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性别审美取向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纵观服装发展史中对待性别的审美,是一个由强化到淡化,再到强化、再到淡化的反复过程,服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回归,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是否定之否定,即这种重复是建立在更高要求上的重复,根据这种周期性,可以预测再度复归的服装性别强化将是服装性别审美的下一个取向,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服装性别强化必定是建立在男女两性平等地位基础上的。
  [关键词] 强化 淡化 性别审美 男性 女性
  
  服装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它可以隐藏人体的曲线,也可以强调人体的体形。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观念、地位、生产力发展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了男性与女性对异性不同的审美取向,即性别审美取向。服装便是这种性别审美最外在、最直观的体现。纵观服装的发展历史,人们对服装的性别审美取向不尽相同,但它总是在强化与淡化中转换。
  
  1、原始性别强化时期
  
  传说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后,知道了遮羞,就将下体遮掩起来,服装从此产生。这是服装起源学说中的遮羞说观点。澳大利亚南部的库克少妇,全身赤裸,身体上的装饰只有细细的项链和前面有小小饰品的臀带,完全不能遮盖她的性器官,不是“遮羞”,相反是“扬羞”,那饰品恰恰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那个部位。这是服装起源说中的异性吸引说观点。不管是遮羞还是吸引异性,原始人最初的穿衣动机都与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接或间接的通过服装强调着性别特征。夏娃用以遮羞的那一片醒目的无花果叶,虽说有一定的遮羞功能,但也并非能很严实的遮住,相反在裸体的全身中出现了这样一片醒目的无花果叶,这更易把视线引向该处,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就象平面构成中提到的点的作用一般,无花果叶发挥着点的强调作用。新赫里布底群岛的原始部落男性系在裸体身躯上的用黄色芦秆做成的阴茎;菲律宾的艾塔人颈上的多条项链和胸部上的饰穗;多哥少女围绕在臀位上的臀带等等事例都能说明原始人性别意识的萌发,并试图通过服装来强化自己的性特征。那时的服装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服装,原始人也更无用服装来区分等级和地位的智商,这个时期对性别强化的审美仅仅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是刺激繁衍的一种手段。
  
  2、性别淡化时期
  
  历史上流行“披挂式”和“缠绕式”服装的时期,宽大的服装隐没了人体曲线,这样的服装往往男女通用,表现不出任何的两性性别特征,服装上也就更未打上性别标记。这种类型的服装以“遮”和“隐”著称,“遮”即遮住人体的各个部位,“隐”就是要隐藏人体的曲线,特别是女性的凹凸曲线。如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成形的贯口衫,西汉流行的曲裾深衣,古埃及的罗印·克罗斯(LoinCloth)和卡拉西里斯(Kalaairis),古希腊的希顿(Chiton)和希玛纯(Himation)等等,这些典型的披挂和缠绕服装男女形制一致,只是区别在于缠绕和披挂的方式不同而已。在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还较落后以及等级的出现,只有上等人才能穿上服装,所以服装是用来区别等级的,是身份的象征,这就形成了当时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观念。男女性别差异并不是强调的重点,等级和身份才是重点。周朝时期的冕服,以施锈十二纹章样的多少及有无来区分等级。古罗马的托加(toga),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其形制是用形状为椭圆形,竖长为身长的3倍左右,横宽为身长2倍的一块大布缠绕在身上,简直能把身体裹得密不透风,就更不用谈性别特征的强调了,穿时需好几个仆人帮忙,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个时期服装的审美重点在于身份和地位,在性别上的审美意识淡薄,是一个淡化性别的时期。
  
  3、复归的性别强化时期
  
  在这个强化性别时期里,最显著的产物就是服装两性模式的形成。男裤女裙的服装两性模式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着装方式和着装观念。究其产生根源,那就是“男尊女卑”观念的形成,是男权社会造成的。在男性强权的社会里,男性是社会的主体,女性则是他的附属品,这种观点好似来源于耶和华上帝,因为是他从亚当身上取下肋骨创造夏娃,从而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把这种观点映射到服装上,很自然的产生了两性各自明显不同的服装模式。“男女有别”,我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两性服装差异,规定“男女不通衣裳”,并将其纳入社会规范——“礼”的架构之中。东汉时期男袍女裙服装模式的成型,揭开了性别强化的篇章。男性袍服中的革带,各式各样的头冠、腰上的剑等都塑造出了硬挺、强悍的男性直线感;女性飘逸的襦裙,霞帔、发髻等塑造出了女性柔美的曲线感觉。特别是唐朝女性半露酥胸并具有朦胧美感的大袖纱罗衫,更是强调了女性胸、肩,强化了女性性别特征。强调直线感的男性服装是男性稳固的社会地位的表现,女性的曲线则是女性柔软、从属、不具有反抗力的体现。“三寸金莲”的穿着限制了妇女的移动,表达出女性的从属地位,是“男尊女卑”观念在妇女身上的枷锁。
  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随着“以主为中心”向“以自己为中心”观念的转变,男女服装按照各自的审美要求分道扬镳发展。男性穿着极短的上衣和紧身裤,塑造出了“倒三角”的雄性风姿,直到今天我们仍用这种审美观来看待男性。女性则穿拖地长裙,男女服装开始以裤装和裙装形成两性模式。在这个性别强化时期,服装总是朝着能最大限度表现男性与女性各自特点的方向发展。男装以塑造出能表现男性地位的雄性风姿和阳刚之气为目标,女装则以能体现女性阴柔特点为目的。女性渴望从男性那里获得安全感和依靠,男性则渴望从女性那里获得温馨和家庭温暖,阴阳相得益彰,由此滋生出两性各自不同的着装模式和审美取向。男人就要打扮得像男人,女人则要打扮得像女人,其结果就是各自需要通过服装强化各自的性别特征。从此以后男性通过大量填充物来加宽自己的双肩,用紧身裤表现男性的第一性征,用短裤表现男性的健练,用长裤和高靴强化勇武感,用高耸的礼帽表现一家之主的稳重形象;女性则通过胸、腰、臀三处性征的强化,体现凹凸的“X”型曲线美。最著名的当属紧身胸衣和臀垫的使用。女人们用紧身胸衣勒出细腰,挤出高耸的胸部,用臀垫塑造出高翘的、丰满的臀部造型。女性们穿上紧身胸衣和臀垫通常会感到身体虚弱无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身体缺氧,并表现出一种受到外来刺激就会马上要断气的病态,而这些恰是女性高雅、柔美的表现,它暗示着自己需要被保护。所有的这些都是男性所希望在女性身上看到的,且认为是一个漂亮优雅女人所必须具备的。可见,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个对性别强化高度重视,有点接近疯狂和欲想把对异性的审美推向理想化的时期。
  
  4、复归的性别淡化时期
  
  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是服装的性别审美强化到淡化的转折点和催化剂。特别是女 装在此期间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在工业化带动整个社会出现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影响下,女人们活跃起来了,她们再也不甘心待在家里,而是积极的要求同男性一样进入社会工作,轰轰烈烈地倡导着女性解放运动。要进入社会工作,女性传统的“繁复、累赘、华丽、不方便、机能性差”差的服饰必然要进行改革,服装的改革便成为女性跨出家门的第一步。1907年法国设计师保罗,普瓦雷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他设计出了符合自然体形的服装,强调突出的胸部和自然凸现的臀部,把女性从紧身衣中解放出来,并使女装从“X”型转向“S”型。随着女性获得的更多自由和各种体育运动的兴起,特别是骑自行车和打网球的兴起以及“脚踏车风潮”的风靡,女性们穿着由玛丽,布卢默(AmeliaBloomer)设计的宽松灯笼裤骑车极其方便,这也是女性服装的突破,因为这是女性几百年来首次穿上具有男性特征的裤子,这不能不说是质的飞跃。一战期间由于男性奔赴战场,女性不得不扮演社会中的男女双重角色,她们开始在工厂工作,充当售票员、服务员,进入体育场,有的甚至进入政界和商界,妇女地位明显提高。在服装上表现出更加青睐男性服装,衣服趋向简洁,追求平胸、松腰、束臀的男性化外观。使女装风格从“S”型向“丁”型靠拢,出现了男女装的趋同。主要表现是女性穿上男式长裤和工作服。1948年“比基尼”泳衣的出现,不仅是女权运动成功的信号,更是女性摆脱传统服装束缚尝到的甜头,其轰动程度不亚于原子弹爆炸的威力。1958年,玛丽·昆特(Mary Quant)迷你裙的推出,塑造了女性追求“年轻、活泼、可爱、朝气”的青春形象意识。夏奈尔(Chanel)把男性用作内衣的针织物用于女装中,设计出了针织面料的男式女套装,塑造出了精干的女强人形象。伊夫·圣·洛朗(Tves SaintLaurent)推出的男性化女装,把宽阔的双肩形态和明确平直的分割运用到女装中,使女装增加了硬朗、挺拔的男性力度感。60年代,男女平等文化革命的爆发,妇女最终拋弃了长裙和各种累赘装饰,开始崇尚造型简单的套装和裤装,大量的女装男性化,男女服装出现合一迹象,并在服装界首次提出中性化服装概念。中性化服装就是男女两性均可穿着,性别界限不明确的服装。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男女均可穿着,就是中性服装。中性化服装的产生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和服装性别审美淡化的必然产物,只是性别的淡化而非性别的同化,中性化只不过是保持在各自性别的体系中,寻求与对方的某种相似性,而不是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男装与女装同化。
  男性的审美价值在此期间荡涤了,男性越发冷峻和简练,拒绝各种颜色和装饰,在造型上倡导越简单越有“男人味道”。他们只在材料、结构和工艺上讲究。在女性地位逐渐提高到使男性产生危机感时,男性为了巩固自身的社会地位,在服装上表现出要求有一定的稳定性。西服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显得庄严和道学,最能表达出男性此时的心情也最贴切男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超越性别服饰”运动,大量的女装男性化,如女着喇叭裤、加入厚厚垫肩的西服衫、夹克衫、前裆开口的男式裤等。男性服装简单到了极点也使他们无法忍受单调,终于出现了向女装借用设计元素的趋势,于是男装的色彩艳起来了,面料的垂性增强了,图案丰富起来了,就连一贯被视为女性专用的刺绣、印花图案也开始出现在男装中。这些都在表明着男女地位的已经平等和人们对服装中性化的审美取向,更加欣赏淡化性别的服装。现今各种运动品牌服装的风靡,“嬉哈”风格的流行,男女均可穿的花T恤衫的流行都是在告诉我们中性服装已经流行起来了,而且势不可挡,复归的性别淡化时期正处与潮流中。
  
  5、结束语
  
  纵观服装发展史中对待性别的审美,是一个由强化到淡化,再到强化、再到淡化的反复过程。服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回归,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是否定之否定,即这种重复是建立在更高要求上的重复。原始人的服装性别强化是单纯和低级的,复归的服装性别强化是建立在复杂的社会因素和男女两性极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上的:最初的服装性别淡化是建立在性别审美意识淡薄上的,复归的服装性别淡化是建立在男女平等和生产力发达的基础上的,这些都并非简单的复归。根据这种周期性,可以预测再度复归的服装性别强化将是服装性别审美的下一个取向,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服装性别强化必定是建立在男女两性平等地位基础上的。
其他文献
[摘要]二十一世纪,传媒行业用人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日趋迫切,这无疑给我们传媒院校的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用人市场的这一要求,综合创作实践教学自然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它是一个学习过程、创作过程、实践过程。在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探索,按照既定主题共同确定创作内容、选择创作方案、完成创作过程。它具有综合性、研究性、创作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  [关键词]综合性 研究性
一、标志阅读  借用罗兰巴特的“标志”概念,西南大学虞吉老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电影阅读理论——标志阅读。具体来说,我们在阅读某一电影文本时,眼前面对的是叙事中散布的“因素”。这些“因素”包孕的意指性汁液的点是阅读与解析的关键。而“标志阅读”就是抓取、归纳这些“点”, 从而完成系统的阅读和分析的一种方式。  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标志阅读大体划分为两个步骤:(一)标志的识别与清理;(二)标志的通联与贯串。
郑超 别署南庐,印泉精舍,1990年出生于河南新乡市,现居郑州。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河南印社副秘书长,河南省青年书协理事。2018年作品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项目。作品入展中国第六届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三届篆书作品展,全国第七、八届篆刻艺术展,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百年西泠乐石吉金
“象”是先秦美学概念。“立象以尽意”,借“象”去表达一种认知。老子提出“大象无形”,并认为“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样的朦胧状态,正是“似与不似”的状态,是中国画产生的最早的美学认识和表达。“象”的思维开启了六朝时代“畅神”说,开启了唐代“水墨最为上”的观点。  李可染先生晚年对学生说要好好研究董其昌。董其昌系统梳理了文人画的发展脉络,对中国画的笔墨源流和画学思想有极深领悟。他
摘要 电影《李米的猜想》在看似一团混沌的都市浮世绘背后,上演的仍旧是一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对待爱情,女主人公李米通过独白、对话等方式不断地诉说,而男主人公方文却保持了沉默,只是用摄像机记录下李米生活的点点滴滴。影片告诉我们,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 爱情 诉说 沉默    一、依旧是爱情    电影《李米的猜想》由一堆闪烁的数字拉开帷幕,接着推出李米的一个大镜头——她深深吐出一口烟,跟随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随着数码单反相机的日益普及,机顶闪光灯的使用也在日益增多,随之与机顶闪光灯相关的配件也在日益增多。在大量拍摄中,很多影友和专业摄影师就会发现,机顶灯使用的4节5号电池,就会显得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不过各个厂家的顶级闪光灯都标配有外部电池组接口,这个接口是用来使用外接电池盒的,这样可以为闪光灯提供更快的回电速度和更多的闪光次数。所以对闪光摄影来说,配备一款外接电池盒非常必要。    在国外摄影师中,
邰劲20多岁的时候,我就叫他老邰,老邰其实不老,如今刚40,但他的字却老气横秋,据说小时候就这样了,看的人都误以为是老先生写的。所以,我叫他老邰,心里比较踏实。  我和老邰首先是酒友。认识他就是在辛尘老师家的酒桌上。他用装咖啡的杯子在喝,不紧不慢,见他的模样,我马上有点底气不足。所以我跟熟悉的朋友说,我在南京只要喝醉酒,肯定有老邰在场。老邰认为我这样说对他名声不太好,所以一有机会就受辟谣,并且多次
盖茂森 1941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顾问,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艺术高级职称年审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品茶图》陈列于中南海,《雄风》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品《戈马江南》《老担新挑》《靓丽年华》等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并获一等奖、金奖、学术奖。文化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天津艺术博物馆、日本名古屋博物馆等陈列
[摘要] 《走遍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一档纪录片形式的栏目,它的主旨就是用纪录片的制作手段,真实地记录中国各地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讲述历史、现实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真实故事;走进现场、真实体验、直接记录就是《走遍中国》的独特魅力元素,传承着“直接电影”的创作理念和追求。  [关键词] 《走遍中国 》 直接电影 传承 纪实 真实    电视纪录片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一个片种,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