫情最早发生于7月底。首例病例张晓峰,男,26岁,小纪镇吴堡金鑫村杨沟组人,公路建设工程技术人员,7月31日发病,发病时体温41℃,无腹痛、腹泻,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肝脾肿大。8月10日经江都市人民医院细菌学培养确诊为甲型副伤寒病例,于8月19日治愈出院。
2 疫情分析
2.1基本情况
小纪镇吴堡位于江都市东北部里下河水网分布地区,东临泰州兴化市周庄镇,南临姜堰市华岗镇,北与我市武坚镇搭界,总人口2万余人,自来水覆盖率99%以上。
2.2 地区分布
8月1日至9月30日,小纪镇吴堡共报告甲型副伤寒24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24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该镇的4个村,其中新堡村7例,吴堡村7例,金鑫村3例,吉汉村3例,外乡镇病例4例。病例有家庭聚集现象,有3个家庭存在2例以上病例,外镇的4例病例均有在吴堡吃饭住宿史,最短2天,最长3个月。见图1
2.3 时间分布
疫情持续2个月,首例病例7月31日发病,8月10日诊断报告,病例较为集中的时间为8月16日至8月25日和8月31日至9月9日两个时间段,从时间分布来看,持续污染导致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较大。见图2
2.4 人群分布
24例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9例,性别比为1:0.60;年龄分布上比较均匀,涵盖各个年龄段,最小的5岁,最大的76岁,以20至50岁青壮年较多,共16例,占全部病例的66.67%,职业分布为农民10例,学生8例,幼托儿童1例,工人3例,干职、教师2例。
2.5 临床症状
病人症状多以高热为主,24例病例体温均超过39℃,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少见,有一例病人轻度脾肿大,未出现并发症病例。
3 外环境样品检测
8月20日下午,市疾控中心采集吴堡水厂水源水、水厂出厂水、病家末梢水共7份水样送扬州市疾控中心做沙门氏菌培养。结果沙门氏菌培养均为阴性。
8月21日采集东南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吴堡村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共14份进行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两个出厂水,末梢水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均不超标,吴堡水厂出厂水余氯为0.05mg/L,末梢水余氯未检出。
8月22日采集四川熟食店可疑熟食样和从业人员肛拭子由江都市疾控中心做沙门氏菌培养,结果:可疑熟食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超标,致病菌和沙门氏菌培养未检出,从业人员肛拭子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未检出。
8月22日采集可疑熟食摊附近河水样、吴堡村河塘水共12份水样送省疾控中心做沙门氏菌培养,结果阴性。
8月28日市疾控中心采集吴堡水厂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后的水源水、水厂出厂水、末梢水共6份进行细菌学培养和余氯检测,结果:出厂水余氯0. 5mg/L,末梢水余氯0.03mg/L,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均不超标。
8月28日市疾控中心采集四川熟食店熟食样6份做细菌学培养,结果: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超标,致病菌和沙门氏菌培养未检出。
9月7日,江都市疾控中心对吴堡集镇4个熟食店的操作台、用具、熟食成品、半成品再次采样检测;扬州市疾控中心也到现場对四川熟食店和兴旺村四川熟食店的相关用具、熟食、河水进行采样。结果: 四川熟食店排水口河水样培养出甲型副伤寒杆菌,四川熟食店鹅卤样培养出伦敦沙门氏菌,其余样品致病菌未检出。
4 流行病学分析
病例分布主要在吴堡集镇周围的4个村,紧邻集镇交易活动频繁地区;吴堡集镇临河而建,居民住宅无化粪池,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入河道,吴堡卫生院污水处理后也直接排入该河;该镇水厂为深井水直供,加氯设施简单,未梢水检测余氯为0,水厂周围无垃圾场、养殖场,无明显污染物,该水厂分时段供水,每日供水时间为4:30-8:30、10:00-13:00,18:00-21:00;居民饮用水均为自来水,无饮用生水的习惯,部分居民有使用河水洗衣服、洗菜的现象;有较多病例反映在发病前两周内曾食用四川熟食店的凉菜,8月22-28日对早期的29例高热病例进行了1:2配对病例对照调查,比较某店熟食食用情况,结果:OR=4.93,95%CI:1.65-15.08,有统计学差异。
四川熟食店位于吴堡集镇临街河边,卫生院对面,一楼为销售间;地下一层为操作间;操作间后门临河,仅一自来水水龙头,无蓄水池、贮水缸;销售间无自来水龙头,店主销售熟食时无带一次性手套习惯;销售场所冰箱内生熟食品共存;8月22日对店主进行肛拭培养,结果阴性。
从以上调查结果和外环境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河水污染为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自来水不能24小时供水,日常河水接触引起发病,熟食店主在加工销售过程中,使用河水清洗池面及器具,导致食品污染而引起发病的可能性存在。由此可以判断该起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是地面水源型疫情,由于不洁用水,或食用受河水污染的熟食引起发病。 5 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后,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江都市委书记倪士俊对该起疫情做出批示:“进一步高度重视,加强防疫、加强监测、控制疫情;同时,做好病人的治疗工作;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省、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也多次到现场指導防控工作。经政府协调,多部门参与,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的落实,该起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5.1 制订《江都市小纪镇甲型副伤寒聚集性疫情调查方案》,并按照方案严格执行。按照方案要求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查找可能引起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及时调整防控方案,督促防控措施的落实。
5.2 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及时登记报告并采样送检。
严格执行发热病人隔离制度,要求村卫生室不得截留发热病人,发现病例及时转诊;开展门诊发热病例监测,遇有发热三天且无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及时登记并报告,同时采双份血样做培养和肥达氏试验;小纪镇吴堡卫生院将所有发热病人集中隔离,使用专用器械专用厕所,并做好随时消毒工作,落实医护人员预防性服药;密切关注在本院住院的高热病人病情变化,防止重症和并发症病例的出现;对每一位痊愈出院病人放发出院需知,告知病人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对家人和密切接触人员的预防保护措施。
5.3 加强外环境监测。
对自来水厂水样、河水、熟食加工店开展相关样本检测。
5.4 加强卫生监督力度。
9月7日,市政府协调组织工商、质监和卫生等部门对吴堡集镇范围内的熟食店、饭店进行突击检查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9月8日,在镇政府、工商、质监多部门协调下,勒令吴堡集镇4家熟食摊点息业1个月。小纪镇政府多次召开餐饮、商店、水厂、食堂、小餐桌、土厨师及各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培训会议,进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5.5 做好消毒灭虫及预防性服药工作。
对每个疫点开展消毒灭虫工作;集镇居民每户发放消毒片,要求居民开展家庭缸水消毒;开展密切接触者和沿河所有居民预防服药工作并做好登记工作。江都市疾控中心先后在小纪镇吴堡地区范围内下发泡腾消毒片16箱,84消毒液14箱,环卫乐杀虫剂12箱,漂精粉12箱,氟哌酸2800板。
5.6 加强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发放宣传单形式全镇范围内开展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群众宣传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共发放宣传单3000余张。在确定河水污染后在河水沿岸树立“严禁使用河水”的警示牌,在吴堡集镇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要求广大居民疫情流行期间注意饮水、饮食安全。
5.7 加强饮用水消毒。
吴堡水厂购进二氧化氯发生器,于8月27日投入使用。
6 事件评估与总结
近年来,由于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善,防病意识提高,加上农村改水改厕等综合性措施的落实,我市已连续11年无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伤寒发病率已连续4年控制在1/10万以下。
这起伤寒聚集性疫情提醒我们,在重视甲流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该起疫情是由于水源污染引起的一起聚集性疫情,说明饮用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仍然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因此,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①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对垃圾和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垃圾、人畜粪便对水体造成污染。②加强饮用水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确保饮水和饮食安全。在本次疫情处置中,食品安全监督至关重要,而新的《食品安全法》中的多部门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空白,监管难以到位,值得相关部门深思。③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做好医务人员肠道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和诊疗水平,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减少漏诊和误诊,及时预警、及时处置。④加强疫点疫区内流动人口的管理,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在疫区内停留。⑤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在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不使用可疑水源,不食用可疑食品。⑥在处置疫情时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群防群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