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是否能够引出一门现象学的意向伦理学?这个问题可分成三个步骤来论述:首先,胡塞尔的"充实"概念对整个哲学都具有基本的意义,但它带有一个胡塞尔
【机 构】
:
乌泊塔尔大学,哲学系,乌泊塔尔,4209E
【出 处】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是否能够引出一门现象学的意向伦理学?这个问题可分成三个步骤来论述:首先,胡塞尔的"充实"概念对整个哲学都具有基本的意义,但它带有一个胡塞尔无法解决的困难.其次,这个困难在海德格尔这里得到了某种解决,他用实践的"充实"概念取代了理论的"充实"概念.最后,借助于海德格尔而获得的对情感满足的理解可以用来建构一门现象学的意向性伦理学.
其他文献
中国古典美学比较突出地体现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 ,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说到底仍是为了发掘其现代意义 ,为建设现代美
本文以人文研究的知识学转型为核心 ,系统论述 :1 人文研究向知识学转型的必要性 ;2 知识学考察与传统思想史研究的分野 ;3 知识学研究的两条道路 ;4 可能的选择与路径
Th
“以儒诠经”(或曰“以儒释经”)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重大文化现象,其实质是刘智和他同时代的一些回族穆斯林学者受当时时空环境的特殊复杂因素所迫,为了宣教、
中国古代治河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的典范。中国古代治河思想主张“其尽人事,不诿天数”,在顺其水性的基础上重视主体的作用;提出从动态上把握河流,黄淮运统筹治
本文主要从维特根斯坦所论及的七个日常语言命题出发 ,用浅显的方法描述了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描绘了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逻辑色彩和修辞色彩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经济交往体系 ,其主要表现是人的经济交往范围的扩大 ,其结果是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与融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这种冲击与融合能够促进道
现象形态中确实存在“一分为三”,但仅凭这一点就用“一分为三”补充甚至取代对立统一规律,根据不足。“一分为三”不是矛盾的形式,而是联系的形式。“中介”作为一个重要的
本文坚持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立场 ,从人的存在论的历史视角探索人的存在论的研究论域 ,提出了实体论和现实论研究的不同论域和重要命题。本文认为实体论应加强物质与精神 ;本
同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东亚社会 ,在社会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社会对于儒学的取舍和吸收的重点不尽相同 ,日本突出的是集团的概念 ,而中国更为突出家族主义 ,在多元一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一种倾向,即过于注重理论的世界观类型,而不太注重理论所涵盖的信息复杂性。这就导致了一种奇怪的格局:一方面,我们认为拥有马克思主义而掌握真理,另一方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