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在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中存在着争议和暧昧不清的关系,有些学者只论述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或单纯的论述总体文学的发展脉络,甚至直接将总体文学等同于世界文学,笔者认为等同两者关系极为不妥。因此,笔者将从两者起源背景和基于全球化、大数据发展下的文际交往两方面来论述两者的不同和存在的关系。
关键词:总体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文际交往
蔡茂松在《世界总体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胡良桂在《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这论文和著作中两位学者直接将世界文学等同于总体文学,而方汉奇主编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则大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却基本上没有涉及总体文学;以乐黛云为主的四位作者著写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中,在一小节内容上谈及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依然没有谈及世界文学;只有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学》中,将总体文学单独列为一章,并且论及世界文学与总体文学之间的关系,但是总体论述较为模糊,让人不知所以。不仅中国比较文学学派存在研究上的暧昧不清的关系,西方同样出现类似情形,造成了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二者的关系极为尴尬。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人们行为被打上移动的痕迹。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数据,成为人们推理、预测事物的标准,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行为并不表示是对同一事物的认同,其同时也指向了不同态度和情感,将人类整个文化抛之脑后,各种矛盾和纷争必然随之而起。因此在当前大数据社会,对研究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世界总体文学的形态、发展方向和组成部分,在总体文学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探讨,即人类的普世文学——世界文学,站在世界文学的角度进行交流、对话,谋求共同发展。
一、起源背景不同造成差异巨大
(一)总体文学的起源发展
“总体文学”的概念并不是梵.第根首提的,早在1788年埃希霍恩就编辑了一套名为《总体文学史》的丛书,而在1793年至1801年瓦赫勒编辑了四卷本《总体文学史探讨》。可见,在18世纪末学者早已形成关于总体文学即纵向的文学史研究与编撰。随着比较文学法国影响派实证研究的过度关注影响研究,忽视了文学的美学特点而致使法国比较文学研究出现危机。于是梵.第根在比较文学“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文学”概念,认为文学分为三层次,而总体文学,即对多国文学所共有事实的探讨。梵.第根是基于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僵化局面提出总体文学的概念,鼓励学者开拓视野,站在“围墙”之上研究比较文学。
梵.第根突破了法国实证学派的局限性,开始用一种宏观的视野探讨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但在这基础上提出的总体文学研究强调共时性研究而不是基于整个世界横向与纵向、共时与历时的双向总体文学的研究,该概念只涉及欧洲本土文学,忽视了组成世界总体文学的亚非文学。因此,梵.第根关于当时的总体文学概念的提出是存在缺陷的,其突破了一个危机同时又陷入了另一个危机当中。
(二)世界文学的起源发展
1827年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是由欧洲当时社会背景所决定的。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航线的开辟使得欧洲海外市场发展飞快,欧洲内部利益纷争不断,民族之间争斗此起彼伏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其次,歌德受到各国文学影响巨大,尤其后期受中国文学的影响,造就了歌德本身所具有的世界情怀的文学发展历程。在针对诗人马提森自负、褊狭的文学观点,歌德提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1]的“世界文学”概念。之后,歌德多次论述了世界文学的含义。在《歌德论世界文学》中,歌德表示:我有一个乐观的预见,即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世界文学可能很快就会到来。[2]仅在这一篇论文中歌德就两次论及世界文学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第一次是针对马提森自负、褊狭的文学观点;第二次是在谈及具有广阔视野的《爱丁堡评论》、《外国文学季刊评论》等刊物所开创的意义,歌德论述到:这些刊物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卓有成效地促使我们所期待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的到来。[3]
仅隔21年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在深刻解资本主义卷席下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下,马克思提出了“世界文学”意义。马克思认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行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
毫无疑问,歌德和马克思所表述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是大家所共同承认、追求的文化,即普遍化的文明。
(三)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异比较
虽世界文学的提出为总体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二者在起源背景不同促使其发展过程中所指向的含义存在巨大差异。总体文学是指向多国文学之间的比较,追求超越一国、整体的国际文学史视野。而歌德与马克思谈及“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和“有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的“世界文学”自然不是某一国独有的文学,也不是研究某一区域的文学,而是一种普遍的、大家认同的文化,一种共同理想,建立在人类的基本道德和共识基础之上的文明。
因此,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二者差异表现在:首先,所指向的范围不一样。虽两者都强调一种宏观的视野,但总体文学则重点是人类整体性、历史性、动态发展的文学综合体。而世界文学则是总体文学的内核,既可以说是人类文学的经典作品,或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最高点;其次,立足点不同。总体文学是建立在国别文学基础之上,通过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而形成系统的发展体系,而世界文学则是在总体文学体系下不断获得深化,在文际交往中逐渐获得共识;最后,两者互为发展体系。总体文学为世界文学提供了宏观背景,为理解人类文学的共性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而世界文学则是总体文学不断深化发展的源泉,使得总体文学既不断向外延伸发展,而又不致使缺少核心、共识而成为一盘散沙。 二、总体文学走向文际交往的世界文学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等发展都趋向于一致化和模式化,尤其是大数据的开发和发展,其科学技术的严密性、系统性和不可证伪性,应用于社会形成普遍化和一致化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操作体系。而内在文化的不一致性使得文学表述存在显著差异。如西方文化偏重空间扩张,文学重在表现冒险、抗争的开拓进取精神,而中国文学偏重时间传承,文学重在表示家族血脉绵延。中国人的安土重迁、重人伦之乐的文化精神与西方独立自主、适者生存的文化必然会产生冲突。文学的主要任务是表述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发展状态,以便更好的促进人类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求学者必须在文际交往的过程中了解总体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综合有机构成,深刻意识到异质文化存在的客观事实,站在歌德与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类总体文学的共性与差异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
文际交往主要指不同民族、语言和国家的文学进行交流、交际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民族文学只是合成文际共同体的初级单位,而‘世界文学’作为更为开放的系统是文际共同体中的终极共同体”。[5]因此文际交往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具有共识性的终极共同体——世界文学,其出发点则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基础上,步入总体文学,最终走向世界文学。
而梵.第根论述的总体文学是为突破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研究空间的局限而提出的。之后,在中国比较文学这一派,孙景尧、陈淳、谢天振在《比较文学》中将比较文学定义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具有世界视野的文学研究学科;曹顺庆将比较文学的根本性定义在“跨越”上,总结了比较文学关于中西异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阐述比较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注意在以族群为单位的前提下,通过多元比较,努力把握由想像和虚构等表达行为所体现的人类‘整体性’。而这就暗合了从‘国别文学’到‘比较文学’再到‘世界文学’的逻辑推进”。[6]这里曹顺庆的文学“人类‘整体性’”其指向的则是文学的共性,即世界文学。赤尔认为:比较文学就其核心精神来说,是开放性与跨越性。这种特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学研究自身演变的规律及趋势所决定的,它必然使文学研究循着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的路径发展。[7]乐黛云也为此明确的提出:“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8]三位学者都强调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特点在当代的重要性,也是体现了文际交往这一过程。
但是笔者认为是总体文学必然走向世界文学而不是业界许多学者将二者等同或者直接跳过总体文学这一路径的研究观点。由于异质文化的广泛存在,交流对话的基础必定建立在共同的意义空间里,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总体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则为此提供了坚实基础。刘介民阐述的:“总体文学的动向是,世界文学的人类精神史。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9]由此可说世界文学是总体文学的发展动力和目标。由于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笔者认为文学研究的路径必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文际交往为内在支撑,使总体文学逐步走向世界文学。因此,文际交往则是总体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在微观或中观层面上对一国或多国文学进行比较,在宏观层面深刻了解本土民族文学并逐步深入到世界性的总体文学,了解整个文学的有机构成、历史发展动态和存在意义,从而通过文际交往进一步探讨世界文学,其作为总体文学的核心,人类文学的共同点,高度凝练的文化,其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文化模式,而是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一种普遍的文明形式,即对真善美的追求。唯有通过这种形式的文际交往才能更好的避免“全球本土化”所产生的冲突,才能永葆人类精神领域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著: 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13.
[2][3][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歌德论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J].2010,(2):5.
[4][德]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1.
[5]陆肇明:《“世界文学”与久里申的“文际共同体”》,《中国比较文学》,1997,(3).
[6]曹顺庆等著:《比较文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332.
[7]赤尔:全球化语境与总体文学——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趋向的思考,《当代文坛》,2000,2.
[8]乐黛云著: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东方丛刊》,1998,(2).
[9]刘介民:文学史上的第三个时代—向总体文学发展,广州师院学报,1997(1).
关键词:总体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文际交往
蔡茂松在《世界总体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胡良桂在《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这论文和著作中两位学者直接将世界文学等同于总体文学,而方汉奇主编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则大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却基本上没有涉及总体文学;以乐黛云为主的四位作者著写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中,在一小节内容上谈及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依然没有谈及世界文学;只有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学》中,将总体文学单独列为一章,并且论及世界文学与总体文学之间的关系,但是总体论述较为模糊,让人不知所以。不仅中国比较文学学派存在研究上的暧昧不清的关系,西方同样出现类似情形,造成了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二者的关系极为尴尬。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人们行为被打上移动的痕迹。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数据,成为人们推理、预测事物的标准,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行为并不表示是对同一事物的认同,其同时也指向了不同态度和情感,将人类整个文化抛之脑后,各种矛盾和纷争必然随之而起。因此在当前大数据社会,对研究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世界总体文学的形态、发展方向和组成部分,在总体文学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探讨,即人类的普世文学——世界文学,站在世界文学的角度进行交流、对话,谋求共同发展。
一、起源背景不同造成差异巨大
(一)总体文学的起源发展
“总体文学”的概念并不是梵.第根首提的,早在1788年埃希霍恩就编辑了一套名为《总体文学史》的丛书,而在1793年至1801年瓦赫勒编辑了四卷本《总体文学史探讨》。可见,在18世纪末学者早已形成关于总体文学即纵向的文学史研究与编撰。随着比较文学法国影响派实证研究的过度关注影响研究,忽视了文学的美学特点而致使法国比较文学研究出现危机。于是梵.第根在比较文学“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文学”概念,认为文学分为三层次,而总体文学,即对多国文学所共有事实的探讨。梵.第根是基于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僵化局面提出总体文学的概念,鼓励学者开拓视野,站在“围墙”之上研究比较文学。
梵.第根突破了法国实证学派的局限性,开始用一种宏观的视野探讨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但在这基础上提出的总体文学研究强调共时性研究而不是基于整个世界横向与纵向、共时与历时的双向总体文学的研究,该概念只涉及欧洲本土文学,忽视了组成世界总体文学的亚非文学。因此,梵.第根关于当时的总体文学概念的提出是存在缺陷的,其突破了一个危机同时又陷入了另一个危机当中。
(二)世界文学的起源发展
1827年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是由欧洲当时社会背景所决定的。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航线的开辟使得欧洲海外市场发展飞快,欧洲内部利益纷争不断,民族之间争斗此起彼伏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其次,歌德受到各国文学影响巨大,尤其后期受中国文学的影响,造就了歌德本身所具有的世界情怀的文学发展历程。在针对诗人马提森自负、褊狭的文学观点,歌德提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1]的“世界文学”概念。之后,歌德多次论述了世界文学的含义。在《歌德论世界文学》中,歌德表示:我有一个乐观的预见,即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世界文学可能很快就会到来。[2]仅在这一篇论文中歌德就两次论及世界文学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第一次是针对马提森自负、褊狭的文学观点;第二次是在谈及具有广阔视野的《爱丁堡评论》、《外国文学季刊评论》等刊物所开创的意义,歌德论述到:这些刊物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卓有成效地促使我们所期待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的到来。[3]
仅隔21年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在深刻解资本主义卷席下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下,马克思提出了“世界文学”意义。马克思认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行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
毫无疑问,歌德和马克思所表述的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是大家所共同承认、追求的文化,即普遍化的文明。
(三)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异比较
虽世界文学的提出为总体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二者在起源背景不同促使其发展过程中所指向的含义存在巨大差异。总体文学是指向多国文学之间的比较,追求超越一国、整体的国际文学史视野。而歌德与马克思谈及“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和“有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的“世界文学”自然不是某一国独有的文学,也不是研究某一区域的文学,而是一种普遍的、大家认同的文化,一种共同理想,建立在人类的基本道德和共识基础之上的文明。
因此,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二者差异表现在:首先,所指向的范围不一样。虽两者都强调一种宏观的视野,但总体文学则重点是人类整体性、历史性、动态发展的文学综合体。而世界文学则是总体文学的内核,既可以说是人类文学的经典作品,或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最高点;其次,立足点不同。总体文学是建立在国别文学基础之上,通过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而形成系统的发展体系,而世界文学则是在总体文学体系下不断获得深化,在文际交往中逐渐获得共识;最后,两者互为发展体系。总体文学为世界文学提供了宏观背景,为理解人类文学的共性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而世界文学则是总体文学不断深化发展的源泉,使得总体文学既不断向外延伸发展,而又不致使缺少核心、共识而成为一盘散沙。 二、总体文学走向文际交往的世界文学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等发展都趋向于一致化和模式化,尤其是大数据的开发和发展,其科学技术的严密性、系统性和不可证伪性,应用于社会形成普遍化和一致化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操作体系。而内在文化的不一致性使得文学表述存在显著差异。如西方文化偏重空间扩张,文学重在表现冒险、抗争的开拓进取精神,而中国文学偏重时间传承,文学重在表示家族血脉绵延。中国人的安土重迁、重人伦之乐的文化精神与西方独立自主、适者生存的文化必然会产生冲突。文学的主要任务是表述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发展状态,以便更好的促进人类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求学者必须在文际交往的过程中了解总体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综合有机构成,深刻意识到异质文化存在的客观事实,站在歌德与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类总体文学的共性与差异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
文际交往主要指不同民族、语言和国家的文学进行交流、交际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民族文学只是合成文际共同体的初级单位,而‘世界文学’作为更为开放的系统是文际共同体中的终极共同体”。[5]因此文际交往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具有共识性的终极共同体——世界文学,其出发点则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基础上,步入总体文学,最终走向世界文学。
而梵.第根论述的总体文学是为突破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研究空间的局限而提出的。之后,在中国比较文学这一派,孙景尧、陈淳、谢天振在《比较文学》中将比较文学定义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具有世界视野的文学研究学科;曹顺庆将比较文学的根本性定义在“跨越”上,总结了比较文学关于中西异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阐述比较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注意在以族群为单位的前提下,通过多元比较,努力把握由想像和虚构等表达行为所体现的人类‘整体性’。而这就暗合了从‘国别文学’到‘比较文学’再到‘世界文学’的逻辑推进”。[6]这里曹顺庆的文学“人类‘整体性’”其指向的则是文学的共性,即世界文学。赤尔认为:比较文学就其核心精神来说,是开放性与跨越性。这种特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学研究自身演变的规律及趋势所决定的,它必然使文学研究循着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的路径发展。[7]乐黛云也为此明确的提出:“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8]三位学者都强调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特点在当代的重要性,也是体现了文际交往这一过程。
但是笔者认为是总体文学必然走向世界文学而不是业界许多学者将二者等同或者直接跳过总体文学这一路径的研究观点。由于异质文化的广泛存在,交流对话的基础必定建立在共同的意义空间里,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总体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则为此提供了坚实基础。刘介民阐述的:“总体文学的动向是,世界文学的人类精神史。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9]由此可说世界文学是总体文学的发展动力和目标。由于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笔者认为文学研究的路径必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文际交往为内在支撑,使总体文学逐步走向世界文学。因此,文际交往则是总体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在微观或中观层面上对一国或多国文学进行比较,在宏观层面深刻了解本土民族文学并逐步深入到世界性的总体文学,了解整个文学的有机构成、历史发展动态和存在意义,从而通过文际交往进一步探讨世界文学,其作为总体文学的核心,人类文学的共同点,高度凝练的文化,其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文化模式,而是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一种普遍的文明形式,即对真善美的追求。唯有通过这种形式的文际交往才能更好的避免“全球本土化”所产生的冲突,才能永葆人类精神领域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著: 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13.
[2][3][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歌德论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J].2010,(2):5.
[4][德]马克思.恩格斯著: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1.
[5]陆肇明:《“世界文学”与久里申的“文际共同体”》,《中国比较文学》,1997,(3).
[6]曹顺庆等著:《比较文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332.
[7]赤尔:全球化语境与总体文学——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趋向的思考,《当代文坛》,2000,2.
[8]乐黛云著: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东方丛刊》,1998,(2).
[9]刘介民:文学史上的第三个时代—向总体文学发展,广州师院学报,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